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四百四十二章 会战在即

第四百四十二章 会战在即

书名:全面战争之伐清 作者:泪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2-01 16:36:43

安丰号并没有在那之津停留太久,在接受港内随军工匠的临时修缮后,这艘短重炮护卫舰便再次踏上返回釜山的旅程。

和安丰号一同返回的还有那数艘卸下士兵的运兵船,运兵船上也并非空无一人,在与日军战斗中负伤的陆军伤兵都被送上兵船,返回朝鲜接受疗伤。

福冈这边的医疗条件较差,未来也将爆发战争,不利于伤兵的休养,因此马度就坚持将伤兵送回朝鲜,希望能够减少因为伤势没有得到妥善治疗而不得不提前退役的人数。

头上缠着纱布的柯志文也在返回朝鲜的伤兵行列之中,他站在运兵船的甲板上,用仅剩的眼睛看向逐渐远去的陆地,独眼中蒙上了一层惆然的阴霾。

柯志文是辽东汉人,从他的爷爷那一辈开始,家乡就沦为满人的铁蹄欺辱之下,从那以后,他们一家都成为满人的包衣奴才,任凭满人百般欺辱也只能忍气吞声。

直到夏军反攻关外,几战几捷,将他们从满人的铁蹄之下解放出来,他们才终于能够重获自由,翻身做主人。

柯志文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父亲只是因为没有及时向满人贵族跪地行礼,就直接被满人贵族用鞭子活活打死。

他不会忘记,年幼的妹妹因为家中的存粮都被满人抢走而饿死在那个炎热的黑夜之中。

他也不会忘记,同为汉人的夏军在枪炮声中轻易将平日里欺压他们的满人如猪狗般屠戮,将他们解救于水火之中,让他们能够重新站起来,摆脱过去数十年的苦难。

夏军还他们自由,陛下废除了压在他们身上的沉重的赋税,还给他们分配田地,让他们能够再次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从那以后,柯志文就暗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夏军,为将他们从水火之中解救出来的天子效死而战,以卑微之躯报效皇恩。

……

将伤兵送上返回朝鲜的兵船后,马度便开始调遣军队,准备应对日军的进攻。

为了防止被日军从多面夹击,马度派出一标兵马向东而去,赶在日军之前攻克福冈东部在同一海岸线上的名岛城,为福冈东部立起一道防御屏障。

夏军这边开始组织防御的同时,日军在九州岛的军力也逐渐集结起来。

在幕府的压力下,为了夺回两座沿海城池,日军集结了北九州各藩的兵力,组成了足足五万大军——战国时代结束以后,日本就已经摆脱了某些人戏称的村战,能够动员并参战的兵力也空前增加。

例如发生在1637年的被称为日本历史拐点的岛原之乱中,为了平定基督教叛乱,幕府最初派遣五万大名联军平叛,随后又以松平信纲与户田氏铁作为特使集结十二万大军前往北九州,到1641年,幕府又集结了二十二万大军开往九州,几乎清除了九州的大名,将九州纳入幕府直辖。

当然,因为日本的体制国情的限制,幕府虽然能够集结数量庞大的军队,但大军的战斗力和士气不容乐观,可以说幕府的军力摆在纸面上看是挺强大的,可要是看实际上的表现,就有些拉垮了。

北九州各藩主动员起来的这五万大军自然也是如此,其中仅有两千余骑兵和三千余武士部队,其余基本是从民间征召而来的只接受过简单军事训练的足轻。

至于重武器就更不用想了,各地藩主、大名军中的火炮与铁炮在元和偃武中都遭到了削减,整整五万大军居然只能凑出不到二十门火炮,不过虽然火炮是少了点,日军还是另辟蹊径,制造了数十架投石机来补充重武器的火力。

武安十一年三月初,日军将五万大军分为两路,分别前去攻打福冈城与名护屋城,两路分别以肥前国岛原藩藩主高力隆长与小仓藩藩主小笠原忠真担任主将。

果说日军以五万大军集中攻打其中一城,那么夏军可能还会忌惮,并苦战一番,但日军将兵力分散,这反而让夏军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此时的福冈地区存在的夏军已不止有第二旅九千多名士兵,这段时间内又有许多军队从朝鲜运往日本,增加夏军的作战兵力。

第二旅旅长马度麾下除了本部九千余人外,另有第三旅的两个标与第四镇直属骑兵旅的一标骑兵,拢共一万四千余名步兵、一千四百余骑兵与32门12磅步兵炮。

虽然兵力只有日军一半,但马度仍然信心十足,他在得到潜伏在内陆的锦衣卫提供的日军动向后,决定主动进攻,与日军展开会战,争取一战击溃日军,为夏军进军内陆扫清障碍。

在做出决定后,马度将攻克名岛城的步兵标撤回,只留下少量兵马守卫福冈与那之津,随即于三月初五日率领大军向岩屋城挺进。

岩屋城位于福冈东南,与有智山城一同阻挡在福冈通往秋月城的道路上,夏军兵贵神速,在日军抵达之前先突袭攻克岩屋城,随即以岩屋城作为前沿据点,等待日军到来。

小笠原忠真得知岩屋城被夏军攻克的消息后,顿时意识到接下来的战事将会是一场苦战,他只能先命黑田光之率领前锋入驻有智山城,与夏军遥相对峙,等待大军抵达。

三月初八,日军主力抵达有智山城外,夏军主动迎击。

在马度的部署下,夏军倾巢而出,背靠岩屋城列阵迎敌,为了方便炮兵作战,他将炮兵阵地部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最高的山坡上,并将一千骑兵部署在山坡背后埋伏。

至于步兵,马度将一万四千名步兵分为两道战线,第一道战线部署一万名士兵,第二道四千名士兵作为预备队。

反观日军一方,小笠原忠真身为幕府重臣,作战经验丰富,其麾下还有著名剑圣宫本武藏养子宫本伊织为其辅助,他将大军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其亲自坐镇中军,又以柳河藩藩主立花忠茂坐镇右军,中津藩藩主小笠原长次坐镇左军。

中军以长枪足轻为第一道战线,弓足轻部署其后,中军兵力最多,用以承担主攻任务,小笠原忠真又将军中铁炮队皆集中部署于右军,命立花忠茂率领铁炮队打击夏军左翼,尽可能以优势兵力在左侧打开局面。

其本家小笠原长次坐镇的左军则是集中了大部分武士部队与骑兵,小笠原忠真命长次在两军开战后,以战斗力最高的武士部队和骑兵突击夏军右翼,顺势拔除夏军部署在右侧山坡上的炮兵阵地。

战斗于初八日上午拉开帷幕,被部署于战场右侧山坡的夏军炮兵阵地最先打响战斗,夏军炮兵向日军本阵发起猛烈炮击,而日军随即展开还击。

日军以十八门国崩炮与南蛮大筒向夏军军阵开炮,部署靠前的投石机也在足轻们的操作下向敌军抛射沉重石块,那巨石在被抛射出去后,在半空中翻滚飞行,架势骇人,但其准度实在难以言表,十五架投石机抛射出去的巨石居然没有一块击中目标。

「全军进攻!」

伴随着激昂的进攻号角与密集的军鼓鼓点声,身着红色军服的夏军踩着整齐的步伐主动向日军本阵推进,各个连队的军鼓手熟练的敲击着挂在胸前的军鼓,在他的身侧,举着连队旗帜的旗手坚定不移地跟随着手持指挥刀的连长,士兵们踏出的每一步,都能与军鼓的鼓点呼应上。

在线列步兵前面,是以散兵阵型前进的轻步兵,他们跟随着旗手与连长的步伐向日军不断靠近,走在最前面的他们无疑成为日军重武器的最先攻击目标,不时有巨石从天而降,砸在他们的身边,但这些勇敢的轻步兵毫不畏惧。

夏军推进的同时,日军也在充满日式风格的号角声中前进,手持四米长竹枪,身着足轻制式装

备的枪足轻们将竹枪扛在肩上,以密集阵型前进,那拥挤的队伍给这些缺少实战经验的足轻们极大的安全感。

在那长枪如林的军阵后面是手持竹和藤条制成的长弓的弓足轻,他们本应该与铁炮队一同编组作战,但在铁炮队被集中部署于右军后,他们只能单独作战,为前面的枪足轻提供火力掩护。

中军后方,日军主将小笠原忠真注视着远方缓缓推进的夏军,面目中带着几分忧愁之色,他对着站在身侧的家老宫本伊织问道:

「宫本,夏军兵卒行伍行进整齐划一,武器装备皆有统一,步卒士气昂然,我敢断言,天下第一强军也不过如此。」

「家督所言甚是,不过依我来看,夏军也并非不可战胜,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宫本伊织说道。

「哦?」小笠原忠真好奇地看向他,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宫本伊织于是为他解释道:「夏军步卒皆身着轻甲,又无盾牌掩护,必定弱于箭矢所伤,命弓手集中射击,定然能够将其重创,不仅如此,我观夏军腰间并无佩刀,若是与武士近身搏杀,武士定能胜出。

况且,夏军皆装备火器,火器射后需要长久的装填,只要能够挺过夏军排射,逼其卷入近战,则夏军必败无疑!」

「说的不错。」小笠原忠真笑着捋了捋胡须,赞同了他的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