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现言 > 让心儿静一静 > 第321章 沉默是金

第321章 沉默是金

书名:让心儿静一静 作者:天地冰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5-20 16:36:03

面对梁海星那发直的目光,陆美霜觉得有些不自然,从上到下打量了自己一番,觉得没什么不妥,就笑道:“梁局长你在看什么啊?我脸上又没长花。”

忽然间,梁海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笑道:“有事吗?陆主任?”陆美霜笑道:“赵局长让我过来问问你,早餐想吃点什么,我一块给你买来。”

听了陆美霜一番话,梁海星顿时明白了一切,心想:这赵良真有心机,刚刚还说不想吃早餐,回过头来就让陆美霜问自己吃点什么。是真的不想吃,办公室副主任为了讨好赵良,而去买早餐?还是赵良太富有心机,故意说不想吃早餐,让自己先吃早餐,然后叫办公室副主任象征性来问问自己,装装样子,甚至昨天晚上已经就买早餐的事向办公室副主任作了交待?否则,为什么陆美霜一早就为赵良买早餐?梁海星不愿多想,尤其觉得刚刚到马山局任职,而原来的马山局班子之所以被厅党组全部调整,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马山局的班子不团结。在内心深处,对维护班子的团结,梁海星看得很重,不想因为一点小事,和赵良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就笑道:“你快去买吧,我已泡好了方便面。否则,也浪费了。”

出乎梁海星意料的是,陆美霜似乎并没有急着离开,或是不相信梁海星已泡好方便面,就微笑的眸望了梁海星一眼,径直向梁海星的卧室内走去,身后留下梁海星满是疑惑的目光。

陆美霜见梁海星已泡好的方便面正冒着热气,满屋弥漫着牛肉方便面特有的香气,就禁不住道:“梁局长你真的泡好了方便面?”梁海星不知该如何回答,就微微一笑,未语。陆美霜又道:“昨天晚上赵局长给我打电话说,让我给他买早餐,刚才,我给赵局长送早餐的时候,赵局长还特别嘱咐我,让我过来问问你吃什么,然后再给你加一份早餐。当时,我还挺疑惑,为什么昨天晚上不说啊。如果昨天晚上告诉我了,我一块捎来了。没想到你真的泡好了方便面。”

望着陆美霜满是疑惑的目光,梁海星似乎明白了一切,就微微一笑,道:“早晨起来不饿,随便吃点就可以了。”陆美霜似乎觉得自己有些失言,就笑道:“梁局长你们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不容易,不要太难为自己了,有什么事给我说,我们办公室尽力而为。再说,为局长服好务,也是我们办公室的职责。”陆美霜刚想转身离开,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梁海星笑道:“是不是梁局长太饿了,等不急了?我明天早点过来给您送早餐。”陆美霜两排皓齿依然那么迷人。

梁海星坐在宽大的老板台前,本想到分管的科室看看,或是召集分管科室的负责人到自己的办公室,听听情况汇报,谋划下步的工作,早点进入角色。然而,到马山工作后发生的一切,不时的映现于梁海星的面前,心里很烦躁,就点上一支烟,慢慢吸着,脑子里想了很多。

楼道不远处,赵良办公室里不时传来说笑声,有男有女,还有赵良时常夹杂着的脏话口头语,尤其是女人的欢笑声非常刺耳,让梁海星感到心烦。梁海星很想忘记连日来,还有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想练练书法,但转念间又觉得不妥,担心在马山局干部的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同志们忙忙碌碌,而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却闲来无事,在办公室练书法。梁海星就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本从家里带来的书,仔细看了起来。

不知为什么,黄正刚的形象不时的映现梁海星的眼前,仿佛正微笑的目光望向梁海星。而隔壁不远处赵良房间传出毫无节制的声音,格外刺耳,梁海星就努力的想忘记眼前发生的一切,集中精力看书。也许过于专注的原因,梁海星很快沉浸到了知识的海洋,看到特别有趣的句子就摘抄到笔记本上,这也是梁海星多年养成的习惯,不作笔记不看书。

突然,梁海星感到书上有句话特别有哲理:感受是幸福,愉快是能力,无论是感受还是愉快都需要创造力。

梁海星掩卷陷入了深思:有人说,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回忆更痛苦。此时,梁心星的思绪有些混乱,就想了许多。不觉然间,黄正刚厅长的形象又出现在梁海星的面前,依然慈父般和蔼,用似乎略带微笑的目光望着他。梁海星就又胡思乱想了起来。

梁海星想起了来马山前,黄正刚曾对他说过的话:少说多做。向来严肃的黄正刚还给梁海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单位,曾同马山局的情况差不多,班子不团结,工作长期没有起色,上访不断。上级决心对那乱单位进行重新调整,由上级单位接管,但在确定班子人选时却遇到了难题,几经谈话,新成立班子成员却迟迟难以确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级单位的干部对那乱摊子单位的情况都非常了解,符合条件且能力又强的干部,没人愿去;有些能力强也有下去锻炼意愿的干部,又不符合干部提拔的条件。经再三研究,上级班子只好降低用人标准,选了个能力很平常且沉默寡言的人前去担任正职。

那正职人选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时话很少,而且将所有的情感从来不写在脸上,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尊木雕。那上级单位起初对这新选的下级单位正职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曾内部私下讲,活马当死马医,工作上去了总结经验,失败了汲取教训。也有的领导提出,反正现在已经是个乱摊子了,再乱还能乱到哪里去啊。上级单位统一思想认识后,选派那位话语不多的干部前去任职。可出乎上级领导班子甚至整个机关干部预料的是,新派去的那位正职干得非常优秀,当地的被动局面不仅很快得到扭转,工作绩效有了很大的提升,更为主要的是,那落后单位正职的能力得到上级和当地领导一致的充分肯定。那干部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拔。

乱单位不仅得到了整治,而且还锻炼培养了干部。那乱摊子单位发生的变化,引起了省里相关部门尤其是ZZ人事部门的高度关注,便组成联合调研组前往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当地干部反映,上级单位选派的那位正职平时基本上不说话,十个字以上的批示很少,很多的文件只是画个圈,因此,有的干部私下给其起了绰号叫“圈局长”。

在调研过程中,还曾发生一个笑话。谈话中,当地干部一不小心,说漏了嘴,直接喊那正职为“圈局”,省里调研组的一位领导对当地的情况不太了解,感到有些惊奇,就禁不住问道:“谁是‘圈’局长啊,天下还有姓这姓的人吗?怎么没听说过啊。”待了解事情真相后,调研组的人禁不住大笑起来。

那曾落后单位的班子领导则称,哪个领导不想进步啊,而进步的前提必须赢得正职的信任。我们平时向正职汇报工作,正职很少表态,甚至请示问题,有时半个小时正职不说一句话,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而心理上则觉得正职似乎对自己不信任,就争着在分管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以实绩赢得正职的信任,为今后的进步增添些砝码。于是,大家都拼着命的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然而,尽管如此,仍然整天如履薄冰,生怕分管的工作因一时疏忽出现纰漏,惹得正职发脾气,首先拿自己开刀。而果真如此的话,作为曾经的乱摊子那可真的是咸鱼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事实并非如此。据那位正职介绍情况时称,第一年,尤其是刚刚上任,的确不了解情况,一头雾水,不知该说什么,做什么,压力非常大,生怕说错话,做错事,辜负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干部群众对自己的期望,干脆不表态,索性放手让大家去做,甚至当时想好了大不了向上级党组检查,打道回府;第二年,工作基本上走向正规,大家很努力,也就用不着自己表态,更不需要自己指手画脚;第三年,我的工作方式甚至性格都被大家接受,我自己也习惯了,已用不着我表什么态。

最后,关于那单位正职的能力问题最终也没有形成共识,有的认为,那位正职根本没有能力,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之所以被人称为“圈局长”,工作上不敢表态,根本原因是能力差,怕露怯。但也有的认为,那正职很有定力,能力超强。之所以不表态少说话,说明很有城府。开始没有将那干部列入选拔对象,只是说明上级班子对那干部缺乏全面的了解。但有一点成为大家的共识:有时沉默而且长时间的沉默本身就是能力,工作三年没说一句多余的话,而且工作不断发展,无论是班子还是干部队伍保持长期稳定,那就是能力强的表现。由于没有形成共识,上级机关也没有空缺,那正职就离开了系统,提拔到系统外另一上级单位任副职。实际上,其能力仍然得到了上级尤其是ZZ人事部门的认可。于是,有的干部听后非常后悔,觉得自己比那位正职能力强多了,失去了两次提拔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