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先天之战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先天之战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再次踏入河北地界,郭默就能明显感觉到,时时处处都透露着与数年之前截然不同的气息。

天气逐渐变得寒冷,田间已经看不到劳作的老农,而远近出现的鸟鸟炊烟,却昭示着燕赵大地的勃勃生机。

“老师,‘听风’刚刚传来的消息,现在郭都统正随军驻扎在昌平,而郭老夫人和华筝公主,则带着小女儿郭嫦住在中都城内。”

临近中都之时,有派出去的“锦衣”中人回来禀告道。

“咱们绕过中都城去,直接赶奔昌平大营吧——”

已经进入了腊月,郭默打算先到军营里去见见大哥,如果有可能,再实地去考察一下,是不是有机会发动对蒙古军的攻势。

今年的新年,注定要在中都城里过了,上次自己和大哥陪着娘亲过新年,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昌平大营中,郭默见到了大哥郭靖,没想到二徒弟武南天和小师妹张婷也在这里。

这二人完婚之后,就留在了中都城,毕竟武南天的老爹武眠风,已经是“皇城司”北方的掌舵者,衙署就设在了中都城。

儿子都二十多岁了才成婚,武南天也催着让他们赶紧要个孩子,为此,南琴甚至都从汴梁赶了过来,等着为儿媳妇伺候月子并带孩子。

可惜,都成婚这么久了,二人也算是勤勉之人,到现在张婷的肚子里却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这不,在家里待着,小两口耳朵里总是爹娘的催促声,索性就躲到郭靖的军营里来了。

“师傅,您怎么来了?”

离开宁夏之后,师徒二人也好久没有见面了,再次见到郭默,武南天很是兴奋。

“二师兄……”

二人成婚后,这还是张婷第一次见到郭默,一向大大咧咧的张婷,居然有些扭扭捏捏的,甚至头还低低的,像是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

“哈哈,小丫头也长大了,不知道这几年武功有没有落下啊?”

郭默习惯性地去抚摸张婷的头,手伸出去一半了,从发现如今的张婷已经是妇人的发式了。

“二师兄……”

见到郭默的手停在了那里,张婷却向前紧走了两步。

“你是小姑姑吗?”

这时,李莫愁带着杨过和郭襄也走了进来,有了小郭襄在,现场的气氛登时就活跃了起来。

“是啊,我就是你小姑姑,让我猜一猜,你一定是最最聪明漂亮的小襄儿吧?”

张婷当年离开桃花岛的时候,小郭襄才两三岁,现在却长成十岁的大姑娘了。

“小姑姑才聪明呢,一次就猜中了!咯咯咯……”

“过儿,来见过你大师伯和小师姑吧。”

杨过急忙过来,先给郭靖见了礼,又给张婷见礼。

“师傅,我是应该叫二师嫂,还是叫小师姑啊?”

聪明如杨过,也不知道该怎么来称呼张婷了。

“你还是叫小师姑吧——”

郭默看了一眼旁边的小郭襄,若有所思地说道。

张婷和武南天,又过来跟李莫愁见礼。

就因为二人各论各的,这顿见礼都要把人给绕晕了。

“哈吉呢,他怎么不在这里?”

郭默看了一圈,却没发现四徒弟哈吉,就出言问道。

“师傅,老四现在在居庸关驻守,没什么要事一般不回军营来,要不现在派人将他叫回来?”

此次郭默来昌平大营,算是临时起意,甚至他北上的消息,都少有人知道,一路上也从来没有惊动一处州府,当然就更不可能提前把哈吉叫回来了。

“还是算了吧,等哪天我过去看看那小子吧。”

军营简陋,好在郭默不是贪图享受的人,倒是杨过和郭襄,一路上也算是风餐露宿,完全是行军的标准,二小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衣食住行。

即便是在路途中,郭默也没有放松对这两个孩子练功的督促,郭襄的内功练的是“小无相功”,轻功身法却是学的古墓派的。

剑法上,小郭襄已经将桃花岛的“玉箫剑法”和“落英神剑”,练得熟练之极,李莫愁甚至都开始传授她“玉女剑法”了。

杨过的“大漠八法”,已经修练到了第五层“雁过留声”,单单内功一项,已然跻身于二流高手的行列。

不到十三岁的二流高手,比起当年郭默的起点,可要高出太多了。

不同于小郭襄,练功讲究的是一个“博”字,无论是郭默的,还是桃花岛的,或者是古墓派的,她都有在修炼。

杨过这几年却主攻“大漠八法”和“朝阳落日掌”,看到小郭襄练剑,郭默才将自己那套“南山剑法”传给了杨过。

郭默想着再等两年,杨过的“大漠八法”突破到第六层“流云赶日”之后,就正式传授他“九阳神功”。

当然,他这几个徒弟,“九阴真经”中很多功夫也都有涉及到,比如“易筋断骨篇”、“九阴疗伤篇”、“解穴秘诀”等。

这些辅助性的功法,郭默觉得每个人都可能会用得上,就把它们从“九阴真经”中拆分了出来,分别传授给了众小。

郭默一行在昌平住了三日,还没等来“听风”关于蒙古人的最新消息时,天空中就开始下雪了。

今年的雪似乎下的格外大,都有当年在大漠“七贤庄”的规模了,郭默倒是司空见惯了,杨过和小郭襄却觉得好玩的很。

一连几天,等大雪稍稍变小之后,小郭襄就嚷嚷着要出去看雪,郭默也想趁机去看看四徒弟哈吉,因此就策马西行,向居庸关而去。

二十多里地不算太远,却一半以上都是山路,有的地方战马走过去都有些费劲。

除了郭默、李莫愁、杨过、郭襄、武南天和张婷,就只带了二十名“锦衣”,顺便带了几顶帐篷,以备不时之需。

一到居庸关脚下,小郭襄就率先甩蹬离鞍下马,运起轻功身法就跑在了最前边,还不停地招呼着郭默和杨过。

“默哥哥,你快跟上去吧,别让小襄儿出了危险——”

李莫愁见状,赶忙催促着郭默,杨过却已经早师傅一步,纵身追了上去。

这个时代,居庸关长城算是比较有名气的,要知道后世闻名于世那些长城,很多都还没有开始建造呢。

比如,最有名的“八达岭长城”,被后世题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那处景点,那是明朝时才修建的。

这个时空有了郭默,也许很多东西,就不会再出现了。

以郭默的目力,没有什么东西遮挡的情况下,自然能看到几里之外,更何况下这么大的雪,地上赫然留下了两个孩子的脚印。

奇怪的是,他们两个居然没有顺着城墙到城楼里去,而是向北侧的高山方向驰去。

居庸关,“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

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三十六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如果是四五月春夏之交来到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

可惜,现在整片的大山,已经被皑皑白雪覆盖,除了走到近处,甚至很难分辨出山石和树木来。

眼看两个孩子的身影越去越远,郭默也赶忙加快了脚步,所行之处,甚至都没在地上留下一点脚印,真正的“踏雪无痕”啊!

向北去的山道上,郭襄在前、杨过在后,二小离着也就两丈左右的距离。

虽然杨过内力高过郭襄,年龄也大了她两岁,可论起轻功来,却远不是郭襄的对手。

像现在这样,保持着两丈左右的距离,已经是杨过全力追赶的结果了。

当然,如果二人连续奔跑上百里地,也许杨过能够凭借自身深厚的内力,最终超越郭襄。

只是,山顶眼看就要到了。

二小都是第一次来,就算是郭默都没有到过这里,郭襄却像是识途老马一般,三拐两拐地盘旋着向山顶飞驰。

此山名为“磨盘山”,约有五百丈高,是方圆数十里之内最高的山峰,山势陡峭,常年人迹罕至。

半个时辰后,郭襄终于登到了山顶,杨过随后而至,此处天空的雪,却明显小了很多。

“襄儿,你跑那么快做什么?”

郭襄停身站住了,杨过才能来到她的身旁。

“方才是哪位前辈指引在下来到这里的?在下郭襄,和五师兄杨过,给前辈见礼了——”

郭襄没有理会杨过,而是冲着空无一人的山顶,大声地问道,甚至还学着大人的模样,将双手往前一拱。

“襄儿,你在说什么呢,这里哪有什么人啊?”

看着郭襄那认真的样子,一旁的杨过有些毛骨悚然,再次向四周望了望,真的连个人影也没有。

“前辈不肯现身相见吗?如果那样话,晚辈就此告辞了——”

郭襄向四周都见了礼,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而刚才一路上耳中响着的那个声音,却也消失不见了。

“哈哈哈,小丫头,还挺有个性的嘛,怎么这样就生气了?”

突然,杨过和郭襄的面前,出现了一名道人。

只见此道人身材修长、手持拂尘、风姿飒爽、飘逸绝伦,这么冷的大雪天,居然只穿了一套单衣。

往那里一站,真是好相貌,嫣然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真真是一个有道的全真。

只是,腰间却挎了一个硕大的酒葫芦,跟这个貌美干净的道长显得那样的格格不入。

“哇,就是这个声音!原来一路引我而来的,就是道长您啊?”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小郭襄竟然热情地跑了过去,似乎跟这个道人很熟悉的样子。

“襄儿——”

杨过想提醒一下郭襄,当着道人的面,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哈哈,小友是在担心你的同伴吗?既然是老道引你们到这里来的,自然不会加害于你们。”

“你就是小郭襄吧?听那疯和尚说你如何如何好,老道原本还不大相信,如今一见果然聪明过人、心有七窍。”

“难得啊,世间已经有你这样出类拔萃的苗子,没想到一日之间竟然又见到第二位天纵之才,天赋异禀、根骨不凡啊!”

那道人两只眼睛不停地在杨过和郭襄之间,来回打量着,一边看一边赞叹不已。

“疯和尚?您认识那位也带着大酒葫芦的老和尚吗?我们也是好朋友啊,在洛阳时,我还请他喝爹爹的好酒呢。”

听到这道人居然认识自己在洛阳结识的疯和尚,小郭襄就越发觉得对方亲切起来。

杨过见二人聊得热烈,而对方除了不停地夸赞自己二人,似乎也没有什么恶意?

但是,杨过也没敢放松警惕,还是紧跟在郭襄的身边,随时准备出手保护小郭襄。

“哈哈,朋友既然上来了,就现身相见吧——”

突然,这道人对着郭襄和杨过上来的方向喊道。

声音很大,大到震得旁边树上的积雪都纷纷掉落,落在郭襄和杨过的耳朵里,却轻飘飘的,听起来居然还有些舒服的感觉。

“道长处心积虑将两个孩子引到此处,是想见见两个孩子,还是想引在下上山呢?”

郭默现身了。

其实,他已经到了一会儿,以郭默的脚程,自然不可能落后两个孩子太多。

只是,他发现郭襄行进的路线,似乎对此处特别的熟悉,郭默就知道这其中一定有着蹊跷。

小襄儿又没有来过此地,现在如此熟悉地向前飞驰,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有人在前边引路。

看了一路,除了前边奔跑的杨过和郭襄,郭默就没有再见到半个人影,而小郭襄却始终保持着同样的速度,七拐八拐地飞驰。

“传音入密,而且还是类似于,传说中那种‘千里传音’式的传音入密吗?”

郭默心头不禁莫名地紧张了起来。

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对方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就算是现在的他,都未必能做到对方这样的娴熟,连半点儿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能给郭默造成这种感觉的,这些年来,尤其是他突破到先天境界之后,似乎只有那在洛阳城里,有过一面之缘的疯和尚。

当那道人刚刚现身之时,郭默就看到他了。

不认识。

而且,郭默根本就看不透对方的修为境界,甚至都看不透对方的年龄,也许是四五十岁,也许是**十岁?

这种感觉,让郭默很是抓瞎。

但是,他心里却清楚,眼前这位也是一位先天境界的高手,而是很可能是先天大圆满的境界,比自己还要高上一筹。

他竟然也认识那位疯和尚?

是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只有这样的高人,才可能跟疯和尚那样的人相交啊。

郭默现身之后,更是一眼不眨地盯着那道人,不敢有一丝的大意。

如果是郭默只身在此,他倒不会这样的紧张,反而或许会兴奋的很,甚至有可能主动跟这道人切磋一番。

如今这种情况可是不行,前边还有两个孩子在,一个是自己的爱徒,另一个更是郭默的心肝宝贝,他不能有一丁点的闪失。

“哈哈,贫道既是想见见这两位小友,也更想见阁下一面!”

那道人似乎毫不在意,甚至将手中的拂尘插在了腰间,拔开大葫芦的塞子,“吨吨吨”连灌了三口老酒。

然后竟然解下了腰间的葫芦,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大石上,连同拂尘也放在了一起。

“好久没有活动过了,这大冷天的,不知阁下可有兴致陪贫道活动活动筋骨?”

那道人居然主动约战?

“过儿、襄儿,你们到这边来——”

虽然郭默感觉不到这道人的恶意,却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将杨过和郭襄叫了过来。

让这两个孩子就站在自己的身后,离着有两丈远,有这样一个安全距离,郭默有信心能及时拦住那道人任何的突施偷袭。

“哈哈,阁下还真是够小心的?如果贫道想对两个孩子出手的话,方才早就出手了,还会等到现在吗?”

对于郭默的行为,那道人看在眼里,却丝毫没有阻止他,只是直接出言点破了他。

看来,那道人骨子里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主,眼里容不得半点儿沙子。

“哼,尊驾既然是有目的而来,自然知道在下的身份来历,而在下却不知道尊驾的身份来历,如此一来,岂不是显得很不公平?”

方才那道人跟郭襄的对话,郭默全听在了耳朵里,既然认识疯和尚,又叫得出郭襄的名字,焉能不知道自己是谁?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公平?世间事哪有什么公平可言?今日不如你我就在此切磋三百招,三百招内如果阁下能赢得贫道一招半式,贫道自然会解答阁下所有的疑问。”

“如果三百招内,阁下奈何不了贫道,那咱们就改日再把酒言欢了——”

那道人说完,也不等郭默答应或拒绝,上来直接就是一拳。

“进步冲捶”,左腿向前落步,双手依然握拳扣住腰际,上右步至左脚旁,将身体站直。

同时,双手以双冲拳,向前直击而出。

“太祖长拳?”

郭默有些好笑,这道人想要跟自己切磋,却又不愿意用本门的功夫,现在都流行用“太祖长拳”来掩盖自己的身份吗?

“燕子抄水”,弓箭步站定不动,右掌原地翻掌,左手以反掌由右掌上方直穿而出。

接着步法原地右转,将重心移至右脚,顺势左手横肘回封面门,右手则拉至腰间放定。

以右脚为轴,原地左转下蹲,成虚步坐定,顺势左手反掌,由上而下反穿而出,封住左膝前方。

右掌同时向上反甩而出,曲肘横架头顶。

既然对方都用“太祖长拳”了,自己这个“太祖长拳”的嫡系传人,又怎么能让这道人专美于前呢?

就这样,两个先天高手,居然在大雪天的磨盘山顶,对练起了江湖上人人都会的“太祖长拳”。

观众只有杨过和郭襄两个小孩,“太祖长拳”他们自然也熟悉的很,对于他们两个,郭默甚至自私的直接传授的是正版的“太祖长拳”。

面对如此天才,郭默也不管什么祖训不祖训了。

只是,这“太祖长拳”的确易学难精,在成为一流高手之前,也无法发挥出“太祖长拳”的真正威力。

场中二人打斗的很慢,似乎是在有意点拨场边的两个孩子。

三十招,五十招,一百招,一百五十招……

没有激烈地对撞,二人几乎一个刚刚发拳,另一个就马上跟着变式,打斗的不快,手上招式的变化却奇快无比。

眼看一百八十招都过去了,二人居然连对方的衣角都没有碰到,倒是旁边观战的两个孩子,看了个津津有味。

对于这套“太祖长拳”,在郭默传授给他们之前,二小就跟“妙手书生”朱聪学习过,可以说,桃花岛上所有的孩子都学习过。

而郭默再次给他们开小灶的时候,也没有告诉他们这两者之间真正的区别,因此,无论是杨过还是郭襄,都没有太重视这套“太祖长拳”。

如今,看到场中二人如此精妙地演绎了一百八十个回合,这两个孩子对视了数次,眼神中流露着满满的惊奇。

暗暗发誓,回去之后这套拳法一定要勤加练习,哪怕达到场中二人一半的程度,恐怕就不是普通一流高手能够应付得了的。

“哈哈,看来贫道这个‘太祖长拳’的门外汉,真的是比不了阁下这位嫡传之人啊,那就再换套功法练练吧——”

似乎早料到是这样的结局,那道人也没有气馁,欻拉一换招,再次主动攻向郭默。

郭默一看,差点儿没给气乐了。

对方是没再使用“太祖长拳”了,却换上了另外一家皇室的武功——“一阳指”。

合着您真就不打算暴露自己的身份了?

练武功,还紧着皇家的功夫来练吗?

“哼,既然尊驾用了‘一阳指’,碰巧在下也练过两天,就让在下看看尊驾的‘一阳指’修炼到了几品境界?”

“一阳指”本是大理段氏的独门绝技,既可御敌伤人,亦可疗伤救人。

这是一门高深的指法,运功后以食指点穴,出指可缓可快,缓时潇洒飘逸,快则疾如闪电,但着指之处,分毫不差。

用此指法既可贴近径点敌人穴道,也可从远处欺近身去,一中即离,一攻而退,实为克敌保身的无上妙术。

但使用时极耗精力,如果自身境界不够,或者内力不足,连续使用小则功力全失,大则性命不保,练到大成后更可凌空发劲伤人,威力极大。

只见场中的郭默和那道人,空手进招,暗点三十六处大穴,搂、打、腾、踢、弹、扫,变化无穷、虚实莫测。

郭默刚刚擒、拿、封、闭、拗、沉、吞、吐,声东击西、欲虚反实,动若江河,静如山岳。

那道人却手、眼、身、法、步、腕、肘、膝、肩,疾徐进退,刁拿锁扣,倏前倏后,忽进忽退,身形施展开后穿行如飞。

那道人脸上没有任何的变化,依然一招紧似一招的,频频发动进攻,似乎想着在下一招就能让郭默败北认输。

郭默却越打越是心惊,既是心惊对方“一阳指”的威力和纯熟,又心惊对方的身份来历。

要知道,郭默这“一阳指”,可是一灯大师亲自传授的,那绝对是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了。

而且,随着郭默自己境界的提升,如今的“一阳指”恨不得已经突破了一品的品级,如果“一阳指”还有绝品的话。

可是,那道人所使的“一阳指”,竟然跟郭默所使一般无二,甚至在内力上还要高过他一筹,对“一阳指”的熟练程度,似乎还要在郭默之上。

“哈哈哈,痛快啊,痛快——”

这时候,老道已经脱离了战场,飞身回到他放酒葫芦的地方,拿起酒葫芦“吨吨吨”又连喝了三大口。

“多少年没有打的这么痛快了,三百招已过,阁下奈何不了贫道,贫道也不能将阁下怎么样,咱们就算是个平手吧?”

看着那道人拿着酒葫芦都有些颤抖的手,郭默就知道方才的比试,对方的内力消耗也极大。

郭默又何尝不是呢?

尤其是到了二百八十招之后,郭默的心态有些失衡了,用在“一阳指”上的真气更加的霸道,四周的山石和树木,有不少都遭殃了。

那道人为了应对郭默,也是将内力和身法提到了极致,最终,三百招收场,二人不分胜负。

“尊驾的武功,是在下生平仅见,虽然你我都没有使用自己最擅长的功夫,但是至少也展现了七成以上的实力。”

“既然咱们有约在先,在下自然不会强求,看来想跟尊驾坦诚相交,还要再等上几年了。”

郭默也很兴奋,这是自己到了先天境界之后,第一次打斗这么长的时间,越是这样,他反而越看不透对方的深浅。

“哈哈,阁下也无需如此,你找贫道不容易,贫道找你却很容易。不过,贫道依然可以跟阁下定下一个约定。”

那道人神秘地一笑道。

“哦,不知尊驾是一个什么样的约定?”

“等什么时候阁下功夫大成了,可以向天下发一道诏令,但凡一流境界以上的人,都可以到华山一晤,告辞了——”

那道人说完,飞身下了磨盘山顶。

中途才记起自己的拂尘还留在大石上,也没回头,只是反手凌空一抓,那拂尘就自动飞到了道人的手里。

杨过和郭襄赶忙跑过去再看时,那道人早已踪迹不见,连半点下山的痕迹都没找到。

要不是方才二人动手,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多有折损,而空中还残留着澹澹的酒香,都不确定那位道人真的出现过。

“爹爹,您认识方才那位道人吗?”

郭襄看着愣在那里的爹爹,轻声地问道。

“是啊,我认识那位道人吗?”

如此的风采,如此的功力,“一阳指”恐怕也得有几十年的修为吧?

华山论剑?

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