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现言 > 让心儿静一静 > 第373章 民工的泪

第373章 民工的泪

书名:让心儿静一静 作者:天地冰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8-28 16:43:55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民工上访事件还没有眉目,又突然冒出采访的“记者”。就在梁海星忐忑不安间,办公院外的马路上,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警笛声,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

不长时间,一辆警车停在了局办公大院门口,接着下来两名警察,疾步向办公院内而来,那两名“记者”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不料,被前来的警察堵在了门口,其中一警察问道:“哪位是梁海星副局长?”

梁海星耳闻警察喊自己的名字,急忙上前了解情况。原来,市公安局接到市委命令,前来对采访的“记者”进行审查。

经办案民警简单调查询问,真相大白:两名记者果然是假的。按照规定,前来执行公务的警察,将涉嫌扰乱公共秩序的两名假记者带回公安局作进一步审查。梁海星借机对看热闹的上访人员教育道:“你们看到了吧,我们想解决问题,但有人却趁机捣乱。”

上访民工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更没想到会被人利用,险些酿成大错,感到有些愧疚,一个个如同犯了错误的孩子,低头随梁海星进入办公楼。上访的民工被梁海星请进局里吃午餐,看热闹的市民也就失去了兴趣,渐渐离去,拥堵的街道恢复了畅通。

望着上访民工狼吞虎咽般吃着包子,梁海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不免有些心酸,就拿起包子,坐在上访民工中间,与其共进午餐。当上访民工身上的汗臭味不时飘来的时候,梁海星竟然想起了此时在家劳作的父亲,目光不时的望向上访的民工,心里有种说不的滋味。

梁海星的举动,令上访民工深受感动,尤其是听说,梁海星并非是局里正职,在正职外出的时候上访讨债,觉得有些为难梁海星。梁海星微微一笑,道:“你们也不容易,我想,如果不是手头上紧,你们也不会采取如此过激的行为。所以,我很理解你们。”

梁海星似乎觉得有些不妥,话音刚落又补充道:“同为农村人,我个人理解你们的难处,但却十分不赞成你们的做法,你们知道这样做的影响吗?一旦传扬出去多不好啊。再说,如果你们冲动,损坏公务,那可是犯罪啊,不仅个人将受到法律制裁,还将连累孩子,由同情者,变为了唾弃者,得不偿失。”

受到了梁海星的现实教育,上访民工不再说什么,低头吃着包子。突然间,不知哪位上访民工对梁海星道:“梁局长你家也是农村的?”梁海星点了点头,微微一笑。另一上访民工似乎不相信,将梁海星仔细打量了一番,摇了摇头,道:“你看人家梁局长细皮嫩肉,像个白面书生,一看就是城里长大的,根本不了解咱乡下人的苦楚。”

梁海星一听,不由的大笑起来,放下手中的包子,道:“对任何一个学子来说,考上大学都是一件极为高兴的事。对农村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跳出农门,成为城里人,一毕业就成了国家干部。刚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不料,我父亲却为高额的学费犯了难,蹲在地上抽起了闷烟。”接着,梁海星向上访民工讲述了因凑不齐大学学费,而使父母而犯愁的故事。

“那时的农村还比较落后,家家都不富裕,好不容易向亲戚朋友借了点钱,但仍车水杯薪。母亲想起数年前,我父亲曾在砖窑厂干过活,窑厂还欠着父亲的工钱没还,就让我父亲去找窑厂主,和人家好好的说说,先支出点钱来给娃子交上学费。我父亲无奈的对我母亲讲,他已找过窑厂厂主,人家说,现在窑厂堆了那么多的砖瓦卖不出去,哪有钱支付工钱啊。人家还说,实在不行,就让我父亲把欠的工钱,换算成砖瓦拉回家,自己卖了顶工钱。我父亲也打听到了几个盖房子需要买砖瓦的朋友,除了人家嫌窑厂的砖瓦质量不好,就是嫌欠我父亲的砖瓦数量较少,不够盖房用。没有办法,我父亲只好丢下农活,天天到窑厂讨债。尤其是随着开学临近,学费还没着落,父亲嘴上急出了泡。也许我父亲的举动感动了对方,或是好话说尽,总算从砖窑场支了几百元,加上乡亲的赞助,总算凑够我上学的学费。然而,尽管如此,没想到,窑场却让我父亲在收条上签了双倍的工钱,为此家里损失了一头肥猪钱。而我母亲却仍觉得值得。否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父亲的工钱。孩子上学事大。”

正在众人分享着梁海星上大学前的悲欢时,突然,传来一上访民工啜泣声。众人寻声望去,见一上访民工放下手里的包子,如同孩子般痛哭了起来,众人不解,就上前探个究竟。那上访民工哭诉道:“我的孩子也要开学了,也等着交学费呢。我还想等领了工钱,顺便给孩子换件新衣服。”民工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梁海星的心。

见梁海星有所动心,那上访民工就又哭诉道:“梁局长,你们吃公家饭的月月开工资,手里的钱肯定比我们活泛。如果你们局里实在没有钱,梁局长我先借你点钱,救救急行吗?等将来上级把钱拨下来,你从我的工钱里双倍扣除。”

借钱还债,天经地义?然而,自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哪筹到这么多的钱款啊。那上访民工给梁海星出了道难题。虽然梁海星很理解上访民工的心情,但却爱莫能助。望着上访的民工,梁海星无奈地道:“你们知道,我家不在马山,我手头上也没有这么多钱啊。”梁海星说着将手伸进了裤兜,从里面掏出仅有的几百元,那上访民工一见,似乎看到了希望,两眼发光,急忙道:“那梁局长你先借给我好吗?”上访民工说着伸手就要去拿梁海星手里的几百元钱,不料却被另一民工制止了。另一民工几乎呵斥道:“我们是向公家讨债的,人家梁局长个人不欠我们的钱,还出钱管我们饭,我们凭什么要人家个人的钱,做人得讲良心啊。”受了同伙一番训斥,那上访民工将伸出的手缩了回来,样子极为尴尬。

就在梁海星被眼前突发状况弄得焦头烂额茫然不知所措间,那上访民工突然跪在了梁海星面前,祈求的目光望向梁海星。望着眼前的情景,不知为什么,梁海星两眼有些发涩,泪珠不由的滴落了下来,急忙上前将那民工搀扶起来,然后朝不远处的侯晋生使了个眼色,对那上访的民工道:“让我再想想办法。”梁海星说着向会议室角落走去。

“天晴了,老天爷开眼了,我们拿到工钱有希望了。”梁海星的身后传来上访民工的欢呼声。

见梁海星有事要同自己商量,侯晋生悄悄的跟在了梁海星身后。

梁海星停下脚步,望了一眼不远处上访民工那满是期待的目光,心血有些发热。梁海星转身对侯晋生征询的语气道:“老侯,眼前的状况你也看到了,看来上访的农民工真的遇到了困难,能不能先从局里的经费里挪作一部分,以解燃眉之急。”

侯晋生一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那得需要多少钱啊?”

对欠农民工装修款一事,一直由赵良负责,对相关情况,梁海星不熟悉,自然不清楚欠农民工多少钱。然而,似乎又觉得侯晋生问的有道理:不知道欠农民工多少钱,怎么从局里垫付啊?梁海星望了眼身后不远处的上访民工一眼,又对侯晋生道:“是啊,我们到底欠他们多少工钱?”

侯晋生未加思考,便道:“大概有六七十万吧?”梁海星点了点头,道:“那就先按百分之十垫付给他们。”出乎梁海星意料的是,梁海星话一出口立即遭到了侯晋生的反对,道:“这么多钱啊?是不是要请示一下赵局长?”

梁海星一听,有些不高兴,但似乎又觉得侯晋生的话颇有道理,很理解作为办公室主任侯晋生此时的心情。不仅侯晋生,而且他梁海星,也没有权力决定向上访的民工支付这么多的钱。如果侯晋生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一旦赵良回到局里后,侯晋生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梁海星似乎感到自己的意见有些冒失,就道:“赵局长现在不是联系不上吗?”

侯晋生似乎看出了梁海星的心思,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有些欠妥,就微微一笑,道:“梁局长你别光听他们说,这帮人不值得可怜,为了讨到钱,他们什么办法都会使出来。我听局里的老同志讲,当初为了揽到活,局里提什么要求和条件,他们都答应,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他们干活可以,但工钱不一定什么时候兑现,什么时候市里把钱拨下来,才能发给他们,到现在市里也没有把钱拨给我们,他们就沉不住气了,天天来闹。梁局长你还掏自己的腰包管他们包子吃,是他们太不仁义了。”梁海星似乎并不赞同侯晋生的说法,就淡然道:“我也是农村孩子,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再说,人家要回本属于自己的工钱,有什么不对?反而是我们不应该以各种理由,用不负责任的说辞去搪塞人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这里面有我们的父母,或是兄妹呢,那我们还会无动于衷吗?人心都是肉长的。”

突然间,梁海星似乎想起了什么,话音刚落便转身掏出了手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