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现言 > 让心儿静一静 > 第127章 周思国的乡情

第127章 周思国的乡情

书名:让心儿静一静 作者:天地冰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2-06 16:10:24

周思国的话音刚落地,有村民立即问道:“有地种吗?”

村民的问话,出乎周思国的意料,一时难以回答,周思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周思国想:是啊,农民以地为命。在世代耕种的农民眼里,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啊。然而,如果想彻底改变农民的命运,尤其是改变眼下这些整天生活在生死线上农民的生存空间,必须让他们彻底改变生存观念与生存方式,而这又谈何容易啊。然而,再难的事,也应试一试。想到这,周思国道:“你们的观念也该转变了,现在好多农民都进了城,好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除了种地以外,还有其他更适合你们的生存方式啊。”周思国望着村民道。

周思国话刚一出口,立即招来村民七嘴八舌的议论。村民将周思国围在中间,道:“周书记你说的倒轻巧,你想过我们实际困难没有?真的要进了城,喝口水都要钱,我们哪有那么的钱啊?在咱农村,别说是喝水了,吃的烧的,根本不用花钱,咱这地里全有。”

还有的村民道:“我们习惯了种地,离开了土地一天都难以活下去。没事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地里看看,一天不摸摸锄把子,浑身都难受,吃起饭来也不觉得香。”

虽然村民的议论与自己的设想大相径庭,但作为农民出身的周思国很理解眼前这些村民此时的心情。自参加工作进城,每次回到老家,周思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下行李,和父母寒暄过后,便到地里去看看,望着眼前绿油油的庄稼,嗅闻着田地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芳香,那习惯的味道,周思国的内心顿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心情就感到特别的豁朗。即便现在,也同样如此。母亲曾笑道:“不管国儿当多大的官,仍忘不了老家,忘不了老家的土地,永远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周思国有时自己也想:难道这农民的出身,就像胎记一样深深的刻在了自己的身上,化作血液,流淌在了自己的血脉里,在心脏跳动?不知为什么,此时,母亲的形象又不由地浮现在了周思国的眼前。

前些年,周思国感觉母亲一个人在乡下比较孤单,自己在城里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就将母亲接到了城里,也想让母亲享享清福,甚至想让母亲跟随自己在城里安度晚年,自己也好尽孝。然而,出乎周思国意料的是,母亲在自己家里刚住数日,就想回老家。周思国不解,心想:自己家里吃的喝的哪一点不如老家好啊?但母亲却道:这城里一点也不如乡下敞亮,到处是高楼大厦,让人感到憋得难受;每个人都关在笼子里,出门在外,连个说话的熟人也没有,心里都快憋出病来了。周思国就笑道:等工作不忙了,专门陪老娘说说话,到郊区田地里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但周思国的话一次也没兑现。或许碍着儿子的面子,周思国的母亲不再吵闹着回乡下。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或是躺在床上睡觉。不长时日,周思国发现母亲变得沉默寡言起来,而且气色也极为不佳。周思国问母亲怎么了?周思国的母亲道:感觉有些头晕,浑身无力,甚至连下楼都觉得有些困难。周思国就陪着母亲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除了血脂有些高外,老人的身体并无大碍。后来,周思国又咨询了几位医生。医生告诉周思国,造成其母亲目前身体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突然改变了其母亲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一位长年劳作的农民来说,突然清闲下来,再加上没人陪伴,很容易造成心理和身体健康的改变,甚至会影响其寿命。听了医生的意见,无奈之下,周思国只好将母亲又送回到了乡下。周思国的母亲一回到乡下,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立即鲜活起来,在城里所有的不适,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周思国仍放心不下乡下的母亲,多次提出接母亲到城里养老。每次母亲总是笑道:这辈子再也不去你们城里了,那地方天生不是乡下人养老的地方。还是农村好,不仅心里豁亮,就是喘口气也舒坦。有时,周思国催促紧了,其母亲就笑道:我现在腿脚还利索,等不能自立了,再说吧。

望着眼前村民,尤其是看到他们两眼散发着期待的目光,周思国很理解他们远离故土的心情,就低声道:“这也是我个人的初步想法,到时候肯定会征求你们的意见。”

周思国的目光一直在望着眼前的村民,似乎想起了自己父辈,甚至想到了自己,他在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换作自己,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是土地上的主人,面对有一天,自己要搬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己该作何感想?周思国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慨,眼下,他实在找不出说服这方村民搬迁的理由,甚至他难以说服自己,目光充满了无奈。

正当周思国茫然间,民政局长疾步来到眼前,期待的目光望向周思国,气喘吁吁地道:“周书记补偿款都实地测算好了。”

“既然算好了,那就赶快发给村民啊。”周思国不假思考道。

得到了周思国的认可,民政局长忙道:“好嘞,这就将现款发到村民手里。”

此时,不知哪个村民喊了声:“发钱了。”接着,村民一拥而上,将民政局长围得水泄不通。周思国望了眼前的村民一眼,对民政局长低声道:“要按现在拓宽的排水渠,将补偿款足额发放到每个受损失的村民手中。”周思国刚说完,又专门对市民政局长叮嘱道:“即使市里财政再紧张,也不能让我们的农民兄弟受半点的损失,他们太不容易了。”

听了周思国的指示,忙着向村民发放补偿款的民政局长点了点头。周思国似乎觉得自己眼下的使命已经完成,或许是想起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在等着自己,就悄悄地走出了人群。吴强默默陪伴在在周思国的身后。吴强望了周思国一眼,低下了下头,心中似有难言,就继续陪着周思国向前走去。

九月,骄阳下,玉米地里密不透风,闷热极了,尤其是刀片般的玉米叶子落在人的胳膊上,如同刀割,极为疼痛。周思国双手不停地撩拨着玉米叶子,疾步向前走着,双眼不停地望向前方,还有脚下。吴强望了周思国一眼,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道:“多亏了周书记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周思国故作不经意的望了吴强一眼,他理解此时吴强的心思,不否认吴强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在奉承自己。周思国似有心事,或是对吴强的表现有些失望,什么也没说,继续低头默默的向前走去。

刚走两步,周思国的手机响了。周思国见是救援前线指挥部的号码,就急忙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里,前线救援指挥部向周思国报告,由于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加上救援方案正确,整个救援工作一直非常顺利,而且刚刚出现重大突破,已与井下被困矿工取得联系,目前来看,井下被困矿工非常安全。如果照目前情势发展,被困矿工,很快就能升井到矿上。

周思国静静的听着,不住地点着头,尤其是当听到所有被困矿工转危为安时,周思国长吁了口气,疲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前线救援指挥在电话里请示周思国,对下步的救援工作还有什么指示。周思国没有立即回答,望了仍在挥汗拓渠的村民,淡淡地道:“按照我们下步的方案,请医院立即做好被困矿工上井后的善后工作。”周思国说完轻轻地扣上了手机,继续默默地向前走去。

或许是副职的角色,吴强极为善于调解自己的情绪。经过一番自我安慰,短暂的愤怒与不安很快烟消云散。吴强的目光不由的再次望周思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知一直在沉默的周思国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