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别来无恙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别来无恙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江南烟雨,塞北风沙,生死两别,一别经年。

离开牛家村的时候,李萍不过年方二十,再次回归故里,儿子都已经二十四岁了,连孙子都六岁了。

“显考郭公讳啸天之墓”。

“天哥,我来看你了——”

李萍默默地在郭啸天的坟前蹲下身子,伸手将墓碑周围原本不多的杂草,一根一根地清除掉。

“皇城司”匆忙准备好的纸马香锞,也被郭默摆放了上来。

“平儿,跟娘一起,给你祖父磕个头吧。”

华筝拉过一旁东张西望的郭平,来到郭啸天的墓碑前,带着小郭平一起,恭恭敬敬地磕了四个头。

然后是郭默和黄蓉,也过来跪拜、磕头。

“地上凉,都起来吧,你爹爹能看到子孙如此,也该含笑九泉了。”

李萍悠悠地说道。

脑海中不断地回想着郭啸天的音容笑貌,过往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李萍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墓碑,用袖子擦去墓碑上的尘土,生怕弄脏了墓碑上的名字。

娘亲始终没有掉一滴眼泪,郭默却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来安慰她,只好默默地在旁边扶着娘亲的身体。

“大嫂?——”

突然,一个声音从众人的背后传来,略带着疑问,更多的却是激动。

众人回过头来,对面走来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身深灰色的粗布衣衫,倒也显得干净利落。

“你是?杨叔叔?”

李萍审视着来人,与记忆里那个熟悉的身影重合。

早已听郭默说过,杨铁心就住在“桃花岛”,倒不难猜到来人的身份。

来人正是杨铁心。

前段时间,“东邪”黄药师带着新收的徒弟金镶玉,先行回到了“桃花岛”,可把冯衡高兴坏了。

甚至当着一众晚辈和下人的面,直接将黄药师埋怨了一阵,又用狐疑的眼光看着黄药师身后的金镶玉。

金镶玉三十岁不到,身材高挑,一身红色衣裙,却依然保留着西北的穿衣风格,在这个地处江南的“桃花岛”,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

“药师,这位姑娘是?”

冯衡看了看金镶玉,又看了看自己的丈夫,警惕地问道。

“金丫头,来见过你的师母。阿衡啊,这是我在西夏境内,新收的一名弟子,名字叫做金镶玉,也算是故人之子吧。”

“东邪”黄药师,自动忽略了冯衡的表情,将金镶玉叫了过来。

“弟子金镶玉,拜见师母——”

第一次见面,是要大礼参拜的。

冯衡听到是“东邪”新收的徒弟,虽然有些诧异,总算是不再多想,急忙上前去将金镶玉扶了起来。

“好啊,你的那些师兄、师姐,都被我那个宝贝女婿给拐带走了,那么多徒弟一个都没给剩下,你来了正好多一个人陪师母说说话。”

“看师母说的,好像我们整天怠慢了您似的。”

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从门外走进来两名女子。

正是穆念慈,和五弟子武眠风的妻子南琴,说话之人自然是南琴。

在“东邪”和黄蓉都不在“桃花岛”的日子里,多亏了南琴和穆念慈的协助,不仅将“桃花岛”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是帮忙照顾着郭逸和郭襄。

说起来,冯衡虽然才四十多岁,且已经是祖母辈的,只是对照顾小孩儿却没什么心得和经验。

当年一生下黄蓉,她自己就因为难产,而伤重昏迷了,黄蓉反而是“东邪”一手带大的。

“南琴啊,你来得正好,你师尊回来了,又给你们收了一个师妹,你一会儿将住的地方给安排好。”

南琴现在是“桃花岛”的大管家,里里外外一把手,尤其是武眠风去了临安之后,很多对外的事务,也都是由她来负责的。

“总叫金丫头也不合适,你之前的六位师兄、师姐,入门之后名字里都有一个‘风’字,不如我也送你一个名字吧。”

“金玉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希望你能早日找到自己心仪之人。”

冯衡给新徒弟取了个名字,随手还打趣了她一句。

特殊的遭遇,让冯衡的心态有些与众不同,“睡”了那么多年,醒来之后的心态,似乎还停留在当初的那个年岁。

“哎呦,还真是如玉的可人儿,让五师嫂好好看看。”

南琴走上前去,一把拉住有些拘谨的金镶玉——以后该叫金玉风了。

“七师妹是从西北来的吧?自己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五师嫂,我叫南琴,以后在‘桃花岛’有什么需要的,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南琴爽朗的性格,搭配上温柔甜美的言语,让这位初来乍到的七师妹,顿时没有了拘束感。

“多谢师母赐名,玉风见过五师嫂,以后还望五师嫂多多关照。”

“东邪”回归,又加上新收了一名弟子,自然要庆贺一番。

就在“伏龙居”的“凌青阁”内,摆下一桌宴席。

人不是很多,除了“东邪”夫妇,就是南琴、金玉风、穆念慈,又将杨铁心也请了过来,好歹陪着黄药师喝上两杯。

席间,冯衡才问起黄药师这一年多的去向,至于女儿黄蓉反倒是经常有“听风”的人,将书信和在外采买的礼物送过来。

“东邪”也没隐瞒,将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历,简单地叙述了一遍。

好在是有惊无险,而且武功境界又有长足的突破。

“黄岛主,方才你说我那老嫂子已经随着默儿,向临安来了?”

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同样听了“东邪”讲述经历之后,杨铁心就问出了自己关切的事情。

“不错,他们人多由军兵护送,老夫就带着徒弟先行了一步。想来一个月之内,默儿他们应当也能够来到临安。”

牛家村当年的事情,黄药师自然是心知肚明,也为这两个家庭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惋惜。

原本两个普通的人家,四个成年人,一死两逃,还有一个算是被骗走了。

二十多年后,刚刚人到中年的他们,只剩下两人,还分离将近二十四年。

知道了李萍他们南来的消息,杨铁心就无法安心在“桃花岛”住着了,十天之后独自回到了牛家村。

先去大哥郭啸天的坟上祭拜了一番,又住回了自己家中等着。

他知道,大嫂他们到了临安,就一定会来牛家村的。

不仅是新修建了那么大的“郭府”,更主要是,大哥郭啸天的坟墓就在这里。

只是杨铁心没想到,郭默他们到了临安之后,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再次延误一个多月后,才来到牛家村。

原本,杨铁心一大早在“郭杨酒肆”喝酒,现在的掌柜的,也是这家“郭杨酒肆”的老人了。

当然认识杨铁心,知道这位也是酒肆的老板之一,即便不管账或者不分成,在酒肆里吃喝总是不能收钱的。

郭默他们一到牛家村,杨铁心就收到了信息,本来这“郭杨酒肆”现在就是“皇城司”的人在经营。

回来准备纸马香锞的时候,自然被杨铁心看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郭默到了。

“皇城司”的人,是不认识李萍的,因此等到杨铁心赶到大哥郭啸天的墓前时,才看到阔别多年的大嫂。

“大嫂,这些年,您受苦了——”

两人认出了彼此,杨铁心走上前来,冲着李萍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年两家是通家之好,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在杨铁心心中李萍就是自己的亲大嫂。

更何况,还分开了这么多年,颠沛流离都逃到塞外大漠去了。

对于当年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大哥郭啸天的死,杨铁心一直很是自责。

正是大哥郭啸天,拼死挡住了那些蒙着面的贼人,自己才有机会逃走。

他始终忘不了,跟大哥郭啸天分别的最后一个场景。

漫天大雪在飘,杨铁心也已经受了伤,且不见了大嫂李萍和自己妻子包惜弱的身影,关键是她们二人都还怀着孩子。

蒙面的黑衣人实在是太多了,居然还携带着弓弩,大哥郭啸天的两条腿都被弩箭射穿了,而那对戟也丢失了一个。

“二弟,快走——”

郭啸天拼命地挥舞着手中的单戟,一把将杨铁心推了出去,自己用身体死死地堵住后门。

“大哥,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咱们结拜的时候说过什么来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大哥要赴死,我杨铁心岂能独活?”

“哈哈——你这个傻瓜,大哥双腿已废,绝难逃走,而弟妹和你大嫂都不见踪影,你想让大哥死不瞑目吗?快走——”

郭啸天再次杀死两名想要冲过来的黑衣蒙面人,对着杨铁心吼叫道。

“大哥,保重——”

看看郭啸天的双腿,再看看不断涌过来的黑衣蒙面人,杨铁心知道自己必须离开了。

否则,不只是他们兄弟二人会丧命于此,那两位不知所踪的妇人,以及她们腹中的孩子,恐怕也难以幸免于难。

杨铁心再看了一眼在厮杀中的大哥,转头跑向风雪之中。

现在,见到了大嫂李萍,又想起了大哥郭啸天,在血泊中挥舞单戟的身影。

悲痛地跪在了地上,老泪纵横,跪的既是大哥郭啸天的墓碑,又是受苦多年的大嫂李萍。

“他叔快快起来,地上凉,默儿把你杨叔父搀起来。”

郭默赶忙过去,将杨铁心从地上搀扶起来。

“杨叔父切莫如此,你们分别了这么多年,能够再次相见已经是上天的眷顾,爹爹在天有灵也会希望看到大家平平安安的。”

众人离开了墓地,郭默担心多留在那里,两位老人还是避免不了伤心难过。

一行人当天就入驻了新建的“郭府”,可惜没怎么住人,连吃喝都得从“郭杨酒肆”取来。

“默儿,娘想在这里陪你爹爹一段时间,这么多年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这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跟娘说的。”

郭默一听麻烦了,方才在墓地的时候,李萍不哭不闹的,郭默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人伤心到一定程度,情感无处宣泄,反而会憋出病来。

“娘亲,您也看到了,这个宅子一直没有住人,天气现在还冷得很,您要真想过来住,咱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

“院子里也光秃秃的,等春天到了,儿子让人种上树和各种花草,再挖个小池塘养上鱼,再招一些人打理这个府邸。”

“要不然冷冷清清的,郭平侄儿还小,住在这里不太合适。儿子还打算让他在‘桃花岛’上读书呢,毕竟六岁的孩子了,耽误不得。”

郭默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娘亲的脸色,发现说到小郭平的时候,娘亲明显有些动容。

看来这做祖母的,还是心疼自己的孙子啊。

郭默急忙朝着大嫂华筝使了个颜色,华筝当即明白了郭默的想法,在郭平旁边耳语了几句。

“祖母,平儿想去看大海,平儿想读书——”

一边说,一边看向华筝,那意思就是在问。

“娘亲,平儿学的对吗?”

李萍看在眼里,也哭笑不得。

“好了,娘知道你孝顺,知道你是为了娘好,那就听你们的,等春天再过来吧。”

李萍本性就不是一个很强势的人,明白了晚辈们的想法,就没再坚持。

在牛家村还是住了三天,郭默也陪着娘亲在方圆几十里,随意走走转转,想寻找一下当年的记忆。

好在有杨铁心在,毕竟那个时候,男人比女人出门的机会多,李萍在很多地方的记忆,其实都是听丈夫说起的。

三天之后,众人再次启程,赶奔“桃花岛”。

离开了临安城,郭默就无需那样小心谨慎。

让“皇城司”的人,给自己准备了几匹马,郭默、黄蓉、陈玄风和哈吉都上了战马,多出来的马车留在了“郭府”。

两天之后,弃马登船。

张大猛子亲自带人掌船,前后各有一艘大船护卫着。

郭默早已知道了官家对“桃花岛”的保护,准确地说是对岛上郭逸、郭襄的保护,直接出动了一支水军驻扎在附近,以“桃花岛”为中心,四面一定的海域都已经处于戒严状态。

宽阔的夹板上,小郭平正在欢快地跑着,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他,丝毫没有畏惧之感,反而充满着无限的兴奋。

张婷也像孩子一样,跟小郭平在追闹着,惹得华筝总担心孩子摔倒了。

最痛苦的要数哈吉了,这么多人,偏偏就是这个最健壮的哈吉晕船。

船开了没多久,哈吉就把早上吃的喝的全吐了出来,最后实在没的吐了,只好趴在床板上干呕。

“师傅,为什么小师姑和郭平师弟都不晕船,偏偏只有我晕船啊?”

看到郭默走了过来,哈吉有气无力地问道。

“因为就你吃的最多,也不看看你现在有多重了,哲别师傅现在要看到你,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来你?”

自打进入大宋境内,哈吉就迷上了大宋的各种美食。

关键是这孩子食量还大,最近几个月又多在路上,不自觉就放松了练功。

几个月下来,哈吉就被像吹了气一样,肉眼可见地胖了起来,至少能增重了三十斤。

“到了‘桃花岛’,就按照你那几位师兄以前的锻体之法,好好的练上一练,尽快给我瘦下来!”

“哈哈哈——郭老弟放心,现在那几个小子都不在,老陈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帮你盯着这小子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陈玄风,再次出现了,哈吉还不知道,他即将面临的是怎样恐怖的锻炼。

“娘亲,海风还是有些凉,您把这个披风戴上吧。”

黄蓉从包裹里拿出一件自己的披风,给李萍披上,并亲自在脖子前将绳结打好。

“蓉儿,娘可没那么娇贵。说起来娘也算是渔家的女儿,老家住在江浙一带,具体是哪里已经记不清了。”

“从小也随爹爹出海打渔的,这点海风就是比起大漠的北风来,都要柔和的多了。”

李萍淡淡地笑着,对黄蓉的举动,心里感到暖暖的。

“二师兄,南天说他们经常跟你到深海里去捕鱼,直接用手抓那种,又好玩又刺激,你能带我去捕鱼吗?”

张婷似乎跑累了,靠在一侧的船栏上,呼吸着潮湿的海风。

“婷儿,要想去深海捕鱼,你要先学会游泳才行,那几个小子都是练了一年才敢下去的。”

“等天暖和了,你就先跟你二师嫂学游泳去,你连游泳都不会,就想下海捕鱼啊?”

每个人第一次见到大海,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应,要么是向往、兴奋,要么就像哈吉那样。

“少岛主,要到‘小洲’了,现在朝廷的水军营地,就驻扎在‘小洲’上。”

“小洲”,是距离“桃花岛”最近的岛屿,却要比“桃花岛”小一些。

果然,还没靠近“小洲”,就看到一座小型的水寨。

是水陆结合的营寨,在水面上有大约两里地的纵深,停靠着十来艘大大小小的战船。

张大猛子连忙让人打出旗语,他的船进进出出“桃花岛”多少次了,跟水寨上下都混的很熟,也知道这是“燕王”殿下的家人。

“哇,好高的一座山啊——”

张婷的声音传来,原来,她看到了“桃花岛”上的安期峰。

其实,安期峰只有一百七八十丈高,只是有着周围海岛和大海的衬托,显出它的挺拔和雄伟。

时间不大,大船靠岸,张大猛子下去搭上板桥。

郭默一手扶着娘亲李萍,一手抱起小郭平,走下来大船。

早有人向岛内通报了郭默的行踪,等他们走下大船,刚刚出了码头,就看到迎面而来一众女眷。

以岳母冯衡为首,左右两边分别是南琴和金玉风,两人还分别抱着郭逸和郭襄。

旁边还跟着穆念慈,手里牵着不到五岁的杨过。

“亲家母,可把您给盼来了——”

冯衡紧走两步,来到李萍面前,热情地拉住李萍的手。

“娘,这是蓉儿的娘。”

郭默急忙在旁边解释道。

要不单看外表,现在的冯衡跟旁边的南琴比,真不好说谁的模样更显年轻。

“默儿,为娘自然能认出来,蓉儿就完全是按照亲家的模样长得,她们站在一起,活脱就是一对姐妹,太年轻了。”

郭默有些惊讶,没想到娘亲李萍,也有会恭维人的时候。

“咯咯,瞧姐姐说了,咱们就不要那样见外了,以后就姐妹相称吧。早就听默儿说起过您,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姐姐受苦了!”

冯衡说的倒不是客气话,郭默不仅仅是她的女婿,更是她姐姐的孩子,人家李萍把郭默养大成人,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她的恩人。

郭默趁机又将双方介绍了一番,彼此见礼完毕,也算是认识了。

“我的小襄儿,想爹爹没有?”

郭默已经忍了半天,出于礼貌,没敢第一个冲过去抱自己的女儿,等给双方都介绍完了,再也忍不住了。

郭逸和郭襄,是七月七日生人,现在都快两岁半了。

由于从“伏龙居”到码头,尚有几里地要走,两个孩子才被人抱着。

郭默一招呼,小郭襄先是眨了眨眼睛,看看郭默,又看了看抱着自己的金玉风。

“七姨,这个是我爹爹?”

金玉风到了“桃花岛”之后,也迅速地容了进来,从小缺少亲情的她,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尤其面对眼前这个小郭襄,对这个孩子,她完全就没有半点儿抵抗力。

才两岁多的小丫头,却聪明的很,只是时不时搞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总让人有些头疼。

但是,金玉风却偏偏喜欢小郭襄那样,总是跟在小郭襄的后边,不厌其烦地将她搞乱的东西,重新恢复原样。

“是的,襄儿,这就是你爹爹。”

“爹爹——”

得到金玉风的确认,小郭襄挣扎地从金玉风的怀抱里下来,张开两手就朝着郭默跑了过来。

“哎,我的小襄儿——”

郭默一把抱起小郭襄,兴奋的直接运起“金雁功”,原地拔起两丈多高,甚至在空中向前徐徐迈步。

一步、两步、三步.

郭默抱着小郭襄,居然在空中走来十来步,落地之后又一个“凌波微步”,回到了原位。

“咯咯咯——爹爹好棒,爹爹会飞——”

两岁半的小郭襄,一点儿都不觉得害怕,反而兴奋得很,“咯咯咯”一直笑着,两个小手还兴奋地挥舞着。

“就知道抱你的女儿——”

黄蓉在旁边埋怨了一句,然后也走向前去。

“五师嫂,将逸儿给我吧——”

黄蓉伸手将郭逸,从南琴的手上抱过来,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

“娘娘抱——娘娘抱——”

郭逸则想挣脱黄蓉的怀抱,不停地叫着,向南琴伸手。

“这孩子,连娘亲都不认识了?逸儿,这是你娘,快叫娘亲啊——”

南琴只得凑过来,一边安抚着小郭逸,一边不停地向他介绍着黄蓉。

黄蓉的心里有些难受,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离开孩子一年多了,再次回来,儿子居然都不认识自己了。

又看到另一边,郭默早已跟小郭襄打成了一片,甚至把女儿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骑着。

吓得一旁的李萍赶忙呵斥道。

“默儿,快把我孙女放下来,被吓到孩子了。”

见到娘亲发话了,郭默只好又把小郭襄放了下来。

“襄儿,这是你祖母,过去叫祖母吧——”

“爹爹,祖母是什么啊?”

小郭襄没有立刻上前见礼,反而朝着郭默问道。

“祖母啊,就是爹爹的娘亲,你是要叫祖母的。”

“哦,襄儿给祖母见礼了——”

挣脱了郭默的手,冲着李萍学着大人的模样,双手放在一起,行了个礼。

“咯咯,好乖巧的乖孙女,快让祖母抱抱。”

李萍一把抱起来小郭襄,在她那红扑扑的小脸上,亲昵个不停。

“姐姐,大冷的天咱们不要在码头站着了,到家里去吧。”

见众人寒暄的差不多了,冯衡才对李萍说道。

“到了这里,一切都听妹妹的安排,我们这么多人,打扰妹妹了。”

“瞧姐姐说的,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到了这里就是到自己家了,姐姐可千万不要跟妹妹客气。”

冯衡拉着李萍的手,众人陪同着就往“伏龙居”的方向走去。

“默哥哥,你这个当爹的,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吗?”

一个没注意,发现郭默又把小郭襄放到自己脖子上去了,郭襄像个大将军一样,指挥着爹爹向左向右的。

“哦,逸儿啊,他那么大了,你怎么还抱着他?让他下地自己走啊。”

听到黄蓉的招呼,郭默转头看了一眼,小郭逸正心不甘情不愿地趴在黄蓉的怀里。

“你逸儿跟襄儿是同一天出生的好不好,就大了一个时辰而已。”

黄蓉有些无语,合着女儿是亲生的,儿子就是捡来的吗?

郭默没闹明白黄蓉怎么就气呼呼的,这也太没道理了吧?

“凌青阁”内,黄药师已经让人安排了两桌酒席,女眷那一桌的凳子,特意让人包上了棉垫子。

“凌青阁”已装上了风门子,屋里放了两个炭盆,偌大的“凌青阁”显得暖烘烘的。

“爹爹,我们回来了——”

黄蓉抱着小郭逸先走了进来,一见到黄药师,小郭逸就挣脱了黄蓉。

“外公抱、外公抱——”

“你这个小没良心的,亏得我还为了你小子跟你爹爹争执。”

自己抱了儿子一路,依然没能得到这小子的认可,一见到“东邪”就跑了过去,黄蓉不觉有些失落。

“哈哈,小逸儿,怎么不认识你娘亲了?”

黄药师抱起小郭逸,还不忘打趣黄蓉一句。

众人陆续都进了“凌青阁”,由于人多,就按男女分坐了两桌。

黄药师、杨铁心、陈玄风、郭默和哈吉,坐了一桌,小郭襄却不愿意离开爹爹,只好在郭默的旁边给她放了个“宝宝椅”。

没错,这又是郭默当年的一个“杰作”,还是两年起给小杨过做的。

这玩意儿没什么技术含量,等郭逸、郭襄出生的时候,“桃花岛”上的木匠又做了几个,无论品相还是做工,比郭默当年做得强多了。

奔波的日子,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忙碌,而安逸的生活,莫过于每天睡到自然醒。

这个春节,恐怕是“桃花岛”上,过得最热闹的一个春节。

在临安的“南山樵子”南希仁,和武眠风一起提前两天回到了“桃花岛”,整整带了一船的年货。

程瑶迦也带着儿子来了,小家伙跟杨过同岁,生月上还要大上一些,黄药师给取得名字,叫做陆秉。

程瑶迦带着儿子,还有两个娘家跟来的老妈子和小丫鬟,直接住进了属于陆乘风的院子,每日里却喜欢和穆念慈、杨过母子在一起。

没想到,大年初一的当天,在皇宫待腻了的赵扩,也偷偷地和老太监一起,带着几名护卫就过来了。

老爷子又发挥“散财童子”的本色,对见到的所有孩子们,进行一通赏赐。

他自己乐呵,孩子们更高兴,这才是过年的意义,这也是他一个堂堂官家偷跑出来的目的。

一直住到正月初六,赵扩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一路上还不停地抱怨着。

“为什么那个燕王就能偷懒,他这个官家反而要回去‘坐监’?”

当然,如果每天早上没有小郭襄的打扰,那样日子会更美好一些。

郭逸、郭襄的小床,就并排放在郭默他们卧房内的一侧,小郭逸整天都能睡到日上三竿,小郭襄却不行。

只要阳光照进来,这小丫头就自动醒来。

也不哭不闹,只是悄么声地来到郭默的床上,熟练地钻进被窝里,粘着郭默。

郭默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练功了,关于武学,他现在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练什么,该怎么练。

也就是说,他已经完全没有了方向。

平日里,除了安排好哈吉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由陈玄风亲自监督着,剩下的时间就是在书房里看书。

这是“东邪”给他的建议,虽然黄药师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是仍然将大量的道家典籍堆满了郭默的书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