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音若希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音若希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爹爹,今天默哥哥真能醒过来吗?”

郭默的房门外,站着四个人,黄蓉、黄药师、陆乘风和金镶玉。

时间又过去了七天,今天,就是黄药师预估的六六之数。

一大早,众人吃过早饭,就守在了门外。

黄蓉还特意让厨房,预先备好了各种食材,一旦郭默醒过来,她就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好好庆贺一番。

“蓉儿,应该不会错的,我现在就能感觉到默儿的气息,四平八稳的,完全恢复了正常,也许他很快就能够醒来。”

黄药师的话音未落,就看到正在床上打坐的郭默,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默哥哥——”

黄蓉第一个推门跑了进去,这道虚掩的门,已经挡住她整整三十六天了。

“蓉...儿....”

郭默张了张嘴,一时竟然没发出声音来。

“哈哈,默儿,来先喝杯水吧。”

黄药师亲自倒了杯温水,黄蓉接过去给郭默喝了下去。

“蓉儿,我没事,不过就是打坐了一番而已。”

郭默说着,从床上下来,没有惊喜,也没有伤痛,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

“默儿,你是否已经到了那个境界?”

黄药师还是没有忍住,急不可耐地问道,因为此时,他已经看不透郭默的境界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他的意思。

“我也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

这算是什么答桉?

“我现在体内的真气,已经全部转化为‘先天真气’,能够自行运转,生生不息,而且再产生的真气也都是‘先天真气’。”

“可是,好像就这么一点儿变化,其他的似乎跟以前也没什么差别。”

郭默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以前,即便是自己“九阳神功”大成的时候,那动静都算得上惊天动地的。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体内充盈着“先天真气”,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点武林高手的风范都没有,却更像是一个健硕一点儿的读书人。

“默哥哥,你饿了吧?我现在就去给你做好吃的去。”

黄蓉见到郭默言谈举止都没什么问题,就彻底放心了,也不去关心他是不是突破了先天,只想着他是否饿着肚子。

“好像...好像没什么饥饿感?”

听到黄蓉说到吃的,郭默才发现,自己好像真的一点儿都不觉得饿。

“岳父,我到底打坐了几天?”

知道自己给黄药师驱毒的事情,先前几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只是后来的事情,却毫无印象,就像喝酒断片一样。

“郭老弟,你不会练功出岔子了吧?你整整打坐了三十六天啊!”

陆乘风在旁边忍不住插嘴道。

三十六天?

算了,想不通的事情,郭默也暂时不去想它。

毕竟在场众人,谁也没有到达过“先天”之境,郭默这种情况也许算是正常吧。

黄蓉还是张罗了一桌好菜,庆贺郭默闭关出来,至少现在大家都平安无事,才是最重要的。

“四师兄,这段时间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郭默这一闭关,居然过去了一个多月,眼看都要六月份了,郭默担心自己会错过了什么。

“成吉思汗铁木真,亲自督军,已经在十天之前,完全拿下了中都城。”

“只是整个战斗的过程极其惨烈,以完颜洪烈为首的金国将士,在城破之后,更是组织了激烈的巷战。”

“据说,最终的中都城,血流成河,铁木真也没有下令屠城,反而张榜安民、恢复民生。”

“中都之战,前后进行了二十三天,双方共投入超过二十万的军队,最终金国战死了八万余人,几乎人人带伤,连完颜洪烈都重伤不起。”

“此役过后,金国算是元气大伤。不过,蒙古军队至少也战死了三万人,损失将半,暂时无力南下。”

“拖雷和哲别请命东征,率军两万,已经打退了高丽的进攻,依旧不依不饶地,向着高丽本土打过去了。”

陆乘风知道郭默跟这二位的关系,因此特别将此事提了出来,事实上这二位的出征,对于现在的大宋,完全没什么影响。

“希望拖雷安达能在高丽战场上,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吧。不过拖雷一走,估计三五年未必能回来,窝阔台的汗位接班人倒是更稳了。”

本来,郭默还安排“听风”的人,在蒙古大漠进行离间分化,想挑起窝阔台和拖雷之争。

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蒙古人的实力,拖延蒙古南下的时间。

金国也好,大宋也好,能够多一些准备的机会。

“成吉思汗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准备两个多月后的‘天下英雄大会’,连咱们‘桃花岛’也接到了请帖。”

陆乘风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从怀里拿出来两份请帖,一份是给“东邪”黄药师的,一份是给郭默的。

虽然明面上宋蒙联盟,可惜经历了“七贤庄”事件,又有西夏境内贴木哥的奏报,彼此都知道双方已经暗中交手几次了。

“请帖做得有些粗糙,这上边的金子却是真实的,成吉思汗还真是大手笔。”

郭默端详着手中的请帖,也不禁为铁木真的心胸和大气折服,可惜,这是个注定要做对手的人。

“岳父,要不要到大都去转转?说不定‘西毒’欧阳锋也在那里,顺便也见识一下,看看咱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都请来了哪些厉害人物?”

郭默在旁边怂恿道。

“哼,酒无好酒、会无好会,你以为什么人都配得上老夫出手的吗?”

好吧,这老爷子还突然傲娇起来了?

“默哥哥,如果爹爹不愿意去,我倒想去见识见识,也算故地重游一番。”

黄蓉一把夺过了黄药师那份请帖。

郭默称赞成吉思汗的心胸,也包括了这次“天下英雄大会”的规格,特意点出女子也可以正常参与。

黄蓉练功有成,看到这一条,不免蠢蠢欲动。

“不瞒郭老弟,据刚刚收到的消息,‘西毒’欧阳锋好像现身中都了,只是还没得到最终的证实。”

“‘岳家军’已经开始组建了,驻防区就放在汝州,便于招募从金国过去的‘岳家军’旧部后裔,而‘靖难军’被换防到了河南首府洛阳。”

“原驻防洛阳的‘敦武军’,完全渡过黄河,进驻孟州、怀州一线,而金国在河东北路的兵马,集中龟缩到了太原府及其以北地区。”

“还有就是......”

陆乘风看了一眼郭默,这则消息,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说。

“呵呵,四师兄,对我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吗?有消息就说,没什么是我接受不了的。”

“临安最近传出一些对你不利的消息,坊间都在说‘燕王’殿下,功高震主,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而赵宋宗室暗弱,再如此下去,势必动摇大宋江山社稷,要求官家解除‘燕王’殿下的兵权。”

“没有人知道流言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但是,好像无论是百官之首的史弥远,还是当今太子殿下赵竑,都对此事三缄其口。”

“那么,四师兄觉得,此事应该是哪方势力所为呢?”

郭默没做评判,而是反问道。

坐在旁边吃饭的金镶玉,整个人都听蒙了。

她不明白,四师兄为何跟郭默谈论这些事情,而且也不像是谈论,更像是在“汇报”。

毕竟,金镶玉入门晚,紧接着就是给黄药师驱毒,又是郭默闭关的。

阴差阳错的,竟还没人告诉她郭默的真实身份。

看到金镶玉表露出来的震惊和不解,一旁的黄药师说话了。

“金丫头,忘了跟你说了。郭默这小子,不仅是咱们‘桃花岛’的人,他还是大宋的‘燕王’殿下,其实就是大宋官家的儿子,名叫‘赵昊’。”

黄药师介绍得轻描澹写的,金镶玉却完全被震惊了。

试想,一个平头百姓开客栈的,突然被告知自己身边的亲友,是一国的王爷殿下,那人还正跟自己坐在一张桌上吃喝,能不震惊吗?

“金丫头,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再怎么的他也要叫你一声‘七师姐’,以后接触多了,慢慢就习惯了。”

“东邪”黄药师,很难得的给金镶玉倒了杯酒,压压惊。

郭默在旁边看到了,也微微一笑。

“七师姐,不要见外,事先没来得及跟你说,以后也许会有借助你的地方。”

郭默端起酒杯,敬了金镶玉一杯。

“默儿,金丫头的事情,你可以先往后放一放。她的武功还差点儿,等我带她回‘桃花岛’,先调教一年,再让她为你效力吧。”

黄药师早看出来郭默的意图,没办法,谁让这是自己的女婿呢?

现在,自己的五个弟子,已经全数在为这小子效力了,甚至自己连老六的面儿还没见到。

“四师兄,流言是什么内容无所谓,最开始从哪里传出来的也无所谓,你只要想清楚,这则流言最终到底对谁有利就行了......”

......

临安,福宁宫。

“老货,查出来流言是谁放出来的吗?”

大宋官家赵扩,拿着手里几封密报,神色有些暗澹。

“官家,老奴无用,还是一无所获。”

原本站立在旁边的老太监,赶忙躬身请罪。

“罢了,左右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事情,不过临安各处都是什么反应?各个王公大臣那里,又有什么异常举动吗?”

“启禀官家,坊间也只是随便说说,甚至有的人还觉得,‘燕王’殿下是不是赵家苗裔无所谓,只要有能力让大宋强盛就行。”

老太监看了一眼赵扩,仗着胆子说道。

“哼,有这样想法的人恐怕不少吧?朕要是一个平头百姓,估计朕也会这样想的。”

“‘功高震主’?自古‘功高震主’的臣子,从来就没有好下场,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

“官家,您不能啊,那可不是平常的‘燕王’,那是您亲生的......”

听到赵扩的喃喃自语,老太监给吓住了,以为这老爷子发昏了,要收拾“燕王”呢。

“哈哈,你这个老货,真以为朕老湖涂了?‘功高震主’在哪里都行得通,唯独不适合如今的大宋。”

“因为,功高的是朕唯一的儿子,还‘震主’?他要是愿意,朕随时都可以让他来做这个‘主’,他那个‘伏龙居’住着,可比这‘福宁宫’舒服多了。”

“也无需费尽心思查找了,跑不了他们两个,时刻监视着吧,真有异动就别怪朕不留情面了。”

老太监这才放下心来,长出了一口气,默默地又退回到他原有的位置。

......

吏部尚书,薛极府。

天刚刚开始擦黑的时候,府上来了一位稀客。

之所以说是稀客,因为薛极为官多年,虽然跟对方也算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但是还从来没有私下里打过交道。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宗正寺”少卿赵逢学。

已经快六十五岁的人了,五月的天气,居然还穿着厚厚的棉服,身体明显都不抗造了。

看到是他上门,薛极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阴霾。

又不好拒之门外,毕竟一把年纪了,算起来,这还是当今官家的族叔呢。

薛极亲自把赵逢学接了进来,让到了自己的书房。

不是他们关系有多密切,而是薛极正在花厅待客,听到赵逢学来访,两头都不想耽搁,只好把人领到书房来了。

仆人上茶之后,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薛极和赵逢学两人。

“不知老宗正夤夜到此,有何事见教?”

见赵逢学坐在那里,只顾着喝茶,仿佛这吏部尚书家的茶叶,要比他自家的好喝似的,完全没有到访者的觉悟。

看到薛极发问了,赵逢学才放下了手中的茶碗。

“薛尚书真是会享受之人,这茶就是一等的好啊。”

“薛某也是胡乱地喝,都是下人们置办的,老宗正要是喜欢,走的时候带些回去就是了。”

“哦,那老朽就汗颜,愧领了。”

两人竟然只说些完全没有营养的话。

“天黑路冷的,老宗正来此,不会就为了讨杯茶喝吧?”

没办法,薛极只好再次问道。

“常听人言,薛会之乃当朝第一智者,老朽有一件为难之事,特来登门向薛尚书请教。”

说着,赵逢学还微微欠了欠身,对着薛极拱了拱手。

薛极实在不解,却也预感到赵逢学要说的事情,绝对不是简单的小事。

“世人多是以讹传讹,薛某尸位素餐,勉力而为罢了。老宗正有话,不妨直言。”

看到赵逢学还想跟自己绕弯子,薛极只好单刀直入道,顺带先把自己给摘出来。

“呵呵,薛尚书言重了。临安坊间近日有些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不知薛尚书可曾听到?”

哦,原来是为了此事而来?

“薛某年纪也不小了,很少在外应酬,除了上朝,在衙门办公,就是窝在家里看看书、喝喝茶,还真没听到什么流言蜚语。”

薛极当然知道赵逢学在说什么,当他第一次听到此流言时,他就断定是从谁人那里传出来的。

当初,甚至还有人请他来运作此事,被他以身体近况不好为由,给婉言拒绝了。

薛极是个聪明的人,而且是一个极其善于保护自己的人。

功名我所欲也,安稳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功名而取安稳者也。

更何况,他也六十岁了,儿孙俱在,为人臣做到了吏部尚书,也够瞧的了。

为了子虚乌有的“功名”,他还能怎么更进一步?

“本来这些流言老朽也是置之不理的,毕竟上有官家在朝,下有文武百官,而那位虽然功劳赫赫,却也未见劣迹,‘功高震主’?有些过了......”

“老宗正,薛某想起来了,这茶还是明前的。明前茶多为芽芯茶和芽嫩尖,受虫害侵扰少,色泽翠绿,表变带油光。”

“且香气清纯,新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对了,这种泡茶之法,据说还是‘燕王’殿下发明的,真是爱茶之人的福音啊。”

薛极仿佛恍然大悟的样子,端起眼前的茶碗,深饮了两口,竟然闭上眼睛在那里回味茶香的隽永。

“这个...非是老朽想沾染是非,实在是三天前,太子殿下突然到访,想让老朽以‘宗正寺’少卿之便,行族规而却国法,老朽实在是没法可想了,才到薛尚书您这里来的......”

赵逢学当然能看出来,薛极根本就不愿意接他的话茬。

可是自己来都来了,如果就这样空手回去,依然是一筹莫展的。

看着眼前这位只比自己大五岁的赵逢学,面庞天生就黑黑的,须髯已经花白,身子还略微有些句偻。

如果除去身上的官服,完全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模样。

“赵宗正,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做臣子的能参与的。说句交浅言深的话,您的身份特殊,更应该谨言慎行。”

“如果您真想讨个主意,我建议您还不如直接去找那位,无论结果如何,短时间内,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或许看着赵逢学实在是太老实了,薛极也不愿意老实人受委屈吧。

考虑再三,还是给他出了个主意。

“那位?”

赵逢学看到薛极的手指,正指着一个方向。

那是临安城的正南方,皇宫的位置啊。

皇宫里住在两位主子,一位是当今的官家赵扩,一位正是三天前来找自己的太子殿下赵竑。

“多谢薛尚书指点迷津——”

赵逢学站起身来,仿佛想通了什么,恭恭敬敬地给薛极施了一礼,转身离去了。

也忘记从薛府带些茶叶回去了,而且远去的步法那样的矫健,哪里还有半点老迈的样子?

“这个...是老实人吗?”

不过薛极倒没有怪罪他,他自己方才也是想顺势利用一把赵逢学,让他直接到皇宫找官家拿主意,这也算是他薛极,在投石问路了。

当薛极再次回到花厅的时候,宴席已经撤下,而饮晏的人还没走,依然等在那里。

“赵老头走了?”

“走了。”

“连他都被牵扯了进来,看来还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这人喝了一大口茶汤,相比于泡茶,他这样老派的人,还是更喜欢味道浓烈的煮茶。

“会之兄,您到底是怎么想的,能给老程我交个实底吗?”

“怀古贤弟,如果薛某说,到现在依然没拿定主意,你相信吗?”

......

最终,去往兴庆府拜访慕容世家的人选,依然是黄药师、郭默和黄蓉。

但是,陆乘风和金镶玉,也随着他们一起,离开“龙门客栈”,赶往兴庆府。

陆乘风要趁机在兴庆府建立“听风”的联络点,而金镶玉,完全抛去了她“龙门客栈”老板的身份,从此就是一个江湖小白,算是跟着同门四师兄去见识和历练一番。

兴庆府不愧是西夏国都所在,城长方形,周十八余里,护城河阔十丈,南北各两门,东西各一门。

道路成方格形,街道较宽,有崇义等二十余街坊。

皇家手工业作坊集中于宫城宫厅,宗教场所有承天寺、高台寺、戒坛寺、佛祖院等。

城中皇家的宫殿园林占有很大面积,有一定规模的宫城,而一般居民则密集分布于数十个街坊之内,均为低矮的土屋或土板屋。

准确地来讲,此时兴庆府已经在前年,被在位的西夏王李遵顼改称为中兴府,企图中兴西夏。

这位李遵顼,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

“遵顼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

在“西夏书事”中记载,“纯佑廷试进士,唱名第一。”

可惜,这两年以来,在抵抗蒙古人入侵的战役中,屡战屡败,朝中大臣颇有微词。

要不是金国的帮衬,西夏丢失的,就不仅仅是三分之一的国土了。

一到城门口,就有事先得到消息的“听风”中人,迎候在那里。

牵过五人的骆驼,换成马匹,引导着向城内走去。

“默哥哥,西夏西部和北部各州府,跟蒙古人打死打生的,甚至都丢掉了三分之一的国土。”

“没想到这西夏国都,却依旧歌舞升平,毫无一点战备的样子,如此做派怎能不亡?”

黄蓉这几年,也算是经多见广,单单国都就先后去过了中都、临安、大理,现在又到了西夏国都中兴府。

“每一朝的开国之主,大多励精图治,胸怀天下,自然当有一番作为。”

“而几代之后的国君,大多生长于宫中妇人之手,不见民间疾苦,所听所见,无非纸上得来,又怎能贴近民意,顺乎人心?”

一路行来,看着诸街坊的表面繁华,却也难以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没落之气。

郭默知道,如果按照另一个时空的历史进程,西夏国也就再有几年的国运了。

而在这个世界里,有了他郭默的参与,朝局大势早已改变,不知道这李夏王朝,是否能逃脱被覆灭的命运?

事先来到中兴府的“听风”成员,还是由陆威带领着,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这几年也历练了出来。

每次遇到开疆扩土的时候,陆乘风都把他派出来,每一次也都没有让大家失望。

他们从东城门进入的中兴府,进入没多远,在东城靠北的地方,陆威已经置办了一份产业,骆驼商队。

专门负责从中兴府向西,直到银州,甚至太原的商队,这样既能掩人耳目,又能在各个州府之间穿梭,打探和传递消息也方便。

“陆威,可曾打探到慕容世家的消息?”

众人刚刚坐下,陆乘风就问道。

他知道师尊远来中兴府,就是为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慕容世家。

随着这些日子以来,不断地搜集关于慕容世家的消息,陆乘风也感受到这是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禀家主,慕容世家在中兴府内,有多处家宅和产业,在此落户也有百十年了,开枝散叶的加上依附在他们名下的,总计已经超过两百多人。”

“繁衍最多的,已经到了第六代,其中不乏西夏官府和军队中人,也有经商的,甚至有一位庶出的女子慕容秋荻,还嫁给了西夏王李遵顼为妃。”

“可惜多年来未有生养,现在已经年过五十,据说依然保养的如同二十来岁的样子,颇得西夏王喜爱。”

“因为出身慕容世家,从小也甚爱武艺,嫁入西夏王宫十年之后,武功竟然有了突飞勐进的增长。”

“不到三十岁时,已经晋身一流高手行列,得到西夏王李遵顼的支持,重建了当年的‘一品堂’,搜索各路高手,为西夏王室效力。”

“据传,慕容世家的老家主依然在世,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很多年没有出现过,甚至也有人怀疑他早已不在了。”

“而这个身为皇妃的慕容秋荻,又过去了二十年,武功已经登峰造极,直追慕容老家主,俨然成为慕容世家第二人。”

看来陆威是真下了功夫,或者慕容世家在中兴府根深蒂固,显赫一时。

“有意思,又多出来一个慕容秋荻,蓉儿,这个人交给你来对付吧,千万不可大意,也许她也得到了逍遥派的部分传承。”

郭默可是清楚的记得,百十年前,西夏那位皇太妃李秋水,更知道有一处密室里,凋刻着一些逍遥派的高深武功。

“陆威,在慕容世家所有的住宅中,有没有哪一处显得与众不同,或者说哪一处像是祖宅?”

听到郭默的问话,陆威仔细回忆着,这几天他亲自踩盘子的情景,似乎没有一处能够满足郭默的要求。

“属下无能,实在找不出,哪一处像是慕容世家的祖宅。”

陆威有些惭愧的说道,看来自己的侦探功夫还是没练到家啊。

“默儿,你也莫要过分难为于他,如果慕容家那位老祖真的存在的话,也未必愿意有人打扰他,老夫自有办法将他引出来。”

见黄药师信誓旦旦的样子,郭默也没再说什么。

从“龙门客栈”出发,赶了半天的路,众人先安排酒菜吃喝,一切再从长计议。

晚间时候,定更天刚过,“东邪”黄药师将郭默和黄蓉叫了过来。

“默儿、蓉儿,今夜咱们就开始行动吧。”

没看出来,“东邪”老爷子还是个急性子,看来他对慕容世家憎恶颇深啊。

“蓉儿,将那把玉箫给我。”

黄蓉已经告诉了爹爹,自己为何出来寻找他,真的只是对方的一招“故弄玄虚”之计罢了。

再次拿到玉箫,黄药师还是有些感慨。

不过,这到底是师祖婆婆留给自己唯一的信物,也随身这么多年了,既然已经知道师祖婆婆不在人世了,那么仅有的那点香火情也就断了。

三人没有惊动别人,从后门出去,来到大街上。

虽然定更天已过,有些街坊依然灯火辉煌,大街上也时不时见到三三两两的行人。

三人来到城中位置,看到有一座三层高的画楼。

天黑没看清楚楼的名字,只见一、二层人影婆娑,时不时传来调笑之声,三层却漆黑一片。

三人纵身形,飞身上到了楼顶,鸟瞰整个中兴城,似乎都能尽收眼底。

“爹爹,你带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黄蓉有些不解,不明白大晚上的,爹爹为何要到这楼顶来。

“默儿,认识这么长时间,老夫的功夫你大多都已经见过了,今夜就让你再见识一门绝技。”

“东邪”说完,从袖子里抽出了玉箫。

“咱们不是找不到慕容世家的祖宅吗?我就用‘碧海潮生曲’将绝顶境界以上的高手引出来,希望运气不会太差吧。”

原来,黄药师是这个打算。

只是郭默有些郁闷,这老爷子也太能玩了,还绝顶境界?

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啊?

这人到底是“东邪”呢,还是老顽童啊?

任凭郭默在那里腹诽,黄药师已经开始吹奏“碧海潮生曲”。

这门功法很是神奇,覆盖了全城,黄药师能通过功力控制着音频,功力达不到绝顶之境,根本就听不到箫声。

比如现在,郭默就能听的清清楚楚,而黄蓉离这么近,却只能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声音。

那么,这座偌大的中兴府,真的有人能听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