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红楼蕴大爷 > 第二十三章大不敬之罪

第二十三章大不敬之罪

书名:红楼蕴大爷 作者:撑死的瘦子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45:53

大乾朝重罪十条,俗称“十恶不赦”,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

“大不敬”之罪,非同小可。

贾母神色微顿,询问道:“蕴哥儿,此话当真?”

贾蕴点了点头,沉声道:“确是如此,若是不信,不妨召那些小厮问话,当时他们可是也听到了。”

贾母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贾蕴既然说的如此绝对,应当不会作假。

随即贾母面色一顿,惊慌道:“那派人将蟠哥儿送至府衙的是何人?可是……圣上?”

贾蕴回道:“正是圣上,薛大叔口不择言之时,正巧被陛下所闻。”

贾母神色复杂,贾赦紧皱眉头,王夫人面带愁容,王熙凤丹凤眼中眸光闪烁,心里也是一惊。

而堂中宝玉和黛玉,探春,迎春、惜春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纵然不谙世事如宝玉,也晓得薛蟠出了大事。

薛宝钗俏脸煞白,薛姨妈得到准信,更是惊惶失色,昏厥倒地。

现场顿时乱成一片,那些个婆子忙围在薛姨妈身旁,舒气的舒气,掐人中的掐人中。

没一会,薛姨妈便悠悠地醒了过来,随即抱着薛宝钗哭诉道:“你那混账哥哥,什么诨话都敢胡说,他要是去了,可叫咱们娘俩怎么办。”

“大不敬”之罪,当诛,薛姨妈以为薛蟠在劫难逃,怕是活不下去了,不光是薛姨妈,便是贾母等人亦是这般认为。

贾蕴干咳一声,对着哭诉的薛姨妈道:“太太不必忧心,薛大叔无碍。”

“此话怎讲,还望蕴哥儿明言……”

一道脆声响起,贾蕴抬眼看着发声的俏丽女子,回道:“薛大叔不过酒后失言,天子恩德,已然恕了他的不敬之罪,言明让薛大叔进府衙大牢反省。”

薛宝钗闻言神色一缓,起身向着贾蕴福了一礼,脆声道:“想必蕴哥儿也是看在亲戚的份上,才会出手教训我兄长,也好消了圣上的怒火,我在此先行谢过。”

贾蕴挑了挑眉,这薛宝钗……有些意思啊……

“毒打”薛蟠,贾蕴确有护薛蟠之意,若是不然,贾蕴无需出手教训。

薛蟠虽为人跋扈,对贾蕴确无坏心,贾蕴与薛蟠见过两次,第一次便好声好气地带贾蕴去“顽”,第二次亦是大方地邀请贾蕴,只不过贾蕴对“男风”并无好感,拒绝了薛蟠的“好意”,而薛蟠灌多了黄汤便撒起泼来,真论起来,此事贾蕴也有过错,他自然不想看着薛蟠出事,便出手狠狠地“教训”了薛蟠一番,以消崇明帝的怒火。

只不过贾蕴虽是这般想,可最后的决定权仍是在崇明帝手中,若是崇明帝要惩治薛蟠,贾蕴自然不会多言,否则在崇明帝问话之时,贾蕴也不会果断的说出“其罪当诛”……

贾蕴作揖客套道:“薛姑姑客气了,好歹我与薛大叔都是亲戚关系,怎会见死不救。”

听到此话,薛宝钗不由心中一缓,眸光一闪,便说道:“蕴哥儿说的极是……。”

堂上的贾母见状偏身对着担忧的薛姨妈道:“姨太太,我家这哥儿瞧着鲁莽,可心里敞亮着哩,总归是亲戚,还真能“闹”起来。”

晓得薛蟠无碍的薛姨妈缓过了神,轻应一声,道:“老太太说的有理,先前还差些错怪了,倒显得我不晓事了,今儿个当着老太太的面便赔个不是。”

贾母笑回道:“姨太太言重了,哪有长辈给小辈赔不是,岂不是乱了规矩。”

薛姨妈愣了愣,点头示意,随后偏头对着贾蕴道:“蕴哥儿,不知圣上之意是让蟠儿反省多久?”

到底是薛姨妈的掌中宝,自然是不想看见薛蟠在牢狱受罪,便出声问起了薛蟠的处置。

贾蕴开口道:“陛下自有旨意,小子不敢胡言。”

崇明帝虽说反省几日,可具体如何,还是得看陛下不是?贾蕴可不会傻乎乎地真以为是关个几日。

薛姨妈闻言也是急了,这人若是关在大牢里,可让她得宝贝儿子怎么受的了啊,心疼道:“我家那个儿子平日里只晓得瞎顽胡闹的,哪里受得了这种苦楚。”

贾蕴嗤之以鼻,对圣上言无不敬,只是关个几日还不知足?还心疼起自个的儿子受不了苦,薛蟠养成这般性子,与薛姨妈的纵容脱不了干系。

慈母多败儿,古人诚不欺我。

见此间事了,贾蕴便对着贾母沉声道:“老太太,既然事说清楚了,小子便告退了。”

贾母抬眼看了看贾蕴,点头道:“罢了,今日你做得不错,亲戚之间,该帮衬便要帮衬一二。”

贾蕴面色如常地应了一声,并未反驳,心里亦不赞同,具体事宜具体分析,他可不会傻乎乎地认为所谓的“亲戚”是值得信任的……

…………

“大爷啊……”

贾蕴刚回到墨竹苑,丫鬟晴雯着一件红绫袄,罩着青缎掐牙背心,急匆匆从屋里跑出来,看到贾蕴后忙关心地问道:“老太太这般火急火燎地寻您作甚?”

贾母多次派人寻问贾蕴的去向,明眼人都晓得事情不小,作为丫鬟,关心自家主子也属正常。

贾蕴瞧着关心自己的丫鬟,心里受用,摆手道:“没事,老太太就是问些事情,现在没事了。”

话罢,贾蕴便朝着屋里走去。

晴雯也不敢多问,默默地跟了上去。

此时的贾蕴也不在意薛蟠的事了,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自己没必要强出头,更何况,别以为贾蕴似乎被皇帝器重,可有关皇权威严之事,贾蕴可不会犯糊涂。

退一步讲,即便贾蕴有着帮一把的心思,他也没资格进宫面圣不是。

不过虽说此事看似严重,其实不然,薛蟠言语颇显不敬,但也只是胡言一句,不过是酒后之言,崇明帝不会追究过甚,否则不会将薛蟠仍进顺天府衙。

进了书房,贾蕴便坐在书案前思考今日会见崇明帝之事。

今日贾蕴大胆地进献正是“摊丁入亩”之策。

因历史变革,将丁银纳入田亩之策自然无人提及。

丁银制度延续至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是按照人口来交税,那些穷苦人家要是多生了几个孩子,那身上的负担可就大了去了。

而富足的人家,其实那点丁税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的事情,这么一来,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现象,便是“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若崇明帝是明君,贾蕴不信他看不出丁银制度是压在老百姓身上永远的负担,只是若无税收,如何维持这偌大得朝廷,无可奈何罢了。

现今,贾蕴给崇明帝指了一条路,是否施行,还是得靠崇明帝作主,若崇明帝不允,贾蕴也无损失,若是允了,贾蕴作为献出此策之人,如何得不到重用?荣华富贵近在咫尺。

只不过此策虽对如今的大乾朝有利,可施行起来却极为难办。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动了那些个官绅地主的蛋糕,他们岂能顺从?而这些官绅地主中,又是掌握大乾朝权力之人,即便是身为皇帝,亦是得三思而后行。

贾蕴提出此策,一是为崇明帝解国库匮乏之忧,二是以此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既入大乾,自当奋发向上,不求权势滔天,那也得享受荣华才是。

只不过今日崇明帝表现的甚不在意,觉得贾蕴年少轻狂。

虽说崇明帝赐了宴,表现出对贾蕴的恩宠之意,可贾蕴仍是不确定崇明帝的想法……

天子之意,尚难琢磨……

“大爷,怎么瞧您心事重重的。”晴雯扭着水蛇腰盈盈而来,将端着的香茗递了上来,轻声问道。

贾蕴回过神来,计策已献,贾蕴也不需多想,安静地做自个的事便是。

接过晴雯手中的香茗抿了一口,旋即想起了昨日的事,招了招手,道:“晴雯,去把昨儿个给你的书拿来,我今日先教你认几个字。”

晴雯抿了抿粉唇,眸光一闪,转身在书架上拾掇出书。

“大爷,真的要学啊!”晴雯杏眸闪烁,神情忸怩。

贾蕴接过晴雯手中的《千字文》,没好气地说道:“爷既然应了你,便不会失诺。”

话罢,贾蕴便翻开书本第一页,摊开在书案上,旋即示意晴雯。

晴雯微微偏过螓首,瞧着贾蕴指着的文字。

贾蕴也不多言,旋即教导起前十六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晴雯是真的感兴趣,认真的学了起来,一遍一遍的跟着贾蕴念音。

之后,贾蕴便说道:“自个去书架寻字帖,将这十六字好生临摹。”

本就是小姑娘,学东西比较快,昨儿个持笔已然有模有样,贾蕴也不需多言,剩下的便让她自个琢磨,贾蕴对她的要求不高,只要学会认字便行。

晴雯有些意犹未尽,不过贪多嚼不烂,就这十六个字她都有些吃力,便按着贾蕴的吩咐去一旁练字去。

而贾蕴端起一旁的茶盅抿了一口,随即也念起书来。

寂静的屋内,主仆二人各自沉浸在书香之中,和谐静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