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三百二十三章 西夏归宋

第三百二十三章 西夏归宋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西夏四月时,却已经春尽江南。

昊王宫外,细雨蒙蒙,昊王宫内,慕容嫣却遭受一日一夜的折磨,终于顺利生产了。

即便是有着一流境界的身手,慕容嫣却觉得,自己似乎半条命都要搭进去了。

“默哥哥,是个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这是慕容嫣的第一次生产,很不幸遇到了难产的情况。

这孩子头有些大,愣是把慕容嫣疼得死去活来的,最终时刻虽然没有昏迷,却也没有力气去顾及婴儿的男女。

“嫣儿,是个儿子,你来看看,他的眼睛长得多像你啊——”

刚刚出生的婴儿,已经被清洗干净了,用一领松软的襁褓包裹着。

在这里,郭默和慕容嫣,双方都没有什么亲人,自然就没有人跟郭默抢着抱孩子了。

听到自己生了一个儿子,慕容嫣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似乎她更盼望着生一个女儿?

“嫣儿,你不用受慕容秋荻的影响,这孩子身上虽然也流着慕容氏的血液,但更是我大宋赵家的后代。”

“只要有我郭默在,就没有人能利用咱们的孩子,这孩子既然是在这里出生的,朕就封他为‘宁王’吧,封地就是这个中兴府了。”

除了长子郭逸,其他的几个儿子,郭默尽量做到能一视同仁,至少现在还都是小孩子,尚未出现任何不和谐的苗头。

“嗯,嫣儿相信默哥哥,给儿子起个名字吧。”

事已至此,即便在慕容嫣内心深处,还是隐隐觉得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可是,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到底是无辜的,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啊。

“既然你担心这孩子将来会行差踏错,不如我就送他一个‘适’字吧,‘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取名郭适你看如何?”

望着窗外的细雨,郭默思索了片刻道。

“郭适?知书达理,尊师重教,能吃苦、有毅力的人,好,这个名字我喜欢。”

慕容嫣可不是一味习武,从小也算是刻苦学过先贤典籍的女子,听到郭默给孩子取了个“适”字,自然欢喜的紧。

最难熬的是坐月子的一个月,因为身边实在是没什么亲戚照应着,除了几名宫女,都是郭默在陪着慕容嫣。

月子一过,在中兴城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满月”酒。

现在,慕容嫣还是西夏的女帝,她生下的儿子,自然就是西夏将来的储君,至于大宋皇帝给的“宁王”封号,却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要说“宁王”这个封号,自古就有之,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朔到周朝。

“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

“周公谓文王为宁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

这里的宁王指的是文王,“宁”当作“文”来用。

真正被皇帝册封为“宁王”,却是唐代的李宪,唐睿宗李旦长子,本名李成器,李旦登基后为太子。

但是,其弟弟李隆基因为政变帮其父李旦夺权,功劳及声望很大,于是李宪把太子位让给了李隆基,他就被封为宁王。

而宋朝,本身也是出现过宁王的,赵元偓,字希道,宋太宗第六子。

宋真宗继位后,先后被封为彭城郡王、宁王、相王、徐王。

天禧二年春,王宫失火,赵元偓受惊吓而死,年四十二。

这几位“宁王”的经历,结合眼前这位被封为宁王的郭适,让一些心思沉重的大臣,有些浮想联翩。

西夏丞相杜杲,“敦武军”都统制孟共,“靖难军”都统制郭靖,“黑风双煞”、郝大通、陆乘风等等,再加上西夏原有的一干重臣,这个满月酒还是喝得热热闹闹的。

经众人的一致起哄,慕容嫣也亲自将刚刚满月的小郭适抱了出来,又是一番称赞声,关系近的比如郭靖这样的,更是将孩子抱在怀里亲昵的不行。

作为这里的百官之首,杜杲也将小郭适接了过去。

一个月大的婴儿,正常的只会酣睡,这个婴儿却精神的很,随着一个人又一个人传来递去的,居然在那里咧着小嘴笑着。

杜杲已经五十七岁了,连孙子都有好几个了,抱孩子的姿势令郭默都自叹不如。

“哈哈,陛下,老臣观宁王殿下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长大后又是一位俊俏的小郎君啊,哈哈哈……嗯?”

到了小郭适这个级别,祝福升官发财的话,自然是不好说的,眼见得这孩子长得如此白净,杜杲就顺口夸赞起了孩子的样貌。

只是,当杜杲的左手,无意中触摸到小郭适的后脑时,脸上的笑容登时竟然凝固了。

“呵呵,老臣有些不胜酒力,这手上都没力气了。”

慕容嫣顺手把孩子接了回去,跟众人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小郭适回后宫去了。

杜杲的面部变化,自然没有逃过郭默的眼睛。

不过,现在正是众人觥筹交错之时,郭默也不好当场问个清楚,只好等酒宴之后再说。

酒宴过后,众人离去,郭靖也来告辞。

原本他就是陪同郭默来应对欧阳克的,没想到还在西夏打了一仗,直接将西夏境内的蒙古铁骑给一勺烩了。

“大哥,你回中都之后,除了日常的训练军队,对居庸关外的蒙古军,也要时刻提高警惕。”

“我已经通知了陆师兄,他会派出两百人的‘听风’到草原去,不过,你军中的伺候该怎么行动就怎么行动。”

“当初定下的三年迁都,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将来你的北方军区都督府会设在昌平,很多事情要提前做准备啊。”

对于郭靖这个大哥,郭默从来就没什么不放心的。

“二弟,娘的年龄大了,我想将她带在身边,也方便照顾。平儿这些年都在桃花岛待着,我这个做爹爹的也有些太不尽职了。”

“如今他也已经十二岁了,我打算将他直接带到军中去,也好跟忽必烈做个伴儿。”

忽必烈大郭平三岁,如今已经十五岁,能文能武,是拖雷最喜欢的儿子。

也许担心自己遭遇的事情在儿子们身上重演,拖雷让忽必烈拜了郭靖为师,并让他跟随郭靖来到了大宋。

可是,在忽必烈走后,拖雷竟然意外地让长子蒙哥去了东瀛四岛,现在那里也已经成为了拖雷的地盘。

只是,当初听从了郭默的建议,岛上的男丁几乎已灭绝,留下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

当然,高丽的忠宪安孝大王,也死在了拖雷的东征之中。

“大哥,忽必烈你是怎么打算的?”

忽必烈拜师郭靖的事情,郭默也已经知道了,早在几年前,郭默还曾经见过忽必烈一面,小小的年纪就显露出与众不同来。

现在,听到忽必烈竟然成了大哥郭靖的徒弟,郭默总觉得这事情有些怪怪的。

“二弟,他是拖雷安达的儿子,那就跟我们自己的儿子没什么两样。况且,这孩子的确聪明的紧,大哥我自己的功夫,除了丐帮的两项绝学,我准备倾囊相授于他。”

听郭默问到自己的徒弟,郭靖没来由的一阵兴奋。

郭默早就有了好几个徒弟,郭靖更是帮二弟带过那几个小子几年,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一直有些羡慕。

直到在大朝遇到了忽必烈,拖雷安达竟然让他拜自己为师?

郭靖飞马到了汴梁城,参加郭默的登基大典,忽必烈则同陆冠英一起,率领着“虎贲军”先回了河间府华筝那里。

看着大哥的样子,郭默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小家子气了。

是了,就算是忽必烈在另一个时空里,横扫中原,平大理灭南宋,开创了大元王朝。

可是,这里毕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时空,自己的出现,已经将所有的一切改变的面目全非。

如今的蒙古,已经是自保有余而进攻不足,大宋更是蒸蒸日上,空前的强大,难道自己还会惧怕忽必烈这个十五岁的孩子吗?

“大哥,忽必烈那孩子,我曾经在大漠的‘七贤庄’见过他一次,的确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想必你已经开始传授他‘大漠八法’了吧?既然丐帮的绝学不便于传授给他,等他‘大漠八法’练到第三层之后,你将‘朝阳落日掌’传授给他吧。”

“另外,平日里也督促他多读些书,将来迁都之后必有追加恩科,也让这小子下科场试一把。”

既然忽必烈注定成不了元朝的开国皇帝了,郭默就想着这样的旷世奇才可不能浪费了,也许将来还能成为大宋的栋梁呢。

“哈哈,好,二弟你还不知道吧,忽必烈那小子可是对你崇拜的很,要是让他知道这是你对他的要求,我想那小子读起书来,会更加用功的。”

见到二弟把“朝阳落日掌”都许出去了,就知道郭默这是彻底认可了忽必烈。

要知道,郭默和郭靖不同,他现在已经成了大宋的皇帝陛下,那么同拖雷之间的“安达”之情,无论如何是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

而郭靖,不仅仅是拖雷的结拜安达,更是拖雷的亲妹夫,也就是忽必烈的亲姑父,忠厚善良的郭靖,自然想彼此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郭靖走了,还带走了哈吉。

已经十九岁的哈吉,长得高大威勐,这几年跟着郭默,武功却始终没能突破到二流境界。

这是一个天生的沙场战将,就跟自己的三徒弟呼延德一样,索性郭默再次把这小子甩给了大哥。

毕竟,郭靖现在也是手握十万大军的北方军区大都督,手下可用的统兵大将有些捉襟见肘。

为了攻取汴梁城,彻底覆灭大金国,郭默特意将“靖难军”的副都统之一秦矩,调入了“岳家军”去辅左年轻的岳翱。

而郭靖手下的得力干将“铁掌无情”陆平生,也已经进入“锦衣”,成为了“锦衣”的大统领,郭默自然得给大哥输送一些新鲜血液。

之前的四师弟封戈是一个,而自己这个四徒弟哈吉,就是郭默送出去的第二个。

至于,如今尚在河北军前锻炼的大徒弟张世杰,和三徒弟呼延德,郭默心中早已替他们想好了去处,只是目前一切时机未到而已。

“大哥,你要是将娘亲接过去,就让她老人家住在中都城里吧,让大嫂带着侄女也住在中都城,这样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临别之时,郭默还是细心地嘱咐道。

他是了解自己这个大哥的,要是郭默自己不提出来,大哥就敢让娘亲和大嫂都跟着他一起住昌平去。

那里的生活设施远不及中都城,更是处在宋蒙交界的前沿,安全上都未必能有所保障。

郭靖没有再做停留,带着哈吉离开了,他要先去汴梁城接上娘亲李萍,然后再北上中都。

……

“陛下,杜丞相在外求见——”

郭靖刚刚离开,守在昊王宫外的“锦衣”就进来通禀道。

原本郭默还想着去找杜杲呢,没想到他自己居然亲自前来了。

“请杜丞相进来吧——”

毕竟杜杲现在明面上是西夏的丞相,郭默还是在前边搭了一个“请”字。

“臣杜杲参见陛下——”

杜杲刚想行大礼参拜,被郭默制止了。

“杜卿,虽然太上皇规定了见朕不再称‘官家’,却也不必次次都行大礼,这个事情回头还得通告一下,除却一些重要的场合,还是不要动不动就行大礼的好。”

太上皇赵扩,在郭默登基前一夜召集朝中重臣,通告废除“官家”而称呼新帝郭默为“陛下”的事情,郭默最终还是知道了。

他没有责怪老爹的多此一举,反而感受到了来自赵扩浓浓的慈父深情,郭默更知道,这是大宋多少代帝王内心的奢望啊。

“杜卿,今日在我儿的满月宴上,杜卿为何突然变了颜色?可是有何事不妥吗?”

杜杲,是当年郭默麾下的四大经略安抚使之一,虽然位次上不及魏了翁,但是却是跟郭默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

毕竟,那几年郭默一直住在洛阳城里,跟当时任河南经略安抚使的杜杲,也算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陛下,臣当时也是勐然发现了一事,差点做出失礼之举。回去思想了半天,觉得还是来跟陛下说一声的好,不管将来会不会真的发生,也能做到有备无患。”

杜杲低沉的声音说着,甚至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样子。

郭默很是不解,按理说这个杜杲也是军政皆通之人,比起魏了翁来更加的豪放一些,很少见到他这样畏首畏尾的时候。

“杜卿,此处只有你我二人,出君之口、入我之耳,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无论你说了什么,朕都不会记恨于你。”

这是一个忠贞耿直的能臣,郭默不想让他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就先拿话语开解道。

“陛下如此待臣,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陛下,今日臣抱宁王殿下之时,左手无意中触摸了宁王的后脑,却发现这孩子竟然天生长着反骨……”

当杜皋将“反骨”二字说出口的时候,即便是那样一个忠贞耿直之人,也及时住口了。

“脑后反骨?”

郭默惊的站了起来,他没想到杜杲说的是这件事情。

此事可大可小,尤其是在大宋这样的时代,历史上最有名气的“脑后有反骨”,要属“三国演义”里的魏延魏文长。

可是,现在还只是大宋朝,郭默也只是把“封神演义”给剽窃了出来,那本“三国演义”的面世,恐怕还得再等几百年呢。

在后世科学和医学发达的年代,郭默当然明白这所谓“反骨”的由来。

一些人枕骨突起,就具备了反骨的基础,侧面看他们的头像,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

同时,反骨也可以指额头特别突出者,叫额前反骨,民间俗称“锛儿头“。

另外一种则是精神性的,是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气质的异端、叛徒、内奸等等。

其实,这些貌似积累了历史的沉淀性智慧,很多人都知道它是靠不住的,但又因为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人们在对现实本质缺乏了解的时候,开始倾向于这些玄乎的说教。

不过,郭默也没办法跟杜杲,或者说跟这个时代的人讲清楚“反骨”的本质。

“好了,此事朕知道了。杜卿,‘反骨’不‘反骨’的,不在于一个人的长相如何,虽然有‘相由心生’的说法,但是更多的是后天的环境和培养。”

“一个孩子而已,就算是将来长大了,我大宋也不知道强大到了何种地步?杜卿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此事朕心中有数。”

郭默了解杜杲的为人,自然也知道他来说这件事情,完全是出于对大宋的考虑,一片忠心而已。

“既然陛下心中有数,老臣就不再赘言了,劳累了一天陛下也早点休息吧,老臣告退——”

杜杲躬身退了出去,郭默却坐在大殿之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按理说,郭默是不在乎所谓“反骨”的说法的。

可是,想起慕容嫣曾经的忧虑,慕容秋荻曾经的请求,以及慕容世家那个几百年兴衰数次的诡异存在,让郭默都有些不确定自己的坚持了。

……

三日后,是西夏大朝会的日子。

大半年了,一般上都是由西夏丞相杜杲主持的朝会,处理着各地汇总上来的具体事务。

可是,今日却有些例外。

当文武众臣都进入大殿之时,却发现女帝慕容嫣正端坐在正中央的宝座之上。

难得的是,今日的慕容嫣居然没有再轻纱罩面,很多朝臣还是第一次见到慕容嫣的样貌。

慕容嫣的出现,让满朝文武有些措手不及,就连杜杲都有些纳闷。

“诸位,我就是大夏女帝慕容嫣,很多人都还没见过我的模样,今日算是跟诸位认识一下。”

“感谢诸位这几年来,对我的支持和对大夏的忠诚,慕容嫣在此一并感谢——”

说完,慕容嫣从宝座上站了起来,冲着下边的文武抱拳躬身一礼。

“这、这……”

“这是我等应做之事,怎敢受女王此礼?”

下边的众臣,尤其是一些朝中的老臣,也纷纷还之以礼,口称“不敢”。

“杜相,劳驾您去请陛下过来吧——”

突然,慕容嫣对着杜杲说道。

杜杲眉头一皱,他自然明白慕容嫣口中的陛下指的是谁。

问题是,虽然军国大事都是由郭默来做最终的决定,但是,到西夏这么久了,郭默还从来没参加过西夏的朝会。

现在,这位西夏的女帝,大宋的淑妃娘娘,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要自己去请陛下前来,难道是?……

“臣杜杲,谨遵王命——”

杜杲虽然有些疑惑,却还是躬身出了朝堂,来到大殿外。

“你等可知道现在陛下在何处?”

大殿外,自有“锦衣”的人在守卫,杜杲随便叫住一个人问道。

“杜相,陛下好像一大早就去了西院,听说武统领要突破了,陛下得到禀报就赶了过去。”

武统领,就是郭默的二徒弟武南天,现在是跟李志常一样,是“锦衣”的副统领。

武南天从年前就开始闭关了,这都过去五个多月了,难道今日要出关了吗?

杜杲出了大殿,径直往西院而去,离着多远呢,就听到西院内的打斗声。

整个西院,都被“锦衣”的人占据着,作为日常的起居和练功场所,除了正常执勤的人,其他人一般上都留在这个院子里。

杜杲走进院子一看,发现围拢了几十名“锦衣”,场中有两人正在动手,一个是“锦衣”大统领“铁掌无情”陆平生,一个正是刚刚出关的武南天。

而郭默负手而立,站在场边正看着二人的打斗。

原来,郭默刚刚用完早饭,李志常就跑了过来,告诉他武南天要突破了,郭默就急忙赶了过来。

自己这个二徒弟,是众徒弟中跟随郭默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目前在武学上成就最高的,二十二岁马上就要突破到一流境界了。

当郭默赶到的时候,武南天已经跟陆平生打斗在了一起,一看徒弟的状态,郭默就知道他距离最后的突破尚差一步。

“铁掌无情”陆平生,跟武南天同样的二流境界,可经验和功力却要略强于武南天,手中的铁掌更是挥舞得风雨不透。

他知道自己是在给武南天喂招,让他把多年的积累全部迸发出来,于是气转阴阳、守住门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郭默看着二人打斗了二十多个回合,武南天始终也没能迈出最后的一步,手中的“朝阳落日掌”却越来越快,前后换招之间仿佛都没了间隙。

“他们二人打斗了多久?”

郭默轻声地问旁边的“锦衣”。

“禀老师,两位统领已经交手五十多回合了。”

“志常,你也过去,用‘三花聚顶掌’对付他,逼他突破极限。”

郭默想了想,还是转头对一旁的李志常吩咐道。

就这样,陆平生和李志常两人双战武南天。

李志常主攻,陆平生主守,二人相交了一年多,对彼此的武功也熟悉的很,配合起来更加的默契。

“来吧,我武南天有何惧——”

武南天看到了师傅的到来,现在李志常又上来了,他就知道这一定是师傅的吩咐,随即大喝一声,将自己的内力运到了极致。

十招、二十招、三十招……

武南天对上两名身手不输于自己的人,咬着牙在坚持着,却逐渐落入了下风。

“难道准备了这么久,我还是会失败吗?”

“师傅说,‘朝阳落日掌’练到极致,都是可以让一个绝顶高手,突破到‘半步先天’的,难道我武南天就这么差劲吗?”

“南天,何为朝阳?何为落日?东为朝阳,西为落日。原本就是同一个太阳,难道它从东到西,你就不认识它了吗?”

“不要拘泥于掌法的招式,但见敌人招来,随意挥掌攻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自己这个二徒弟,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内向,或者说太保守了一些。

这样的性格,交给他什么事情去做,算是一个踏实的人。

但是,在练武一事上,这种性格却有些拖自己的后腿了。

因此,自跟随郭默练功以来,武南天的每一次突破,都显得比别人要来的困难一些,也更痛苦一些。

郭默用上了内力,如晨钟暮鼓一般,声音在武南天的耳边响起,更像是击打在武南天的心灵之上。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三人再动手,掌法还是那套“朝阳落日掌”,陆平生和李志常却再找不到方才的感觉,即便李志常也是学过这套掌法的人。

又是十招、二十招、三十招……

“啪——”

三人六掌撞在了一起,整个西院像是响了一声震天雷。

李志常和陆平生双双倒飞出去一丈多远,好容易才停身站住,武南天却双脚陷在了地里,足足陷进去半尺深,倒是立在了当地。

“南天,你感觉怎么样?”

郭默第一个飞身过来,把徒弟从地里拉出来,度了一道真气给他。

“师傅,我好像……好像是突破了?”

“哈哈哈,武兄弟,祝贺你啊,你都跑到老哥哥前边了——”

陆平生走了过来,还不时地晃了晃有些发麻的双掌。

“好了,突破了就跟为师来吧,既然杜相过来了,应当是有事发生了。”

郭默早就注意到了杜杲的到来,不过,自己的徒弟正在突破的最紧要关头,天大的事儿都得要往后推一下的。

“陛下,女帝到了大朝会,特意让臣来请陛下过去。”

杜杲看完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到现在还有些魂不守舍。

“哦,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为何让朕去参加大朝会?”

郭默也一头雾水,早上临出门时,也没听慕容嫣说什么啊。

“臣也不清楚,好像女帝要宣布什么吧——”

杜杲猜测道。

“那就走吧,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郭默也没回去换衣服,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向举行大朝会的大殿走去。

“陛下,您终于来了——”

郭默一进大殿,慕容嫣就离开了王座,走下台阶,满面春风地来到郭默面前。

还没等郭默说话,竟然当众挽起了郭默的左手,像是搀扶着他往前走一样。

两旁众臣诧异的眼光,郭默也有些不解,人老成精的杜杲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笑呵呵地走在二人的身后。

“诸位,我是大夏的女帝,更是大宋的淑妃娘娘。但是,从今日开始,将不再有大夏女帝的称号,而只有大宋的淑妃娘娘。”

“大夏从今日起并入大宋,大宋的皇帝陛下,就是我等的皇帝陛下,拿上来——”

在郭默的诧异中,有人将早就准备好的,西夏国国主的象征之物拿了过来,连同整个西夏的舆图。

“臣慕容嫣,恭请陛下接掌大夏——”

“臣杜杲,恭请陛下接掌大夏——”

“臣等,恭请陛下接掌大夏——”

这一天,似乎来的有些晚,有些猝不及防。

但是,它还是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