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三百零五章 五里山初战

第三百零五章 五里山初战

书名:全面战争之伐清 作者:泪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2-01 16:36:43

在苏言的坚持之下,朝臣们也只好默认了苏言亲征的决定。

在苏言出征在外的时候,朝廷政务将交由内阁处置,以内阁首辅许赫为首,内阁次辅孔兴席与次辅张肯堂共同协助。

苏言决定出征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让还沉浸在新年喜庆中的民间顿时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兵部调令分别发往各省省府,不久之后,各省的驻军携带上各自的私人物品和干粮,朝着南京集结。

在苏言回到楚王府后,他便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给了郑茶姑,郑茶姑虽然不舍,但她也是识大局的,因此只是担忧地叮嘱了几句,又问了什么时候出发,才将此事记在心里。

一个月后,除了福建兵马路途遥远又多是山路没能赶到南京外,江南、江西和浙江的兵马已经集结完毕,苏言知道兵贵神速,便将三省兵马各分为三个旅,带上这一个月筹备的军械粮饷以及火炮,先一步渡江北上,而编为第四旅的福建兵马自行北上追赶大军。

二月初六,大军开拔之际,郑茶姑抱着孩子亲自为苏言送行,在他离开前,她亲手将这多日来编织而成的香囊交给了苏言,挂在他的腰间,对他说道:

“此去战场凶险,夫君务必多加小心,香囊是奴家去大报恩寺求那主持开过光的,希望能够保佑夫君安然无恙,得胜归来。”

苏言轻轻捧起那香囊,对着郑茶姑郑重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安全凯旋的。”

说罢,苏言翻身上马率军进入下关港,登船渡江。

为了能够赶在地面上积雪融化之前抵达山东,苏言临时征用了许多舟船,沿着大运河水路并进抵达兖州府境内,在单县李吉口登陆,再北上进入济南府的地界。

再一次来到江北,这一次沿途的景色与去年来时几乎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了战乱的威胁,百姓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在大运河沿岸重新安居乐业。

舟船驶过扬州时,人口明显稠密了许多,尽管曾经遭受过扬州十日的人间惨剧,又遭清军又一次围攻,这座繁华的城市还是对外来人充满了诱惑力。

三月上旬,天气开始逐渐回暖,地面上的积雪也开始消融,在温暖的阳光的照射下,融化后的雪水缓缓流向低洼处,随着时间的积累最终汇聚成一滩小水洼。

眼见积雪开始消融,这几个月来一直待在济南府内过冬的洪承畴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他经常登上济南那高大的城墙,拿着从西夷手中买来的昂贵的千里镜看向五里山的方向。

不过济南府和五里山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千里镜也不能真的穿透千里,他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五里山上飘扬的军旗和那以白色为主基调的山林,便什么也看不到了。

三月中旬,积雪进一步融化,城外六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洪承畴终于坐不住了,他在济南的总督部院内召集了军中主将和山东兵马的将领,决定对五里山和燕翅山的明军发起进攻,彻底解决明军在山东的威胁。

一番讨论后,洪承畴还是决定分兵作战,他认为济南府周围的明军兵力只四万有余,对于总兵力高达九万的清军来说不值一提,唯一让他上心的还是燕翅山的三千蒙古骑兵,他怎么也想不通明军军中什么时候出现蒙古人了。

不管怎么说,最后洪承畴敲定了主意,他亲自率领五万五千余大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五里山明军展开围攻,刘忠留下五千绿营留守济南,率领两万绿营及五千蒙汉八旗骑兵攻打燕翅山明军。

三月十八日,清军终于有了动作,洪承畴坐镇中军,领军扑向五里山,张煌言对此早有准备,他率领兵马退守五里山,命嘉定伯杨承祖率领偏师驻扎五里山东边的小溪流边,保卫水源避免水源被清军切断。

十九日上午,清军对五里山展开第一轮试探性进攻,清

军众炮齐发,红夷大炮、佛朗机炮、子母炮等各型火炮悉数投入,对准山上的明军猛烈炮击。

山上明军虽然有着掩护,但还是被炮弹砸得死伤众多,架设在山顶上的明军火炮连忙展开还击,在地势的优势下,他们的准头明显要比敌人更准许多。

双方的炮战持续了两个多时辰后,清军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他们照常以绿营推动着盾车作为掩护,汉军鸟铳手和弓手跟在盾车后面前进,缓慢靠近山脚下的明军阵地。

在清军进入射程范围后,部署在山脚下的明军鸟铳手和弓手一齐射击,他们射出的箭雨和弹丸悉数打在那坚固的盾车上,打得盾车表面木屑横飞,损失轻微。

眼见无法奈何盾车后的清军,明军连忙将虎蹲炮架设在地上,装入铁弹或石弹,对着那些盾车进行炮击,他们的火药用药量可要比之前的明军更多,因此射出的炮弹成功击穿了盾车,杀伤躲在后面的清军。

后面的清军弓手急忙搭弓引箭,展开还击,一轮轮黑色箭雨在盾车后腾空而起,与明军射出的箭矢擦身而过,如雨点般淅淅沥沥的落在明军阵地中,将许多没有防备的明军射杀。

这是符合这个时代科技的战斗——张煌言军中并没有手持滑膛燧发枪的士兵,也没有使用12磅步兵炮、榴弹炮,他们能够用的只有和清军一样的弓弩、鸟铳、红夷大炮、佛朗机炮和虎蹲炮等等。

双方打得有来有回,在抵达冲锋范围后,清军刀盾手及长矛手舍弃盾车,呐喊着朝明军阵地发起冲锋,在绿营兵和汉军旗的身后,身着重甲和三层重甲的满洲大兵及披甲包衣也跟着挥舞着大刀向前奔跑着。

在清军发起冲锋的第一时间,明军就将虎蹲炮的弹药换成了大小不一的铅子和石子,朝着他们面前的清军射了出去,那射出去的铅子石子直接横扫一片,打烂了许多士兵身上的盔甲和**,让清军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滞!

这是明军在抗倭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招数,能够打断倭寇的冲锋,就算是放在清军身上,也仍然能够起到作用。

但就在这时,弓马娴熟的蒙古骑兵也冒着山顶上部分火炮的炮火冲了上来,他们骑在奔腾的马背上搭弓射箭,顿时射杀了一片明军将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