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游戏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第五百七十九章 战争结束

第五百七十九章 战争结束

书名:全面战争之伐清 作者:泪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3-05-29 19:45:14

在中奥《康斯坦丁尼耶条约》签订之后,康斯坦丁尼耶城内的夏军便开始陆续撤回城外,他们将袍泽的尸体和战利品一并带走,先行运往北方,大军也同时整理营地内的物品,拆除营地,陆续开拔。

波立联邦的军队几乎是和夏军一起撤离的,虽然波兰元帅扬·索别斯基极力想要劝阻停战撤军,但眼见大势已定,他也只好扼腕叹息,跟随大军回国。

米哈乌一世国王和波立贵族经过这场战争以后,都意识到了夏军的强大,他们一致认为在战争结束以后,一定要不计代价的拉拢大夏,令两国之间的协议从原先已经作废的共同防御协议转变为正式的同盟协议,以此让联邦获得一个靠山,能够继续在欧陆傲然屹立。

而心怀反意的扬·索别斯基就不一样了,他心里想着的是要将夏军的制度全部照搬过来,增强自己手上的军队,为自己夺取波立联邦权力做好铺垫。

康斯坦丁尼耶城外的军队陆续北撤的同时,议和的消息也被送到了海对岸的亚细亚地区,由快马送至帝国的全国各地以及正威胁着近东地区的夏军行营。

***四世苏丹在得知与夏军议和的消息后,先是松了口气,但随后他就又提起了一口气——要想让夏军撤军,这背后付出的代价只怕是异常昂贵,他就算还没看两国之间的和平协议,就已经能够先猜出一些其中的内容了。

正如他料想的一般,在看到合约的内容后,***四世直接眼前一黑,险些当场晕厥过去,看见他的身体突然晃动了一下,守在一旁的近侍想都不想连忙上前扶住他,才让苏丹坐稳了。

他接连深吸几大口气,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随后才推开近侍,自己坐着冷静,苏丹的内心十分苦楚,奥斯曼帝国自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以来,一直到他继承王位,一直都没有遭受过这般耻辱和惨败,他已经能够料想到等消息彻底传开后,对他的威望和名声有多大的影响了。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的位置并非稳固如山的,底下的贵族帕夏有能力能够罢黜苏丹,将另外一个宣称者推上去,先不提开战以来的且战且败,今天的这份协议,足以将他彻底打入耻辱的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四世的眼前仿佛已经能够看见他被贵族帕夏们推翻,关入修道院内度过余生,并且成为帝国上下的笑柄和耻辱的场面了,相较于被打上历史的耻辱柱被所有人熟知,被贵族帕夏们罢黜似乎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消息迅速传遍帝国的各个角落,也被送到近东的夏军大营内,统领夏军的沐忠显看着战报和抄录下来的合约内容,面色毫无波澜,一旁的沐忠亮却是撇了撇嘴,道:

「兄长,此番议和之事基本是那安西侯一言而定,全然没有与我们南路军商议,他傅兴华不想打了,我们还没打过瘾呢。」

「慎言!」沐忠显瞪了他一眼,道:「依我看,此时议和却是最好的,奥斯曼人还有余力与我军互搏,此泰西之地距汉地千里之远,来往不便,就算能够攻占这里又有什么用?于国朝而言也是鞭长莫及,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沐忠亮撇了撇嘴,没有和自己的兄长争辩,他指着条约上开放两个港口的那条,转移话题道:「不过这开放两个港口进行通商倒是不错,泰西诸国虽然比不上我天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能够从通商中赚取利润补充军费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说完,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说道:「兄长,战事已定,朝廷得到消息后很快就会给我们论功行赏,你我兄弟俩应该也能靠此战搏一个名正言顺的爵位,这样我们也就能够摆脱身上的这点前朝背景了。」

沐忠显听了微怔,虽然他沐家贵为国公,但这黔国公怎么说也是前朝的朱皇帝册封的,

虽然皇帝并不在意,但是朝中经常还是能够听到一些人的闲言碎语。

他们称呼沐家为前朝余孽,认为不应该将军政大权交给沐家——这其实也算是老调重弹了,在朝廷内部,有着相同经历的可不止黔国公一门,那西宁王李定国和蜀国公刘文秀也都有过非议,如果不是延平郡王是皇后的娘家,只怕那位长居海外的前朝国姓爷会被攻击的更严重。

当今圣上是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坚持信任他们这些前朝臣子,但之后的皇帝呢?太子如今是和他们的二代交好走进,等到太子的儿子即位,就不知道情况会不会改变了。

为了防止他们的家族在将来出现变故,沐家一直致力于靠军功说话,沐家兄弟俩也立志要靠自己的能力博取爵位,而不是继承父亲的黔国公爵位。

见沐忠显久久没有说话,沐忠亮碰了碰他,将他思绪拉了回来,沐忠显定了定神,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笑意,道:「朝廷向来赏罚分明,我们只需要等待即可,是我们的总归会给我们,不是我们的,怎么强求都没用。」

说完,沐忠显也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扯下去了,他让人将这个好消息传达下去,让士兵们都能够跟着开心开心。

很快,帐外的营地内便响起了如山呼般的欢呼,士兵们欣喜地叫喊庆祝着,他们中有很多人从中原老家远征至此已经有数年之久,一直期盼着能够回家,只是苦于战火还在燃烧,只能继续在这里坚持。

而眼下战火终于平息,只要等朝廷的旨意下达,他们便终于可以回家省亲了,一想到家中的妻儿老小,和自己荣归故里时会遭受到的欢迎,每个人的脸上都不禁露出了浓浓的笑容。

相较于夏军这边的欢天喜地,欧洲这边,在得知两大助力擅自与奥斯曼帝国议和并退出战争后,欧洲各国都愁云密布起来。

梵蒂冈内,教宗克莱孟十世怒火中烧,他一直幻想着借助这个机会收复君士坦丁堡,重振天主教权威,可眼下夏人和波兰人的擅自停战直接粉碎了他的这个愿望,剩下的联军独木难支,继续留在康斯坦丁尼耶除了给奥斯曼人添堵和消耗物资外没有任何作用。

而且,其他各国得知没有希望攻克康斯坦丁尼耶后,也都纷纷计划撤回军队,停止这场战争,并暗中派出使者与奥斯曼人进行协商洽谈,恐怕也就只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还在坚持要与奥斯曼帝国开战,收复失地了。

愤怒之余,教宗派出使者前往波兰华沙,谴责擅自抛弃联军议和的米哈乌一世国王,虽然这个时代的教皇国权威一落千丈,但波立联邦内部还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国王被教宗的使者当众谴责,让米哈乌一世国王的威望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成为部分贵族的笑柄。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国王的地位,不管米哈乌一世国王的能力如何,他成功为波立联邦带来了一场伟大的辉煌胜利,并逼迫他们的宿敌奥斯曼帝国割让特兰西瓦尼亚以及支付战争赔款,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让国王得到了国内大部分贵族和平民的拥戴与支持。

这对于野心勃勃的索别斯基则是很大的打击,他悲催的发现,这场胜利让米哈乌一世的地位更加稳固,他要是想要推翻对方的统治,难度要比之前难上数百倍。

而在康斯坦丁尼耶,何塞自知战争无法继续持续下去,在得到了军中各国指挥官的同意后,他便黯然带领联军乘船撤离,在路过伯罗奔尼撒半岛时,何塞并没有在这个属于他的王国多做停留,他对希腊人民没有丝毫感情,希腊王国的王冠只不过是他获取荣耀的途径罢了,相比之下,他更愿意返回西班牙,继续担任西班牙的摄政。

在神圣同盟的军队撤离以后,待在安纳托利亚的***四世才终于敢返回康斯坦丁尼耶,他为了防止一回到首都就被不

满的贵族推翻,直接带着忠于他的全副武装的军队返回康斯坦丁尼耶。

或许是那些全副武装的士兵震慑到了贵族,又或许是大战刚刚结束,他们还没有心思去清算,***四世有惊无险地回到了皇宫,他一回到皇宫,就派出使者前去与交战各国交涉,试图赶在下一轮进攻之前签订和平协议。

神圣同盟诸国也没有了继续进攻的想法,面对奥斯曼帝国使者带来的议和诉求,各国君主皆答应了下来,不过他们还是或多或少提出了一些还算能够让人接受的条件,一番交涉下来,除了神圣罗马帝国还坚持开战外,其余各国都宣布退出战争。

先不管议和协议中付出了什么代价,一下子消除了这么多敌人和威胁,***四世居然还有心情拿出来自吹自擂,他得意地宣称这是他主导的外交上的胜利,没有了那些国家的掺和,仅靠披着神圣罗马帝国皮的奥地利,他丝毫不放在眼里。

随后,***四世就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将这一切的战败罪过从自己身上摘干净,他将目光投向了大维齐尔科普鲁律,大维齐尔向来都是为苏丹背锅的,这一次也不例外,苏丹直接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科普鲁律身上,指责科普鲁律任人唯亲,如果不是他将重要的兵权交给他的弟弟和妹夫,导致两线惨败,怎么可能会被敌人打到康斯坦丁尼耶城外。

面对苏丹的指责,科普鲁律也是有口难言,毕竟这也算是事实,不过苏丹可不给他为自己辩解的机会,他大手一挥,直接下令解除了科普鲁律身上的职务,将他关入监狱内等待审判。

苏丹本想借着这个机会找个背锅侠把自己身上的责任推出去,但谁能想到他这下直接捅了马蜂窝了,这一时期可是被称为科普鲁律时期,科普鲁律的家族在帝国内部根深蒂固,而他本人也因为自身的性格和执政期间的举措获得了许多贵族和平民的拥戴。

眼见苏丹将科普鲁律投入狱中,那些科普鲁律的支持者顿时就坐不住了,他们没有请求苏丹释放科普鲁律,而是直接策划政变,试图推翻***四世,换上一位新的统治者。

1674年1月20日,政变的贵族们带领部分被收买的耶尼切里新军冲入新皇宫,新皇宫的卫兵也对苏丹的无能和暴行深感不满,他们因此很容易被收买,故意打开皇宫大门,离开了各自的岗位。

政变军队因此得以一路畅通无阻地闯进皇宫,等到寝宫内的***四世被外面的喊杀声惊醒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他甚至来不及穿上衣服,寝宫的大门就被从外面砸开,士兵们鱼贯而入,将这位统治者控制住。

随后,带队的贵族们走进寝宫,他们无视了苏丹那几乎能够杀人的目光,以治国乏能、卖国求荣、不称***君主之职等罪名将***四世废黜。

同时,贵族们将被囚禁在卡菲斯(新皇宫内专门用来囚禁拥有皇室血脉皇子的豪华监牢)的苏莱曼二世放出,苏莱曼二世是***四世的弟弟,在士兵们的欢呼身中,苏莱曼二世被推举为奥斯曼帝国的新一任苏丹。

而科普鲁律也被从监狱里放出,苏莱曼二世清楚这位官僚的能力,他恢复了科普鲁律的职位,并将被废黜的兄长关入监狱。

……

这场战争结束以后,欧亚大陆的交界处的形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军在傅兴华的率领下撤回多瑙河北岸后,便开始巩固在东欧的势力,他们没有直接吞并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而是在两国设置宣慰司,从其国内选择亲近夏朝的人担任宣慰使,使两国成为与波立联邦和奥斯曼帝国的缓冲带。

在近东,夏军对被割让的两河流域进行了直接统治,在后面得到了朝廷的允准后,便将这一区域划入波斯都护府辖区,以至于波斯都护府一跃成

为大夏在泰西最大的都护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