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师徒再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师徒再续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默哥哥——”黄蓉跑了过来。

郭默自己倒没什么,那匹黄骠马,却被他搞得灰头土脸的。

“默儿,看来你的‘盘龙棍法’,已经找到精髓了?”

“东邪”黄药师,也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

“岳父,这太祖皇帝果然天赋异禀,却也城府颇深啊。”

好歹作为太祖皇帝的后人,不好说太过的话。

原来,这“盘龙棍法”被分为马上、马下独立的两部分,完全就是一个障眼法。

当然,真的分开独立练习,也算两套非常不错的功法,但却已经降了品阶。

最关键的是,这整部“盘龙棍法”里,那炫目的七十二路,只是花架子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精髓所在,反而是里边包含的“运气”之法。

调动全身的骨骼和肌肉的力量,集中于中丹田,藏气之府也,然后再逆反周身,发之于双臂。

这一顺一反之间,气力却倍增。

而七十二路棍法,却是“运气”之法的体外延续,通过这些招法,配合全身肌肉与骨骼的运动,居然由外而内的产生劲力。

“运气”内而外,招式外而内,自成系统,内外相济、生生不息。

郭默刚才练的时候,不去想所谓的招式,仅仅凭借自身对气力的把控,一遍遍梳理由内而出的劲力,再驱动招式。

反推招式的施展规律和顺序,才发现这些招式,是后来被人为打散的。

秘籍存现的七十二路“盘龙棍法”,已经纯粹地沦为战场厮杀的招式,而失去了本身由外而内,产生回流劲力的功效。

试想,有几个境界达到绝顶高手的人,还会去修炼“盘龙棍法”?

而真有绝顶高手去修炼“盘龙棍法”,又有几人能见到原稿真本?

即便真有绝顶高手,见到了原稿真本,谁又能像郭默这样,只是在绝顶高手的境界,就能产生、并催动过“先天真气”的?

这诸多的条件限制,使得这“盘龙棍法”,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已经沦落为大路货,后人只能一味地感慨,太祖皇帝天赋异禀的神话。

而用棍之人,限制又挺多,必须是力大之人,所谓“锤棍之将,不可力敌也”。

久而久之,修炼“盘龙棍法”的人越来越少,反不如“太祖长拳”,但凡大宋练武之人,都能耍上几招。

郭默也不打算去修改这本“盘龙棍法”,毕竟他自己这种情况,也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

好在自己终于又找到一个增加、转化“先天真气”的法门,虽然这也不算是先天功法,终究达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看来,等时间允许了,还要仔细研究一下“太祖长拳”,相信也不会令自己失望的。

“岳父、蓉儿,‘盘龙棍法’,算是已经‘登堂入室’了,假以时日你们会看到变化的。”

三人回了“伏龙居”,郭默自去沐浴更衣。

三日后,郭默想让黄蓉陪自己一起去鄞县看榜,另外把相应的手续领回来,这些还必须本人亲自去,否则郭默也不乐意多跑这一趟。

意外的是,黄蓉却拒绝了他。

这几天,黄蓉也总神神秘秘的,一大早就跑内宅找她娘亲去。

郭默忙于研习兵法和勤练射术,也就没怎么追问。

既然黄蓉不愿意去,只好自己上路了。

张大勐子却早早的,已经等在了“桃花岛”的码头,看到郭默过来,急忙上前来帮忙牵马。

“大勐子,你怎么在这里?”郭默有些疑惑。

“嘿嘿,少岛主,那日送您回来后,我回去就听说了,那天是庆元府‘武举’的日子,三天之后就放榜。”

“我想着少岛主轻易不离岛,偏偏那日离岛了,是不是去参加‘武举’了?就冒昧的今日等在这里,没想到真让我给等着了,嘿嘿——”

郭默也是一愣,看来这小子还真是胆大心细啊,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就能猜到自己的行踪。

这份机灵劲儿,在整个“桃花岛”的下人里,还是独一份的。

郭默倒不介意他犯了“揣摩上意”什么的忌讳,人都是有长处,也有缺点的,就看你怎么用他了。

“哈哈,你小子猜得不错,那就送我过去吧,这份机灵劲儿,多用在练武上,一定会有收获的。”

黄骠马一路飞驰,午时之前,就已经到了庆元府治所鄞县。

已经放榜了,围观的人却不是很多,毕竟真正有机会进入最终前十名的,正常的也就在那十六人范围内。

郭默骑在马上,看了一眼榜文。

头一行就是自己的名字,庆元府“武举”第一名解元昌国人郭默。

这个结果完全在意料当中,郭默一口气看完了所有的人名,却也没找到一个熟悉的,看来庆元府还是太小的。

到有司报备,领取相应的凭证,腊月初一进京大比,得有当地官府开具的凭证啊。

意外的是,郭默居然受到了庆元府知府的接见。

一个微胖的中年人,在二堂接见的,没有穿官衣,总是笑呵呵的,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呵呵,你就是庆元府此次‘武举’的解元郭默吗?”中年知府笑呵呵地问道。

“学生郭默见过知府大人。”

郭默赶忙双手抱拳,鞠了半躬。

“嗯,不错,本府还以为解元公当是孔武之人,不想却长得如此清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文考的解元呢,呵呵——”

“虽然本府没有亲到现场观看,却听人讲郭解元与人放对,从来没超过五个回合,看来庆元府的比试,郭解元未尽其力啊。”

“知府大人,学生......”

“哎——本府没有责怪于你的意思,正是如此才说明你武艺超群啊。在本府治下出了如此人才,本府自当要亲眼看看。”

“另外,你的策论本府也看了。那笔‘瘦金体’真的漂亮,以本府来看,即便朝堂上那些文擘大老,也不过如此啊。”

这中年知府越是如此夸赞,郭默越觉得可疑,貌似都有些过了,只好一言不发地听着,以不变应万变。

“郭解元,你是何出身啊?家中可有人在朝为官?”

话锋一转,中年知府问道,肉戏来了。

“回知府大人,学生本也算书香门第,祖籍山东,父辈逃难来到庆元府,现定居在昌国县安期乡,现在学生家中也只剩下自己一人,寄居在岳父家中。”

该有的说辞,早已准备好的,即便到当地实查,也自有人帮忙应对。

“郭解元出身贫寒,能有今日成就,当真年少有为啊,不过......”

中年知府故意顿了一下,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学生恭听知府大人教诲。”

见这中年知府卖关子,郭默也乐意迎合他。

“郭解元,你当知一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啊,尤其你还是‘武举’出身,要想今后出人头地,在朝中得有帮衬才是啊。”

中年知府一边说着,一边还一副爱才、惜才的模样。

“此次‘武举’,官家非常关注,而史相也传下钧令,要本府为国举贤,史相可是咱大宋朝的擎天之柱啊!”

“史相听闻郭解元,年少有为,身怀报国之心,有意栽培郭解元,不知郭解元意下如何?”

中年知府说到这里,郭默完全明白了,这是史弥远的手段啊,直接从地方“截流”,收为己用啊。

这中年知府也挺能睁眼说瞎话,还史弥远听说过我,我咋那么不信呢?

不过,貌似这也是一个机会,表面上郭默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史相之名,郭默如雷贯耳,不想学生区区粗人,何德何能也能被史相惦记,若有机会,郭默当结草衔环,报答史相跟知府大人的知遇之恩。”

郭默说完,又是行了一礼。

“哈哈,好、好啊,年轻人不仅武艺超群,这份眼光和气度更是难得,说不得将来本府还得仰仗于你呢。”

说完,中年知府从袖中抽出一张银票。

“郭解元,这是一千两银票,都说‘穷文富武’,练武之人,花销也大。这点儿银子,算是本府为你高中‘解元公’的贺礼。”

“要戒骄戒躁,好好准备接下来进京的大比吧,只要你表现得好,到时候自会有人关照于你,先下去吧。”

郭默也没推辞,双手接过银票,再三感谢,然后离开了庆元府衙。

没想到还能得一千两银票,也就是郭默财大气粗的,这随便换一个真正的武举人,也算是一笔巨款了,不要白不要。

“武举”一事,暂告一段,即便中了解元,也没产生多大影响,比文举的解元真是天壤之别。

郭默也没在意,回到“桃花岛”,继续自己的生活,学习兵策、习练射术、跨马练棍,或者调教小南天。

这一日,郭默正在书房,带着南天看书,听到下人来报,陆冠英回来了,同行的还有一老一少,说是在半路碰到的。

郭默心中一动,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让下人去内宅请黄蓉过来,自己带着小南天,去一层院子的会客厅等着。

现在,“伏龙居”已经全线完工,除了整个居所的名称“伏龙居”外,几个特殊所在,也被“东邪”黄药师命了名,并撰写了匾额,让能工巧匠做了,悬挂其上。

比如,现在这个会客厅,已经被命名为“凌青阁”。

郭默刚刚坐定,倒是黄蓉先走了进来。

郭默赶忙起身相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让她坐到椅子上。

“瞧你那傻样,才不到两个月,有那么紧张吗?”

嘴上这样说着,脸上却泛起了笑容。

原来,十日之前,经过郭默的再三确认,黄蓉居然怀孕了。

这突如其来的欣喜,让郭默高兴也紧张了好几天,前世加上今生,也过了快四十年了,第一次当爹,郭默的感觉怪怪的。

“师姑、师姑父,你看我把谁给你们带来了——”

这时,外边传来了陆冠英的声音,不多时便走进了“凌青阁”,身后还跟着一老一少。

自打上了“桃花岛”,这一老一少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他们算北方来人,不仅惊奇于“桃花岛”这种海岛风情,即便是深秋时节,依然山明水秀的。

刚刚走“桃花阵”的时候,更是惊喜莫名。

然后就是“伏龙居”,整天被建的金碧辉煌的,俨然是一处小型的宫殿。

“哈哈,郭老弟,终于又见面了。”

一进“凌青阁”,来人中上年纪那位,就热情的招呼着。

旁边那个少年,眼睛瞬间就湿润了,紧走两步,来到郭默和黄蓉面前,撩衣服双膝跪地。

“徒儿世杰,给两位师傅磕头了。”“砰砰”磕头带响的。

“哈哈,张老哥别来无恙啊,世杰快快起来。怎么还哭上了,都已经是大小伙子了。”

二人正是从汝南而来的,张桐、张世杰父子。

本来郭默的意思,是想让人把张世杰送到“桃花岛”来,亲自调教。

没想到,居然是张桐亲自送来了。

“世杰,到师娘这里来——”黄蓉招呼着张世杰。

“师娘?”看来师傅他们已经结婚了。

看到黄蓉,张世杰就又恢复了孩童的模样。

现在张世杰也已经十一岁了,个头也长了起来,修炼了两年多的“全真心法”,整个人气息相当沉稳。

这一点儿,刚刚连郭默都吃了一惊。

难道真的像某些人说的,但凡是身患“三阴绝脉”之人,要么无法练武,一旦能练武,效果就非同凡响。

感受到张世杰的气息变化,“全真心法”竟然已经快达到小成境界,至少抵得上别人的五年之功啊。

“师娘,这就是您常说的大师兄吗?”

小南天在旁边问道。

其实,武南天要比张世杰还大了一岁多,个头也高了半头。

只是,张世杰是郭默他们的第一个徒弟,自然就是大弟子,武南天只好行二。

“来,为师给你们介绍一下。张世杰,为师收的第一个徒弟,也算是顶门大弟子。”

“武南天,为师收的第二个徒弟。你们还有一个小师弟,今年才一岁多,将来再长大一些,才会跟你们一起来学武。”

别看从来没见过面,这到底是亲师兄弟,小哥俩彼此见礼。

陆冠英在旁边看得眼热,他不止一次也想拜在郭默门下。

奈何他跟郭默年龄差不多,如果真拜过来,至少还要位列在武南天之后。

郭默吩咐厨房,大排宴宴,款待张桐父子。

“张老哥,此次不仅仅是为了送杰儿过来吧?”

“不瞒郭老弟,现在淮北平原,宋金摩擦不断,老哥此来也想着来南边看看,有没有合适做生意的地方。”

生意人向来趋利避害,嗅觉自然要比常人灵敏一些。

这几年,张世杰的身体日渐强壮,张桐又将心思放在生意上,也算做的风生水起。

“不知张老哥,一般上都做什么生意?”

郭默还真没了解过张桐的情况,话赶话到这儿了,就随口问道。

“嘿嘿,也没什么死规定,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了。”

看着张桐的样子,郭默就知道,他做的买卖恐怕不平常。

“不瞒老弟说,我凭着大女婿的关系,还能走走北边的门路,粮食、马匹什么的,偶尔也走点儿。”

张桐自然不会瞒着郭默,这是自己儿子的救命恩人,现在更是自己儿子的师傅,那就是妥妥的自己人。

“马匹?”郭默来了兴致,给张桐满了杯酒。

“张老哥,不知道你的马匹生意,一年能走多少匹?”

“怎么,老弟需要马吗?不过我一年的量不大,整体下来也就一两百匹的量。”这量还真不大。

南宋缺马,又没有合适的养马之所,只好对外购买。

北方无论是金、西夏还是蒙古,都严格控制南宋大规模买马。

因此,南宋的马主要来自于广西、陕西和四川,每年也就一万匹左右,还未必都是战马。

而云南滇马倒是能量产,可惜只能用作运输。

“张老哥,如果资金足够,人手也足够,你最多能从北方买到多少马?”

看到郭默不像是在开玩笑,张桐也重视了起来。

“郭老弟,真让我敞开了买,最多也就五百匹左右,那也都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哎,看来想大批量的得到战马,可能性太小了。”

郭默还是有些失望,这个年代的战争,没有大量的战马,还是很吃亏的。

“那个,郭老弟啊,我也就这么一说啊。此次南来,发现金人在淮西一带,着手开设养马场。”

“真想一次性得到大批量的战马,除非......除非去抢——”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