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 第二百九十六章

第二百九十六章

书名: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作者:赵文武贝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44:45

“您的运气可真好,这东西也是个好东西。这东西我了这么多年也就收到了一个。还是个残的,品相跟您这个压根就没法比。”

刘掌柜看着刘光齐手里的漳州军用羡慕道。

“是吗?那您可得好好跟我说说,让我涨涨见识,能入的您眼的那肯定不一般。”

刘光齐恭维道。

“要说这种东西它的来历在古玩行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不过有三种说法是主流,和刚才那枚大齐通宝一样。一说是明朝末年,郑成功为了反抗满清在南明永历三年到六年期间铸造,另一说是鸦片战争是福建地方政府自己发行的。还有一说是曾国藩和左宗棠抗击太平天国铸造。

这三种说法都有自己的依据,先说这第一种,在公元1651年12月到1654年11月,也就是南明永历五年到八年,郑成功经过三年三次战斗,成功的满清手中夺取了漳州地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起家前是海商,同时也还是当时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有经济头脑,因为对外贸易频繁,当时福建地区外国银币非常多,郑成功见的银币多了,眼界就开阔了,所以他自己开始尝试铸造银元用来发军饷,也是合乎情理的,上面的画押也可以解释为“国姓大木”和“朱成功。

第二种说法认为这钱是清朝时福建地方政府所铸,签押解释为“为无为”和“成功,是1841年鸦片战争时的银元。福建漳州铸造此币原作军饷发行,但英军入侵后大肆掳掠,漳州军饷遭逢劫难,因此很快从流通界消失。

第三种种说法则是认为在1864到1865年,太平天国的侍王李世贤率部占领了漳州,建立了政权。

这些银币是曾国荃、左宗棠统领湘军入闽作战时所铸,签押解释为“曾签”“左签”。这些银币之所以称为“军饷”,是因为清朝的财政支出主要就是军事支出,鸦片战争后更是占到了国家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这三种说法可谓是公说公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这都不影响这枚银币的价值和地位,如果它是郑成功所铸,那它就是中国历史第一枚银币,比乾隆五十七年平定xz时所铸的乾隆宝藏,还要早上一百多年,就算它不是,那它也依旧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银币之一,因为乾隆宝藏发行的数量太少,流通地区也很小仅在xz一隅。”

刘掌柜看着手中的漳州军用,将它的历史娓娓道来。

“真是受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刘光齐也没想到自己随便捡到一杯银币居然也有这么大的来头,。

“哈哈哈,过奖了,我也就是多读了几本这方面到书,真要说起起来在其他方面我还未必比得过您呢,小刘大夫我对这个东西十分喜爱不知道你能不能忍痛割爱,您放心价钱上面我肯定不会亏待您的”

刘掌柜十分客气的谦虚了一句,随后话锋就是一转,准备把这枚银币从刘光齐手里收购过去。其实大齐通宝他也想要可是他手里根本就没那么多钱,只能退而求其次。

“真是不好意思,刘掌柜,经过这两件东西,我对古珍也有了兴趣,所以这两样东西我打算自己收藏,而且我还算向您买一些古珍方面的书籍,省得以后遇见好东西了,还是两眼一抹黑。”

“那真的是太可惜了,您稍等,我现在就给你去拿东西。”

没能得偿所愿,刘掌柜一脸惋惜的摇了摇头,随后便起身从架子上挑了几本书放到了刘光齐面前。

“多谢刘掌柜了。这些钱您收下。”

接过书后,刘光齐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递了过去。

“你真是太客气了,几本书那用的了这么多。”

“不光是书钱,还有麻烦您掌眼的钱。您就收下吧。”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刘掌柜客气了两下后就把钱收下了,现在日子不好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哎幼,你怎么了走道的啊。没长眼睛啊,看着好好的东西就往上面踩,看看你把东西踩的,不行,你今个儿必须把东西给我买了。”

出了刘掌柜的店门,刘光齐本打算去蓝一贵的天和轩转一转,都到门口了怎么着也得进去看看。结果刚走出没多远就遇到了一个麻烦。

“对不起啊,老板我不是故意的。”

看着拽着自己胳膊不肯松手的摊主,王东方连忙道歉道。

“不是故意的就行了,要么赔钱,要么你把我这画给买了。”

虽然王东方已经道了歉,但是摊主咄咄逼人不肯松手。

“怎么回事?想碰瓷是吗”

听见动静的刘光齐停下了脚步,看着愤怒的摊主说道。

“你不知道情况就少在哪儿胡说八道,什么叫碰瓷儿,我好端端的坐在这儿买画儿,这家伙上来就是一脚,你瞅瞅把画儿给我踩的,还说我找事儿,我看是你们找事儿才对。”

摊主瞪着一双牛铃大小的眼睛说道,刘光齐闻言打量了打量对方,二十多岁,是个生面孔,面相忠厚,看起来不像是奸诈狡猾的人,而且琉璃厂那些爱碰瓷的人刘光齐都见过,除非对方是新人。

随后刘光齐又低头看了看对方的摊位,说是摊位都抬举他了,总共也就两三件东西。而且都是画儿,如果对方是碰瓷的那最佳选择应该是瓷器,而不是这些东西。综合这些条件,刘光齐觉得对方应该不是碰瓷的,更像是来琉璃厂卖东西的。

不过这都是刘光齐自己的推断,具体情况还是得问问王东方再做判断。

“怎么回事儿,东方。他说的是真的吗”

“是,不过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当时正在想事情,没有注意。现在怎么办啊”

从没遇见过这种情况的王东方一脸慌乱的看着刘光齐,刚刚见识到古董价值的他,生怕自己现在踩的就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古玩。

“没事儿,有我呢,我先看看。”

刘光齐安慰了王东方一句,然后就蹲了下去拿起了那副被王东方踩坏的画儿。打开一看刘光齐就被吓了一跳,眼前这副画居然是清明上河图,这要是真的,就算是把王东方卖了也赔不起。就算不是真的,是其他大家临摹的,那王东方也赔不起。

好在眼前这副只是一件民国的彷品,虽然有些价值,但是价值绝对不高,百十块就能搞定。

“老板,你这画怎么卖啊。”

知道不是对方的过错,刘光齐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大的五百,小的一百。”

从这个价格就能看出来,这个摊主绝对是个生瓜蛋子。要是市场上那些老油条,碰上王东方这种情况绝对狮子大张口,绝对不会这么实在。还五百,他们不翻上两番就很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了。话说要真是老油条,也绝对不会拿清明上河图,毕竟这东西现在就在故宫里面放着,谁看了都知道是假的。

“您可真敢张嘴啊,您知道您这些画是什么时候的吗”

“不知道,是我娘让我来卖的,这些都是我爷爷留下来的”

“你应该是来卖画的,结果店里的掌柜没收,对不对”

刘光齐一遍翻,一边问道。

“哈哈哈,您猜的可真准啊。我刚蹲下来,您这兄弟就一脚踩了上来。您说背不背,我也不是想讹您二位,可这东西踩坏了,你总不能道个歉就走了是不是,我回去怎么跟我娘交代啊。”

摊主见刘光齐态度好了很多,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嘿嘿一笑把他刚才的遭遇说了出来。

“哈哈哈,你说的有道理,这损坏了东西是得赔偿。你这些画我也看了,全都是民国彷品。价值要说也有,但是绝对到不了你说的五百。你要是同意的话一百块钱这三幅画我收了,你看成吗。这个价格捏绝对比店里给你价格要高,你看怎么样。”

刘光齐很快就把眼前这些画给看完了。考虑一下刘光齐给出了一个两不吃亏的价格,这些画虽然都是民国的彷品,但是彷的还算不错,画工和装表还算讲究,只要价值不高还是有收藏价值的

“不行,不行,这个价太低了。”

想都没想摊主就拒绝了刘光齐。

“那你说什么价格。五百是肯定不用想了,民国的画除了那些大家,就没谁的画能到五百。”

刘光齐提醒道,

“一百五”

青年摊主犹豫了再三后,在刘光齐的价格上又加了五十,他实在不想错过刘光齐这个机会,跟刘光齐说的差不多,他跑了那么多家店,就没一家超过一百的,甚至有的直接就不收。

“行,一百五就一百五”

看着青年干瘪的脸颊,满是补丁的衣服,刘光齐心一软就答应了下来,就当是做好事了。

从怀里掏出十五张大黑十,这三幅画就归了刘光齐,拿了钱青年二话没说把地上布头一卷,往胳肢窝里一夹就离开了琉璃厂。

“对不起啊,光齐,都是我的错,你放心等我将来上班了肯定把钱还你。”

看着替自己擦屁股的刘光齐,王东方一脸歉意的说道。眼下那一百五十块钱他肯定是还不上了,只能指望将来了。

“没事儿,这算什么啊,正好我家里还缺几副挂的,这不刚好就有了吗,再说了你是我带进来的,出了事儿,肯定是我担着啊。”

刘光齐看着满是歉意的王东方满不在乎的说道。一百五十块钱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个事儿,虽说有点小贵,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笔买卖不算亏。

“可是,”

“可是什么啊,看你那一头汗,走,我带你去个地方凉快凉快,喝杯茶。”

看着被吓满头大汗的王东方,刘光齐哈哈一笑搂着对方的肩膀朝天和轩走去。

“你刚才是怎么了,从刘掌柜那里出来我就觉得你魂不守舍的,是有什么心事吗?不会还是想着学习那些事儿吧,我都跟你说了,要学会劳逸结合,你要是真怕撵不上,回头我给你补补课。”

刘光齐一边走一边问道。

“不是因为这个,是因为,是因为”

“因为什么你倒是说啊,只要哥们儿能给你解决的,肯定帮你解决。”

刘光齐看着王东方欲言又止的样子,拍着胸脯保证道。

“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想问一下两千多年青铜器真的那么值钱吗。”

犹豫再三后,王东方终于把心里的疑问说了出去。

“当然了,那可是两千多年的东西一件东西能保存几十年就很不容易了了,更别说两千多年,这些东西有一件算一件,那都是国宝,特别是有铭文的。那更是国宝中的国宝。怎么,你对青铜器有兴趣?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我师傅可是玩青铜器的行家”

“我没兴趣,但是我家里好像就有一件青铜器。”

王东方犹豫了一下看着刘光齐说道

“啊?真的假的?”

刘光齐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

“真假我也不知道,要是知道我也不会乱想了,我现在一闭眼就是家里那件青铜器。”

能不乱想吗!那可是好几万啊,真要是值那么多,那他们家就再也不用吃糠咽菜了。

“那你跟我说说”

刘光齐一听也来了兴趣,刘光齐这时候也想起来了王东方的老家可是在洛阳,洛阳那是什么地方,十三朝古都啊,地下文物之丰富放,眼天下也就西安可以匹敌。基本上随挑个地方往地下一挖就能挖出来大墓。甚至可以说地下的人比地上的人都多,所以王东方家里出现一件青铜器并不稀奇。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像杯子又不像杯子,下面三个角,上面有两个角。和两个嘴”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你说的这叫青铜爵。”

听完王东方的描述,刘光齐一下子就猜出了这个东西的名字,不要以为王东方是个大学生就该知道这些,这个年代信息的传播还不是特别发达,又没有电视剧,电影这些媒介,历史书上也没有图片,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些的根本就不知道王东方说的是什么。

“值钱吗?”

王东方,满怀期待的问道。

“这个我也不好说,因为没有看到实物,判断不了具体的年代,夏商周三朝使用过这个东西,秦汉之后就很少使用了。咱们按最近的年代战国算,你家这个东西最少也值一千块。你也别嫌少,主要是这东西数量多,器型小。”

“不嫌少,不嫌少,你能帮我卖出去吗光齐。”

王东方忙不迭的摆了摆手,满怀期待的看着刘光齐。

“能”

看着王东方满怀期待的眼神,不忍对方失望的刘光齐犹豫了一下,然后肯定的点了点头,王东方的家境刘光齐也有所了解,兄弟姐妹六个,能供出他一个大学生,真的撞大运了,家里的粮食常年都不够吃。所以王东方才会把自己的钱寄回去自己在学校啃馒头。这一千块钱完全可以改变他们一家的命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

得到刘光齐肯定的答复,王东方激动到握住了刘光齐的手,七尺高的汉子眼泪刷的一下就冒了出来

“没事儿,都是自家兄弟应该的,等暑假结束,你把东西带过来,我保证给你卖出去。”

一千块钱而已,哪怕到时候真的找不到卖家,刘光齐自己吃下去就是了索性不过是一根金条而已。这东西到了后世可就不是一根金条能拿下的了。

“老头儿,我又来了,赶紧吧好茶端出来。”

说话间刘光齐就带着王东方开到了蓝一贵到天和轩,一进门就大大咧咧到吆喝道。

“你怎么又来了,这一天天的,家里的好茶全都让你给喝了,贵山把他给我撵出去,,哟,今儿还带着客人啊。这位是?”

坐在柜台后边看书的听到刘光齐的声音,摆出一副十分嫌弃的模样。甚至还要撵人,但是在看到王东方后,又立马恢复了往日彬彬有礼的模样。

“这是我同学,王东方,您那来那么火气啊。谁有招惹您了。”

不等蓝一贵招待,刘光齐就坐在平时常坐的椅子上。

“还不是公私合营那点事儿,居委会那些人天天来,来王同学,尝一尝,这可是上好的苏州碧螺春。”

说话间蓝一贵就招呼贵山给两人倒了一杯清茶。

“您还没决定啊”

刘光齐端起盖碗抿了一口香气四溢的清茶后问道。

“哪那么容易啊,这么大家也说舍就舍了。”

“有什么舍不舍得,连众生礼佛图您都送出去了还在乎这些。您要是真舍不得,这些宝贝,干脆直接把这些东西拿家里,留下些不值钱的,到时候把这天和轩改成文物商店,索性就是一处门面而已。”

“看看吧,要是实在不行,那就只能照你说的这么办了。怎么,看这架势你又淘到好东西了。”

蓝一贵叹了一口气,随即就看到了刘光齐放在桌子上的三幅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