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银见众姬沉默不语,眼神闪烁,便明白她们的想法和上杉家臣团其实没什么两样。
义银只想坚持一点表面上的伪善,别用明抢这种暴戾方式去做,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一点。
他不能解决粮食歉收这一根本问题,该饿死的人还是会饿死。
他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虚伪且无用。但至少能让他说服自己还是个人,还有明辨善恶的良知。
可即便只是想让武家们不去明抢,换一个相对温和的方式,都需要极大的努力去压制她们。
他只能用**这种最下贱的方式,去勾引自己的爱慕者,把她们拉拢到自己这边。
之前,义银用身体勉强说服了岛胜猛。此时,他抬头看了眼全神贯注听他说话的山中幸盛,知道可能还有她。
但是,就算这两人都站在他一边,还是非常困难。想要阻止上杉家臣团,他缺少一个斯波武家集团可以接受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义银说道。
“上杉家臣团的想法,我无法苟同。我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她们的就粮计划。”
斯波义银斩钉截铁的言辞,让诸姬侧目。
海野利一的脑袋飞速转起来,寻找斯波义银强硬阻拦的原因。
她再聪明,也是武家,不懂义银这个穿越者的心理底线,她只会站在武家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
海野利一还在低头思索,一旁的山中幸盛已经忍不住说道。
“御台所,你所谓的不惜一切代价,也包括终止关东攻略吗?”
义银看向她,坚定点头道。
“是的。”
山中幸盛悚然。
关东攻略已经谋划一年多,斯波义银在其中花费了多少心力,山中幸盛非常清楚。
一旦终止,不仅仅是放弃攻伐关东平原那么简单。北陆道商路怎么办?越后的双头政治怎么办?
上杉家与斯波家结成的利益集团,将分崩离析。所有准备通过关东攻略转移出去的内部矛盾,会全部反噬到斯波义银自己身上。
山中幸盛不禁失声道。
“御台所,何至于此?”
在她看来,武家本就无义战。
斯波义银纵使义理傍身,不喜欢抢粮的军事行动。但在斯波武家集团的群体利益面前,还是会选择妥协。
关东攻略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时候停下来,斯波义银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乱世,天灾,饥荒,本就是人力不可违逆。斯波义银顺势而为,也是无奈之举。
后世之人可以站在道义一边指责他,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乱世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活下去。
道德不能当饭吃,粮食就这么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人力岂能扭转天意?
山中幸盛不好反驳主君,沉着脸不说话。义银知道武家们不能理解,暗自叹息。
他将目光投向思索的海野利一,带着稍许莫名的期待,问道。
“滋野三族的智者,你来说说看,我为什么要阻止上杉家臣团的就粮计划?”
义银自己找不到理由,只好期望这个好似明智光秀一般气质的女子,给他一个理由,一个武家们能接受的理由。
其余武家也看向海野利一,猜测她能否体察主君的想法,帮大家分析一下主君的战略意图。
海野利一越是思索,越是心颤,这位御台所好重的心思。她抬头看向斯波义银,只见他肤白貌美,隐隐闪着圣洁的光华。
原来如此,好厉害的御台所。她暗叹一声,不知道自己是否猜对了。
海野利一的声音轻灵,她脆声道。
“御台所说得对,不能让越后武家去抢粮,她们这是要抢走关东攻略的主导权。”
山中幸盛皱眉道。
“何出此言?”
海野利一说道。
“关东攻略虽然是上杉斯波两家联手,但得到的土地到底怎么分,一直很模糊。
一旦御台所认可了上杉家臣团的就粮计划,斯波家很可能失去主动权。”
山中幸盛越发听不懂了,看向斯波义银。斯波义银心中也是懵b,但他不得不装出运筹帷幄的模样。
“海野利一说得不错,你再仔细给山中姬解释一下。”
海野利一见义银赞许,顿时定下心来,自己真的猜对了。
她敬佩得看了一眼智珠在握的御台所,继续与在场诸姬解释。
“山中大人,幕府下属三所,您认为哪个是最重要的?”
山中幸盛想了想,说道。
“是侍所吧。
初代将军源赖朝先是在镰仓建立了侍所,这一幕府雏形,之后才慢慢添加了镰仓幕府各机构。”
海野利一摇头道。
“不对。”
山中幸盛不确定道。
“难道是政所?掌管幕府钱粮,收入支出多少,干系幕府兴衰。”
海野利一还是摇头。
“也不对。”
山中幸盛有些恼火,这文字游戏玩得她不耐烦了。
“不是侍所,政所,难道是掌管文书,诉讼审判的问注所吗?”
海野利一点头道。
“正是问注所。”
山中幸盛忍不住骂道。
“胡说八道。
武家以武力夺取天下,一手刀枪,一手钱粮,哪有文书最重要的道理?”
海野利一说道。
“这就是大人不明白御台所深谋远虑的原因,亦是御台所竭力阻止上杉家臣团抢粮的缘由。”
海野利一望向看似平静,其实也听得一肚子疑问的斯波义银。
“御台所,我是否要说得再细些?”
斯波义银强装镇定,赶紧点头让她继续说。
海野利一说道。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土地的所有权上。
九百年前,天皇朝廷派遣遣唐使往天朝学习制度,在全国推广租庸调制,从此天下土地皆是公田。
可这一政策在朝堂,在地方,都受到极大压力,始终落实不下去。最后天皇朝廷妥协,发布三世一身法。
开荒的新田可以保留三代为私田,这破坏了天下皆公田的土地政策,导致公田制失败。
之后,公卿贵族们利用不输不入特权,得到了大量庶民地主寄进的土地,逃避地税。
天皇朝廷的国领税收走向崩溃,六十六国的国司,郡司渐渐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