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部戒备

兵部院子里,此刻也异常起来。

紫帐汗国中央,实际上有两套系统。一套是兵部,下面管着各个行省的军区,负责登记兵员、安排奖赏抚恤、进行军械订购和后勤物资筹集等等。一套是南北都元帅府,下面管着各个战团和军需仓库,负责集结军队,编制集训计划,和运输线安排之类。

如果发生大战,还会另行组织一套指挥机关,一般习惯称为幕府。划拨过来作战的军队,就接受幕府的指挥。战场内外的调度,军需物资的发放和索取,都是这些人在进行管理。

在刚建帐那会儿,实际上只有一套指挥机构。疆域扩大之后,也只是各家都有各自一套机关,相当于好几个中央军事机构,大家分别负责不同方向。后来,海伦娜太后阴谋废黜了最大的世侯李家,为了抵消他们的职能,把前线和后方两部分分开,各家的幕府也就只管前线,不再干预地方人事安排和招兵、生产了。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现在的战争越来越复杂。单靠摆赛汗本人,或者派出指挥的大将,带着一些亲信幕僚,已经越来越不够指挥大军所需了。而且,像当年那样,什么都靠临时动员公民,也不太现实。常备军队和特殊兵种的维持,也只能靠整个国家一起,才能承担得起。

所以,幕府实际上也越来越脱离主将本身。到巴西尔三世的时候,因为征讨东欧和南意大利的需要,他把几支常备军队的编制正式确定下来。像之前凯旋式上出现的“巴西尔之锤”,就是这种军队。

他们打完仗也不会解散,而是一直维持着训练,随时可能出去作战。指挥官可以单独任命,但军队中的各种机构,自然也必须常设才行。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有幕僚、无主官的状态,形成可以独自运转的机构了。

而元帅府和兵部,也是那时分出来的。南北战争之后,南衙世侯名义上的首领,称为南衙元帅,有很大的权力,已经几乎可以包揽所有军事事务。但时间长了,哪怕各个世侯自己,都觉得这个职务权力太大,很容易出问题,因此也拆分了不少。

后来,同样是因为国土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索性把整个军队的人事、行政部分,都拆了出来,让原本一直是虚职的兵部,有了实际的职能。剩余的那些,则设立南北都元帅府负责。希腊语里,沿用罗马的习惯,把兵部首领称为军务尚书,也是由此而来。至于元帅府,因为南衙势力大,大部分时候还是南衙元帅负责,有时也会派其他没上一线的高级将领指挥。这几个月,因为南衙元帅张公亮随着大汗出征了,就是战帅在临时负责。

现在,按理说是这几个部门最忙的时候。战争刚刚结束,一大堆后续事情都要处理:战争中积累的功劳,要进行最后的核查与登记,然后按照标准,进行奖赏。有人阵亡、伤残,要分发抚恤,还得通知地方官府,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家庭安排额外的照顾。

而且因为军制问题,战争结束之后,整支军队作为一个统一的单位,会在凯旋后被正式解散。作为军队指挥中枢的各个幕僚部门,会转回原来的机关。而大部分征调来的军队,也会回归自己的战团。

而对于具体的士兵来说,哪些人留下来,哪些人回家,兵部也要和幕府的文吏对接,按照战争中的表现,和士兵个人的意向,进行登记。有些人会返回原籍,加入地方战团;有些人会转入常备部队;还有些人则会直接退役。

加入地方战团的人,因为有了实际作战的经验,往往可能获得提升,这种人就需要进行记录,把他们的作战履历文件,调拨给当地军府,好安排合适的位置。当然,也有人可能就此解甲还乡,这时候还需要把履历文件划给当地县衙——因为紫帐汗国的退伍老兵,往往也是基层的吏员,甚至兼职教师,总之都是很珍贵的资源。

并且,汗廷往往在战争结束后,招募一部分老兵,前往新开拓地区,建立新的农庄。尤其是一些原本并非公民的人,盯上的就是这个机会。这次出征,阿勒曼尼地区就有很多当地人慕名前来投军。他们大多是那里的穷苦人,实在混不下去,只能找个新出路。他们没什么家底,也不在乎远徙,因此很多人被安排到了克里米亚以北广袤的罗斯地区,获得土地,开垦农庄。这些年,已经有不少人搬迁过去了。

可以说,每一个士兵,都有不止一份案牍公文要处理。兵部和元帅府衙门,本身倒不会管这么细,但整体的人员分拨、任务分配,肯定得他们来调度。

而其他东西,例如战争中收缴来的战利品,也要进行整理登记,再分门别类进行回收利用或者干脆废弃。这些,同样要由他们来进行管理。

更让工作雪上加霜的是,现在汗廷已经有了对埃及动兵的意向。虽然还没有正式下达命令,但大家都知道,地中海的冬季不适合航行,一开春,大调动就可能会开始。所以,也需要提前进行各种准备。这两项工作,算是撞到一起了。

现在的战争,已经比古典时代复杂多了。虽然很多军队,尤其是欧洲人那种,在专业程度上,可能还比不过当年的罗马人,但紫帐汗国自己,总不能去学他们。

调配每一件物资,都需要数不清的人齐心协力。

比如,运输粮食到前线,就不是一道命令能解决的。在开战之前,各个军团还没集结完成的时候,汗廷就会下令设立指挥机构,其中最重要的部门就是行军总管府。府里的幕僚们会连天加夜地算来算去,预计军队需要的各种物资。元帅府则会把下辖各个武库、粮仓的情况进行汇总核实,与他们协调。

绝大部分时候,这些储备物资是不太够的,而且总得多留余量。因此,元帅府会把缺额报给兵部,兵部则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去找户部、水部、各个行省等各种机构,要求他们调拨。

一旦需求确认,户部就会把粮食集中到兵部规划、指定好的仓储中心。这一步,是地方衙门或者他们征调、雇佣的民间运输者完成的。进入仓库之后,元帅府会专门安排辎重队,向行军总管府指定的各个地点进行输送。因为后方仓库尚且能保证安全,但仓库到前线集结地之间,往往就开始有敌人活动,需要进行专门的护送和路线规划了。

前线军队有时候会指定一个集结地,但也有很多时候,各个军团会分头行动,多路作战。因此元帅府需要尽可能调动自己掌握的有限力量,或者借助前线守备战团以及地方部队的帮助,一方面也得尽量避免占用宝贵的一线兵力,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安全,尽量减少损耗。每次调度,同样是非常伤脑筋的事情。等行军总管安排各支部队把东西都取走,他们才能松口气。后续的分配和前线输送,就有他们自己负责了。

一袋军粮,就得前后经过三四个中央部门,和不少于十几个地方衙门,经过四五种不同身份的运输者转交,才能最后送到前线军团士兵的干粮袋里。

更何况,很多时候,兵部和元帅府还得对这些物资进行进一步地处理。比如户部给过来的,一般都是便于保存的小麦粒,但这种东西,就算脱粒之后,也只是理论上可以直接吃。天天让前线吃煮麦饭,军团兵肯定要闹事的。

所以,兵部还得想办法安排磨坊,做出面粉,进而制造军粮。传统的硬面包实际上不太方便,而且也容易出问题,所以现在已经换成新方式了:紫帐汗国带来了东方的大铁锅,他们会把面粉倒进锅里,加油炒熟。如果条件允许,还会加入其他一些材料。这种被称为“炒面”的干粮,是元朝那边最先流行起来的,相比而言,更容易携带和保存,事态紧急的时候,吃起来也方便。

这种干粮的制作,就一直是兵部经营的作坊在处理。时间长了,甚至有了些名声。而这种东西,当然也是要费心思去管的。

如今,战场上与敌人的战争结束了,但一场与文山卷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虽然这些工作都默默无闻,远没有战场上的拼杀更引人注目,更容易打出声名,但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些繁杂的公文和精细的网络,才是罗马军队效率超过蛮族的基础,也是对方最难以学会、抄走的部分。

作为这场战争的指挥者,兵部与元帅府自然十分繁忙。郭大侠加班,确实不是单纯找借口——虽然都是后方的文牍工作,但这种事务,反而很需要富有战场经验的人来统筹安排,不能让不了解军队的书吏就草率下决定。所以,他的工作量和责任,也确实是很大的。

不过今天,办公大院里的日常氛围,还是被打破了。

一众书吏抱着文卷,匆匆从办公的小楼里出来,把文档放进地下室,仔细摆好。一大群本来在伏案写作的人,也久违地穿上铠甲,在门口境界。还有人不断从办公地点进进出出,传递各种消息。

兵部尚书鲍里斯·库布拉特也在大门口,踱来踱去。

因为职能问题,兵部和元帅府的办公场所,一直以来都是在一起的。这样,处理很多日常事务,就方便了不少。最起码,文吏们搬运海量公文的时候,就能节约不少力气。

而今天,街上刚乱起来的时候,大家并没有过于在意。只要在大都住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但凡遇到节日或者庆典,要是想街上没有人闹事,恐怕只有让天父亲自来管才行。尤其这回凯旋式规模很大,满街都是醉汉和游手好闲的市民,要是没乱起来,大家反而得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策划什么更惊人的狠活了。

对此,兵部和元帅府衙署,已经熟练地做出了应对:这几天,守卫的数量是平时的两倍,轮班的官吏和卫士也不准回家,都得在办公室打地铺,以便有事的时候,能及时应对。按理说,这种准备就足够了,毕竟哪怕是喝高了的市民,也没几个敢跑这边撒野的。

至于有组织的黑帮——能在大都有组织,往往不是他们自己厉害,而是有人需要他们。这些人,总不至于和汗廷最重要的部门过不去吧。

不过,事情的发展,还是很快超出了预期。竹林坊那边,大火烧了起来,而且迟迟没见有人反应。

紫帐汗国的管理方式和古罗马不同,早就把处置灾害的职责收归官府,而且首都里,各个势力眼线众多,一般来说也不会出现故意放火然后向当地人收钱这种古典方式。正常情况下,大都县的衙门,会调集人手去维持秩序,扑灭火灾。守夜人战团和其他几个营地的驻留士兵,也会很快出发,控制局面。因为很多时候,城里火灾最大的破坏,往往不是大火本身,而是火起之后,趁火打劫的人。

但这次,大火烧了将近半个时辰,还没有人去管。办公区里,一些敏锐的老军官,就感觉到不对了。

为此,他们立刻派人,去皇宫发出警告,还另外派了使者,去看守夜人那边的情况。不过摆赛汗一家都去城外宴饮了,皇宫现在没有能拍板的人值守。而守夜人那边的反应也不对劲——他们明显不太想去管这件事,言行间,都在试图搪塞。显然,估计已经知道了一些情况,但这里又有让他们投鼠忌器的事情。到最后,守夜人甚至试图把兵部的使者拖住,不过使者早有准备,自己还没出来,外面监视的手下就已经回去报信了。因此,这里留守的人,虽然还完全不清楚来龙去脉,但也立刻开始了准备。

库布拉特认为,外面的情况或许会很复杂,现在应当自守为主,防止衙署遭到破坏。不过自从大火烧起来,战帅就有些坐立不安,一直再说,自己应该去看一看。

大家当然反对这种情况。

他现在是这里的主心骨,也是整个院子里最能打的——不少人还笃定地认为,他是大都乃至全罗马最能打的。他要是跑过去了,且不论冒险深入不明地区的安危问题,这边又怎么办?竹林坊那就是个贫民区,再怎么重要,也远没有这边重要。而且万一贼人想要调虎离山呢?

因此,众人纷纷进行劝说。他几次想走,说要看看自己儿子女儿跑哪去了,都被大家七嘴八舌留了下来——要是只有郭破奴,或许大家还怀疑她会乱跑,瞎凑热闹。但郭康,多少年了,都是个老老实实的“宅男”,每天过着家里、教会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多人都了解他。他就算出外勤,也早该回去了。怎么可能突然跑去跟人放火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