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现言 > 重生后,她成了科技大佬的小作精 > 第78章 汇款单和样刊

第78章 汇款单和样刊

书名:重生后,她成了科技大佬的小作精 作者:乔一水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2-01 18:20:33

夏莹莹让司机开车带她去省城,因为这时候夏伯虞正在省城呢。

夏莹莹离开了墨县,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光脑释放出来的负面能量,却一点点的被这片天空给消融了。

……

也许是因为夏至桥那本非常贴合这个时代的脉络,夏至桥以为要等上几个月或者被录用或者被退稿。

没有想到,从她寄出去不过三个星期的时间就有了消息。

因为夏至桥留的地址,就是夏瑾现在上班的地方,也就是县大院。

从下面的公社刚赶回来的夏瑾与周领导一起开完会,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对方自称是华夏文刊的。

打电话就是核实一遍信息的。

这个电话给夏瑾弄懵了,因为夏至桥根本就没和家里人讲过,自然而然的夏瑾也不知道女儿小桥还写了一本投到了华夏文刊。

对方听夏瑾似乎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那人也迟疑了,这要是弄错了,可就误了大事了,他又忙核实了一下地址。

“……这位作家留的地址就是现在这个地址,电话********,作家的名字叫小桥,小桥流水的小桥,留的联系人叫夏瑾,盛夏的夏,瑾瑜的瑾……”

那就没错了,整个县大院也就他一个叫夏瑾的。

这电话也是他办公室的电话。

夏瑾连忙说道,“那就没错了,是我的女儿,你放心,我会转告她的。”

对方声音爽朗,“那谢谢您了,另外呢,我们也想和小桥同志约一下稿,这样吧,您记一下我们的通信地址,对对对,约稿的这个稿子投递的途径是和投稿的途径不一样的……”

夏瑾手里抓着钢笔,虽然不至于颤抖,但是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再三的确认核对无误之后才跟对方说了再见,然后彼此挂了电话。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在这个时代,文人地位是非常高的。

夏瑾自己有才学,但他同样欣赏更有才学的人,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写的竟然能发表在华夏文刊。

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分量不一般的刊物。

只不过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对方只是打了个电话,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看到,夏瑾就连小桥都没有说。

更别说其他人了。

但是,夏瑾却特意叮嘱收发室,要是有汇款单的话,第一时间通知他。

如今夏瑾工作虽然难度大,但是很顺利。

夏家老太太刘翠花一直没有出现,当然了,很多人也知道这个老太太现在还在学习班呢。

人被管着,就没有时间来这里闹了,况且,她整的那一套也不好用了。

不但不好用了,还是让很多人深恶痛绝的,刘翠花又不傻,不会冒这样的风险。她只要等夏瑾开工资的时候来取走她的那一半就可以了。

但就这一点,也让大家为夏瑾鸣不平。

夏瑾叮嘱收发室的事儿也没让收发员瞒着,于是,很多人就很好奇谁能给夏瑾寄钱呢,向来他都得往出掏钱给他那一对吸血的爹妈还有弟弟的。

等夏至桥在第三次摸底考试与小哥一起考个全校第一的时候,夏瑾等的汇款单还有样刊到了。

现在稿酬的价位是,千字十块起步,最高的差不多千字五十。

夏至桥这本给的是千字三十。

到了九十年代,有那么一段时间,一些知名人物,比如大明星写的书,那价位更高,传说有一位大明星一个字就是一元钱,当然了,不知道真假都是传说而已,但由此可以看出来,那个年代,文字还是很有分量的。

汇款单上一共是二千六百元。

夏瑾现在刚刚提副科,他这个级别的工资一个月一百一十元。

夏瑾一年的工资还没有夏至桥这本一半稿费多。

当然了,肯定是不能这么算的。

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毕竟夏瑾的工资是固定的。

但是,这一笔巨款甚至让整个单位都轰动起来。

拿着这张汇款单,迎着同事们羡慕惊叹的目光,夏瑾心情非常复杂,但同时也是极度开心的。

他的女儿真的是太有才华了,写的竟然能被华夏文刊给录用,而且占的页面,差不多有四分之一。

样刊就在他手里,却没想到,得知这一消息的周领导,也好奇的来到了夏瑾的办公室,人家自然不会去看汇款单上有多少钱,周领导关注的是样刊,毕竟那可是华夏文刊,而且作者还是墨县的人,周领导就有一种很是与荣共焉的感觉。

他将样刊拿在手里,说,“老夏,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先去邮局取钱,这本样刊我先拿回去看看……”

夏瑾能说什么呢?

难道还能从周领导的手里将这本样刊抢回来?

况且,如果不是因为写书的人是墨县的人,也许,还真不能给他一个小时的假。

周领导哈哈大笑,拿着样刊就回了自己办公室。

对于夏瑾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还有现在的工作进展,周领导是非常满意的。

昨天夏伯虞领导打电话,对墨县的土地改革工作提出了口头表扬,并希望他们继续保持下去。

等这个季度结束,再看成果。

领导对他们的期盼是很高的。

能进展这么顺利,说句实话,与夏瑾是分不开的。

不敢说夏瑾是天才,但绝对是聪明的。

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对十年前的农业数据能张口就来,并且没有一丝一毫误差的人。

夏瑾还不单单是聪明能力强,他还能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农民的情况,毕竟,改革可没有那么容易的,就比如一个公社,土地有肥沃的有贫瘠的有距离所住地远的有离所住地近的。

怎么分配?

就是一个大难题。

另外,有的人家劳力多,可有的人家却老的老小的小……

所有这些综合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要不然不是改革了,那就是害了农民。

刚刚进行了一个小阶段,目前整体反应都是非常满意的。

周领导翻开样刊,他知道老夏有四个孩子,其中是一对龙凤胎,而龙凤胎里的女孩叫小桥。

就是写这本的作者。

年龄多大,十八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