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棍法盘龙

第一百七十七章 棍法盘龙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看着从宫里送过来的马匹、甲胄、兵器,郭默心里暗暗感动,却也一阵无语。

自己要真的把这一套都穿上,那不摆明了告诉别人,自己出身不凡,有雄厚的背景吗?

要不然谁能整来这全套的行头,这些都算是当世顶级配置了吧?

尤其是那套甲胄,这可不是民间能掌握的工艺啊。

不过,既然送过来了,也就没有退回去的道理。

郭默还挑选了一匹黄骠马,“大将无马、如折双腿”,有一匹好马,在冷兵器的战场上,也是很占便宜的。

然后,当然是选了那柄“亮银盘龙棍”,重达三十六斤。

不知道被银水走了多少遍,在阳光照耀之下,闪闪发光,夺人的二目。

郭默已经开始练习“盘龙棍法”,如今有了这柄“亮银盘龙棍”,正当其用。

真正练上了,郭默才知道,这“盘龙棍法”,不仅仅包含棍法,还详细讲解了练气、锻体、运气之术,讲究的是“举重若轻”之法。

而且,这“盘龙棍法”,居然分为马上和马下两部分,各有三十六路,同出一源,却又自成一体。

陆冠英在旁边看的眼馋得紧,却也只有眼馋的份儿,没敢说什么。

郭默看着好笑,就随手把另一匹青骓马赠给了陆冠英,高兴得他一蹦三尺高。

“冠英,你虽然有了马,但是你练的枪法却是太过普通,我这就写一封书信,你带着他到‘临安’城外的牛家村去。”

“找一位叫‘杨铁心’的大叔,将书信交于他,在那里学习十日正宗的‘杨家枪法’。”

“不过切记,暂时不要透露我的身份给他们,就说你为报效大宋,准备参加‘武举’就行。”

杨铁心的名字,陆冠英自然也知道,他更知道杨铁心的孙子杨过,就是郭默最小的徒弟,自己这趟过去,只能是当孙子辈的。

陆冠英拿着郭默写好的书信,骑上新得的青骓马,上船离开了“桃花岛”。

外面的世界如何繁杂,都暂时与“桃花岛”内,“勤写苦练”的郭默没有关系。

“桃花岛”,现在归属于庆元府管辖的昌国县安期乡,早有人替郭默报了名,办理了相关手续,郭默现在也算正经有大宋户口的人了。

九月十五那天,郭默去了趟庆元府府治所在地鄞县。

由于之前上下打点,郭默就没经过层层“海选”,而是直接参加了州府的最终选举。

不是实力不行,真心不想浪费时间。

就算是这样,能进入庆元府决赛的,居然也有五百来人。

此次“武举”规则很简单,包括三大关,四个小项。

第一关射箭,包含马射和步射两项。

第二关策论,也是唯一的文试,需要书面关于军事知识、或战役演绎的作答。

第三关马战,直接一对一,上马厮杀,胜者晋级,败者淘汰。

这个年代的人,读书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折在了第二关,交白卷的大有人在。

除非你在第一关射箭里,表现得非常出色,可能会被有心的考官记录下来,有门路的引你做个门客,推荐一下也有可能。

步射五十步的靶,郭默十箭全部命中,只是射中红心的,却只有七箭,其他三箭稍稍偏离红心,这对他来讲,已经算是苦练一个月的结果了。

马射八十步的靶,郭默同样十箭全部命中,射中红心五箭。

综合射箭排名居然全府第一,郭默苦笑不已,看来南人真的不善骑射啊,更何况这庆元府也算是“内地”了,不在边防。

第二关策论,真正能写完再交卷的,居然只有一多零几人。

州府的策论,是为了向上举荐,虽说量才录取,总得来说还不会太为难自己人。

看着郭默这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几位主考官都有一种错觉,这难道不是在考进士科?

策论的成绩,是无法当场公布的,上午的时间就结束了,满卷的就算是初步通过第二关,能够进入下午的第三关的,总共一百零七人。

几名主考官经过合议,又从第二关落选的人中,挑出二十一名第一关射箭考核突出的,组成一百二十八人进入第三关考核。

第三关考核,未时正式开始。

由于第二关成绩没有出来,只能参照第一关的成绩排序,排出第一名到第一百零七名。

为示公平,候补进来的二十一人,则从第一百零八名到一百二十八名,按第一关自己的实际成绩,进行排序。

一百二十八人排序完毕,按照首尾对决的方式,进行马战。

就是第一名对第一百二十八名,第二名对第一百二十七名......一直到第六十四名对第六十五名。

虽然未必公平,倒也相对合理。

马是统一配备的马,武器也统一是一杆没有枪头的木枪,其实就算是一根长一点儿的棍子。

郭默的第一个对手,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看样子是一名猎户,箭法还可以,就通过了第一关,可惜不识字。

郭默也没让对方太难看,两马盘旋,五个回合,一枪杆把其拍落马下,轻松拿下第一场。

因为场地限制,不能六十四场同时开打,只能一次开战一半。

不到半个时辰,就都分出了胜负。

由于用的都是没枪头的木枪,没出现死亡或重伤,最多有的倒霉蛋,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擦破点儿皮。

休息一刻钟后,开始第二场,这次剩下六十四人,分为三十二场,可以同时进行。

按照第三关开始时的排序,作为自己参赛的号码,抓阄选对手,排名靠前的抓。

郭默当然是壹号,随手抓了一个号码,一百一十六号。

居然还是一个第二关逆袭的人,可惜遇到了郭默,好运也算到头了。

二人也没互报姓名,抡枪就战在一处。

郭默见此人,比上第一个对手,要稍微强一些,主要是力气大了一些,好像也没正经学过武功,马骑的还算凑合。

五个照面,同样一枪,拍落马下,晋级三十二强。

一样的流程......

晋级十六强......

晋级八强......

晋级八强,就预示着拿到了进军“临安”总决赛的门票。

而失利的十六强中另外八人,又通过两轮一对一的厮杀,才确定了最终两个人的名额。

此次“武举”,朝廷的重视程度,从连发两道圣旨,就能看得出来。

百官之首的史弥远,虽然一时也想不明白,官家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却也不好在这样的“小事”上跟官家对着干。

你不是想重用武官吗?那好,我把前十名争取都夺下来就是了。

因此,史弥远也发动他下面所有人,一切符合条件的武官,实力强劲的,全数参与。

这庆元府也格外重视,最后确定获胜的十人也只是暂定。

要等三日后,第二关策论的成绩出来,才能给出最终的排名。

如果这十人里,策论实在有太差劲的,或者策论有非常出类拔萃的,且第三关有进入前十六强的,理论上还有翻盘的机会。

郭默不愿意在鄞县等上三天,本来这里距离“桃花岛”,也只是半日的路程。

郭默骑着黄骠马,一路小跑就到了张大猛子的船行,给安排了条快船,就连人带马,送回了“桃花岛”。

张大猛子这人挺有意思,最近“桃花岛”出来进去的,总是用他的船。

有一次,他仗着胆子跟陆冠英说,自己想投在“桃花岛”门下,将自己的船行也完全并入“桃花岛”。

陆冠英就把这事儿告诉了郭默,郭默想了想,觉得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可能用得着,就接受了张大猛子的“投诚”。

作为回报,他让陆冠英将“桃花岛”入门的“碧波掌法”传授给了张大猛子,算作“桃花岛”的杂役弟子,跟“桃花岛”上众仆人一样的待遇。

别看只是“碧波掌法”,在张大猛子这类人眼中,那就是盖世武学般的存在啊。

至少在他看来,自己才练了三个多月,手下那帮伙计他已经能一人打十几个了。

有比他的船行更大的,知道此事后,都后悔不已,暗骂自己怎么没摊上这样的好处。

因此,见到是郭默要回“桃花岛”,张大猛子自然亲自驾船护送。

一口一个少岛主的叫着,他从陆冠英那里知道了,自己的事情是郭默拍的板,就格外殷勤,端茶倒水地在旁边伺候着。

郭默看着他有些好笑,长得五大三粗的,身高比自己还猛着一头,看来也是个大力之人。

反正也有的是时间,就有一搭没一搭地陪他聊聊天。

“张大猛子,你的名字就叫大猛子吗?”

“回少岛主的话,小人其实叫张俊,可能因为长得不够俊,就没人愿意叫,而我水性还不错,时间长了就都叫我张大猛子。”

“哈哈哈,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一个好名字。”

郭默觉得这个张大猛子,别看五大三粗的,冲刚才说话那点儿小心思,还有这端茶倒水的样子,应该是一个胆大心细之人。

“听说,你学会了‘碧波掌法’?练一遍让我看看。”

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听郭默这样一说,张大猛子赶忙甩掉外边的衣服,就在船板上,一招一式地练了起来。

“少岛主,请您指教。”

练完之后,张大猛子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

“嗯,‘碧波掌法’的套路呢,你算是掌握了,欠缺的是力道、熟练度和实战技巧。”

“这样吧,我给你出两个主意。第一个呢,你以后每天坚持在水里练这个‘碧波掌法’,先下一半的水,慢慢适应了,再进更深的水。”

“第二个呢,每练上两个月,你什么时候去‘桃花岛’了,可以找管事的五娘子南琴,就说是我说的,让她给你找一个,实力比你略高一点儿的对手。”

“如此反复,练上一年,如果你能把‘桃花岛’上,所有的‘杂役弟子’都打败了,我就让人收你做‘外门弟子’,怎么样?”

其实,郭默也是闲来无事,看这个张大猛子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就半真半假地逗逗他。

“少岛主,您说的可当真?”

“当真啊,希望你能早点来找我。”

船到了“桃花岛”,郭默牵着马走了,只留下张大猛子,在风中凌乱。

整个“桃花岛”,知道郭默去庆元府参加比试的,没几个人。

知道内情的那几个人,也没一个关心他比试的,都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一个多月,“伏龙居”的后期工程又开始了。

鉴于现在郭默的身份得到确认,黄药师又因地制宜,增加和修正了一下布局。

郭默也懒得去叫那个真儿,随他去吧。

这次的比试,郭默还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下一步要苦练射术了,好在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回来半天了,还没见到黄蓉,问了下人,才知道一早就去找岳母去了。

郭默也没在意,独自来到岛后的演武场,骑在马上练起了“盘龙棍法”,陆冠英也回去参赛了,要过两天才能回来,这个演武场暂时就被郭默独占了。

虽然今天的马战,对于郭默来说,没任何的挑战性。

但是,他突然想到,如果手里没有这样霸道的“亮银盘龙棍”,自己是否也能发挥出“盘龙棍法”的功效呢?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是两个极端,又像是能够相互转化、互通的。

那么,什么是轻?什么又是重呢?

郭默的脑子里,一遍一遍过着“盘龙棍法”秘籍上记载的“运气”之道,跟平常内功心法的真气,还不是一样的概念。

正常内功心法的真气,多存于经络,游走于各大窍穴。

当然也有例外的,就像他现在,安安静静地躺在“丹田”里的那道“先天真气”。

已经好多天没有动静了,都快被郭默给遗忘了。

他觉得这“盘龙棍法”上的“运气”之术,似乎和这个“先天真气”有相通之处,都可以从脏腑,走骨骼、散肌肉。

郭默试着调动一下丹田里的“先天真气”,没有任何反应,好像上次消耗太过,貌似还没有恢复过来?

无计可施之下,郭默想着还是先练“盘龙棍法”吧。

马上三十六路,马下三十六路。

棍为“百兵之祖”,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枪法全在圈点之伸缩,棍法则以捣劈之神速。

“慢刀急棍撒手锏”,棍论一捣、一劈,全身着力。

棍长不过眉,身步要相随,虎口对虎口,上下任翻飞。

郭默一会儿骑在马上,练那马上三十六路;一会儿又飞身下马,练那马下三十六路。

一会儿又在马上练马下的三十六路,一会儿又在马下练马上的三十六路。

自己都分不清哪是马上,哪是马下,一开始还一棍一棍,清晰至极。

到后来,哪里还能见到人影,满场都是棍影。

“爹爹,默哥哥不会有事吧?”

原来,下人们禀告郭默回来了,黄蓉就和“东邪”一起到“伏龙居”看看,却没有见到人。

听说他到岛后的演武场来了,二人也赶到了演武场,愣是在场外看了两个多时辰,天都已经黑了。

“蓉儿,还是不要去打扰他的好。默儿天资过人,此时练棍正是关键时刻,不可让人打扰。”

两人遂离的更远一些,守住通往演武场的路口,以防他人进入。

好在今天是九月十五,一轮明月高挂当空,两人还能看清郭默的位置。

突然,郭默将盘龙棍抛向空中,双手在不停地比划着,然后腾身而起。

在空中,单手接住“亮银盘龙棍”,倒背在身后,轻飘飘地从空中落下来。

“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这个太祖皇帝,真有你的,几百年了,你蒙蔽了多少世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