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剑号赤霄

第一百九十五章 剑号赤霄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明可,你看此子如何?”

看着郭默已经离去,史弥远又端起他那爱不释手的茶碗,向旁边的

赵汝述问道。

“恩相,以老朽看来,此子思路清晰、进退有据,且不拘于常理,实乃心志坚毅之辈,若任其发展下去,恐怕日后难以掌控。”

“哈哈——明可啊明可,常听人说你乃‘善妒’之人,老夫本还不信。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啊,居然连一个后辈小子,你都不放过啊?”

虽然,知道史弥远这是在说笑,赵汝述依然老脸一红。

“恩相,老朽没别的意思,老朽只是觉得,即便扶植此子,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不能养虎为患,最终反受其害啊。”

“明可放心,本相岂能不明白你的心思?只是在大宋军中,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助力。”

“此子有野心是好事,如果只会一味地唯唯诺诺,而无半分棱角,老夫反而不会看上他!”

“只是,此子的表现的确非常人可比,要想完全笼络住他,恐怕寻常手段,未必能够奏效啊。”

史弥远像是在回答赵汝述,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连端在手里的茶碗,迟迟都忘了放下。

“爹爹,你们又在背后编排别人吗?我看这个武状元就挺好了,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而且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比起那些,只知道祖荫的世家子弟,不知道强出多少倍去。关键是...关键是他人还长得那么好看。”

莫愁在旁边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说到最后,声音低得连她自己都听不到,莫名的耳根子都红了。

史弥远似乎听出了她话中的异样,转过头去,恰好看到义女那张略带羞红的脸。

心中就是一动,如果......

就在这时,儿子史宅之从外面进来。

“子绎,人送走了?”

“送走了,说是要到‘皇城司’的官衙去看看。”

史宅之恭敬地回复道。

“子绎啊,这个人你怎么看?”

史弥远将同样的问题,又抛给了儿子。

“此人能在今年的‘武举’大比中,一举夺得武状元,可见其武略超人,而就方才他的一番言论和整体应对来看,此人善假于物,且眼光独到。”

“因此孩儿认为,此人若为友,因势利导,或能成不世之功;此人若为敌,当尽早除去,免得日后寝食难安。”

史宅之思索片刻,郑重地说道。

“哈哈哈——难得啊,还有你小子能看得上的人,此人今后就由你来负责来联络吧。”

“过两天,你可以回拜他一次,就以祝贺高中武状元,又被赋予要职的名义吧。礼物嘛,去库房选一件上好的宝剑吧。”

还没等史宅之答应呢,身后的莫愁已转了出来。

“爹爹,你把这个任务交给女儿吧?二哥是个文人,摸刀拿枪的不合适他,女儿好歹也算是习武之人,跟武状元交流起来,也会方便一些。”

史弥远没想到,这个义女会蹦跶出来,还毛遂自荐地,要把这个差事给揽过去。

“这个.....”

“恩相,以老朽来看,或许由莫愁小娘子出面,方能达到既定的目的。”

在一旁的赵汝述,突然进言道,且一脸笑容,略带深意地看着莫愁。

“好吧,那不知道你这个小丫头,打算选哪把宝剑,送给那小子啊?”

不知道为什么,见到女儿要给郭默选礼物,就觉得有些异样的感觉,跟让儿子去送,完全不是一个调调。

“恩相,如果想达到最好的效果,恐怕您还真要舍得一二。”

赵汝述又出言道,好像今日他说的话有些多,完全不符合往昔明哲保身的性子。

“哦,明可难道是说那把剑?可是,你确定他能够驾驭得了吗?虽说只是一把剑而已,要是因此让他引起官家的猜忌,岂不是弄巧成拙?”

史弥远也想到了,赵汝述说的是哪一把宝剑。

什么神兵利器,对他史弥远来讲,也无非是收藏的一件玩物而已。

真能让郭默,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那就不存在舍得不舍得的。

只不过那把剑,官家曾经几次暗示过想要,他史弥远都没献上去。

“呵呵,恩相请想,如果他能搞定那把剑带来的麻烦,也恰好证明此子的确不凡,值得恩相花大气力去拉拢。”

“如果他搞不定更好,横竖还有恩相在,真格的就能眼看着那小子遭殃不成?最多损失一把剑而已。”

“若果真能救他于危难,或许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未可知啊。”

史弥远有些疑惑地看着赵汝述,多年养成猜疑的性子,让他觉得今日的赵汝述,有些不太正常。

却一时之间,也想不到哪里出了问题,对方的确是在为自己着想,而出谋划策啊。

“此事容老夫再想想,左右还有几天的时间。明可,今日本相就不留你用饭了,再过几日老夫这‘病’也该好了。”

赵汝述离开了相府,坐在一辆马车之内。

“老爷,您现在是回家,还是上衙门去?”

坐在车辕上的车夫,向车内的赵汝述问道。

“去宗正寺一趟——”

马车转弯,直向南边驶去。

刚刚走了一个路口,又听到马车里的赵汝述说道。

“还是先送我回家吧,然后你再带着我的名帖,去把宗正寺少卿请到家中来。行事要隐秘些,尽量不要让人看到。”

车夫无奈,又不敢多问,再次调转马车,顺着街道,向东而去。

且说郭默出了相府,直接到了“三元楼”。

陆冠英留在了城南大营里,自己那个家,现在也只有两名下人在看着。

忙活了半天了,也没能混顿饭吃,郭默就想着,先去“三元楼”填饱肚子再说。

为了不引人注意,现在郭默去“三元楼”,都是走的后门。

也不用到楼上去,就在后院里一待,自有人去禀告武眠风。

时间不大,武眠风果真来了。

令他意外的是,陆乘风和四师傅“南山樵子”南希仁,竟然也都在,也一并赶了过来。

“四师傅、陆老哥你们也在啊?好久没一起吃饭了,正好今日一起喝两杯。”

三人进得屋来,武眠风吩咐下人,送一桌酒席到后院来,然后就关上了房门。

“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郭默见他们三人神情肃穆,不禁问道。

最后,还是“南山樵子”南希仁开口了,谁让他是郭默的师傅呢。

“默儿,你今日的行为,有些孟浪了。”

原来,郭默今日一到史弥远的府邸,“皇城司”就得到了消息。

准确地说,自从几个月前,陆乘风走马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了心腹之人,将相府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盯上了。

每天什么人进去,什么人出来,专门有人在登记着,有特殊的人物出现,会第一时间汇报到陆乘风那里。

“哈哈,‘皇城司’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到位啊。”

郭默倒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被这几位对自己的关心,深深地感动着。

一会儿的功夫,由“皇城司”人员充当的两名伙计,拎了两个大食盒,在后院满满地摆了一桌。

拍开酒坛上的封泥,又给在座几人一人满上一碗酒,然后就掩上房门,退了出去。

郭默也没客气,算算时间,估计这几人都用过饭了,自己就敞开肚子吃了起来。

“慢点儿吃,又没人跟你抢。”

坐在旁边的“南山樵子”南希仁,看着郭默狼吞虎咽的样子,仿佛又想到了小时候,郭家两小子比赛吃饭的场景。

没想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年的孩童也都长大成人了。

郭靖有很长时间没见到了,而郭默,却又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他们身份怎样转变,在南希仁这个老实人心里,这还都是自己的徒弟,还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郭默吃得差不离了,喝了碗酒,缓了一缓。

然后,详细地把今日自己在史府的所见所闻,一点不漏地讲述了一遍。

“默儿,如果能够解决战马问题,的确‘敦武军’的战力能极大提升,看来这个史弥远,现在是真想把你收为己用啊。”

“只是此人乃老谋深算之人,身旁又有很多智谋之士,今后与之相处,还是要小心为妙。”

武眠风不在“皇城司”序列,反而看得更开一些。

“南四侠,要我说啊,你跟我陆师哥就是在杞人忧天,少岛主就算言语上出了差错,难道还能有什么危险不成?”

“就他的身手,把史弥远的府邸,里里外外屠戮三遍,都不带累的。”

武眠风自斟自饮地喝了一碗,几个月的掌柜的当下来,整个人估计都长了十斤肉。

“四师傅,大漠有消息传回来吗?不知道娘跟几位师傅,什么时候能从大漠回来,留在那里总不是长远之计。”

听郭默问起这个,南希仁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默儿,昨天收到一则消息,‘西毒’欧阳锋叔侄,突然在洞庭湖现身,而丐帮也大规模出没在洞庭湖附近。”

“另外还有一些小帮小派,不知道在图谋什么事情。那里‘皇城司’的力量还很薄弱,估计要再等几天,才会有新消息传回来。”

“洞庭湖?丐帮?难道是‘君山大会’?”郭默暗道。

“四师傅,大哥现在在哪里?金国那位叫完颜康的小王爷,最近有消息吗?”

在另一个时空,“君山大会”的主角是郭靖、黄蓉和杨康,现在黄蓉指定不可能过去了,那么郭靖和杨康呢?

因为自己的出现,现在郭靖跟杨康之间,也没有太多的交集,更没有结拜为兄弟,甚至杨康还保持着完颜康的名头没变。

不过二人的武功,倒是各有际遇,不过应该还是大哥更厉害一些。

“哎,惭愧啊,已经很久没有靖儿的消息了,他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你说的那位金国小王爷,好像回到中都去了,然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郭默听完,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一切已经改变的太多了。

大哥的行踪,自己也猜不透。

而完颜康,估计是回到中都,就让人核实了自己提供的那些情报。

因为,从“皇城司”发来的情报里,在襄阳、汝南等地,金国人的军队,无声无息地削减了三分之一左右。

看来是秘密调到北方,去针对蒙古人了。

完颜康得到了那蒙面道人的“玄冥神掌”,应该找地方闭关去了。

“那就从‘皇城司’,再多派些人过去。四师傅,我这个‘提点皇城司’,好像没限制人数规模吧?”

“您看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六师傅、梅师姐都过来,五师兄也可以找个信得过的人,替你看着‘三元楼’,你也到‘皇城司’来帮忙吧。”

“大宋现在能真正控制的区域太少了,先向两湖,淮南、淮北渗透,就扩到两千人的规模吧,具体人员你们负责招募和训练。”

郭默发现,真要做事的时候,能用上的人还是太少了。

“这两天,我就在临安城里待着,洞庭湖那里,有什么消息传来,就第一时间让人送过去。”

郭默又想起了一件事。

“四师傅,这次莫泽之死,不知道朝中文武百官有什么反应?”

对于郭默这突然转移话题,老几位一时还没适应过来。

“默儿,你是指哪方面?”

“比如,各方的反应,‘四木三凶’其他几位,或者那些骑墙派,或者那些明里暗里跟史弥远不对付的。”

“史弥远一党,根深蒂固,要想铲除,非一日之功,我怕有些人会铤而走险啊。”

郭默是知道,有几次针对史弥远的刺杀,都以失败而告终,就是不记得是谁,在什么时间采取的行动。

听到郭默这样说,那三人同时都睁大了眼睛,惊奇地看着郭默。

因为,郭默所能得到的消息,几乎都是从他们三个手里拿去了,又没有别的消息来源。

问题是,这个消息刚刚到他们手里,还没来得及跟郭默说的,他自己竟然知道了?这是巧合吗?

“默儿,还真有一个消息,你来看。”

南希仁拿出一个竹筒,从中倒出一个纸卷,郭默接过来一看。

原来,殿前司校官罗日愿,纠结了一百多人,意欲在半道截杀史弥远。

哪知罗日愿察人不严,这一百多人中,有一人原是薛极的家奴,因为手脚不干净,被逐出门去。

他见邀功受赏的机会到了,立刻就前去薛极府上告密,不想却落到了“皇城司”的手里。

“愚蠢,四师傅,让人透露消息给这个罗日愿,就说消息已经泄露,史弥远早已有了防备,不要暴露是我们‘皇城司’的人。”

“放心,陆某已经安排人去做了,这些人虽然鲁莽了一些,到底还是些心向大宋的人。”

“对了,如果还有人力,再调一些人,盯着金国人在淮西的一处马场,现在估计草创不久,看看能不能搞些马出来,尽量先用买的。”

“之前我拜托别人去买马,这次史弥远也承诺给解决战马的问题,咱们自己也多花点儿心思,毕竟战马的需求量太大了,能多搞定一匹是一匹。”

“对了,这次查抄莫泽府上,那五十多匹马哪里去了?”

现在的郭默,真是满脑子都是战马。

“这个,嘿嘿,默儿哪天方便了,再去蹭顿饭,说不定就能拿到手,也许都不止五十匹呢。”

“南山樵子”冲着郭默笑了笑,原来那些马落到了官家的手里。

在军营里待那几天,郭默当然也以身作则,跟兵士们同吃同住,也没怎么休息好。

难得有几天安生的时间,干脆就待在家里不出去,也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将军,外边有客人到访。”

从“三元楼”回来的第三天,郭默刚起床,难得睡了个懒觉。

早饭也刚有人送过来,食盒还没来得及开呢,就有下人进来禀报。

“客人?”郭默想不起来,这个时候,会有谁来找他。

“是什么样的人啊?对方可有表露身份?”

郭默停止了开食盒的手,问道。

“启禀将军,对方没有表露身份,不过来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子,手里还拿着一把宝剑,说是将军的朋友。”

“女子?宝剑?朋友?”

郭默更是一头雾水,干脆不去想她,起身向大门口走去。

郭默这处宅子,没那么讲究,直接就是两扇红油漆的大门。

打开大门,的确看到一名年轻的女子,站在那里,鹅黄色的衣裙,手持一把宝剑,不过脸却朝着西湖的方向。

这处宅子,大门朝南,出门走不到二十步就是西湖。

“这位小娘子,不知找郭默所为何事?”

郭默来到近前,开口问道。

那女子闻言,转过身来,笑嘻嘻地看着郭默。

“是你?”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前日刚刚在丞相府上见到的,史弥远的义女。

“怎么,到了你的府邸,状元郎也不请人家进去坐坐?”

女子说完,也不待郭默答复,就自顾自地往院子里走去。

郭默无耐的摇摇头,前日就是为了避让此女,自己才提前告辞了,没想到隔了不到两天,竟然追到自己家里来了。

“这处宅子位置不错,装潢档次也不错,就是有些商贾之气,不免落了俗套。”

女子一边往里走着,一边打量并评头论足。

“实不相瞒,这宅子在下也只是刚买的,一切都保持原有的状态,没有做任何改变。”

“我说呢,你也不像是个庸俗的人。你要是太忙了,不如我来帮你把这宅子,里里外外都让人重新装潢一遍吧?保证比现在的要好很多。”

郭默没接她这话,心里却在吐槽,“这都哪跟哪啊,话说,我跟你很熟吗?”

院子不大,没多久就来到了前厅。

“哇,你准备吃早饭啊?正好,本姑娘刚刚出门的早,也没吃早饭,就叨扰状元郎了。”

女子笑嘻嘻的,竟然自来熟地动手打开食盒。

“哇,‘三元楼’的早餐,还这么丰盛?没想到状元郎,还是一个很有生活品味的人嘛,早餐都吃‘三元楼’的。”

郭默见她如此,也不好说什么,无奈地笑笑,也在一旁落座。

“不知道小娘子,一大早过来找郭某,所为何事?”

“怎么,没事就不能来找你了吗?嗯,这个水晶饺真好吃,好久没吃过他们家的水晶饺了。”

这位已经不客气的吃上了。

“好了,不逗你了,这是我代替我爹爹给你的回礼,也算是来认认门。”

女子说完,把自己手里的宝剑递了过来。

郭默一头雾水地接过宝剑,发现竟然是一把古剑。

剑长三尺,剑身仿秦剑,秀有花纹,郭默摁绷簧,拔出宝剑。

竟然饰有七彩珠和九华玉,好一把寒光逼人、金光闪烁、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

竟然是传说中的“赤霄剑”?郭默顿时被雷得外焦里内的。

剑当然是一把好剑,只是自从当年被汉高祖刘邦用过之后,此剑就被视为“帝道之剑”。

剑客中有用“湛卢”、“巨阙”的,也有用“纯钧”、“鱼肠”的,但是却鲜有人用“赤霄”的。

郭默急忙把宝剑还鞘,重新递还给了那女子。

“小娘子,这‘赤霄剑’太过贵重,而且又是‘帝道之剑’,郭默区区一介武夫,怎敢配用此剑?”

“史相的爱护之情,郭某心领了。至于这把剑,小娘子,还是收回去吧。”

见郭默真的像临来时义父说的那样,不愿意接受这把“赤霄剑”,枉她当时还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一定能让郭默甘心收下。

而现在,看着被郭默送到眼前的“赤霄剑”,女子也有些薄怒。

“哼,武状元,今日这把‘赤霄剑’,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我李莫愁送出去的东西,岂有再收回来的道理?”

“小娘子,郭某真的不能.....”

“呀——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李...李莫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