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父,凯撒与护民官

会场外,脱欢来回踱步,等待自己出场的时候。狄奥多拉坐在屋子对面的桌子边,快速写着什么。

晚上,所有能抵达的元老都被紧急召集起来,开了个临时会议。刚刚,王老丞相做了个报告,介绍了下动乱的大体情况,之后向众人承认错误,并且宣布辞职。

在他的报告结束之后,元老们会对此进行简单的讨论。而再之后,就轮到脱欢上场,作为调查和善后工作的主持者,对目前的进度,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这事儿该让郭康安达来说的。”脱欢看了眼手里的稿子,抱怨道:“我一直在睡觉呢,有什么好讲的……”

“让你说的是事后的各种工作。”狄奥多拉头也不抬地纠正道:“这不正好是你醒来之后做的事情么?”

“我觉得这没什么好讲的。”脱欢直言:“这些不就是文件汇总么,随便找个小吏都能说。让我去说个什么……”

“康弟弟的地位不够高,你随便找的小吏也一样。这就是政治规则,虽然讨厌,但对我们来说,没有它才更可怕。”狄奥多拉放下笔,抬起头:“而且你要是不遵守规则,那我可就自己上了。”

“好吧好吧——”脱欢只好认输。

“你别敷衍。”狄奥多拉告诫道:“这次确实是提前让你出场,准备不充分很正常,但这也不是谁故意为难你。这个安排,还是为了照顾政治规则,维持政治平衡。”

“康弟弟搞出来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必须表明态度。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做法,那就只能承认他的功劳。但是这样的话,他一下就拿了太多功绩,超过同辈所有人了。碰到这种事情,就只能让你提前出场,来作为应对。”

“这说得好像我要和他争功一样。”脱欢牢骚道:“至于么……”

“这不是为了压制他,反而是为他好。这件事,哪怕结果很成功,也已经超出了他能背负的范围,必须有人给他撑腰。否则,后面的麻烦恐怕没完没了。”狄奥多拉摇摇头:“功劳和责任也是对等的。更多的人去凑他的功劳,其实也是把大家丢到同一条船上。往后,就没有人能轻易拿这件事攻击他了。”

“哎,说是这么说……”

脱欢还想要说什么,但等候室的门突然打开,一名文员跑过来通知他。脱欢连忙拿着稿子,走进了会场。

王丞相刚刚结束演说,正弯着腰离开会场。虽然脱欢知道,他应该之前就已经了解了事情经过,也在其他柱国的协调下,和大家商议好了后续的处置方式,达成了谅解。这里公布的,都已经是讨论的结果了。但很显然,哪怕只是向大家宣布这件事,还是让他很是受打击。几个相熟的元老安慰了几句,他就回到位置上,默不作声。

摆赛汗也站在元老们的坐席旁边,和一些人说着什么。脱欢走过去,听到他在那儿回答问题,正用肯定地语气说:“没错,小郭公子这件事,也是我同意过的。他之前和我们聊天,说过士兵选拔的问题,我对他说,如果发现了军团里违反军法的地方,他也一样可以去调查、检举、纠正。他应该就是想到这件事,才立刻行动的。”

“那这件事,是您的具体授意么?他提前就有计划了?”有个元老问。

“这么理解也行。”摆赛汗点点头:“如果不是已经提前安排他去准备,一个小孩子能一次就做出这么大的事?只不过具体时机,我们确实没有想到,否则应该可以更利索地结束了。”

说完,他正好看到脱欢,便离开元老们,回到座位上,然后朝脱欢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开始了。

会议室里坐了二百多位元老。脱欢认得他们所有人,跟其中不少还比较熟悉。但就算这样,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负责公共事务,并且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报告。如果没有郭康搞出来的事情,这个工作本来应该是在一年后、他们征讨完马扎儿残党或者南意大利之后,才会开始的。

不过既然已经发生,那再纠结便没什么意义了。脱欢于是拿起文件,开始一板一眼地介绍起善后工作来。

把这些事情说完,就该做一个总结了。不过,脱欢念完了那几句定性的话,皱了皱眉头,把手稿放在一边。

“处置工作的总结,就到这里了。”脱欢说:“不过,我还有一些总结要说。”

虽然看起来像是即兴发挥,但元老们并不清楚,这是不是安排好的流程,所以就例行公事地保持沉默,让他继续演说。

“当年,子贡问孔子,执政需要什么?孔子说,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充足的军备,还要让民众信任朝廷。子贡于是追问: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其中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个呢?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是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脱欢说:“这个典故,大家应该都知道。”

“对于我们,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环顾众人,说起之前的经历:“我之前,曾经和刚刚提到的郭康先生,聊过这件事。我当时问他,我朝的正式名称,有四个单词,叫‘元老院与罗马人民’。那元老院、罗马和人民这三个里头,如果必须舍弃一个,应该先放弃谁?”

“他给我说,应该先放弃元老院。”他说完,又看了下众人的反应,看到他们有些惊讶,开始集中起注意力,就继续解释起来。

“我一开始也和伱们一样奇怪。但后来想了下,发现这缘由也很简单。元老这个职位,不过是个虚衔而已。官职和爵位,说白了也是人家承认才有用的东西。”他说着,反问道:“我们的先祖,最早只是在保加利亚的乡间,经营一个农庄。那个时候,哪有元老、柱国和各种官吏?”

“他们一点点地兴修水利、整理农田,哪怕首领也要每天早起,清理荒地上的荆棘和灌木。晚上还要轮流熬夜,防范野兽和贼人。如此数十年,多瑙河两岸到处是我们的田地,四方民众纷纷冒险逃过来投靠,说:‘罗马尼亚有粮食啊!’于是尊奉大首领为汗,推举领导者为元老。这些职位,就是如此而来的。”

“所以,哪怕没有元老院,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人们还在希望填饱肚子,想要不被蛮夷戎狄劫掠,这个领导机构随时都可以恢复起来。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普通公民,这些都是最不重要的。”

说完,脱欢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果然看到不少人,都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显得疑惑,而是开始揣摩起来。

“之后,我们又开始接着思考,问罗马和人民,如果必须舍弃一个,应该放弃谁。结论是,应该舍弃罗马。”他继续说道。

“我们一开始也不叫罗马。当年先祖们建立基业的时候,其实连个国号都没有。需要旗号的时候,就拿姓氏凑乎一下。先汗连个自封的爵位都不会起名字,郭远亭老丞相帮他应付外交公文,干脆直接写个‘河北刘公’。一直到后来和人家联姻,才开始立起紫帐,自称罗马。”

“但是,和希腊诸王朝比起来,我们却是最强大的。”脱欢对比起来:

“希腊人的王朝更迭,无非是原本的王公贵族,借助兵变、谋反,篡位而已。历代都是曹氏、司马氏一般,百姓也习以为常。”

“结果,也是历代都得国太易,太不正统,以至于朝廷威严扫地,八王之祸层出不穷。兵乱四起,蛮夷滑罗,前后千年不能停止。希腊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至堂堂大国四分五裂,祖宗疆土沦为敌有。空有罗马名号,又有什么用?”他摇着头说。

“我高祖刘公,原本也只是个多瑙河边的农夫,并非哪个希腊王朝的官员或者附庸,从未接受他们的好处和任命,又反叛他们。只是因为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便提着三尺长剑,率领疲惫的种田人,东奔西跑,苦心经营国家,渐渐强大起来,才接受了大都的邀请,继承了罗马的称号。”

“自从神祖罗慕路斯建城以来,历代朝廷有几十之数,然而得国之正,无过于本朝。”他自信地说:“这是因为我们先是罗马,才得到人心么?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我们得到了人心,才成了罗马啊。否则,为何成功的是我们,而不是那些希腊人呢?”

“我听祖父说,当年李天策将军率军西进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习惯用罗马旗号,反而是阿勒曼尼人,喜欢自称‘神圣罗马帝国’。但沿途的父老,看到我们来,都说‘罗马人总算来了’;看到阿勒曼尼军队出现,就说‘蛮子又来打劫了’。时间长了,连投奔我们的阿勒曼尼人,都认为他们国王的军队是一群蛮夷。这难道是旗号、名称的问题么?显然不是,只是人心所向罢了。”

“昭烈帝说,要做大事,必定要以人为本。唐太宗说,君主是船,而百姓是水。所以,我们哪怕丢掉了罗马名号,只要人民认可,这个名号也会自然回来。”

他再次停顿了下,从讲台上观察三面,发现元老们果然很受触动,虽然明显各有各的想法,但还是都主动思索,乃至记录起来。

“这些,应该都只是简单的道理,当年两个小孩子都能把它想清楚。但是现在——”他敲了敲木头讲台:“我觉得,我们中间,有一些人,已经忘了这些常识了。”

“我们罗马要保护所有罗马人民的利益,自然也要尽力保护元老的利益。但是,一些元老和上层人士,已经开始腐蚀国家,伤害自己的保护者了。”

“对外来说,我们并不想让蛮族再打进来,让波兰人、阿勒曼尼人、意大利人之类,再在这里耀武扬威。那不但对平民很坏,对我们也很坏——你们难道真的相信,要是罗马没了,那些蛮族会依然保护你们的利益,和你们分享、共存,而不是干掉你们,直接独吞所有的好处么?”

“对内来说,也是一样。”他强调道;“我们要是把民众惹急了,他们就会设法换一批人。就像刚才所说,不管叫不叫罗马,是不是元老院,都是可以选择的。所以,为了国家,更为了我们自己,在对待民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啊!”

“我们的先祖,早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给我们安排了三重保障,来维护国家的安定,让民众信服。”

“第一重,是我们的信仰。我们大家都有不同的父亲,属于不同的家族,但所有人都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在天父长生天面前,所有人也都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兄弟姐妹。这就是最基本的共同关系,维持这个信仰大家庭,也是我们最基础的‘同欲’。在此之上,一个普世的国家——罗马,才能更稳定地建立起来。”

“第二重,是我们的领袖。罗马是公民的国家,而公民就是军团的成员。所有军团的首领,便是大家共同的领袖。古时候,罗马的元首和他的下属机构,就是依靠平民的力量,约束贵族,而不是反过来。这种结果,也是自然的发展,更是最有利于国家的选择。”

“第三重,是一系列监察、反馈的制度。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平民的意见没法轻易被执政者所知,哪怕了解到的情况,也未必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心愿。因此古时候,罗马人就安排了护民官,来反应平民的意见。这些职位都是为了表达百姓的想法,让他们能在国家事务中取得合适的权力。”

他介绍完,话锋一转:“但是,现在这三重保障,都有了松动,甚至已经崩溃了!”

“我们的教会,这次尚且满足了维护信仰的要求,但是这么大的事情,能揭发出来,却是依靠一位顾问,甚至不是他们自己的修士。我听说,西边的公教教会,就已经出现了严重腐化,导致异端横行,上下都有很多人感到不满。我们罗马正教会难道也要步后尘么?”

“我们的汗廷,这次也没有提供原本应该及时给予的帮助。如果真的重视,那这次的重重阻碍也不会发生。”他直言:“能把问题积压到这种地步,所有与执政相关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推脱不了的责任。”

“而我们的护民官制度,早已完全消失了。在不同领域,这个官职要么已经改变了意思,被用于其他用途,要么就是干脆被取消了。”

“这都不是好消息。”脱欢摇摇头:“如果这些保障全都失效,我们的民众也不会因此放弃。他们会自己寻找别的路子,而这,对于罗马,对于我们这里的诸位元老,估计就不会是什么好事了。”

“大家好好想想吧!”他把稿子收拾起来,干脆地宣布结束:“我的总结就这些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