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九十二章 远离希腊女人,让罗马再次伟大(1453票加更)(新年快乐!)

“那这里有一个问题。”让娜指出:“你也说了,这只是那个时候的情况吧。现在,希腊人应该已经习惯这一切,适应汗廷的统治了。”

“我听说,当时大都荒凉的像个村,你看现在,不是确实繁荣起来了么?罗马如今也是个大国了,不像当初,天天被人揍来抢去的。有这些功绩,你们还怕什么希腊人啊?”

“对希腊人妥协,是因为当时初来乍到,需要借助传统习惯的力量,让他们接受。”让娜指出:“现在伱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大家很满意,不应该继续妄自菲薄。”

“我看他们还是整天闹事啊。”郭康说。

“那是市民们的日常,不用当回事。”让娜不以为然。

“而且,他们连你们这些奇怪的宗教信仰都能容忍了,还有什么不行的?我倒是觉得,这些普通市民并不真的讨厌你们。”她判断道:“希腊市民以往比我们那儿都能闹的,现在的表现,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这都可以?”郭康觉得她的标准有点太低了。

“你要是去过巴黎,就知道大都的官府,已经很得人心了。”让娜笃定地告诉他。

郭康对此颇有些疑惑,决定回头和其他人讨论下再说。

让娜对他的反应倒是不怎么意外。

“你还不明白么。”她继续说出自己的质疑:“你们也说过,自己是罗马人,那还为什么必须特意伪装,去和那些麻烦的希腊女人接近,让罗马人披着希腊皮来掩饰自己呢?”

“你这个说法也有问题。”朱文奎并不赞同妹妹的想法:“希腊人的文化,在这边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不是披张皮这么简单的。”

“他们汗廷那些人,你也见过。在对希腊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上,不止东方人,连那些保加利亚和斯拉夫人,其实都很……呃,比较质朴。”

“没有这些希腊人帮忙,他们还行不行?而如果直接决定,放弃这些希腊文化的部分,那是不是就跟神罗一样了?这样会不会被人认为是数典忘祖、过河拆桥啊?”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现在不就是希腊文化不行么。不是你想放弃,而是根本留不住。”让娜指出:“你没注意过他们大汗的帽子么?”

“你说那个挂着假辫子的钹笠冠?”朱文奎在头上比划了下:“那东西怎么了?”

“知道为什么他们不用希腊人的皇冠么?”让娜问。

“是为了显示传统,表示和希腊人不同么?”朱文奎思考了下,问。

“是因为根本没有皇冠了。”郭康苦笑着解释道。

“当时,约翰五世的军队在内战中处于下风,为了拉更多雇佣兵,他的母亲安娜太后把祖传的皇冠卖给了威尼斯人。所以,之后就没有正式皇冠了。”

“呃……”

“老约翰大汗——就是先汗约翰七世,当年确实是想搞个加冕仪式,把那个东罗马皇冠戴上的。为此还找了威尼斯人,想要花钱赎回来。”郭康继续说道:“但威尼斯人也自称罗马的继承人,想拿着皇冠到处显摆,不愿意卖。”

“他们是我们的重要同盟,而且人家这次也没偷没抢,我们也没法说什么,所以就放弃了。”

“那后来呢?”朱文奎问。

“后来,巴西尔三世介入达尔马提亚战争,帮助威尼斯人对抗匈牙利的时候,威尼斯议会提出,可以把皇冠归还,抵扣一部分军费。”

“但这时候,离建帐已经过了几十年,大家早就不稀罕这东西了。汗廷当时四面开战,要它还不如直接要钱呢,所以也没答应。”

“当初,老约翰大汗进城时,带着的就是这种仿元朝的钹笠冠。久而久之,它本身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后世就一直这么沿用着。那个辫子……”郭康也比划道:“最开始也是真的,是草原贵族的一种发型。但这东西梳起来太麻烦了,后来大家都留简单方便的罗马发型,就把它改成个挂饰了。”

“居然还有这回事。”朱文奎有些意外:“希腊先生都没给我仔细讲过,估计也是觉得官家们太丢人,为尊者讳了吧。”

“官家是什么鬼。”让娜听他这么说,笑了出来:“这是你想出来的翻译么?”

“你说这个啊。我单纯觉得这样翻译比较好记。”朱文奎解释道:“而且你看,虽然大明的官方外交,对此是不主动提的,但大家都明白,这个巴塞琉斯意译过来,应该就叫皇帝的。”

“我来这里之后,专门对此研究过。在希腊人自己的认知里,只有波斯的万王之王和埃塞俄比亚的万王之王,与罗马的巴塞琉斯享有同等的级别。其他自称的凯撒之类,他们是不认的。这么对应过来的话,这些巴塞琉斯和万王之王之类,级别都等同于皇帝了。”

“但再看看希腊人最近这几个‘皇帝’,又觉得实在配不上。不管是国力还是能力,也差的太远了。可能就剩下一个名号了吧。”他挠挠头,说:“想来想去,不如把这个尊称翻译成‘官家’,既保留了原来的级别,也能显示区分。应该还可以吧?”

“我觉得非常好。”郭康果断称赞道:“当年有大儒说,翻译的事情,追求的就是三条标准。一要忠于原意,谓之‘信’;二要顺畅易懂,谓之‘达’;三要得其神韵,谓之‘雅’。我看这个‘官家’的翻译,就兼顾信达雅,比单纯音译好多了。”

“你们刚刚不是说这里文化水平不行么。我明明觉得这说的很好啊。你是怎么见到这么多有学问大儒的?”让娜好奇地问:“如果有这种底蕴,那更不应该纠结于希腊女人的问题了啊。”

“大儒都和孔子一样,喜欢周游列国,但一般也呆不久,所以经常说两句就走了。”郭康开始信口胡诌:“我们缺的主要是能常驻的那种。”

“好吧……”让娜只好不再追问。

“不过,确实有人和你差不多的想法。”郭康想了想,告诉她:“之前,史恪给我说,他弟弟史丹这次出使,就准备去寻找一些有学问的大儒回来。”

“他们估计也是这种思路吧——哎,说到底,还就是文化教育的问题。”他无奈地笑了笑,对朱文奎说:“如果你们父子,能设法让大明派一千个教书先生,来这里常驻,我们就再也不用考虑这么多有的没的了。”

“我们倒是真可以试试。”让娜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积极性:“我现在怀疑的,就是目前这些,诸如与希腊女人通婚之类的、‘维持合法性’的措施是否有必要。”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摆脱腐朽堕落的希腊文化。这是我们对于罗马文明的使命。”她说着,又拉上朱文奎:“哥,你说对吧?”

“这关我们什么事啊……”朱文奎反应不过来了。

“兴亡续绝是正统华夏王朝的普遍追求啊。”让娜居然也会这个:“我们做这些,对两个文明都是有好处的。”

“可他们也没亡啊?”朱文奎指出:“你自己刚刚还说,罗马现在正在兴起,发展很好,跟当初不一样了。”

“但如果再这样下去,肯定会被希腊女人坑死的。”让娜说着,转向郭康:“康哥哥,你也不想罗马也来一个贾南风、来一场八王之乱吧。”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郭康问。

“离希腊女人越远越好!”让娜不假思索地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