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京

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京

书名:全面战争之伐清 作者:泪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2-14 22:08:57

随着时间的推移,鸿胪寺为外国使团安排的住所愈发拥挤起来,各国使臣都陆陆续续抵达江宁,各国语言充斥在礼宾院内嘈嘈杂杂,就连专门负责接待外使的鸿胪寺官员都听得脑袋昏沉。

除了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外,来自东欧的俄罗斯人、波兰人、瑞典人也都派出了使团,另外还有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奥斯曼人及多个小国的使团。

近的也不用说了,朝鲜、日本、大城、澜沧甚至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也派出了使团前来,大夏近年来的强势扩张让有着喜马拉雅山脉这道天然屏障的莫卧儿帝国也坐不住了,借着这次机会,莫卧儿帝国苏丹奥朗则布·阿拉姆吉尔派遣使团前往江宁,希望能够与大夏交好,并趁机一窥夏朝国内的虚实。

使团从莫卧儿首都德里出发,往东一路进入缅甸布政使司,又北上进入云南,翻山越岭,沿途阅览夏朝本土的风土民情,目睹了夏朝的国力强盛,使臣们的心中对这个东方帝国只有无尽的畏惧。

六月初一即将到来,整座江宁城都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之中,各地的官员都赶在初一之前返回京师,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从日本凯旋的征东督师苏辅,以及新晋镇国公陈钊俊和几位征日战争中的功臣们。

苏辅在回到江宁后,第一时间回到了他的镇东郡王府,这座王府还是他原来的安东侯府,只不过大门上的牌匾换成了镇东郡王的牌匾,皇帝下令工部为他择地兴建的新王府还在施工中,在建成之前,他们一家只能继续住在侯府内。

对于这么多年来回来的丈夫,苏辅的妻子张氏表现得很高兴,她牵着已经三岁的儿子站在侯府大门迎接苏辅,看着多年未见,脸上比之前多了几分风霜的丈夫,对儿子说道:

“兴儿,这是你的父亲,还不去见过父亲?”

镇东郡王世子苏恒兴有些畏惧地看着眼前这個身材高大的陌生男人,自从他记事起,对父亲的印象就只停留在每个月都会送回府中的家书还有府中家奴们的交谈。

受到周围人的熏陶,他下意识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为国家南征北战,府中讲着有些别扭的汉语的朝鲜婢女便是父亲命人送回来的。

现在看来,他父亲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身上自带着一股淡淡威严的普通男人罢了,也不知为何,他在看见这个陌生男人的第一眼,心中就产生了一股天然的亲近感。

在母亲的鼓励下,苏恒兴大着胆子走上前去,向苏辅规规矩矩行了一礼,口中说道:“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哎,我的儿。”

苏辅应了一声,上前一把将苏恒兴抱了起来,紧紧搂在怀里,在将儿子拥入怀中的那一刻,他的身体也好似触电了一般,一股微弱的电流将他们父子的内心连接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面战争之伐清】 【】

张氏在一旁含笑看着这一幕,这一幕她在梦里梦见过很多次,作为传统的女人,她最想看见的便是一家人能够团聚,和睦相处。

苏辅在王府内没有和妻儿温存太久,当天下午,他就被皇帝召入宫中,一边是苏言想要从苏辅口中得到更多关于日本战事的详尽细节,一边是他也想要见见这个多年未见的堂弟。

虽然他们之间没有太多实际上的亲情在里面,但苏氏皇族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苏言也想拉近皇室成员之间的关系,让整个皇族能够团结起来,铁板一块。

除了苏辅外,他的王妃和世子也都被宣入宫中一同觐见,在镇东郡王一家入宫后,苏言直接将苏辅带到了御书房去交谈,而张王妃和世子就交给郑皇后来应对了。

这对妯娌之间的关系很好,在苏辅出征的这些年里,为了怕张氏孤独,郑皇后时不时会召张氏入宫,两人一同聊天解闷,或是讨论一些闺中密事,这让张氏和张氏背后的内阁辅臣张肯堂很是感激。

在皇帝和郡王走后,郑皇后就领着张氏和世子来到了御花园,这对妯娌坐在御花园内的小亭子里聊着天,不时发出悦耳的笑声,而世子苏恒兴就在她们的目光中在花园内由二皇子苏辰安带着玩耍。

相较于兄长,二皇子苏辰安的生活就显得比较轻松了,他和太子不同,他无需接受复杂的关于治理国家这一方面的教育,皇帝更加注重对他的个人品德的培养,随后才是文学修养和其他知识的教育。

苏言对他的太子报以极高的重视,希望能够将太子培养成一名出色的继承人,让自己打造的帝国能够在太子的统治下变得更加强盛。

而对于其他孩子,他主要注重个人品德上的培养,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嗜杀成性的暴徒——就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那些个孩子,除了老大、老四和少数几个默默无闻的孩子,其他要么是杀人狂,要么是贪财好色,他们犯事了老朱还不忍心处置,这无疑助长了王爷们的嚣张气焰,让百姓更加凄惨。

苏言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他从小就要着重培养皇子们的品德,在他看来,就算是一事无成被当成猪养也无所谓,前提是不要做那种违法乱纪,欺压良善的事情来。

扯远了。

在和苏辅来到御书房后,苏言便开始详尽地询问起对方在日本的经历,主要是在广岛条约签订以后,日本国内的现状。

在得知幕府与倒幕派的战争正愈演愈烈,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苏言是打心里开心的,他最乐得看见日本人自相残杀,那帮东瀛鬼子不论死多少都是喜闻乐见的。

不过让苏言有些诧异的是,苏辅居然自己盯上了那座孤悬海外的佐渡岛,并且想要从德川幕府手中取得佐渡金山的开采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面战争之伐清】 【】

他肯定了苏辅的想法,不过他心中其实已经决定不让苏辅继续留在日本,而是调回京中任官了,在他表现出自己的这一想法时,却遭到了苏辅的坚决反对。

“陛下。”苏辅这样恳请苏言:“臣弟正值壮年,正是为朝廷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况且臣弟是朝中对日本地方最为熟悉的大员,还请您打消这一念头,让臣弟继续留在日本,为您镇守东瀛之地。”

见苏辅态度坚决,言语诚恳,苏言一番思索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让苏辅等寿辰过后再返回日本,顺便将他的王妃和世子一块带上,不要冷落了家人。

听了苏言的安排,苏辅先是一愣,随后就感动得眼眶泛红起来,他感动的原因并非是苏言允许他继续留在日本坐镇一方,而是苏言居然这么信任他,让他将家人一并带走。

要知道,为了防范外派的大员会在地方割据叛乱,他们的家人一般都会留在京师,实为人质,可没想到苏言居然这么信任他,没有让他留下妻儿作为人质,而是直接让他一起带走。

虽然苏言信任他,但他却也不敢真的带走,他担心日后要是有谁在朝中挑拨离间,那不就给人把柄抓了,因此他连忙推辞起来,希望苏言能够收回成命。

对于苏辅的推脱,苏言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不愿意让自己的侄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父亲陪在身边,等长大以后对父爱淡薄。

在苏言的坚持下,苏辅只好含着泪答应下来,并拜谢过去。

……

六月初一如期而至,在余音绕梁的礼乐和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皇帝的寿辰隆重开始,京官、各地官员及外国使臣依次入宫,向皇帝陛下表示庆贺,并献出寿礼。

为了搏得皇帝的欢心,使臣们各显身手,献出极其珍贵的礼物,只希望能够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从而为寿辰结束以后的外交事务中获得先机。

看着逐个入殿,向主座上展示寿礼的外国使臣们,苏言脸上表情波澜不惊,如果说在成为皇帝的刚开始几年里他还会为此而感到兴奋,那么现在的他已经是习以为常,完全提不起一点兴趣了。

只有坐在副座上的太子苏唯泽还饶有兴趣地看着那些造型各异的番邦使者和他们献出的寿礼,苏言看着太子嘴唇往上已经长出来的一些短须,侧过脸对着坐在自己身旁的郑皇后打趣道:

“不知不觉,长哥儿已经长大了,等再过两年就可以为他指定婚配了。”

郑皇后温柔地笑了笑,随后问道:“陛下已经有想法了吗?”

“嗯,张苍水家的姑娘自小聪明贤惠,素有贤名,我的确有打算将她指婚给太子,不过她才刚年满十岁,等她及笄以后太子也要到弱冠之年了。”苏言说道。

说来,张煌言的命运被苏言改变以后,他也不再只有一个独子,在武安四年的时候又生了一个女儿,对女儿宠爱有加,在面对女儿想要读书的请求下,张煌言更是亲自教导起女儿圣贤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面战争之伐清】 【】

在张煌言的培养下,他的女儿自小聪慧,长相动人,博览群书,在京城的官宦子弟中素有贤名,苏言在听说了这些事后,找了个由头将张煌言父子俩召入宫中,亲自对他的女儿进行考试,最后得出了一个名不虚传的赞叹。

郑皇后也听说了张煌言之女的事迹,她点了点头,轻笑道:“此女确实合适,年龄倒也不是问题,陛下成亲的时候,不也早已过了弱冠之年了么?”

说到后面,她依稀回想起了自己当年嫁给苏言时的岁月,那时候的苏言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东南明军的最高首脑,在当时的她的眼里,苏言真可谓是威风凛凛的少年英雄。

苏言听了先是一愣,随后也是轻笑着摇了摇头,道:“确实,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既然皇后也同意,那就这样定下来了,我到时候再去征询一下张苍水的意见。”

“要是张苍水不同意呢?”皇后笑着问道。

“他敢?”苏言佯装发怒,道:“我的儿子如此优秀,那么多人赶着上想要成为太子妃,他怎么敢拒绝我的。”

此时在下面坐着的兵部尚书张煌言莫名打了个寒颤,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感觉自己好像被谁盯上了一样。

他下意识环顾四周,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见都没什么异常,才将心又放了下来,专心看向即将走完的外国使臣。

外国使臣都走出大殿后,随着悠扬的丝竹器乐声,一位位身着轻薄丝绸舞衣的舞女们有序入殿,在优美的乐器声中缓缓起舞,她们就好似天上的宫娥一般,舞姿优雅轻佻,又好似随风轻旋的落叶一般,那动人舞姿让众人都如痴如醉,目光忍不住随着她们的动作一同移动。

一曲过后,舞蹈也随之停止,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殿内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苏言这时指着站在最前面领舞的貌美舞女,对身后站立着的近侍问道:“那人是谁,朕怎么好像没见过她?”

“回陛下,此女是朝鲜国王去岁进献的舞女,除了她以外,还有十三人也在殿内一同起舞。”近侍低声回答道。

一听是朝鲜国王进献的舞女,苏言顿时就明白了,自从朝鲜王国被设为征东行省以后,大量朝鲜籍女子流入大夏,她们要么是逃难过界后定居下来的,要么是被人牙子通过各种手段卖到夏朝,要么是由朝鲜王室进行训练,作为礼物送给大夏皇帝。

正如数百年前盛唐时广受好评的新罗婢一般,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与新罗婢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朝鲜婢也席卷整个大夏,成为众多达官贵人的首选。

别的不知道,在这江宁城内,几乎每家每户达官贵人家中都有朝鲜婢,如果没有的话,就会失了面子,被他人嘲笑。

因此,许多人牙子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将朝鲜女子通过各种手段带到夏朝境内,经过专门的婢女训练,然后再卖给那些达官贵人和乡绅地主,以此大赚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面战争之伐清】 【】

而朝鲜国内,财富都集中在两班贵族和官僚手中,平民基本都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为了能够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他们也甘愿将家中女儿卖给人牙子,这就逐渐形成了一条日渐成熟的产业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