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兄妹相见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兄妹相见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郭仲元,被称为大金国最后的名帅,“南渡后最称名将”。

郭仲元出身底层,效力金国朝廷,当在野狐岭之战后。

作为一个汉人,郭仲元虽然效力金朝,被赐姓完颜,且也曾与宋交战,但就其所作所为而言,仍不失为当世英雄!

郭仲元的“花帽军”有三万人,多来自河北,深服其能、作战勇敢。

然而,金宣宗忌惮郭仲元的影响力,将他调到蔡州担任镇南军节度使,离开了其势力根深蒂固的山东、淮北之地。

郭仲元却不愿继续与大宋作战,在镇南军节度使任上消极怠工,毫无作为。

郭仲元既是战略大师,又是战术名家。

虽屡遭猜忌,而不改本心。

强如木华黎、三木合拔都,亦是其手下败将。

郭默听到对方自报家门,自称“完颜仲元”,就一语道破了他的底细,并瞬间在自己的大脑里,将对方的生平事迹过了一遍。

可惜了,这是个对金国极其忠贞的帅才。

“你认识老夫?”

郭仲元见对方说出了自己的本名,而且看他打量自己的神情,分明是对自己极其熟悉之人,并不是仅仅闻名而已。

“哈哈,大名鼎鼎的‘花帽军’统帅,在下又怎么能不知道呢?”

郭默故意提及他的“花帽军”,意图勾起他对金廷的“愤恨”,可惜郭默还是失望了。

“那都是陈年旧事了,足下斩杀我麾下几十名军士,总得让老夫知道是何人所为吧?”

郭默对对方起了“爱才”之心,殊不知郭仲元看到郭默面对两千骑军,身陷重围依然面不改色、侃侃而谈,也生出招揽之心。

郭仲元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也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底层,因此对军中真正有能力的将士,格外的关注和栽培。

一生为金国培养、提拔了很多得力干将,没想到他这样的行为,反倒让金国统治者对他更加忌惮。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说法始终是相互的,汉人不信任异族,在异族眼里,汉人又何尝不也是异族?

“哈哈,还真巧了,老将军姓郭,在下也姓郭。真要算起来,说不定五百年前或许还是一家子的。不过现在嘛,您已经贵为‘完颜’家族之人了。”

郭默继续“嘲讽”道,就差直接骂对方“数典忘祖”了。

“在下姓郭,单名一个默字,见过郭老将军。”

郭默还是认真地报了自己的姓名,甚至在马上施了一礼,口中却始终称呼现在的完颜仲元为“郭老将军”。

“郭默?你是大宋‘敦武军’都统制、‘提点皇城司’,卸任的‘兵部侍郎’,武状元郭默?”

听到郭默自报家门,郭仲元也不禁有些惊奇,只想着对面的年轻人,可能是一个有才之人,没想到却是大宋最近两年来,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可以说,完全是因为郭默的出现,大宋才掀起了尚武之风,才出现了“敦武军”、“忠顺军”、“靖难军”这样的三支劲旅。

才让金国这百十年来,首次在大宋面前“兵败失土”,连丢邓、唐二州。

甚至在如今这种大局势下,金国不仅无法追究,还忍气吞声地免除了大宋的“岁赋”。

“郭左耳”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甚至在南阳一带,能够达到让“小儿止啼”的地步。

在大金国,但凡有些血性的军将,无不想在战场上遇到郭默,然后战而胜之,一雪金军的前耻。

好在郭仲元不是一般人,也早过了好勇斗狠的年龄,骨子里还是一个汉人。

听到对面的是郭默,除了略微的震惊,居然还有一丝莫名的欣赏。

“在老将军面前,郭默这点儿名声哪里敢拿出来炫耀?此次金国之行,郭某完全是为了办理一件私事,不想却惊动了郭老将军。”

“看在贵我两方,共同面对北方强敌的份上,还请老将军高抬贵手,少点儿厮杀为好。您身后这些儿郎,最好还是用到抵抗北方强敌的战场上。”

郭默口口声声在示弱,却又在不断提醒郭仲元,金国当前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蒙古,而不是大宋。

如果郭仲元依旧一意孤行,那么也只不过是他麾下的金兵,多死伤一些而已。

看着郭默云澹风轻的样子,郭仲元毫不怀疑对方在虚张声势,思索了片刻道。

“既然郭都统是为了私事而来,那本将就不再阻拦,也希望郭都统收敛一下,不要再起争端,早日回到自己该待的地方,告辞了。”

郭仲元说完,竟然真的拨转马头,毫不留恋地顺着来路又回去了。

身后的两千军士,见到主将离开,也纷纷策马,相随而去。

“多谢郭老将军成全,大宋的大门,始终为您敞开着——”

见到郭仲元真的率军离开,郭默气运丹田,结结实实地喊了一嗓子。

一下子传出多远去,即便已经跑出一里地去的郭仲元,也听得清清楚楚。

“你——”

他调转马头,依稀看到郭默还在向自己离去的方向,挥手致意。

郭仲元的心就是一沉,没想到就这样被这小子摆了一道?

自己的麾下,有金廷派过来监视自己的人,这一点儿他是毫不怀疑的。

想必对面的郭默也清楚这一点,才在自己已经放过他的情况下,又加了这么一句。

妥妥地杀人诛心啊!

郭仲元甚至觉得,周围已经有几双异样的目光在盯着自己。

再回去抓住郭默,以证清白?

先别说能不能抓得到郭默,就算是真的抓住了,就能证明自己了吗?

“哎——”

权衡了良久,郭仲元还是带着两千骑军离开了。

至于这件事情,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他已经无力,也没有心思去顾忌了。

“师傅,他们真的走了?”

看着金**队离开了,众人也长出了一口气。

尤其是初临战阵的三个小子,更是不堪地嵴背都湿了,被那么多金国骑兵包围着,除了骨子里的兴奋,本能的也有一丝害怕。

“嗯,他们走了,咱们也离开吧。”郭默没有过多的解释。

郭仲元的人马,来得快去得也快。

至于郭仲元的行为,郭默也能够理解,自己这次算是赢在了知己知彼上。

出其不意地来这么一下子,希望将来还会有更加惊喜的结果。

六人也不再耽搁,继续向北而行。

经过这次之后,郭默不想再被动,也想实地锻炼一下三位徒弟。

分别让“黑风双煞”跟其中一位徒弟搭档,突前十里地做探查,报知位置、采买食物、安排住宿等等。

三小也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就这样一站一站地,向北偏西的方向前进,进入了河南府。

这一带,郭默几年前跟黄蓉一起来过,当年礼佛少林获得“九阳真经”,南下走的就是这条路。

不过,比起当年,现在巡查的军士明显多了起来。

几乎每一个县城,每一个重要的交通隘口,都有金兵在盘查,尤其是从北边过来的人。

郭默一行,也引起了金兵的注意。

只是他们从南边上来的,看穿衣打扮,又不像普通人,还一人双马的配置,尤其都是军中战马。

最关键是,郭默出手相当大方,让这些驻守的金兵,也不敢轻易得罪。

金廷迁到汴梁之后,河南府内,也多出不少前来暂住或者游玩的金国权贵。

一时之间,洛阳故都旧地,又难得一片欣欣向荣之气,郭默他们也是奔着洛阳而来。

他们倒不是想来游山玩水,而是金国境内丐帮最大的分舵就在洛阳,由鲁有脚亲自坐镇。

其实,在北宋的时候,洛阳曾经一度是丐帮的总舵。

当年,强悍无比的北乔峰,就是在洛阳继任的丐帮帮主之位。

后来,金国灭了汴梁的宋廷,全取淮水以北的疆土,河南府自然也落到了金国人手里。

就是在那个时候,丐帮的总舵,才由洛阳迁到了洞庭湖的君山。

六人进了洛阳城,在城东找了一个中等的客栈住下,不那样的引人注目,又能单独包下一个院子。

现在正是洛阳牡丹开放的时节,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因此客栈都显得有些拥挤。

郭默他们人多,包下一个小跨院,几乎花费了平时两倍的价钱。

安顿好之后,陈玄风就出去寻找丐帮的人。

在这个年代,别的人不好找,要找丐帮的人,却是随处可见。

只是没有对方的接头暗号,贸然上前去要见丐帮的长老,还是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陈玄风也不可能下狠手,既然对方不愿意带他前往,索性来个守株待兔了。

出手制住了几个丐帮中人,并扬言让鲁有脚亲自前来领人。

闻讯而来的鲁有脚,很快就见到了前来“寻衅滋事”的陈玄风。

二人在当年的“君山大会”上照过面,一见之后,当然明白是误会一场。

鲁有脚安抚了众人,随着陈玄风一起,来到客栈见郭默。

“丐帮鲁有脚,见过郭都统。”

丐帮中人,最是讲究忠君爱国,郭默是他们帮主的兄弟,更是“敦武军”的缔造者。

当郭默在两湖地区,横扫金国骑兵,闯下“郭左耳”的名头之后,隐隐约约已经成为大宋新的抗金旗帜。

特别是在收复了邓州、唐州之后,大宋无数热血青年,仿佛看到了北返中原,还于旧都的希望。

“鲁长老来了,快快请坐。”

郭默对这个鲁有脚也格外尊重,此人虽然天资平平,但是对丐帮、对大宋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数十年如一日。

鲁有脚率直的性子,也不会拐弯抹角,落座之后直接问道。

“郭都统,您怎么到这里来了?有什么事需要丐帮相助的吗?”

郭默找鲁有脚过来,就是想借用丐帮的力量,要不然单单凭他们几个人,连消息都未必能打探清楚。

“鲁长老,实不相瞒,郭某是收到消息,我在大漠的娘亲和几位师傅,应该是南下归宋了。”

“途中先后受到蒙古和金国人的侵扰,他们一行大概有三百来人,预计会从洛阳这里过黄河,所以郭某特地来此接应。”

“只是人生地不熟的,黄河北边的情况也不清楚,没办法联系到他们,就想请鲁长老来帮这个忙。”

郭默就把自己收到的消息,和可能发生的推测讲了一遍。

鲁有脚自然不会推辞,郭默的娘亲,那不就是自家帮主的娘亲吗?

这哪里是帮忙啊,分明就是丐帮分内之事。

“郭都统千万不要客气,您与丐帮即为一体,这件事情丐帮责无旁贷。”

“黄河北岸怀州也有咱们的分舵,孟津渡口也有丐帮几条船,日常打鱼、载客过活。”

“只是船只不大,要是三百人再加上马匹,恐怕要运几趟才行。最近渡口突然增加了金国的岗哨巡查,我等还是小心为好。”

见鲁有脚大包大揽的接受了,郭默很是感动,从怀中拿出两千两银票递了过去。

“鲁长老,丐帮的兄弟们也不容易,这件事情也冒着天大的风险,这银票你先拿着,分给具体办事的兄弟们。”

“郭都统,这如何使得,我们也是去接自家帮主的娘亲,如果这都要收钱的话,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鲁有脚看到郭默拿出银票,当时的脸就沉了下来。

“鲁长老误会了,丐帮的兄弟就是我郭默自家兄弟,江湖道义要讲,但谁的命也不是大风刮来了。”

“有些人也是拖家带口了,有这钱在,很多事情也方便一些,有时候也能降低兄弟们办事的风险。我相信,即便是我大哥在此,也会同意我这么做的。”

最终,郭默还是把银票,硬塞给了鲁有脚。

鲁有脚见到对方诚心要给,想想自己在金国境内建立丐帮分舵,确实也是困难重重,就违心地收下了。

鲁有脚回到丐帮分舵,就召集在洛阳城中丐帮所有的小头目,开了一个碰头会。

没透露郭默他们的行踪,只是把人员全都撒出去,密切关注河南府的风吹草动。

同时,派出几十名弟子,到黄河北岸,去找“江东蛇王”黎生。

黎生这一年多来,负责打理整个黄河以北丐帮的日常事务。

郭默他们在客栈等消息,三天过去了,依旧音信全无。

三个徒弟也不敢跑出去玩,乖乖地待在客栈里,在大师兄张世杰的带领下,打磨着内力。

第四天一早,鲁有脚就上门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二十来岁的三袋弟子,行色匆匆的。

“鲁长老,可有消息传来?”

郭默赶忙迎了出来,整整三天在这里窝着等消息,郭默自己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郭都统,这位陈兄弟从黄河北岸来,他带来一则消息,可能跟您要找的人有关。陈兄弟,把你知道的事情,一字不落地讲给郭都统听。”

这名姓陈的三袋弟子,先给郭默行了个礼,然后说道。

“接到鲁长老的指令,在下带着自己的人,被黎长老分到泽州府去打探消息。”

“在珏山附近,我们遇到一队金国骑军,正在追杀几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少女,而那个少女似乎受了伤。”

“兄弟们本来没打算揽事情,毕竟黎长老吩咐的事情也很紧急,而且我们看到护卫着那少女的几个人,一身蒙古护卫的穿着。”

“现在,蒙古跟金国之间的交战到处都是,兄弟们就想着躲过去算了。”

“金国骑军将近三十人,蒙古护卫只有四个,虽然悍不畏死,终究还是寡不敌众。接连杀死了二十多个金国骑军后,他们四人也全部战死了。”

“剩下的的五六个金国骑军也人人带伤,这时候我们看到这几个金国骑军,竟然想当众侮辱那名少女。”

“而那个受伤的少女,无力反抗,只好大呼‘救命’,大家伙才听出来少女是咱们汉人。”

“兄弟们就趁其不备,一拥而上,杀死了那几名金军。那少女原来是中了毒,一身功力无法施展,只说是从大漠来的,就人事不省了。”

“大家不敢耽搁,牵走了金国人的战马,带着少女回到怀州分舵,向黎长老复命。在下来的时候,那少女依旧昏迷不醒。”

陈姓丐帮弟子说的很是详细,毕竟亲眼所见,那四名护卫面对三十名金国骑军的惨烈。

“陈兄弟,那少女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郭默急忙问道。

“当时情况紧急,也没来得及报通名姓,她还求着我们去救她的同伴。年龄不大,看样子也就十三四岁。”

“十三四岁?难道是婷儿?”

郭默坐不住了,如果真是张婷,她都落到了这种地步,其他人处境更是堪忧。

“鲁长老,麻烦你准备快船一艘,我现在就到黄河北岸去,劳烦这位陈兄弟,再辛苦一趟带个路。”

鲁有脚在来之前,就已经吩咐了码头,船已备好。

郭默等人也稍作准备,各自带着战马和应手的兵刃,就赶奔孟津码头。

不仅姓陈的三袋弟子,连鲁有脚也一起随同前往,并嘱咐好留在洛阳的丐帮弟子,不惜一切代价,随时准备接应。

当郭默一行人赶到怀州城的时候,天已经落黑了,从沁河上传过来的风,略微带着一丝凉意。

在一座中等人家的大院里,郭默一行见到了“江东蛇王”黎生。

“黎长老,那女子在哪里?”

一看到黎生,郭默就甩蹬下马,急冲冲问道。

“郭都统,莫要着急,那女子就在厢房之中,您随我来。”

黎生在头前引路,郭默紧紧跟上,其他众人则到大厅里去等着。

厢房里已经掌了灯,房间里有浓浓的药味,一个少女正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却依然冷得直哆嗦。

“郭都统,黎某判断此女子是中了毒,但是不知道究竟中的是什么毒,就尝试着给她吃了解药,好像都不对症。”

黎生有些惭愧地道,他诨号也叫“江东蛇王”,自然也是玩蛇使毒的好手,却对眼前这少女所中之毒,束手无策。

“婷儿——”

郭默一眼就认了出来,床上躺着的,正是五师傅“笑弥陀”张阿生,和“越女剑”韩小莹所生的女儿,自己的小师妹张婷。

已经四五年没见到了,当年的小女孩也长大了。

算算时间,已经过了十三岁的生日,比武南天略小,比张世杰要大上半岁。

虽然已经长大,脸上依然能够看到儿时的样子。

现在却一脸苍白,牙关咬得紧紧的,不停地打哆嗦,让郭默看得直心疼。

“多谢黎长老,这女子正是在下的小师妹,劳烦黎长老在外面稍候,我要给师妹运功驱毒。”

郭默看了一眼,就确定张婷不是中了毒,而是受了毒掌,更是他熟悉的“寒冰绵掌”。

“欧阳克吗?你在找死!”

黎生出去了,为众人安排食宿暂且不停。

郭默走上前去,把张婷扶了起来,从她哆嗦的身体上,传来一股子寒气。

郭默像小时候一样,将张婷环抱在身前,一手扶着她,一手抵住她的后心,将“九阳真气”慢慢输到张婷的体内。

郭默能感觉到,张婷现在的状态非常不好,从时间上判断,受伤至少两天以上了。

“九阳真气”一遍一遍在张婷的体内游走,将她体内的“寒冰真气”一丝丝驱逐体外。

“哇——”的一声,张婷一口血喷了出来。

吐在地上的血沫子,都带着黑紫色的冰碴子。

郭默知道,小师妹这条命是保住了。

“寒冰真气”已除,郭默继续给张婷输入“九阳真气”,不停地修复着她体内受损的经络。

要不是郭默有“九阳神功”在,小张婷即便救活了,再想练武恐怕就麻烦了。

通过对张婷体内经络的检查,郭默就能判断出,这小丫头这些年没少下苦功。

她修行的内功,也是“飞天蝙蝠”柯镇恶所创的“大漠七式”,看样子至少已经练到第四层“秋来如雪”。

期间,大徒弟张世杰进来,询问师傅是否需要吃饭?

被郭默摆摆手,赶了出去。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趁着给张婷疗伤的机会,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时辰,郭默顺手帮她打通了十二正经,经脉恢复之后,妥妥地进入二流境界。

张婷的呼吸逐渐平和,身体也不再发冷。

郭默将她轻轻放平,又给她喂了一颗“九花玉露丸”,沉沉地睡去。

而郭默自己,就坐在床边守着。

就像小时候,郭默有一次发烧,七师傅也是这样守着自己。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灵散落进来,正照在张婷的脸上。

可能感受到光线的刺激,张婷睁开了眼睛。

看了看四周,想起来自己不是在被追杀吗?

“我这是在哪里?”

发问的声音,有些虚弱,但还是惊醒了郭默。

“婷儿,你醒了?”

看到醒来的张婷,郭默很是兴奋。

“你是?二师哥,你是二师哥?”张婷也认出了郭默。

虽然分开了几年,郭默离开时也快十八岁了,这几年的样貌倒是变化不大。

即便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也一直诡异地保持着白皙的皮肤,连黄蓉都有些妒忌。

“婷儿,是我,我是二师哥。”

“二师哥——”

得到郭默的确认,小张婷再也绷不住了,一股力道支撑着自己,扑进郭默的怀里,痛哭了起来。

郭默也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小丫头哭完。

“二师哥,快,快去救爹娘,他们被金国人和蒙古人一同包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