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各地反应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各地反应

书名:全面战争之伐清 作者:泪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2-01 16:36:43

百官劝进的事迹不断向外传播,很快就在南方传到了江西、湖广和其他几个省份,北方的张煌言与张名振也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张煌言早已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但他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如果是在刺杀案之前,他一定会因为反对而毅然弃官出走,可在刺杀案以后,他也对朱明宗室失去了希望。

因此,他只是表情平淡的哦了一声,就将这封邸报随手放在了桌子上。

相比之下,张名振的反应就比较激烈了,和他远在江西担任巡抚的弟弟不同,张名扬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决定继续为曾重用过他的苏言效忠,张名振一开始并不能接受,还准备独自返回南京,向苏言问个清楚。

此时河南明军已经击败了吴军的李本深,成功收复河南府,李本深仓皇西撤,张名振此时返回南京也不会太大影响,但他的副将安洋将军刘世勋阻止了他。

他对张名振说道:「如今楚王已是人心所向,称帝也是顺势而为,督宪回去了又能怎么样呢?且刺杀案才结束不久,百姓皆唾弃无道的宗室,拥护楚王,督宪若是想要劝阻楚王,肯定会被视为女干臣逆党,这又是何苦呢。」

张名振听了他的话,只能长叹口气,打消了回京的想法,就此作罢。

南方,江西、湖广、两广及云贵川在消息陆续传开后,还保持着稳定,并没有人站出来公开反对苏言称帝。

驻扎在越南北部的西宁王李定国第一时间离开南平,走海路返回南京,谁也不知道他的意图是什么,而驻扎在建昌的蜀国公部兵马也因为刘文秀父子还远在南京,没有异动。

四川巡抚刘体纯和夔东十三家早就因为明廷对他们的区别对待伤透了心,其中一些人更是暗地叫好,搓手期待着新朝廷的奖赏。

苏定远倒似乎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他欣喜万分,感慨他们苏家终于要出一个皇帝,为了献给即将登基的苏言一个大礼,他亲自前往前线,意图率领兵马猛攻吴军防线,彻底光复四川全境。

远在台湾岛的朱成功也在前不久终于逼迫热兰遮城内负隅顽抗的荷兰军队开城投降,荷兰台湾总督揆一签字投降,荷军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所有荷兰军民,最后由揆一率领,乘船撤离台湾。

这一天是1654年6月8日,监国二年四月廿三,荷兰在台湾3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揆一投降后,朱成功考虑到苏言即将登基建国,此事重大,便在台湾设立官员后,直接乘船返回南京去了。

……

南京,眼见苏言即将称帝,文安之便打消了入朝为官的想法,他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在南京城郊买下了一座小院,决定在这住下,看看未来新朝的发展变化,顺便可以经常去孝陵祭拜太祖皇帝,尽一尽自己身为明朝官员的责任。

一直在驿馆内住下的刘文秀父子俩也去了一趟楚王府拜见了那位未来的新皇,刘文秀明白新朝一旦建立,自己的蜀军是不可能再单独存在了。

因此他很主动的提出要解散蜀军,将自己的部下打散编入其他地方,但苏言婉言拒绝了他的提议,他笑着安抚着刘文秀,道:

「蜀国公不必紧张,孤并非心胸狭隘之人,你的蜀军可以继续保留建制,孤对其另有打算,你可想听一听孤的想法?」

「臣怎敢不从?」

苏言点了点头,他说道:「南部东吁、澜沧、安南诸国软弱无力,占据富庶之地而无贤明之主,我汉家百姓历来有下南洋谋生之传统,南部诸国中汉家百姓饱受欺压,我新朝成立后必以武力横扫四夷,解救四方同胞于水火。

西宁王李定国已在安南北部屯兵操练,待兵卒习惯安南气候后便会挥师南下,收复安

南故土,孤欲以蜀国公屯兵云南,攻伐孟艮孙逆后再转攻东吁,收尽缅甸之地,立不世之功。」

说到这,他的语气明显变得激昂起来,苏言站起身,继续说道:「大丈夫当以开疆拓土,平灭四夷为目标,效仿冠军侯封狼居胥,名留青史,而非同室操戈,蜀国公以为如何?」

「殿下所言极是。」刘文秀的士气也被他调动起来了,他跟着站起身来,跪在苏言面前,道:「殿下若是不嫌臣出身卑微,委以重任,臣定当效死于军前,为殿下征讨四方之敌!」

「好!」

苏言上前将刘文秀搀扶起来,他扶着刘文秀的手臂,认真道:「有蜀国公这句话,孤也就心满意足了,等下个月过后,你再返回建昌领军南下。」

「遵旨。」刘文秀抱拳应诺。

他刚准备告辞离开,但苏言在松开他以后突然长叹了口气,脸上依稀露出了忧愁的神色,刘文秀心中一紧,忙问道:「殿下何故叹气?」

「孤只是想到了西宁王的事情,他是有命的忠贞之士,若是他不愿为孤所用,又要同室操戈,徒增冤魂。」苏言假装悲伤,回答道。

刘文秀听了他的话,不禁露出了迟疑之色,他脑筋飞速转动,思考该如何应对苏言的这番话。

思来想去,他试探地说道:「殿下,臣与西宁王曾为结拜兄弟,可由臣去与西宁王相谈,劝说他归顺殿下。」

「只怕蜀国公也说不动他啊。」苏言又叹了口气,不置可否。

听言,刘文秀坚定了语气,道:「殿下,臣与西宁王相识多年,若由臣出马,西宁王定会心服口服,归顺殿下。」

「这……」苏言依旧面露迟疑,他仿佛坚定了决心一般,道:「既然如此,那就全靠蜀国公了。」

「臣定不会让殿下失望。」

刘文秀果然落入了苏言的套,抱拳说道。

和刘文秀的这番话结束后,刘文秀和他麾下的兵马自然被并入了系统的影响之中,成为对苏言忠诚的军队。

……

百官劝进到登基大典的七月初一这一段时间内,南京——或者说全国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人们只是津津乐道那位贤明的楚王即将登基为帝,期待着新朝带来的新气象。

一些依旧心怀明室的人虽然略有微词,但他们的数量还是太少了,所以只能暗地里发牢骚,或是效仿伯夷、叔齐和清军入关后隐居山野的明朝遗民,拒绝生活在新朝的统治之下。

不管怎么说,随着七月初一的逐渐逼近,朱成功和李定国也先后回到了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