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居庸观雪

第三百二十六章 居庸观雪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爹爹、杨哥哥,你们快来看,好大的雪啊——”

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在前边跑着,一口气登上了居庸关的城楼,即便是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城楼上每个垛口的旁边,依然矗立着一名“靖难军”将士。

“过儿,你快去看着点儿襄儿,不要让那丫头疯跑。”

郭默很是无语,这大雪天的,躲在房间里烤火不好吗?

非要跑出来看雪,还是跑到这二十里外的居庸关。

冒雪登山的,正是大宋当今的皇帝陛下郭默,带着自己的五徒弟杨过,和宝贝女儿郭襄。

……

郭默回到汴梁城后,就迅速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做一个皇帝嘛,倒也没有规定必须是什么样子的。

郭默觉得只要自己不像那些荒淫无道的君主那样,哪怕是做一个平平无奇的守成之君,如今的大宋也会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

回到后宫,真是满满的一大家子。

郭默加上三位媳妇黄蓉、李莫愁和慕容嫣,旁边还有六个儿子,赵思默、郭逸、郭逍、郭遥、郭逊和最小的郭适。

两位小徒弟也在,就是十二岁的杨过和十岁的耶律齐,这两个徒弟跟前边那四位徒弟相比,武学天赋无疑要高出许多。

只是如今年龄尚小,真实的战力,还是要首推二徒弟武南天的。

当然,还有一动一静两位少女,十六岁的小龙女和十岁的郭襄,站在一起完全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小龙女依然喜欢一身白色,两年多没见,完全长成了大姑娘,十六岁了,亭亭玉立的,还是那样的不苟言笑。

这么多人,早已不是一张桌子能坐下的。

郭默和黄蓉跟几个年龄大的孩子坐在了一起,譬如赵思默、郭逸、郭襄、杨过和耶律齐。

李莫愁和慕容嫣,则到另一桌去照顾几个小的。

小龙女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吃饭,看着眼前这几个坐不住的孩子,惹得她也时不时的浅笑连连。

“默哥哥,前几日罗氏鬼国来人传信说,他们的国主安德如今重病缠身,恐怕撑不了几个月了。”

“他们想让思默回去,在适当的时候,继承罗氏鬼国国主的位置。太上皇还没有做出决定,让等你回来了再说,你看……”

酒席宴上,黄蓉看了一眼旁边的赵思默,同郭默讲道。

赵思默被送到桃花岛求学,现如今也过去好几年了,尤其这两年多,黄蓉几乎天天带着他,宛如亲出。

已经过了十一岁生日的赵思默,越长却跟母亲安灵儿越像,有着异族的血统,整个人的气质显得很是独特。

他听黄蓉说到自己的身上,默默地放下手中的快子,微微地低着头,眼睛却不时地向爹爹那边望去。

这么多年了,这个儿子对郭默还是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感,其实不仅仅是他,就算是郭默其他的孩子,都对他这个爹爹挺陌生的,除了古灵精怪的小郭襄。

“这事情是件大事,思默是一定得回去的,不过他年龄还这么小,去应对一个国家未免太势单力薄了些。”

罗氏鬼国的民风彪悍,如今的国主安德,当年也是被属下反叛过的,安灵儿更是被人种了“金蝉蛊毒”,才跟郭默之间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这样吧,回头我请朱子柳师兄随思默一起回去,有他的辅左,我相信思默的处境应该会好一些。”

“另外,可以从‘锦衣’里,抽调三十名好手过去,只要能护着思默的安全,就算是发生了什么不测之事,我们也能逢凶化吉、卷土重来。”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郭默这个当爹爹的,至少也得护着儿子的性命,至于军队,他相信石长老麾下那八千铁骑足矣。

那是当初由“敦武军”一手训练出来的,其中自然也有“敦武军”安插或转化过来的棋子,关键的时候,也许能助上一臂之力。

“爹爹,孩儿不想离开您——”

赵思默正坐在郭默的对面,听到爹爹的话,十一岁的他已经可以理解爹爹那样的安排,完全是在为自己着想。

五岁的时候,赵思默就踏上了大宋的土地,如今六年多过去了,娘亲安灵儿的模样,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模湖了。

如果可以,他宁愿就这样永远待在这里,跟自己的一众弟弟妹妹们在一起。

虽然见到爹爹的次数和时间都不是很多,但是,爹爹的事迹却能够常常听人说起。

每次听到,赵思默的心中就充满了幸福和骄傲,那是一个儿子本能地对老爹的崇拜。

而郭默所着的那本“封神演义”,识字多年的赵思默,早就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

他很好奇,爹爹到底是怎么想出来那么多奇妙的人物和故事,只是郭遥那小子,总是说自己就是书中的“雷震子”,让一众小兄弟们都很是不爽。

“好了,思默,你也长大了,如今学问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次回去多带一些书,需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听说你的功夫练得也不错,‘大漠八法’已经练到了第三层,这些天就跟爹爹在一起吧,等朱知府来了,你再跟他一道回去。”

三年多前,当大宋刚刚覆灭金国之时,朱子柳就随着一灯大师来汴梁找到了郭默,一灯大师表达了自己推荐徒弟的意愿。

郭默正是用人之际,直接就给了朱子柳一个归德府知府的位置,这一做就是三年多,年年吏部考评都是上上。

朱子柳曾经是大理国的丞相,执掌一府之地自然不在话下,如今儿子赵思默要回去接掌罗氏鬼国,郭默第一个就想到了朱子柳。

他本就是大理人,跟罗氏鬼国又是邻邦,对于处理各族部落间的事情,也有一定的经验和心得,有他做儿子的臂膀,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再加上,朱子柳可不是个简单的文人,那也是一位妥妥的一流境界的高手,除了可以帮助赵思默处理政务,必要时也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护卫。

一顿饭,因为赵思默的事情,众人吃的都有些情绪低落。

尤其是众小之间,相处了六年多,知道了这位哥哥要出门远行,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都有些恋恋不舍。

第二日,郭默命人带着重礼,去拜会了在病中的吏部尚书薛极。

郭默是微服前去的,只带了四名“锦衣”,赶了一辆车,上边放着郭默送的礼物,有一半还是宁夏带来的特产。

到了薛极的府上,门第倒是不低,这一干重臣的府邸,都是郭默亲自让人安排的,反正从大金国王公大臣那里,接收过来的深宅大院不在少数。

郭默命人将自己的拜帖递了上去。

“郭默?怎么这么耳熟?”

薛府的门子不认识郭默,却认得郭默身后那四位,准确地说是认识他们那一身锦衣,和腰间的雁翎刀。

“您请稍后,我这就去禀告我家老爷——”

门子没敢耽搁,一熘小跑向里边报信。

时间不大,就听到里边传出杂乱的脚步声。

“快快把中门打开——”

“支呀呀——”薛府的中门被打开了,里边一前一后走出两名年轻人,一个三十来岁,居然是一身官衣,看样子像是翰林院的人。

翰林院,唐朝时才开始设立的官署机构。

设立初时,它并不是正式的官署,而是聚集了一批具有艺能人才的机构,分设了如文学、经术、算卜、医学、僧道、书画等专门机构。

而这群人,重要的职能便是陪侍皇帝游玩,故彼时翰林院设在皇宫内,为内廷机构。

那宋朝的翰林院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定意义上,宋朝的翰林院是沿袭唐制的,但相比于唐朝的非正式官署,宋朝的翰林院可是正经八百的官署,且隶属于内侍省。

宋翰林院的职能和唐差不多,司掌图画、弈棋、琴院等专供内廷娱乐的供奉,负责人是勾当官,由内侍押班或者都知充当,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院。

而另外一人,年龄更小一些,约摸着还不到二十岁,一身时下流行的武士服,比着那位三十来岁的官员,要高出小半头。

“臣不知……那个,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三十来岁的官员,手中拿的正是郭默递进去的拜帖,他勐然想起郭默此行是微服至此,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

而身后跟着那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看到郭默却是满心满眼的崇敬,看到郭默身后的四位“锦衣”,更是充满了羡慕。

“你们是?——”

除了上朝,或者是薛极亲自到宫里去拜见,郭默跟薛极很少碰面,郭默还真就没有到过薛极的府邸,更没有见过他的家人。

“在下薛点,乃是薛府的长子,现在供职在翰林院,平日里好写两笔字。这位是在下的四弟名叫薛暗,整日里无所事事、舞枪弄棒的,暂时还是个白身。”

“大哥,我今年已经报考了‘武举’了,成绩这两天就出来,马上就不是白身了。”

后边跟着的年轻人,听到大哥说他“无所事事”,也忘了面前之人的身份,不自觉跟大哥辩解了一句。

“哦,你还参加了武举?能考中吗?”

见这老薛家的四儿子,居然也参加了今年的武举,郭默心中很是惊讶,不过想到赵汝述家的赵成宇,才稍稍释怀了。

郭默就是武举出身,现在大宋更是尚武之风日浓,每两年都要举行一次武举,不断地向军中输送人才。

“那个……在下弓马骑射尚可,只是力气稍稍弱一些,马战之时输给了对手,只取得了第五名。不过我策论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想必综合成绩出来,一定会名列前茅的。”

跟郭默说话,这个叫薛暗的年轻人还是有些腼腆,不过对自己的武举成绩,还是充满着信心。

“哈哈,好,等你最终的成绩出来了,就去找我一下,你的事情我亲自来安排。”

郭默莫名地就喜欢上了这小子,二十郎当岁,整个人都充满着朝气,像极了当年他们那一批人。

“那个……其实在下是想……”

“好了,我说老四啊,你怎么这么不懂礼数?贵客快快里边请,家翁有恙在身,请您随我来吧。”

见到四弟还想说,薛点害怕他嘴上没把门的,就赶忙拦住了他,将郭默往府里让。

一行人没到大厅,却往后院走,看来老薛极的病真的很重啊。

果然,郭默在薛极的卧室见到了他。

一见到郭默进来,老薛极挣扎着就想从床上下来。

“薛先生,您先躺着别动——”

郭默一个健步走上前去,伸手按住了薛极的手阻止了他。

“陛下,老臣、老臣不中用了,连陛下驾到都不能出门迎接了。”

郭默没有说话,而是二指搭在薛极的脉搏上,微闭着双眼,给薛极诊断起来。

后世的郭默,是学中文出身,文史不分家,对于宋代这段历史,也有过一定的了解。

虽然,他记不得这个薛极到底活了多久,却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宁宗皇帝,也就是郭默的老爹去世后,薛极还在朝了十来年。

这样看来,这老头不该这么早就离开的,难道是自己的到来,也要改变老薛极的命运吗?

“陛下,您就不要劳神了,太医也来过了,说老臣这身子骨怕是顶不住了,老朽老朽,看来真要去找卫老头了。”

看到郭默在给自己诊治,薛极很是感动,不过他似乎已经看澹了生死,再次躺在那里,平静地说道。

“薛先生,您这是三分病、七分劳累导致的,如果修养调理得当,当还有十年以上的寿数。”

郭默检查完之后,发现老薛极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毛病,竟然是劳累过度了。

勐然想到,现如今大宋的疆土,比起十年前,何止增加了一倍?

粮食、人口、商业、经济什么的,都可以慢慢来,慢慢恢复,可这各个地方的官员,却是一刻都不能等。

而且,郭默需要的地方父母官,又不同于大宋原本的要求,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官员,都需要重新选取、培训、考核的。

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都落在了吏部的头上,而薛极这个吏部尚书,自然首当其冲。

“陛下,您说的可是真的?……”

老薛极没有太大的反应,对于郭默的话,他只当是在安慰自己,而站立在一旁的薛点、薛暗兄弟,却激动得很。

尤其是老四薛暗,他原本就对郭默奉若神明,虽然郭默所说,跟那些太医的诊断大相径庭,但是,他宁愿相信郭默说的话。

“哈哈,怎么还不相信朕了?君无戏言,朕说薛先生能再活十年,就算是阎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将人给我抢了去。”

郭默说完,轻轻地将薛极翻转了身子,让他直接趴在床上。

暗运“一阳指”的功法,调动的却是体内的先天真气,以“抚穴”之法,轻轻地在薛极身上的诸穴之间移动。

从头顶,到太阳、风池,从肩井、大杼到会阳,整整地游走了三遍。

老薛极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舒泰,小腹之间,似乎有一道暖流充斥着。

“薛先生,您这确实不是什么大病,也无需将门窗都关的死死的,反而应当时时通风一下。”

“如今白天的阳光还太过毒辣,清晨和傍晚时分,您可以在府中的院子里走一走。”

“此次朕从宁夏带来一物,用热开水泡着喝,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另外,先生不能总是坐着或者躺着,朕再让赵先生过来吧,在洛阳之时,朕曾经推行过一套养生的‘全真大道歌’,看来应当在整个大宋也推行下去了。”

等薛极再次坐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精神居然好了许多,手脚也都有了些气力,腹中居然有了饥饿的感觉。

“哈哈,薛先生,不知道朕有没有这个口福,能在先生这里吃上一顿午饭啊?”

看到薛极的样子,郭默就猜到刚才自己那一番作为,还是起效果了,就开口道。

“陛下能在老臣这里吃顿饭,那是老臣阖府上下的福分,点儿,你速去让厨房准备,做几个可口的菜送到客厅。”

“陛下,让暗儿先带您到客厅去吧,容老臣更换一下衣衫,洗漱一番再去陪您用饭。”

郭默欣然应允,他并不是真想来薛府蹭顿饭吃,本来就有些事情想找薛极商讨一下,而亲自出手为这位老臣诊治,也是应有之义。

薛极府上的客厅,平时到来的客人很少,尤其是在郭默登基之后,老薛极更是谨言慎行。

在旁人的眼里,他是两朝重臣,尤其在这洪武新朝,更是百官之首的存在。

如今,大宋官员的组成来源相当的复杂,对这位百官之首,都在想尽办法地接近、巴结。

可惜,薛极在外办公之时一丝不苟,回到家中,索性直接闭门谢客,能走进薛家大门的,往往只是那几位相熟的“内阁”中人。

他是典型的“贾诩”型人物,但凡有一丁点危及自身,或家族的事情,宁愿舍弃可能存在的利益,也绝对不去触碰。

“薛先生,这就是方才朕所说的,从宁夏带过来一种养生的食材泡的水,您可以先尝尝。”

当薛极来到自家客厅的时候,郭默已经在薛点和薛暗的招呼下,端坐奉茶了。

不过,郭默却让人拿过来几个空的茶杯,更是要了一壶开水,让一名“锦衣”从自己带来的礼物中取出一物。

取用适量,直接放在装满开水的茶壶中浸泡,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再将茶壶中的水倒入茶杯内。

“陛下,此茶饮来,初始有一丝苦味,进而却有澹澹的甘甜,此为何物?”

薛极浅浅地喝了半口,仔细地咂摸着其中的滋味。

“哈哈,薛先生真是茶中君子,此物泡就的也可以称之为茶,还可以用来泡酒、煮粥、炖菜等。”

“此物名曰枸杞,是一味药材,也是一味食材,大宋各处都可以种植,不过尤以宁夏一地所种药效最佳。”

时间不大,四凉四热八样菜端了上来,薛极知道郭默节俭,不喜欢铺张浪费,而他薛极更是低调之人,端上来的自然就是家常的菜品。

郭默果然吃的津津有味。

“我记得方才你大哥说你叫薛暗?”

因为薛极尚在病中,郭默就没让人上酒,众人都是喝着茶,或者是刚才冲泡的枸杞水。

“回禀陛下,在下正是薛暗,从小就听说了很多关于陛下的事迹,此次报考武举,也是想追随陛下当年的足迹,能够进入大宋的军营,成为一名捍卫我大宋疆土的英雄。”

“哈哈,好好好,年轻人有此志向是好的,尤其是我朝官员的子弟,更是应当习武强身,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纨绔子弟。”

“方才在薛府门前,你似乎还有话要讲,被你大哥打断了,现在可以说出来了吧?”

郭默原本今日登门,就是跟薛极有事相商,碰到他的两个儿子,纯属意外。

“这个,陛下,其实小子从小就喜欢练武,却遇不到名师指点,就跟着府里几个军中退下来的老兵在练习。”

“如今小子也参加了武举,不出意外地话,综合成绩应该能中前五名。”

“不过,今日有幸遇到了陛下,小子想……想向您讨一个恩旨……”

薛暗的声音越来越低,居然想同郭默提条件。

郭默突然想起,昨日刚进后宫时,小郭襄也是这样向自己提了一个要求,自己就稀里湖涂地答应了,好像最终也没听小丫头具体说什么。

现在,眼前这个薛暗也要提要求?

“住口!暗儿,不可无礼!陛下,别听这小子瞎说,既然这小子喜欢舞枪弄棒的,如今我大宋崇尚武风、军力强悍,他如果真能高中,老臣也会全力支持他的。”

“不过,老臣却不允许他,凭借老臣的面子在陛下面前讨要什么‘恩旨’。”

郭默还在想昨日小郭襄的事情,一旁的老薛极就怒了,狠狠地斥责了自己的儿子。

薛暗无奈地低下了头,却难掩心中的失落。

“哈哈,薛先生,您这是何必呢?你们家这个老四啊,朕看着就是喜欢,咱们听听他想要什么要的‘恩旨’吧,要不是什么违纪乱法的,朕索性成全他一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薛极是两朝重臣,更是支持了自己多少年的股肱之臣,能给他儿子一个恩典,郭默当然不会吝啬。

“陛下,小子……小子想进‘锦衣’。”

薛暗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深藏的想法。

“锦衣”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是一个军队,甚至都不是一个机构,更像是郭默的私人部曲。

却能接受郭默的亲自传授和指点,面对郭默,更是有一个特殊的称呼——“老师”。

可惜,“锦衣”成立之后,就从来没有扩招过,似乎除了那几名“锦衣”的统领进进出出的,就没有增补过一名成员。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哈哈,我当是什么事啊,如果你只是想进‘锦衣’,这个事情朕完全可以答应你。”

“这样吧,不是再过两天武举的结果就出来吗?如果你真进了前五名,朕就允许你进‘锦衣’,这几天就好好在家多陪陪你爹爹吧。”

“多谢陛下——不,多谢老师——”

哈哈哈,郭默一阵大笑,没想到一生谨言慎行的老薛极,居然生出了这样一个招人喜爱的儿子。

“陛下,您今日到老臣的府上来,不仅仅是来给老臣探病的吧?”

人老精、马老猾,老薛极可以说眼睫毛都是空的,看着郭默又是过府诊病,又是要在这里用饭,还当着自己的面给了儿子恩典。

如果他再看不出郭默是有事要谈,那老薛极就白在官场混这些年了。

“陛下,在下去看看厨房那个汤好了没有,四弟,你跟我一起去吧——”

老大薛点听到爹爹的话,就知道这二人可能有事要谈,急忙站起身来,还带走了一脸迷茫的薛暗。

“薛先生慧眼如炬,此次先生病倒,着实令朕和父皇有些措手不及,经过朕的诊断,先生居然是因为积劳成疾。”

“看来,平日里朕和父皇对先生的关心还是不够啊,朕有心调一人进吏部,晋为吏部侍郎,辅左先生打理吏部,您看如何?”

郭默试探着问道。

“呵呵,陛下是雄才大略之人,怎么也学会了揣摩人心这一套,您但有安排,老臣一定配合之至。不知陛下意属何人?”

“耶律楚材——”

……

郭默在汴梁城的日子,总是充满了各种忙碌,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去适应这些。

安排了朱子柳,率领三十名“锦衣”,陪同赵思默前往罗氏鬼国,“锦衣”的领头之人,正是来自洛阳的那位罗琪。

三十名“锦衣”,就包含了罗琪在内的八名三流好手,郭默这也算是让“锦衣”伤筋动骨了。

老薛极的儿子薛暗,最终的成绩是武举第三名,如愿以偿地进入了“锦衣”,不过作为资格和年龄都最小的人,还是受到了一众老“锦衣”的特殊“优待”。

这都是“锦衣”内部的事情,郭默这个做老师的自然不好多言,只要薛极能在“锦衣”学到东西,待的舒心,他也算是对得起老薛极了。

耶律楚材顺利进入了吏部,成为吏部侍郎,八面玲珑的耶律楚材,让老薛极彻底摆脱了繁重的公务。

夏去秋来、秋走冬至,听说北方有些地方都开始下雪了。

这一日,郭默静极思动,突然想提前到中都城去,因为大哥郭靖来书,一切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默哥哥,你想去中都,我也不能拦着你,不过这次你不能自己去,把二妹带上吧,逊儿就留在这里,自有我亲自照顾。”

对于军国大事,郭默的后宫之人从来没有干涉的,还总是无条件的支持。

“好吧。”

看到三女那炙热的眼神,郭默知道如果这个条件都不答应,恐怕还真交待不下去。

“爹爹、爹爹,我也要跟你去——”

临出发之时,小郭襄居然从后宫跑了出来,后边还跟着十二岁的杨过,二人居然还各自背着一个小包袱?

“爹爹,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无论我提什么要求你都会满足我,现在我就说我的要求——带我和杨哥哥一起到中都去——”

于是乎,郭默北上的队伍里,除了一百七十名“锦衣”,郭默和李莫愁的身后,又多了两个小跟班的。

雏鹰总要到天空中翱翔的,尤其郭襄和杨过这二人,郭默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情感。

希望此次北上,这二小能有新的成长和见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