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 第一百九十四章,票证时代的到来

第一百九十四章,票证时代的到来

书名: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作者:赵文武贝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44:45

跟随白占元的出来考察的工作人员在刘家村待了一整天,亲眼见识了刘家村玉米地的大丰收,经过一天的采摘称重,刘家村玉米平均亩产达到了七百五十斤,比起往年整整翻了一倍。

当天下午眼镜青年就拿着收集好的素材回到了报社。第二天报纸的头条就刊登了刘家村玉米大丰收的事情。

原以为这件事儿会引起民众的狂欢,但是看到这个新闻的人都对报道的内容保持了怀疑的态度,毕竟这个新闻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甚至农学院的教授看到这个新闻后,还直接冲到了报社,直接报社编辑的鼻子怒斥报社刊登假新闻。

对于这种情况,报社的编辑一点儿都不慌,直接把刘家村的地址告诉了这位教授,并且告诉教授刘家村的玉米收完,如果他不相信可以亲自去地里验证一下。

听到报社编辑这话,教授丝毫没有停留带着自己的学校就朝刘家村赶去,等到了刘家村教授就傻眼了,他们居然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玉米品种,而且还是整整一个村子都在种。

教授跟五爷说了一下后,就带着自己的学生兴冲冲的来到了玉米地,经过他们的亲手采摘并称重后,发现这些玉米地产量居然真的跟报纸上说的一样,除了没有达到最高亩产外,居然比报纸刊登的平均亩产还要高一点。

这可真是让他们喜出望外,毕竟这种新型玉米的出现,可以让他们少走太多的弯路。

确定了玉米高产的事实后,教授经过打听找到了刘光齐家,并且从刘光齐家带走了一些玉米。回到学校后,教授立马就把这种新型玉米和以前的玉米进行了比较。

过去的玉米体型又短又小,颗粒干瘪瘦小,而刘光齐带回来的新型玉米不仅又粗又长,而且颗粒饱满厚实。

最重要的是一根玉米杆了可以结四到五个棒子,而原先的玉米一根杆上最多也就三个棒子。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刘家村玉米之所以丰收,绝对不仅仅是化肥的使用和耕作方法的改变,最重要的还是品种的改变,同样耕作方式换成以前的玉米最多也就能收个五百多斤。

得出了这个结论后,教授立马把这个发现上报给了学院,学院在经过核实后又把这个报告上报给上级有关部门,既有农学院的报告,又有区政府高产证明。

上级政府立马对刘家村今年收获的玉米进行了置换。重点就是刘光齐家的玉米,除了几十斤粮种外,剩下那两千多斤全都被置换走了,当然政府也没有让刘家村的的人吃快,基本上都给了补贴。

这些事情都是刘光齐回城之后发生的了,为了改善刘家村的情况,刘光齐把他能做的事情都做了,组织合作小组提高效率,筹建养殖场增加集体财产,改善道路水渠方便交通,引进化肥改变耕作方式等等。剩下的事情就不是刘光齐一个学生能管的了。

时间一眨眼就来到了十月中旬,因为南方暴雨导致南方产量地粮食大幅减产,再加上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工人,城镇居民粮食压力愈发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取缔粮食投机,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1953年10月16日,中央核心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销)。

10月19日,政务,院发布了实施统销统购的命令。bj,市遵照这一命令,结合bj供不应求的实际情况,首先对面粉进行计划供应,于10月27日召开了市政府委员联席会议,通过了“bj,市实行面粉计划供应的决议”,报请中,央批准后,自1953年11月1日起实行面粉计划供应(定量分配),凭“面粉购买证”供应面粉。

1953年11月13日bj,市粮食局成立,21日办公,发给各户的“面粉购买证”。

“面粉购买证”面额分为1市斤、4市斤、8市斤、10市斤和根据需要购买填写的“集体购买证”五种。凡是本市市镇居民统一由公安派出所按正式户口每人每月发给8市斤的面粉统一购买证一枚;

另按不同工种,属于公私企业事业、农场、机关、团体、文教学生……由所在单位每人每月增发4市斤面粉购买证,合计12市斤;

如果是属于工矿、铁路、建筑、装卸、公交由所在单位每人每月增发10市斤面粉购买证,合计18市斤;

至于外国领事馆、医院病人,按实际需要数量填写集体购买证

11月15日,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在全国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由国家对油料和食用油实行计划收购,并在城市、工矿实行食油计划供应。

12月1日,bj,天津两市又开始对大米和粗粮实行计划供应。其他大城市紧接着也实行计划供应。上海因油比米紧张,先实行食油和面粉计划供应,后实行大米计划供应。

自此新中国彻底进入统销统购的时代,各种票证快速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永远不要低估老bj人的政治敏感性,人家毕竟是在天子脚下长大,政府那边刚定下了调子,民间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十月十九号这天刘光齐正坐在医馆看书,就看到一群人乌泱泱到从医馆门前跑了过去。

“我的天啊,这么多人是要干什么去啊,不会是发生什么大事儿了吧”

虎子看到这些人形色匆匆的样子,也变得紧张起来。

刘光齐朝那些人跑去的方向瞥了一眼,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去粮店抢粮了,这几个月,他通过出售慈禧宝藏里的金银,或明或暗的收购了十吨的粮食存放在空间里。

再加上他空间里本来就可以种植粮食,所以他现在一点都不慌。

“伙计,怎么回事儿啊,着急忙慌的。”

有些心慌的虎子拦住了一个路人问道。

“你还不知道啊,南方遭灾了粮食不够吃,国家马上就要计划供粮,以后每个月每个人都只能买八斤白面了,这不是要饿死人吗,兄弟,你也别在这儿杵着了,赶紧去粮店卖粮食。再不买就买不着了。”

“坏了,刘爷,咱们赶紧关门去卖粮食吧。”

虎子一听这话脸色就是一变,回到医馆后就大声的嚷嚷道。

“不应该啊,就算是再缺粮也不能就让人一个月只吃八斤粮食啊,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难道这世道又要回到吃混合面的世道了。”

饶是见多识广的刘爷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里一颤,小声念叨着。其它伙计和学徒看到刘爷这样也不禁害怕起来,刘爷可是几十年的老bj了,大场面见过不计其数,他都犯憷了那这事儿看肯定小不了。

“慌什么,只是对白面进行计划供应,其它粮食暂时不在其中,就算其它粮食也计划供应,也肯定不会是八斤。咱们国家虽然缺粮可还没缺到那种地步呢。”

刘光齐看着慌做一团的众人说道,这番话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安抚作用,但是众人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随大流,毕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于是拿着袋子就朝最近的粮店赶去,就连刘爷这种老江湖也不例外,看来是被日据时代的回忆给吓坏了。

一时间整个医馆就剩刘光齐一个人,刘光齐端着一个前些日子从琉璃厂淘来的紫砂壶来到门口,原本热闹的大街一下子变得萧条了许多,只有几个路过的行人快速穿行而过,就连街道两旁的商铺也关了不少。

看来这个谣言的威力还真不小。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不然的话这个消息不会传播的这么快,这么广。如果政府不好好的应对的话,肯定是要出乱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