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蒙古

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蒙古

书名:全面战争之伐清 作者:泪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2-01 16:36:43

赵良栋率军包围兴京城后,并没有马上阻止进攻,而是在山下安营扎寨,砍伐树木,在营地外拉起一道长长的围墙,同时打造攻城器械,明显是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

而在同时,盛京城外,夏军的补给源源不断送入营地内,补充着消耗巨大的弹药补给,岳乐与鳌拜每天都站在城墙上,看着一支支车队进入夏军营地,两人的眼中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他们知道,蒙古诸部彻底放弃他们了,也放弃了曾经对朝廷的效忠,夏军补给线正常维持便是证据。

既然夏军补给线保持正常,他们只能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盛京城内的粮草储备丰厚,能够坚持至少三年之久,但因为城池远离浑河,用水只能靠城中挖掘出来的井水,时间一久,若是井水吃尽,这对于城中军民便是灭顶之灾。

城外夏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苏定远一开始就提出要动用火箭炮,点燃城中民居,大量消耗清军的水资源,但苏辞和苏辅二人都没有同意,他们顾虑着城中的汉人,一旦大火蔓延,城中满人是死不足惜,但汉人定然也会大量惨死。

而在向朝廷的奏报中,苏定远三人都直接奏明眼下清军困守盛京孤城,没有强攻的必要,请求皇帝同意对盛京长期围困,直到城中弹尽粮绝,苏言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不过,既然是长期围困,那就没有必要让三名总督级别的***一同留在盛京营地内,他便在与内阁的共同讨论过后拟旨,取消苏辞身上在战时设立的山西、河北二省督师之职,改为辽东巡抚,命其安抚、收买、分化东北臣服于清廷的女真部落,争取到朝廷这边。

而苏辅,考虑到他的朝鲜总督身份对指挥朝鲜提供的两万官军有用处,便留在前线,作为苏定远的副将。

另外,考虑到辽东之地的重要性,苏言决定取消明朝设立的辽东都司,转而设立辽河布政使司(取辽河平原之名),省府暂时设在辽阳府,待盛京收复后再迁往沈阳。

……

另一边,随着科尔沁草原定居的蒙古各部请求归顺夏朝,漠南蒙古的东边终于尽数归于朝廷,苏言随后下旨重设各旗牧场范围,并令草原四部会盟。

参与会盟的有科尔沁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部与郭尔罗斯部,四部分为十旗,因在科尔沁境内哲里木乌拉会盟,因此名为哲里木盟。

南方各部的归顺让更北边的蒙古部落内心恐惧,害怕哪一天汉人的军队就会效仿明成祖深入漠北,因此部分蒙古部族纷纷迁移,逃离这里,他们或是北逃投奔喀尔喀蒙古,或是逃往西域,在他们迁走之后,空出来的草场很快就被留下的部族争夺,战事因此爆发。

而在这时,来自南方的汉人使者突然造访,他们带来了中原皇帝的旨意:臣服,或者死。

除了中原皇帝的旨意外,宣大督师李来亨、安定侯马宝也开始集结伊克昭盟、察哈尔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的蒙古部族,意图继续向北开拓。

面对来自南方的强大威胁,蒙古各部自然是没有丝毫抵抗的勇气,他们纷纷派出自己的儿子或兄弟与汉人使者一同南下,向夏军表示臣服。

其中不愿臣服的部族则是举族搬迁,他们仓皇北逃,向占据漠北的喀尔喀蒙古请求臣服,在他们看来,与其给汉人做狗,倒不如臣服同为蒙古人的喀尔喀蒙古。

压力因此来到了喀尔喀蒙古。

此时的喀尔喀蒙古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汗国,其内部分为四个大部族,四部与其首领分别为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车臣汗巴布、札萨克图汗诺尔布与赛音诺颜部首领丹津喇嘛,前三部自崇德三年便遣使朝贡清廷,眼下名义上也还臣服于清廷。

臣服归臣服,他们自然不可能为了清廷与汉人开战的,不过

他们也不愿就这样臣服于汉人,因此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与札萨克图汗部开始频繁遣使相互联络。

赛音诺颜部并没有参与其中,其首领非但没有接受北逃的蒙古部族,反而主动遣使与夏军交好,希望能够成为朝廷的附属。

赛音诺颜部的选择让其他三部顿时产生了不满,他们认为赛音诺颜部背叛了喀尔喀蒙古,意图联合起来攻打对方。

就在这个剑拔弩张的时候,丹津喇嘛派出使者前往三部的汗帐,邀请三部的汗王到赛音诺颜部牧区与土谢图汗部牧区交界的杭亦哈马尔山会谈,他表示此次会谈事关整个喀尔喀蒙古未来的命运,希望三部汗王能够慎重考虑。

另外三部的汗王都是刚继承汗位没有多久的「年轻人」,他们在接到这个邀请后并没有马上做出回应,都在考虑丹津喇嘛是不是有其他的企图,将他们诱骗到会谈点去载加以谋害。

不过,在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派人前往杭亦哈马尔山一带彻彻底底的搜查一番,确认那里没有赛音诺颜部的伏兵后,他虽然疑惑,但还是放下了心,并在贵族们的劝说下决定接受丹津喇嘛的邀请。

为了保险起见,他提前率军在杭亦哈马尔山周围驻扎下来,而在察珲多尔济接受邀请后,另外两部的汗王也都跟着放下心来,欣然前往,想要看看这个丹津喇嘛所谓的关于喀尔喀蒙古未来命运的说法到底如何。

四月中旬,喀尔喀四部首领在杭亦哈马尔山汇合,出于安全考虑,他们都带上了足够的蒙古骑兵,因此整个杭亦哈马尔山周围随处可以听见战马的嘶鸣声,极为热闹。

提前到此的察珲多尔济在山脚下搭建了一座大帐,因为此山位于土谢图汗部境内,他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东道主,坐在了上位,丹津喇嘛是四人中年纪最大的,坐于次位,车臣汗部实力最弱,坐于位末。

四人先后落座后,三汗都将目光投向了丹津喇嘛,土谢图汗面色不善,道:「诺门汗,我三人受你邀请至此,是想要听听你所谓的喀尔喀蒙古未来命运,若是你说的不让我们三人满意,那就休怪我不念旧情了。」

他口中的旧情指的是两人的亲戚关系,丹津喇嘛为达延汗幼子格哷森札札赉尔后裔,格哷森札札赉尔之子诺诺和生五子,长子便是土谢图汗部的先祖,三子则是丹津喇嘛的父亲。

面对后辈**裸的威胁,丹津喇嘛微微一笑,却是不慌不忙,他出声安抚道:「察珲多尔济,不必着急,你三部合兵一块,兵强马壮,我赛音诺颜部自然是敌不过的,又何必急于一时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