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道衍和尚觉得不够刺激

两人正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外面有人快步跑了过来,停在堂前。常千户打了个手势,他就大步走了进来,附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又打起来了。”常千户听完,立刻回头对道衍和尚说。

“情况如何?”道衍和尚也不在说大道理,追问道。

来者看了看常千户,后者点点头,于是他又拱拱手,简洁地说:“郭家的人打到了王家一处私宅门口去了。王氏有了准备,集结了不少人,把他们后续的队伍冲散,核心的那些人被围起来了。”

“那他这排兵布阵的水平,好像也不怎么样?”道衍和尚不客气地说:“这么说来,我也见过他几回。虽然不算多熟悉,但确实没见过他说些兵法什么的。我有意打听,他也只说些外交、战略方面的大道理,没见说过具体的战阵之事。”

“按理说,他家是将门,应该不缺少这方面的教育。不知道这是没兴趣,还是大家关系不够亲近,懒得和我说。”他想了想,推测道。

“这也看不出来什么吧。”常千户倒是不以为然:“纸上谈兵能谈出什么来?”

“起码能看出点基本水平。”道衍和尚说:“我当然知道那个典故了。但哪怕把赵括扔到这边,估计也没几个能打过他的。这就已经够了啊。”

“呃……”常千户一时无言以对。

他看起来还是有点不确定,估计是怀疑道衍和尚自己是不是知兵。但情况紧急,就没有多试探。

“那边盯梢的校尉说,是那位郭公子的手下,素质太差了。”来回报的探子说:“他带的人其实不多,甚至没几个郭氏的家丁。我们听周围的人说,他本来是例行执行公务,去抓犯人的,谁知道事情闹大了。所以,就临时召集了一批市民,分发武器,去强攻豪强的窝点了。”

“那……这么看,反而还行?”道衍和尚有些意外:“这地方的贫民区,我也去考察过,那地方的人基本上是浑浑噩噩的状态。当年也就只有韩信能驱市人为战。他们这边的居民,受训程度远不如秦朝时的市人。能把他们当士兵用,确实是有点水平的。”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那人还是吴世子的朋友呢。”常千户问:“其他人有什么动向么?”

“没有,两边僵持起来了。”探子说:“郭氏带的人很顽强,而且外面的人也在不断去增援,所以谁也打不过谁。”

“现在是谁在组织救援啊?”道衍和尚问。

“目前能救援他们的人,都还在组织,没赶到呢。而且那些人,数量也不会太多。”探子说:“现在也没人组织,就是之前被打散的人,在试图和他们联系上。”

“我们都没法统计有多少股人,因为整片区域现在全是散兵游勇。那些人本来就不是正规军队,是这个郭康临时从罗斯人聚居区拉的人。大队人马被冲散之后,这些人就跑得到处都是,时不时有人聚集起来,试图打回去。哪怕再被打散,也有其他人跑来凑一起。所以我估计,只要战斗没结束,他们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散去的。”

“那确实是我小瞧他了啊。”道衍和尚点点头,说道。

“太尉和丞相两家打起来,也是够新鲜的。”常千户在一旁吐槽道:“我都不知道参考什么经验来处理了,居然能搞出这种事情来……”

“太尉那边还没反应过来,丞相家留守的人已经全部出动了,而且还在拉更多的人,让大家参与平乱。”探子继续汇报道:“现在礼部那个史氏的人,已经参与进来了,我们还看到他们往附近李家的住宅那边派人,让人出来帮忙。连周围的几处仓库,也被他们抢占,说是要临时征用里面的物资。估计继续发展的话,卷进去的人也不少。”

“我们是以商队形式来这边经营的,那边也有一处仓库,里头还有些备用的武器铠甲。要不要先搬走或者销毁?他们急了,估计会动手抢的。”

“我看,不如就放那儿,把人撤回来吧。”道衍和尚却建议道:“这件事情不用支持谁,我们观望就行。”

“现在谁都不支持,就等于支持这个丞相家了。只有他们还有余力去搜刮器物,”常千户说:“支持他们,太尉这边撑得住么?我觉得,他们和吴王关系更紧密,应该支持这些人才对吧。”

“他要是这都处理不了,今后真的能做成大事么?”道衍和尚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

“啊?”常千户一时没反应过来。

“你们刚才说现场的表现,我才大概想清楚了。这个小子,是想做大事的。”道衍和尚说:“对吴王乃至大明,这倒是个好事。”

“当年汉朝的使者走访西域各国,不是担心他们太强,而是嫌弃他们太弱。因为这些人实在扶不起来,根本没法完成夹击匈奴的任务。”

“我们的情况当然比那时要好不少,但外交的目标是同样的。朝廷并不缺少那种来骗个贡、说几句好听话换赏钱的蛮夷小国,而是需要一个可以辅助我们,维持这套体系的力量。”

“缺一个方伯?”常千户立刻明白了。

“是的。”道衍和尚点点头:“大明直接管理的地区,已经都是流官治理了。但在朝廷直辖范围之外,实际上依然是封建制度。各种来路、各种头衔的头人,接受朝廷的委任,但实际上依然是当地的世袭诸侯。这和上古三代的时候,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我们能使用的方法,其实也差不多。”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卫、鲁这样的亲近大国,要能在蛮夷堆里站住脚,还能推行朝廷的秩序。但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和周人一样,派出人员去远方建立藩国;而我这一路看下来,现成的国家里,有这个条件的也确实太少了。这些人要么是彻头彻尾的蛮夷,完全没法合作;要么就软弱缺乏能力,自保都做不好。现在既然有了这么多机会,当然应该试一试。”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能不能支撑下去。”他顿了顿,说道:“我们华夏人不是朝生暮死的蛮夷,谋划国事应该考虑千百年的大计。如果罗马也和其他蒙古政权一样,几十年就撑不住,那也是不值得投入太多的。”

“郭氏这个孩子,是有点想法的。如果他能成功,那罗马的混乱情况应该会有所缓解。但想法和能力是两回事,我们也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做到。”

“要不是事发太突然,我都想亲自测试下他。”道衍和尚摇摇头:“算了,弱冠的小孩子,也不能太严苛。这世界上总不能指望天天出甘罗、霍去病吧。”

“那也行。不过我觉得,另一帮人也挺草台,不知道他们发挥得出来么。这件事虽然严重,但两边估计都太仓促了,表现出来的水平说实话都不算高。”常千户站在专业角度,分析一番,最后还是同意了。

道衍和尚点点头,正想再说两句,又一个探子跑了过来。

“直接说吧,怎么回事?”常千户认得他,明显知道他的任务,直接大声说道。

“让娜王妃离开了城外营地!”探子也不纠结礼仪,迅速汇报道:“她收拢了一批支持者,朝王府那边去了!”

“你看,我就说吧。”常千户一拍大腿:“哎,果然,事情来了。”

“这件事,我觉得最好也别急着管。”道衍和尚劝道:“看看他们到底能交流出来什么吧。”

“我也不知道管谁啊。”常千户一脸头大,转头转头吩咐道:“就依照道衍师父的办法来吧。”

探子们纷纷应喏,迅速退出了房间。

“希望这两边,至少能真的出一个未来有希望的人吧。”他无奈地嘀咕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