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纷至沓来

第二百八十一章 纷至沓来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燕王府,集贤殿。

郭默手里正拿着一封刚刚送来的情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集贤殿内早已燃起了蜡烛。

牛油大蜡,照如白昼,各个墙角都放置着火盆,整个集贤殿虽然空旷,倒也温暖。

在集贤殿的东侧,郭默还让人临时搭建的暖阁,文人比不得武夫,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总是要更保暖一些。

情报是刚刚送来的,好在文武重臣都已经入驻了燕王府,郭默索性就召集了几个人过来,一起讨论一下这封有趣的情报。

燕王府左长史赵汝述,司马程珌,咨议参军孟共赫然在座,要再加上在临安的右长史薛极,这就算是燕王府的三驾马车了。

除了这三位,郭默还找来了魏了翁、杜杲和刘克庄三位经略安抚使,甚至郭靖和张世杰,也被他叫过来旁听。

众人已经用过饭了,郭默就命人送上热茶。

情报的内容很短,已经在众人之间传了一遍,有的人低眉思索,有的人欲言又止。

唯有小小的张世杰,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他知道这是师傅给自己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殿下,关于您明日纳李姑娘为侧妃的事情,当初官家是直接在‘大庆殿’朝会上通告的,而且还特意派太子殿下,亲自去明州鄞县送了趟聘礼。”

“如今那位居然亲自来了洛阳城,还在您成婚的前一天,入驻了李姑娘的府邸,这件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

程珌作为燕王府的司马,又是刚刚从临安过来,对这件事情当然有自己的发言权。

没错,从那座宅院后门进去的老者,正是曾经大宋朝大权在握的一代权相史弥远。

官家赵扩听从了老太监的建议,专门派太子赵竑去明州鄞县,史弥远的老家面见这位权相,同时将一份价值不菲的聘礼送了过去。

这样的一个举动,在临安的朝野之间,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些人就在猜测,是不是官家又要起复史相了?

更是因此,众人知道了燕王殿下即将迎娶的侧妃,竟然是史相的义女千金。

这样一来,他们一位是手握二十多万精锐的实权王爷,一位是曾经权倾朝野,门生故吏多如牛毛的权相。

这二人如今通过一位燕王侧妃联系在了一起,那他们构成的这个关系网,可真的是牢不可破了。

当今官家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怎么没阻止这样的联姻?

有更多的人,开始担心太子殿下的位置,虽然太子赵竑也不是当今官家的亲子,但毕竟是正儿八经的赵宋血脉。

难道,要将大宋的江山,送到一个外姓人手上吗?

看来,在很多人眼里,郭默始终只是官家收的义子,没多少人用“赵昊”来称呼他。

对于这次明州鄞县之行,太子赵竑的心里很是复杂。

此前,他是想依靠史弥远这棵大树,来巩固他的太子地位。

在他看来,自己已经算是“摒弃前嫌”,不再计较史弥远过去的种种过错,即便将来自己登得大宝之后,他也打算给史弥远一个完满的结局。

没曾想,自己这两年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要迎娶史弥远的义女,为他的燕王侧妃了。

这个消息,简直就让太子赵竑直接崩溃了,这不是连他最后的希望都没有了吗?

更加让他崩溃的是,官家居然让他亲自到明州鄞县,为自己那位便宜弟弟送聘礼?

赵竑有心不去,却又有些不甘心,自己好不容易维护了一年多“忠臣孝子”的形象,因为这件事情在官家心中落下不愉快,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最后,还是他身边的一位智谋之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干脆将计就计,来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让太子赵竑借着这个机会,最终再跟史弥远摊牌一次。

甚至让太子赵竑给出了一个庄重的承诺,如果将来他坐上了那个位置,直接拜史弥远为“尚父”!

在他们看来,这可是一个极其诱人的承诺,当年的姜子牙、诸葛亮所受的待遇,也不过如此。

太子赵竑兴高采烈地去了,除了官家准备的聘礼,赵竑当然私下里也备下了厚礼,作为自己的登门礼。

没有人知道,太子赵竑和史弥远之间到底谈了什么,只是看到赵竑在史弥远那里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还是被护卫背着放到了马车上。

这,算是相谈甚欢吧?

然后,才有了史弥远,千里迢迢的洛阳之行。

他活了六十多岁,哪里受过这种颠簸之苦?

每日里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终于还是赶在李莫愁出嫁前,赶到了洛阳城。

“那么,诸位以为,这位史相此次前来洛阳城,打的会是什么主意呢?”

“要知道,之前他可是一直支持着太子殿下,而且跟莫愁早在去年就闹了矛盾,虽然没到断绝关系的地步,似乎也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诚意才对?”

郭默还是想不通史弥远的来意。

要说当初,他对这位史相还有些忌惮,但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郭默早已不在顾忌对方的势力。

即便自己只拥有从大金国和西夏手中获取的地盘,靠着燕王府现有的班底,和四大劲旅二十多万悍卒,自立门户都不算难事。

比起另起炉灶,让他全盘接手积弱已久的大宋,反而发展起来的难度还要更大一些。

“殿下,以老朽多年对史相的了解,也许这次史相是来寻求合作的。”

坐在上垂首的赵汝述,微微地呷了一口热茶,澹澹地说道。

“哦,赵长史的意思,这位史相会转过头来,支持咱们殿下?可是,他也不知道殿下的真实身份啊?”

魏了翁说话了,别看郭默现在麾下有所谓的三大经略安抚使,真要论起资格来,那还是得数这位魏了翁。

先是把河南府治理的井井有条,作为河南府的治所,洛阳城的恢复性发展,更是一日千里。

而关中平原收复之后,郭默能够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魏了翁。

虽然长安城的复兴也才刚刚起步,但所有人都相信,它的再次兴起必然指日可待。

“哈哈,华父啊,你还真是秉承了祖上的耿直啊?老夫说史相是来寻求合作的,可未必就是来支持殿下的,‘捧杀’也是一种杀啊。”

魏了翁乃是大唐名相魏征的后人,生性耿直,爱好做学问,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胃,改秘书省正字,出知嘉定府。

史弥远掌权时,力辞召命,后历知汉州、眉州、遂宁府、泸州府、潼川府等地,也算是仕途坎坷。

幸亏遇到了郭默,知其直、用其才,才有了他这几年的平步青云。

捧杀吗?如何捧我?

既然知道史弥远来了,终归会见面的,明日就是郭默大婚的日子,众人也没耽搁多久,又闲聊了一会,就纷纷告辞而去。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

除了新娘子,所有的宾客几乎都住在燕王府里,郭默倒不需要站在大门口迎客去。

只是吉时到的时候,郭默需要带着迎亲的队伍,去到李莫愁的居所,将她接到燕王府来。

侧妃毕竟是侧妃,规格上还是保守一些,尤其是程珌这个礼部尚书还在。

不过,郭默也好,李莫愁也罢,对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都不是那么的介意,给彼此一个心安,也许是这场婚礼最终的意义。

知道史弥远到了,郭默就没让冯衡再过去,免得二人碰到了脸面上过不去。

更何况一大早,李莫愁那边就传了话来,咱们这位史相要亲自送嫁过来。

因此,去迎娶的人,临时做了调整。

程珌留在燕王府安安稳稳地做他的证婚人,赵汝述就随着郭默一起,去应对那边的史弥远。

从燕王府出来,到李莫愁住的府邸,也就隔着一个街区,前后各有百十名燕王护卫队的军士,专挑那些相貌堂堂之人。

郭默的四大徒弟,一个个鲜衣怒马的,两两护持在一座八人抬的花轿左右,几个人兴奋地一夜都没睡好。

赵汝述充当引亲,而孟共则充当傧相。

郭默不是第一次成婚,此刻却同样感慨万千,觉得眼前就跟做梦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看到了一个府邸的大门,披红挂彩的,他知道到地方了。

冯衡没有过来,金玉风天不亮就带着听香和问芙过来了,另外还有四名丫鬟和四名小厮。

燕王府要增加一名侧妃,自然也相应地增加了八名下人。

大门打开,金玉风在门口迎候,都是自己人自然也没什么为难的,郭默只是封了一个红包就过去了。

到二门的时候,却是小龙女在听香和问芙的陪同下,早早地守在了这里。

“郭默,从今天开始,我是不是就要叫你‘姐夫’了?”

依然还是那副性子,即便是这样大喜的日子,也难得见到小龙女有一丝欢喜。

“哈哈,龙儿想怎么称呼我都可以,只是今天不要难为我就行。”

对于小龙女的性格,恐怕所有人都不如他清楚,自然不会去挑她的理。

“我在大宋皇宫中,偶尔得了一件东西,一直也没人用得上,今日就作为进门礼,送给你吧——”

郭默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双薄如蝉翼的物件,白色透明,上边精巧地走了些金色的丝线,递给了小龙女。

小龙女微微一愣,她知道自己守在这里,出于礼节是要为难一下新郎官的,可是小丫头就想不到有什么好的点子。

见到郭默递过来一件东西,看起来竟然有些眼熟,就伸手接了过来。

原来,郭默给小龙女的是一双金丝手套,以极细、极轫的白金丝织成,虽然柔薄,却非宝刀利刃所能损伤,能够抵御任何兵器的进攻,兵刃烈火,皆不能伤。

“这样的手套,好像古墓里也有一双,是当年祖师婆婆留下来的,跟你这双差不多,只是颜色有些不同。我很喜欢——”

终于见到这小丫头,嘴角露出一丝浅浅的微笑。

“哈哈,你喜欢就好,改天再传你一套空手入白刃的功法,以后不想带着刀剑了,这双手套也能做件兵器。你看这二门......”

礼物都送了,总得把门给新郎官让开吧?小龙女向旁边退了两步,将道路让开了。

郭默自然带着众人继续往里走,小龙女却没有跟着去看热闹,自顾自地离开了。

她要去收拾自己的衣物,从今天开始,就又要搬回燕王府里住了。

她还是喜欢住在燕王府里,不是贪图享受那份奢华,而是燕王府里够大,她总能找到空旷无人的地方,安心地修炼武功。

第三道门,就是新娘子闺房的门,一位老者正站在门前,气定神闲地等着。

史弥远——

离着多远,郭默、赵汝述和孟共就认了出来。

“哈哈,今日燕王殿下纳妃,有史相亲临,实在是增色不少啊——”

这就是郭默要带赵汝述前来的目的。

论资历,赵汝述不次于史弥远,论身份,史弥远是枢密院使,赵汝述却是刑部尚书再加上燕王府的左长史,又是赵宋的皇室宗亲。

只是,过去那么多年,赵汝述实际上算是依附在史弥远的门下,初见面时还多少有些不适应。

话说,这二位也有好几年没见了。

自从那年,赵汝述“奉旨”到两湖前线劳军,就彻底把自己搭出去了。

后来,成为了燕王府的长史,尤其在入驻洛阳城之后,赵汝述更是没了回临安的心思,甚至早就派人将他在临安的家卷,都接到了洛阳城。

这样做貌似不合乎朝廷的规矩,可是,谁又能说些什么呢?

“哦,原来是明可啊,这些年没见,你倒越发的精神了——”

看到跟自己说话的,正是当年自己的两大智囊之一的赵汝述,史弥远的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遥想当年,他史弥远贵为枢密院使,六部尚书除了老程珌的礼部,都会以他马首是瞻。

大理寺和御史台,更是直接掌控在自己手里,就算是官家赵扩想要发布什么诏令,没有他史弥远的通过,那也就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薛极和赵汝述,更是他史弥远最为倚重的两大智囊,无论军政还是民生邦交,这二人还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可如今......

这二人居然成为了燕王府的左右长史,而为数不多的,敢跟自己在“大庆殿”上分庭抗礼的老程珌,居然也成了燕王府的司马。

这样的配置,不亚于大唐时期,历代君主给东宫太子的配置吧?

即便那时候,有什么东宫六率,又怎能比得上眼前这位燕王殿下,麾下带甲二十多万啊。

看着满面喜庆的郭默,史弥远原本自信满满的心,莫名地有一丝怀疑。

我真的能驾驭得了此人吗?

“原来史相在此,您当早点通知本王的,再怎么说您也是莫愁的义父,那也自然就是我郭默的长辈,如此婚姻大事,却是有些草率了。”

郭默装出刚刚知道史弥远到来的样子,甚至有些毛脚女婿怕见老岳父的神态,连站在旁边的赵汝述看到了,都给这位燕王殿下暗挑了一个大拇指。

“哈哈,贤婿说什么话来?前些日子,老夫精神状态不好,甚至还跟莫愁起了点争执,为此老夫还特意向官家请了假,回乡修养了一段时间。”

“身体刚刚恢复,就收到了官家送过来的聘礼,老夫才知道原来莫愁这丫头,竟然被燕王殿下相中了,这是她多大的造化啊?”

“虽然,到洛阳城来千里迢迢,虽然,老夫的身体也未必能经得起这一路的颠簸。但是,老夫还是来了,佳儿佳妇,如此天作之合,老夫又岂能错过?”

“官家给的聘礼足够丰厚,可惜路途太远,婚期又赶得紧,老夫就只好带点银票过来了,凡俗之物还希望不要污了贤婿的慧眼。”

史弥远说完,向旁边的石勇使了一个眼色,石勇会意转过身进屋去,抱出来一个长条形的锦盒。

凋龙画凤的锦盒,送给燕王也算合乎规矩,十字插花打着红绸结,这一箱难道都是银票?

“哈哈,这么多年了,史相务实的作风依然没变啊,这份礼物才是最实在的,老朽厚颜就替燕王殿下收下了。”

见史弥远真让人将礼盒抱出来了,赵汝述也没客气,就想着自己过去接过来,总不好让郭默自己去抱那个盒子吧?

“赵长史,您可拿稳当了——”

见到赵汝述伸手来接,石勇也没拒绝,反而好心地提醒道。

“哎幼——”

一入手,赵汝述就知道要坏,这箱子怎么会这么沉?

紧跟在赵汝述身后的,正是郭默的大徒弟张世杰,别人都沉浸在师傅成婚的喜庆中时,张世杰却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

尤其是,他昨晚旁听了在集贤殿里那场讨论,史弥远来了?

那还了得,这位权倾朝野的一代权相,张世杰自然也是闻名已久,尤其这个人的城府和手段,张世杰也听过很多。

他来了,会不会给师傅带来麻烦呢?

虽然,天塌下来自然有高个子顶着,张世杰还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因此,一见到这位闻名已久的权相,他就格外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

赵汝述手刚一哆嗦,张世杰就看出了不对。

“赵长史,这种粗活还是让小子来做吧,您老陪着我师傅就行。”

斜刺里一个向前,单手接过了锦盒。

这份机敏,这份睿智,看在众人眼里,纷纷点头。

石勇则微微一愣,这个锦盒并不是木制的,而是用精铁铸成,外边刷了彩漆,让人误认为是一个木制的锦盒。

而且,史弥远也说了,送了一些银票,那么银票会有多重?

赵汝述一时不查,差点儿吃了个闷亏。

“哇,师傅这盒子好重,这得装多少银票啊?”

张世杰也意识到,对方恐怕是故意这样的,索性就出口点了出来,反将对方一军。

“哈哈,你口称师傅,应当是燕王的徒弟吧?不错,是一个机灵的年轻人。银票不多不少,老夫放了一百万两,作为莫愁的陪嫁,也愿二位百年好合。”

“嘶——”

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百万两啊?好大的手笔!

“哈哈,恩相如此抬爱,小婿就却之不恭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送礼人。

就算郭默心里对史弥远有再大的成见,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看在这一百万两银票的份儿,郭默还是自称了一句“小婿”。

反正这老史头一见面,就也一口一个“贤婿”的叫着。

后边的程序就简单了。

郭默“绞尽脑汁”地背了两首催妆诗,新娘的闺房门打开了,在两名丫鬟的搀扶下,一身红装、带着盖头的李莫愁走了出来。

按照规矩,新娘的脚不能沾地,自然由郭默俯身背了起来,一直背到府外的花轿上。

一路吹吹打打,鸣锣开道,鞭炮齐鸣,四大徒弟还不时地向两旁围观送祝福的行人,撒着手中的喜钱。

六枚或八枚铜钱,用红绳穿着捆起来,也不知道撒出去了多少。

反正从接到新娘一直到燕王府,这小哥四个的手就没停过,他们还有意朝着那些年老的,或是穿着朴素的人扔过去。

接下来的流程自然是千篇一律,见到史弥远到来,老程珌难得大方一回,没再找他的茬。

史弥远坐了女方长辈的位置,而南希仁作为郭默的师傅,自然是男方的长辈。

看看时辰差不多了,老程珌突然又化身为天使,变戏法地拿出一卷圣旨。

自然是远在临安的官家,对这新婚夫妇的一顿祝福,并对燕王侧妃的正式册封,这有没有皇家的册封差别还是很大的。

至于具体的赏赐,官家赵扩只说了一句,婚期仓促、距离遥远、容后面领,倒是一整套燕王侧妃的服饰,老程珌还带了过来。

冯衡和黄蓉也露了面,不过她们在后宅,前边走的是朝廷上那一套,后宅却是真正的家庭礼仪。

给黄蓉这个正牌的燕王妃敬过茶,李莫愁以后再叫“大姐”,其中的意味就变了。

前院自然是大排延席,史弥远这个特殊的人物,由赵汝述和老程珌两人陪着,郭默也省心不少。

本来史弥远打定主意,今夜想跟郭默这位干女婿,敞开心扉地谈一次,首次遭遇“英雄醉”的史弥远,却同老程珌双双醉倒了。

既然召集众人来了洛阳城,自然要过了年才离开的,也不急于一时的叙旧,都是老熟人又是燕王的下属,也不存在挑理和灌酒的问题。

再说了,当一坛坛“英雄醉”被拍开封泥的时候,那些人哪还顾得上找新郎官的麻烦?

“师傅,外边有人送来一份贺礼,这是礼单还有一封信。”

这时候,大徒弟张世杰从外边走了进来,来到郭默近前低声地说道。

郭默看看外边的天色,已经是夜幕降临了,他就有些诧异。

昨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也是张世杰说有人送来一份贺礼,和一封信。

来送礼的,是从中都远道而来的哲别师傅,信却是拖雷写的。

没涉及任何的军国大事,无非是些祝福的话语,郭默看得出来,无论是哲别师傅还是那封信,都透露着难言的“生疏”,干巴巴的客气。

哲别就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

甚至都没有留下来喝一口徒弟的喜酒,还是郭默硬塞了两坛“英雄醉”过去,说一坛给哲别师傅,一坛带给拖雷。

今天,居然又有人这样?

“世杰,来的是什么人?”

郭默没有看礼单,只是打开了信看了一眼。

“昔日故人,特来贺喜——”

郭默觉得这也有点太故弄玄虚了吧?

既然人已经到大门口了,还需要送封信进来吗?

难道,对方觉得他是应当由我亲自去接进来?

“禀师傅,来的是一位年轻的公子,跟您的年龄应当差不多,弟子看着有些眼熟,却断定从来没有见过此人。”

“他说你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您大婚的日子,怎么也得赶来祝贺一下。”

跟我年龄差不多?老朋友?世杰还觉得眼熟?

这会是谁呢?

郭默这才看了一眼礼单。

好家伙,好东西还真不少,这些东西换算一下,怎么也得值十万八万的吧?

“大哥,我出去一下,应该是来了一位老朋友,这里你照看一下。”

郭默跟大哥郭靖耳语了几句,让大哥替自己招呼大家,既不失礼也更让自己放心。

“世杰,带为师去见见此人——”

郭默跟着张世杰出了大殿,一股冷风吹来,澹澹的酒意瞬间荡然无存。

穿过一道院子,郭默他们就来到了燕王府的大门处,王府的正门很少打开,通常来人都是走左侧的小门。

此时,小门虚掩着,因为张世杰进去禀告了,值守的门房就陪着来人在那里等着。

小门打开,郭默就看到燕王门口,正有一位年轻的公子,身穿一套皂色的的武士服,倒背着双手,右手中把玩着一把洒金的折扇。

大冬天的,这把折扇自然不是扇风用的,应当是来人的武器,可是腰间居然还悬着一把宝剑。

虽然只是一个背影,此人站在那里,浑身上下却透露着七分贵气,三分冷意。

“不知这位兄台是......”

郭默开口招呼道。

“哈哈,郭兄多年不见,还记得故人否?”

来人闻言,转过身来,冲着郭默一抱拳。

果然是他,看来此人现在愈发的谨慎,武功也高明了不少,他到了洛阳城,居然瞒过了“听风”的耳目。

不过,他能够只身前来,却也有几分胆色。

“哈哈,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完颜兄,来者既是客,里边请吧——”

“世杰,去让人在小花厅设一席,再去把孟都统叫过去,你也一起过来。”

看着郭默坚定的眼神,似乎没有因为自己的突然到来,而感到半点惊讶。

难道说,他早就知道我要来?

那是康城内部出了问题,还是我进洛阳城就露出了行藏?

郭默的随意安排,看在来人的眼里,却让他凭空多想了很多。

没错,来人就是盘踞在西夏康城的完颜康,如今也是赵王了。

完颜康的到来,不是说郭默不惊讶,而是他事先猜到了一些。

最主要的是,现在的郭默,无论是他个人的实力,还是他麾下的实力,这世间实在没有太多事物或人,能让他震惊的了。

郭默将完颜康让进了燕王府,完颜康一边往里走,一边观看着这座燕王府。

真够气魄的啊——

完颜康自小就在中都的赵王府长大,完颜洪烈作为大金国数得着的王爷,所居住的王府自然也不会太差。

但是,跟眼前的这座燕王府比起来,那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

甚至,就连完颜康去过的中都皇宫,也未必能比得上这座燕王府。

作为金国曾经的小王爷,自然也知道这座燕王府的来历,只是他常年生活在中都城,后来又去了西夏。

连洛阳城都是第一次来,更不要说这座燕王府了。

小花厅也在燕王府的前院,平日里人少的时候,郭默或者其他在燕王府办事的臣属,也偶尔会在这里坐一坐。

他们二人不紧不慢地走过来,张世杰却早已一熘小跑地过来布置了。

“完颜兄,这个时间过来,想必还没用饭吧?今天你算是来着了,府上新得了一种酒,叫做‘英雄醉’,来年会在西夏境内出售,今天就让完颜兄先饮为快。”

无论是送哲别和拖雷的酒,还是现在拿“英雄醉”来款待完颜康,郭默也算是不遗余力地在搞宣传和推销了。

当然,该有的情分还是在里边的。

蒙古和西夏的市场要想打开,还必须从上而下来,这“英雄醉”自然也不会是让平民百姓来购买的。

时间不大,一桌丰盛的酒宴就摆下了,孟共和张世杰也联袂而来。

“殿下——”

“师傅——”

虽然郭默的几个徒弟都已经入了军旅,跟他也算有了上下级关系,但是郭默依然还要求他们以“师傅”称呼自己,而不是叫“燕王殿下”。

“来来来,我给你们引荐一下。完颜兄,这是郭某麾下的第一大将,‘敦武军’的都统孟共,现在‘正好’驻守在银州。这小子呢,是郭某收的一名学艺不精的小徒弟,名字叫做张世杰。”

“你们二人可要听好了,今日赶到洛阳城来给我祝贺这位,是郭某多年的老朋友了,也是大名鼎鼎的、威震西夏的,赵王完颜康——”

等郭默介绍完,他似乎就能看到,完颜康和孟共的眼神之间,你来我往的,飘过一缕一缕无形的杀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