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两桀不能相亡

“那他手下其他人呢。”让娜公主问。

“汪良臣那样的?那更说不清了。”郭康说:“严格说来,他是被金国从文化上同化的汪古部落的人。”

“这个部落我倒是听说过,他们有什么特点么?”小让娜说:“不就是蒙古人么?”

“不一样。”郭康说:“蒙古草原上,就算按最粗略的划分,也有至少两伙人:东边的说鞑靼语的部落,和西边的说突厥语的部落。像乃蛮、汪古、可能还包括一部分克烈人,都可以归入此类。这些人到底是不是蒙古人,谁也说不清。”

“元朝自己怎么说的?”让娜公主又问:“谁是汉人,谁是突厥人,他们没有分类么?”

“元朝哪里搞得懂这个。”郭康吐槽道:“从头到尾,他们连谁是蒙古人都搞不清楚,其他的还是算了吧。”

“像乃蛮、汪古这些部落,金国认为他们是蒙古部落,但因为他们说突厥语,所以又专门有个‘白鞑靼’的称呼,和后来蒙古核心的‘黑鞑’区分开。”他对比道:“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区分民族的一种主要方式,但他们的语言确实不同,不知道到底怎么算。”

“那文化上呢?”让娜公主问。

“文化上更麻烦。这些部落,受金国影响很深。比如乃蛮的首领‘太阳汗’,其实这个称号和太阳没什么关系,就是‘大王’的讹音。”郭康回答。

“金国给这些接受诏安的草原首领,都封王以示拉拢。可能是觉得比较高端吧,所以他们很喜欢这种封号。包括克烈部的王汗,头衔也是这么来的。”

“汪古部落甚至比他们还接近金国。他们是位置最靠南的部落,帮金国守边墙的。所以文化上受金人影响非常大。”

“那他们就是半蒙半金的性质了?”公主问道。

“但是‘金文化’和民族对不上。”郭康再次指出问题:“金国是女真人国家,但这会儿金国的主流文化是汉文化。他们对蒙古人的文化影响,也是汉文化影响,不是女真文化。”

“所以,细究起来,就是女真统治者用中原王朝的常用手段,把半蒙古半突厥的人汉化了——你数数这里头多少个要素吧。”

“金国的情况,我还是听人说过的。”朱文奎也插嘴道:“他们后来也定都汴梁了,而且这会儿,朝廷风貌也和北宋差不多。连皇帝都喜欢写瘦金体了。”

“这是故意的,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小让娜好奇地问。

“艺术方面,我是真不懂了。”郭康摇摇头:“不过我听说,他们的造诣确实不错。”

“据说,传世的《女史箴图》上,有一段用瘦金体写出的题跋,长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宋徽宗题写的。后来有人仔细考证,发现实为金章宗模仿。”

“而且,他不仅模仿了宋徽宗的书法,还仿制了他的印章。《女史箴图》上的宋徽宗“政和”、“宣和”两个印章,就是他仿制然后盖上去的,并不是宋徽宗本人的真迹。但这么长时间都没被认出来,也可以看出他的技术确实高超了。”

“其实我搞不懂的,是为什么仿制这个。”朱文奎摇摇头:“宣和之后不就是靖康么,他不觉得晦气么?”

“谁知道,可能他也喜欢丰亨豫大的景象吧。”郭康当然也不知道。

“其实这也不奇怪。多看下历史,就不难发现,女真人一贯的特点,似乎就是腐化极其迅速。”他想了想,评价说:

“金国第一代的阿骨打,坚持不愿意和北宋敌对,甚至留下的遗令,都是不要发动和北宋的战争。所以,南下是从第二代开始的。但也就是这一代人,开始了各种内乱——这才半代人,比蒙古人腐化的都快。”

“我们知道南宋的‘北人归北’政策,其实金国也做过‘南人归南’。因为当时金国上层,挞懒和粘罕两个巨头彼此敌对。挞懒比较精明,一直在有计划地招降纳叛,刘豫就是被他招揽来的。他还联系上了宋廷内部主张投降的人,试图通过兵不血刃的方式逼迫对方投降。”

“但这些功绩,引起了粘罕等人的不满。当时粘罕掌握着新占领的中原地区,兵威最盛,宋高宗给他写信时不敢自称皇帝,只敢署名“宋康王构”。他认为,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功劳。结果,这些来投降的宋人,却跑到挞懒的麾下,加强了他的力量。”

“所以,粘罕一方干脆借着和约,把挞懒手下,投降过来的南宋官员、将领,强行给遣送回去了一批,导致挞懒的经营受到了破坏。”

“而且粘罕这人跟秦桧有仇。秦桧本来是投靠他的,结果因为挞懒开的条件更好,半路反水,投人家去了。他俩的关系好到……有传言说,这俩共享秦桧的妻子王氏。”郭康组织了下语言:“总之就到了这种程度。”

“粘罕为此忌恨秦桧。可惜,他们这一派没几年就失势了。粘罕本人气急身亡,亲信大多被诛杀。否则,按这些人的德行,早晚得把秦桧也给整死。”

“这么看来,这两边真是一言难尽……”朱文奎摇头道。

“《韩非子》说,‘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能相亡’。”郭康说:“如果两个政权体量差不多,彼此有根本上的冲突,却一直只能共存,没法消灭对方,那只能说,他俩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层次。”

“金国比南宋国,在军事上强大一些,但也没什么质变。粘罕覆灭之后,挞懒一派也失去了进取精神。他们形成了路径依赖,为了保持议和的主题不动摇,以此把持朝政,甚至背着皇帝和朝廷,许诺割让河南、陕西之地给南宋。”

“这种行为在金国内部引起很大反感,最后兀术发动政变,杀死挞懒等人,清洗了这些‘议和槽工’。”

“然而,虽然看起来是政策改弦更张,让大金又精神了起来,但轮到他们自己上,他们又不行了——这些主战派最大的名声,就是配合岳飞等人,打出了一系列知名战役……”

“这之后,金国又折腾了几回,终于失去动力了。朝廷也安于享受汴梁繁华,和南宋陷入了长期比烂的状态。我感觉,他俩就是‘两桀不能相亡’的典型。”

“所以说,中后期的金国,甚至都不是汉化的问题——他是个‘宋化’国家。”郭康摊摊手:“细究他的文化属性,就是这样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