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蓄势待发

第三百三十六章 蓄势待发

书名: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 作者:徒己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27:19

“师傅,咱们还要继续赶路吗?”

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和尚,看着已经身无长物的师傅,面色如常的问道。

“哼,江湖宵小之徒,一些见不得人的把戏而已,徒儿咱们继续赶路吧,为师带你先去拜见一位世外高人。”

八岁的小和尚,庄严宝相,黑宝石般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而被称为师傅的,却有五十多岁,最显眼的当然是他那略微有些尖尖的秃头。

如果郭默在这里,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位非是旁人,正是十多年前,在西夏“龙门客栈”遇到过的“金轮法王”。

此时的金轮法王,看起来却有些凄惨。

他原本在吐蕃大轮寺挂单,三年前收得一名弟子,就是如今跟在他身边的小和尚。

这个小和尚,本是出身吐蕃贵族之家,而且还是其父五十二岁的老来子,宠爱的不得了。

此子天赋异禀,读写五明、不教即通,三岁就会口诵真言、心咒修法,周围众人皆称奇异。

五岁那年,恰逢“金轮法王”游历于此,听得左近的牧人有口皆碑地对此子的称赞,顿时来了兴趣。

随即找到了大雪山大轮寺的当家主持,在主持的引荐之下,终于见到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等见到这位神童了,金轮法王也走不动路了,这就是上天赐下的绝佳之徒啊!

此子竟然是传说中的,数百年都未必能一见的,天生百脉具通之体,这才是练武的逆天资质啊!

当即,金轮法王就提了出来,要收此子为自己的衣钵传人。

要知道,金轮法王修炼的是“龙象般若功”,共计十三层,每练成一层就增加一龙一象之力。

可惜,此功越往后修炼起来越难,主要是需要耗费的时间越长,真要按部就班的练成,怎么也得数百上千年。

而有记载以来,也就一百多年前,藏边一位奇僧练成了“九龙九象”,等练到“十龙十象”之时,整个人就走火入魔了,最终疯狂到经脉具裂而死。

而眼前此子,竟然身具百脉具通之体,这就是绝佳的炼体神功的不二之选,比起普通的天才修炼起“龙象般若功”来,至少也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轮法王倒是愿意,可人家的老爹却不愿意啊。

好不容易老来得子,又是生在贵族之家,犯得上拜入佛门,去修佛练武吗?

可惜,缘分的事情就是这么的奇妙。

有些人相识、相处了一辈子,也未必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而有些人,哪怕是仅仅见上一面,就注定了一生的相伴、相随。

金轮法王跟这个奇特的孩子,就属于后者的缘分。

“阿爹,我愿意拜在这位上师的门下修行——”

金轮法王一眼就认定了这个徒弟,而当时只是个五岁大的孩子,却也坚定地选择了金轮法王,作为自己入佛的引路人。

就这样,这个奇特的孩子,就跟着金轮法王走了,即便他老爹有再多的不舍。

……

郭默向全天下发出“华山论剑”的邀请,远在吐蕃的金轮法王自然也收到了信息。

这时候,他已经收那位奇特的孩子为徒三年了,当年的孩子,如今也成为一名八岁的小和尚。

三年以来,别说“龙象般若功”了,金轮法王根本就没有跟小和尚提练武的事情。

反而是带着他,走访了数家吐蕃知名的寺庙,一边借阅各寺庙珍藏的佛经孤本,一边同各寺庙的大德高僧坐而论佛。

三年下来,功夫没有半丝进展,小神僧的名号,却传遍了吐蕃各地。

金轮法王也久慕中土文化和武学,四十年前的华山论剑,不仅仅诞生了当世“五绝”,更是成为一段全天下练武者津津乐道的佳话。

每每听到有人提及,金轮法王恨不得早生几十年,能够一睹当世的盛况,和“五绝”较量的风采。

上次在西夏“龙门客栈”跟他交手的青袍人,后来几经探访,已经断定就是“五绝”中的“东邪”黄药师。

金轮法王当然也能感觉到,当时的黄药师身有异样,即便如此自己使出了八成功力,都没能将对方怎么样。

又苦修了十多年,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再进一步,才敢带着小和尚,去赴“华山论剑”之约。

只是,自从下了吐蕃,金轮法王就没有再顺过。

先是自己随身携带的银两丢了,好好地放在包裹里,晚上住店的时候,就挂在自己的床头,第二天醒来就没有了踪影。

金轮法王那是什么人?

“龙象般若功”已经修到了十层的人,普通的绝顶高手绝对不会是他的对手,这样的人即便是睡着了,六识都是清醒的。

可惜,银两确实丢了,而且包裹还是完好的,似乎根本就没人动过的样子。

好在师徒二人都是出家之人,银两丢了就丢了吧,大不了一路化缘过去呗。

谁曾想,两天之后,金轮法王又丢东西了。

晚上在一座寺庙里借宿,虽然是一座汉家的寺庙,跟吐蕃的密教差别还是很大的,但到底也算是同在佛门了。

睡觉自然是要脱衣服的,至少要把外衣脱去,第二天起床时,金轮法王就只剩下内衣了。

这下子把金轮法王臊得可不轻啊,对方如果想取他的性命,岂不是如同探囊取物吗?

没了外衣,总不能穿着内衣上路吧?

金轮法王只好借了一套汉人僧侣的服饰穿在身上,配着他那番僧的模样,您还真别说,看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师徒二人继续东来,刚刚踏进宁夏境内,金轮法王就又丢东西了。

这次丢的东西更让金轮法王恼火,自己赖以成名的兵器丢了。

就是那五个轮子,金、银、铜、铁、锡,一个都没给他剩下。

你说气人不气人,这以后见人了,他还怎么好意思自称“金轮法王”呢?

这五个轮子一丢,金轮法王也没心思继续东进了,这很明显是有人在阻止他前去华山啊。

因此,金轮法王带着小和尚,调转方向,径直向西而去。

正如他所说,要去拜见一位世外高人,闻名已久,同在西域这么多年,却还从来没有过交集。

要不是这几日一连串的丢东西,让金轮法王有些心浮气躁,原本跃跃欲试的心态受到了打击,他也未必会如此“屈尊”去登门拜访。

师徒二人的目的地,是如今的青海境内,拜访之人乃是白驼山庄老庄主,“西毒”欧阳锋。

白驼山庄,是欧阳锋高卧之处,这一点儿整个西域武林都清楚。

只是,欧阳锋的辈分和武功太高,高得有些让人望而却步。

而且,欧阳锋的绰号可是叫做“西毒”,阴狠毒辣,不是同档次的或者亲近之人,谁嫌命长了到白驼山庄去?

“五绝”之中,其他几人的关系,金轮法王也早有耳闻。

自己跟“东邪”黄药师动过手,虽然不算是仇敌,却也绝对不能算是朋友。

那么,剩下的“南帝”和“北丐”,恐怕也很难成为朋友了。

在即将到来的“华山论剑”中,如果非要找一个盟友的话,金轮法王发现,这位“西毒”欧阳锋前辈,可能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十日之后,金轮法王带着徒弟来到了白驼山庄,在沿途的城池里,金轮法王还是找了间裁缝铺子,为自己新做了套僧衣。

至于银钱嘛,有句话说的好,朋友有通财之谊,又有句话说的更好,四海之内皆朋友。

出家人的事,怎么能算是偷呢?

当金轮法王的拜帖送到欧阳锋面前时,“西毒”还真是愣了一下。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这个白驼山庄,似乎还从来没人过来拜访过。

金轮法王嘛,欧阳锋还真的知道此人,二十多年前就是西域一带赫赫有名的佛门高手,练就一门奇特的“龙象般若功”,如今恐怕是更加厉害了。

“绝儿,一会儿你随祖父一起去见见一位高僧,也是一位难得的武林高手。”

欧阳锋自从上次折戟汴梁皇宫之后,就回到了白驼山庄。

儿子欧阳克的性命,十有**是郭默害的。

可是,汴梁城有“东邪”黄药师守着,有了一次偷袭没能得手,再次前去恐怕就更加不容易了。

“东邪”黄药师,已经跟“西毒”欧阳锋一样的境界,都是“半步先天”,这两个老对手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那么,郭默呢?

传言中,郭默可是已经突破到了“先天境界”,没有十足的把握之下,欧阳锋可不愿意去冒险。

虽然,对于儿子的死,欧阳锋也很是悲痛,但是,如果让他自己冒险去为死去的儿子报仇,欧阳锋是不愿意去做的。

更何况,儿子已经死了,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唯一的孙子养大成人。

欧阳绝,欧阳克的儿子,欧阳锋的孙子,今年也十七岁了。

欧阳家的基因真的很强大,一代一代都算得上是美男子,欧阳绝比起死去的欧阳克来,更加的修长挺拔。

一样喜欢穿白挂素,比欧阳克好的一方面,就是这些年被“西毒”管得比较严,整日里督促他练武,长到十七岁了还未近女色。

对于自己这个孙子,欧阳锋算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自己所会的所有武功绝学,倾囊相授,半点也没有藏私。

别看欧阳绝才十七岁,就已经是二流境界的好手了,只是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白驼山庄,与人动手的经验是微乎其微的。

“阿弥陀佛,小僧金轮见过欧阳居士——”

欧阳锋在白驼山庄待客厅,正式接见了金轮法王师徒二人。

金轮法王五十多岁六十不到,欧阳锋却已经是八十开外的人了,在“西毒”面前,金轮法王完全以晚辈自居。

“龙象般若、瑜加密乘,金刚上师、法王金轮,你虽然出道比老夫晚些时日,如今也是一宗之主,就不用以晚辈自居了。”

抛开欧阳锋的为人如何不讲,他的确也是一位难得的武学奇才,至少在练武方面,当得武学宗师的称号。

一个呼吸,一个行走,一声佛号,欧阳锋就能判断出,眼前这位番僧至少也是绝顶高手的境界。

绝顶境界,自然就能被称为一代宗师,这跟年龄大小无关,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在欧阳居士面前,小僧这点儿微末伎俩,岂敢以‘上师’、‘法王’自称?居士只管叫我金轮就好——”

不是金轮法王谦虚,而是他从欧阳锋的身上,看到了一种气势,比起当年他见过的“东邪”黄药师来,仿佛还要强上一头?

“也好,不知金**师来到我这白驼山庄所谓何事?”

客套话说完,欧阳锋直奔主题道。

他真的有些纳闷,为何这位素未谋面的金轮法王,会到自己的庄上来拜见。

“欧阳居士,当年您曾经做了蒙古的国师,而原本小僧也收到了成吉思汗的邀约,可惜中途有事给耽搁了,要不然小僧早就得见您的尊颜了。”

“如今虽然大汗已去,蒙古也不似当年的强盛,但小僧对欧阳居士的仰渴之情依然如故,今日带小徒游历四方,恰好到了白驼山庄,自然要进来拜见一番的。”

金轮法王说的委婉,欧阳锋却也听明白了。

此人一定有事相求,先是从死去的铁木真身上套交情,却又说到“恰好”路过?

欧阳锋没有说话,端起杯中的凉茶喝了一口。

七月方至,白驼山庄的气温早晚凉而白天热,如今时近中午,欧阳锋就以自制的凉茶待客。

不是不恭敬,如果来的是一般人,他还真舍不得这难得配制的凉茶呢。

“欧阳居士也当知今年中秋的‘华山论剑’一事吧?”

看到“西毒”只顾着自己喝茶,似乎对自己所说的话不是很感兴趣,金轮法王也不好继续绕弯子,单刀直入道。

果然,当“华山论剑”四个字说出的时候,欧阳锋的眼皮微微抖动了一下,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觉察到。

但是,却完全看在了金轮法王的眼里,心中一阵暗喜。

“怎么?金**师也想去争一争‘天下第一’?”

欧阳锋什么都好,过去那么多年只有两个逆鳞,一个是自己的儿子欧阳克,如今已经死于非命,自然转嫁到孙子欧阳绝的身上。

另外一个,就是“天下第一”的名号。

这跟胆量大小无关,甚至跟武功高低无关,他就是那么的喜欢这个称号,如果能够得到“天下第一”,欧阳锋甚至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呵呵,欧阳居士说笑了,四十年前,欧阳居士等‘五绝’高人,齐聚华山,可恨小僧晚生了几十年,不能前往一览诸位前辈风采。”

“如今‘华山论剑’再启,小僧自然不想错过。更何况,小僧跟‘东邪’黄岛主‘有旧’,十几年过去了,也想再向他讨教几招!”

“哦?——”

欧阳锋听到这里,眼睛亮了起来。

无论怎么说,这个金轮法王也是一位绝顶境界的高手,居然同“东邪”黄药师也不对付,看来他此次到白驼山庄,是来结盟的啊?

“哈哈,黄药师跟老夫并称多年,一生所学虽然繁杂,手上的功夫却也不简单,既然大师跟黄药师‘有旧’,咱们之间自然应当多亲多近啊。”

响鼓不用重锤,二人这三言两语,就算是结成了口头的同盟。

金轮法王带着徒弟,就暂时在白驼山庄住了下来,等欧阳锋将庄里的事务安排妥当之后,二人才一起动身赶奔华山。

金轮法王可以带着自己八岁的徒弟,欧阳锋却不打算带自己的孙子欧阳绝去。

欧阳家这已经算是单传第三代了,欧阳绝才十七岁,没有接近过女子,自然就还没有留下后代。

“华山论剑”那是什么地方?

在欧阳锋看来,自己可能碰到的对头还是不少的。

他是“半步先天”的境界,自然无需担心自身的安危,可是,十七岁的欧阳绝才不过二流境界而已,还毫无实战经验。

这样的水平,放到江湖上完全不够看的,更何况,欧阳克那样绝顶高手都死于非命了,“西毒”又怎能不更加用心防护一些?

果然,有了“西毒”欧阳锋的随行,金轮法王再也没有遭遇之前的被盗事宜。

两老一小,出青海、过宁夏、入陕西……

时间上完全足够,一行三人也不紧不慢地走着,欧阳锋和金轮法王还时不时地探讨一些武学上的问题。

这一深谈之下,彼此都发现,盛名之下果无虚士也。

而且,“西毒”欧阳锋也注意到了金轮法王的小徒弟,此子竟然是天生的百脉具通?

欧阳锋也明白了,为何金轮法王现在还没有开始传授这小徒弟功夫,这是在“养体”啊!

“龙象般若功”,虽然欧阳锋没练过,看金轮法王的状态,就能看出是一门顶级的锻体之术,且是由外而内的。

这样的功夫,的确太小的孩子无法习练,不过既然是百脉具通之体,八岁也勉强能够开始了。

“金**师,你真是好运道啊,能够得到如此逆天资质的徒弟,真是羡煞旁人啊——”

“可惜,我白驼山由来的规矩,武学只能是一脉单传,不能再另收徒弟,否则老夫倒真有心抢了你的徒弟,哈哈——”

二人相处的久了,虽然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彼此提防着对方,但是在外人看来,大体上还是像一对好友的。

“欧阳居士功参造化,随便点拨一招半式,足以让人受益半生的,小僧也是侥幸遇到了劣徒,也深怕误人子弟啊。”

看到欧阳锋艳羡的样子,金轮法王的心里还是很高兴和自豪的。

自己的武功和名声,现在看起来都比不过欧阳锋,但是,自己有了这个奇特的徒弟,若干年后便足以称雄江湖的。

“这样吧,老夫有一套功夫,也算是当年老夫的招牌功法,只是如今我孙儿的体质不适合修炼,眼看着就要失传了。”

“令徒乃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逆天资质,这套功法到了他的手里,也许会更加发扬光大的。”

其实,欧阳锋心里明白,自己的儿子欧阳克,能够达到绝顶境界,那完全依赖于当年慕容老家主的秘法。

即便如此,他也只达到了一个“畸形”的绝顶境界而已。

如今,自己已经八十开外了,如果达不到“先天境界”,估计最多也就再有二三十年的寿数。

自己的孙子呢?

虽然资质也是不错,比起欧阳克当年还要好,却未必能够步入绝顶啊。

那么,如果自己有一个不测,这个小孙孙又由谁来照拂呢?

看着眼前这师徒二人,欧阳锋忽然有了个想法,这才提出了要传授一套功法给金轮法王的小徒弟。

“欧阳居士,您所言当真?”

听到欧阳锋的话,金轮法王激动不已。

当然,他也想到了,欧阳锋能提出这么诱人的条件,背后肯定有自己的企图和打算。

但是,不由得金轮法王不动心啊。

自己的徒弟自己清楚,最好等到十岁才开始修炼“龙象般若功”,虽然金轮法王也有其他的内功可以让徒弟修炼,苦于没有太过高明的。

如果只是修行一些大路货,那简直是在浪费徒弟的资质,金轮法王宁愿什么都不传授给他。

如今,“西毒”欧阳锋亲自提出来,要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功法,而且还是他的招牌功法,那还能差点得了吗?

“哈哈,一套功法而已,老夫也是看着这小子顺眼,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合该此功法不绝于世啊。”

既然话都说出来了,欧阳锋索性表现的大度一些。

“徒儿,还不过去拜谢欧阳居士,既然不能称‘师傅’,你就叫一声‘老师’吧——”

金轮法王骨子里也是一个高傲之人,打小练功就一直是师兄弟和长辈们眼中的拔尖分子。

对于传说中的“五绝”,虽然心里也是尊重,却想着那只不过是自己晚生了几十年而已。

真当他会对那些人顶礼膜拜啊?

现如今,借着欧阳锋想传授给自己徒儿功法的机会,让小徒弟称呼对方一声“老师”,这样一来反而把他们两个的身份给拉平了。

“哈哈,好好好,今日老夫真是高兴啊——”

看到小和尚跪倒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九个头,口称“老师”,欧阳锋很是高兴,似乎根本就没注意到金轮法王的小九九。

三人来到长安的时候,才刚刚进入七月下旬,距离“华山论剑”的日子尚有二十多天。

索性就住进了长安的一家老店,包下一个独立的院子,欧阳锋就开始传授小和尚那套功法了。

没错,欧阳锋这次还真是下了血本,拿出来的正是他当年赖以成名的“蛤蟆功”。

其实,这套“蛤蟆功”威力自然不用说,却有着两个短板。

其一,姿势太丑。

欧阳克也是练过“蛤蟆功”的,不过不是主动练习,而是被他老爹逼的,这毕竟是一门顶尖的功法。

可惜,使用时的姿势过于丑陋,欧阳克不是到了危急时刻,从来就不愿意轻易使用。

后来,又学会几套顶尖功法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用过了。

其二,对修行者资质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容易走火入魔。

不过,这两条对于八岁的小和尚来说,完全就不是问题。

这孩子虽小,却是有大智慧之人,又学佛经年,眼中何论高矮美丑?

天生百脉具通之体,就算是想要走火入魔,恐怕都是一家很困难的事情。

小和尚跟随金轮法王也三年了,虽然没有修行武功,但是,在研读佛经之余,对于人身体的诸多经脉穴位,却早已烂熟于心。

短短一日,小和尚就找到了气感,那种痒痒的感觉,让小和尚练功的兴趣更浓了。

而小和尚如此逆天的表现,连“西毒”欧阳锋都始料不及,连呼“奇才”,教授起来也更加的用心和无私了。

……

“杨哥哥,你不要气馁嘛,那人如今不在山上,中秋之时总会去华山的,左右不过剩下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终南山上,杨过和郭襄正慢慢地从山上下来,即便丘处机和李志常如何的挽留,杨过也不愿意留下来。

原来,杨过和郭襄离开桃花岛之后,两人双马、一路向西。

路过襄阳的时候,二人还特意买了两坛酒,去了一趟岱舆山、神凋谷。

“凋前辈,有没有想我们啊?”

二人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大凋。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头大凋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看到这两个陌生人,上来就是一翅膀扇了过去。

要知道,当年来这里的时候,杨过十三岁,郭襄十一岁,现在一个长到了二十一岁,一个也已经十九岁了。

身材和样貌都改变了许多,大凋如何能认出来他们?

“哼,还想像当年那样欺负我们吗?杨哥哥,你在一旁看着,让本姑娘好好跟它玩玩——”

郭襄所用的,还是当年的招数“兰花拂穴手”,只是功力和境界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大凋应对起来自然要吃力很多。

一凋一人,你来我往的斗了十几个回合,大凋就有些吃不住了。

关键是郭襄太能使坏了,每次都是攻击大凋的后背,试想郭襄的身法那有多快啊?

先跟小龙女学的古墓派的轻功,又从黄蓉那里学的“九阴真经”上的“螺旋九影”和“蛇行狸翻”,最后郭默又将“凌波微步”传授给了她。

现如今,就连杨过在身法上都不是郭襄的对手,更何况这头有些笨重的大凋呢?

“咕——咕——”

大凋瞅准一个机会,展开双翅飞了起来,等再次落下的时候,却是来到了杨过的身边,用它那丑陋的凋首不停地蹭着杨过的身体。

跟郭襄交手了十几个回合,应该是从她的招数中,认出了正是当年的那个小丫头。

人和人之间,更多的是看样貌或语言沟通,来识别对方。

而动物,尤其是这种通灵的动物,也自有其记忆和辨别的方式。

尤其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大凋数十年来,恐怕也就“交往”过他们几个人而已,更何况,聪明的杨过已经拍开了“英雄醉”的封泥。

“凋前辈,你自己住在这里也太冷清了吧?要不就跟我们一起离开吧?”

再次分别的时候,郭襄却比当年多了一份伤感。

两人一凋相处了三天,没有再比武,也没有让大凋去抓蛇取胆,反而是一起在岱舆山里,追着各种大大小小的野兽满山跑着玩。

胆大的郭襄,自忖身法高明,竟然站在了大凋的背上,硬是让大凋带着她绕着岱舆山飞行了一圈。

这下把杨过吓的可不轻,真出个意外,他想出手相救都来不及啊。

“襄儿,你也太胡闹了——”

自然,换回来的只能是郭襄的一个白眼,最多再加上一句。

“下次我一定更小心一些。”

“咕——咕——”

郭襄一再地提出一同离开的邀请,大凋却背转过身躯,望着自己守候了数十年的山谷,一阵阵低沉的凋鸣。

“凋前辈,这里始终是你的家,如果哪天你想回来了,我们再一起回来就是了……”

看到大凋没有果断的拒绝,郭襄赶忙在一旁想着法地劝说道,还伸手揽着大凋的身躯,一步步走下岱舆山,向着背离神凋谷的方向。

……

“老爹,我们也该出发去华山了,曦儿我就带走了,最多再有十天的时间,郭逍和郭遥那两个小子就会赶过来,正好陪您过一个八月节。”

已经进入八月了,郭默众人打算启程前往华山。

早有“皇城司”的人,不间断地将华山乃至长安城附近的消息传递过来。

此次“华山论剑”的影响力和规模,完全出乎郭默最初的料想。

为了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郭默又暗中抽调了三千名“虎贲”军,身着便衣分布在长安、华阴、华山一带。

但凡遇到作奸犯科之徒,直接当场抓捕,交于有司从重处理。

因为全真教就在陕西境内,郭默还特意给丘处机去了一封书信,让他率领全真教的弟子,出手协调一下。

官府有官府的规矩,江湖有江湖的道道,郭默也不想把两者的关系闹得太僵了。

“小七啊,老夫知道你志不在朝堂,不过如今大宋的基业得来不易,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极力维护江山社稷啊。”

“逸儿是一个不错的孩子,老夫也相信他能够做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在军中的势力和影响还是不够,你要再做一些安排才是啊。”

虽然郭默并没有跟老爹说过什么,敏感的老赵扩,在临别之时还是特意出言提醒道。

而且,老头莫名地意识到,恐怕此一别,再次相见的机会就渺茫了。

“老爹您就尽管放心吧,我前几天又教您的那些口诀,没事了就多练习练习,多了不敢说,能让您再活个十年二十年的,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郭默也没想到,这些年下来,自己这老爹居然把“九阳神功”第一层彻底练成了。

索性一股脑直接又给了他两层,有老太监在一旁照应的,郭默也不用担心出现什么风险。

当一行五人远远地西去之后,老赵扩还站在汴梁城的西城楼上。

“太上皇,起风了,咱们该回宫了……”

是啊,起风了,又或者说,这风又何曾停歇过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