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一百七十一章:王齮:去接我们的王上回家!

(二合一,四千字大章)

听到“武安君”三个字,王齮握着秦剑的手微微颤抖着。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以威信安邦。

虽然世间第一位武安君是被赵肃侯册封的苏秦,但世人每每提及武安君,必呼“白起”。

而随着白起率领秦军纵横天下,武安君这个封号也成为了兵家一众名将们追求的封号,但王齮绝对是个例外。

在他眼中,自己跟随了数十年的主将白起才是这天下唯一有资格被称为武安君的人,所以他不会去觊觎“武安君”这个封号。

但可惜,武安君这个封号,随着白起当年杜邮自尽,世间便再无武安君。

“武安君……”

王齮的双目中闪过一丝迷茫,但这一丝迷茫很快便被怒火所压制下去。

在军旅之中征战了数十年,他的心性早已非常人可比,坚定无比,加之王齮不信鬼神之说,所以对张机的话自然是有些不屑一顾。

他去见武安君?

去杜邮见一见因为自尽而死而怨气冲天武安君尸首么!

宽阔的秦剑剑身在空气中发出一道道破空声,长度惊人且沉重的秦剑在王齮这位老将的挥舞下虎虎生风,连续斩击。

张机见王齮动怒,拔出腰间湛卢剑。

清脆的金铁之声随着两名长剑的碰撞而传出,王齮大开大合的秦剑毫无悬念地被张机一次次击退。

说到底,王齮还是老了。

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将军,不做休息的连续斩击让他的体力损耗有些严重,加之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发虚弱的血气,他已经知道自己很难有机会杀死张机了。

但他没有继续动手并非这个原因,而是因为张机手中的剑。

漆黑的剑身和那沉稳的气质很具有代表性,尤其是湛卢的剑锋之上没有散发出半分杀气,王齮一眼便认出了这柄剑的来历。

“湛卢剑……”王齮目光一凛,眼中闪过一抹追忆之色。

年少时,他和彼时只是屯长的白起曾有幸与当年的相邦、武信君张仪见上一面,得到了张仪的器重,而后在彼时还不是穰侯的魏冉麾下效力,才有了后来的脱颖而出。

后来,张仪被秦武烈王罢相驱逐,他也曾和白起感慨过秦武烈王的不公。

只是没想到……后来得到更加不公待遇的,却是白起。

“你便是武信君的后人张机,是么?”

王齮收起了秦剑,面容肃穆,沉声道。

他曾听说,张仪的曾孙得到湛卢剑的认可,又得到罗网的培养,为秦国带来了许多的益处。

比如纸张和书本,对于王家这样的秦国老牌将门来说,原先也只能供给王家的嫡系那一支和一部分天赋上佳的王家孩童,根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有书读,最多也就算识字罢了。

而在纸张和书本变得越来越便宜后,王家子弟都能读得起书了,所以他们这些将门对于张机还是颇为感谢的。

此外,还有张机每个月给秦国的分红,这便足以抵得上一份大功,更遑论还有关于五国合纵的情报。

作为秦**方三巨头之一,王齮自然也是有资格得知张机传回来的那份关于五国合纵的情报的。

王齮虽然因白起被赐死一事心生怨念,但却还是热爱这个国家的。张机的情报,不知能挽救多少秦军将士的生命,这样的行为自然值得王齮感激。

“是。”

张机见王齮收剑入鞘,也收起了湛卢剑。

“你知道了老夫的计划,是么?”

“是。”

“所以你要来阻止老夫,是么?”

“是。”

王齮喘了几口粗气,倚靠在一根立木上,抹了抹额角即将滴落的汗水,和张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而张机始终都是同样的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位苍老的老将军。

“武信君有个好后人,可惜却偏偏要出仕秦国。”待呼吸平静下来后,王齮不由叹了口气,看向张机的目光有些复杂,说道:“你先祖武信君张仪被秦武烈王逐出秦国,而武安君……”

“昔日,昭襄王兵伐HD,武安君苦谏三次,昭襄王不听而致大败,结果武安君反被赐死,自尽而亡。”

“一身未尝败绩的名将,却死在了一场从未参与的战争中……”

“你知道我是因为武安君遭受的不公待遇而反叛,可明明你的先祖武信君和武安君有着几乎有着相似的结局……都是因为秦王们而落得了凄凉的下场,那你又为何还要为秦国王室效力?”

王齮似乎是有些怒其不争,一拳锤在身后倚靠着的立柱上。

只是,张机看向王齮的眼神却愈发古怪,狐疑地问道:“老将军,武安君之死未必和昭襄先王有关……您没听说过武安君之死的其他传说么?”

哪知,张机的话却换来了王齮的冷笑。

“呵呵,地泽二十四大阵?”

王齮的冷笑很快便化作了大笑,笑声爽朗而长久,仿佛是听到了这世间最有趣的笑话,直到笑得他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武安君都故去才不到二十年,难道这世间的人们都相信了那所谓农家六大长老结地泽二十四大阵杀死的说辞么?”

“哈哈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话!难道世人都忘记了,武安君除了‘人屠’以外还有一个外号么!”

“堂堂‘军阵之神’,难道会被区区农家六大长老的地泽二十四大阵击杀?可笑!”

王齮脸上露出的鄙夷之色愈发浓重,尽是对农家的不屑和杀意。

当年他因HD大败而身受重伤,在家休养,除了听闻白起身上的怨气被道家消除了六成以外,根本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他知道,武安君白起就算是怨气缠身,也绝不可能输给任何阵法!

作为军阵之神,他坚信这世间天下没有任何阵法可以击败武安君白起!

而农家这群泥腿子,竟然敢如此玷污武安君的名声!

若非农家的大本营在齐国,否则他定然要出兵打过去屠尽农家!

“看来老将军也不知道当年武安君死亡的真相。”张机摇了摇头,看向王齮的神情中满是惋惜之色,“若是武安君知道老将军今日谋划之事,怕是会对老将军大失所望。”

“小子,你什么意思?”

听到“真相”两个字,王齮一推身后立柱,借力快步走向了张机,身上的甲胄因为王齮的动作而发出清脆的甲片撞击声。

“根据墨家之中记载的绝密情报,当年武安君体内怨气在道家的北冥子的帮助下,消除了六成不假,但又因为被农家六大长老围杀而再度陷入疯魔。为了不再陷入疯魔,武安君选择了自刎。”

“你放屁!”王齮对着张机挥出拳头,但却被张机以掌握拳挡住,但王齮却没有停手,而是继续挥舞着拳头,直到气喘吁吁,就连呼吸都感到有些不顺畅。“武安君何等英豪,怎会对抗不了那区区怨念!又怎会为此而自刎!”

“因为他是武安君!”

张机粗暴地打断了王齮的话语。

他知道,其实王齮已经相信了这个说辞,这些当年曾亲眼看见过白起身上缠绕的怨气的人,绝对比他清楚那些怨气有多么麻烦。

王齮,此刻他不是什么左庶长,更不是一位老将军,只是一位不愿意接受现实的老人罢了。

当一个人为了某个原因而筹谋了二十年,却一朝得知,他奋斗的原因是虚假的,是错误的,那么谁都会对那所谓的“真相”产生质疑。

直白地说,他只是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罢了。

这是人的通性。

张机看着眼前的白发老人,朗声道,“安者,安邦也。武安君奋战一生,是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为了他所效力的国家,而非为了单纯的私欲。”

王齮跌坐在地上,原本给人一种老而弥坚形象的老将军忽然变得萎靡起来,笔直的腰板渐渐弯曲下来,健壮的身躯也一点点变得佝偻。

张机的话不需要验证真假,因为没必要。

有他没他,张机都已经可以调动平阳重甲军去救援嬴政,所以张机并不是很必需他的帮助,自然也没必要欺骗他。

而且以墨家统领的身份,编出这一长串故事来欺骗自己,这也太过下作了。

这还不是后世那个可以斩断受之父母的头发来欺骗敌人的时代,人们之间还是有着一些默契的底线,也是不容轻易推翻的底线。

所以,彻底相信了张机话语的王齮愈发颓废,尽管他的身上是秦国高级将领才有资格披着的重甲,看上去却像一个命不久矣的老头,根本想象不出他和刚刚那个威猛的老将军有多少关联。

这是他憋了近二十年的一口气忽然散去的缘故。

信念支撑着这个身上满是创伤的老将军走到了今天,而当信念不再坚定,甚至散去,这位老将军的生机也开始流逝。

或者说,王齮自己也心存死志了。

他违背了对秦国忠诚的家传祖训,勾结了嫪毐谋害嬴政,结果却发现他所谓的复仇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看着气息逐渐低迷的王齮,张机忽然开口道:“老将军可还记得我刚入帅帐时说过的话?”

……

帅帐外

“蒙千长,诸位将军已经整军完毕,随时可以出发,不知大王使者那边……”

一名秦将看向蒙恬,没有什么狗血的质疑环节,见到秦使手持秦王金印的秦军士卒足足有近百人。

再加上蒙恬的祖父和父亲的关系,没有人质疑蒙恬假传军令,更没有人怀疑他有背叛秦国的可能。

蒙恬手持长戈,看了一眼放下了门帘的帅帐,没有答话,但那凝重的双目昭示着他此刻的担忧。

身为蒙家的嫡长孙,又恰巧在秦韩边境武遂驻军,作为如今秦**方三大巨头之一的蒙骜自然会将嬴政离开咸阳进入韩国境内的消息告诉蒙恬。

年事已高的蒙骜脑子依旧清醒,不同于偏向嫪毐的王齮和中立的麃公,蒙骜的脑子很清醒。

吕不韦终归年事已高,而且倦于朝政,身体大不如前。

可嬴政,还不到二十岁,他有着足够的资本可以熬死吕不韦。

而吕不韦的两个儿子吕蜴、吕惠则是寻常的庸人,不算无能之辈,但也没有吕不韦这样的格局和手段,不可能再像吕不韦这样把持朝政。

所以,未来一定是嬴政这位秦王的。

就像当年的昭襄先王一样,熬到母亲宣太后和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都老了,再一举将其驱逐,彻底夺回大权。

而如果嬴政想要豪赌一把,那么蒙骜也不介意将蒙家压上,陪嬴政赌一把。

毕竟,只有这样,蒙家才有可能追上世代侍秦的频阳王家的脚步。

否则,蒙家作为齐国的外来户,永远也只能屈居于频阳王家之下。

蒙恬自然明白祖父的心思,所以才会亲自送张机来到王齮的帅帐大营,并一直守在营帐外。

帅帐之中的交谈声并未传出来,反而一度传出了金铁之声。

蒙恬倒是不担心张机的安危,毕竟这座军营之中,应该没有人能打的赢张机这种一流高手,他担心的是王齮的立场问题。

无论缘由,造反都是夷三族的重罪。

其实,从王齮先前令亲卫拦截张机进入帅帐的举动中,他便看出王齮的不对劲。

但毕竟是祖父蒙骜的多年老友,又是如老师一般教导他兵法的长者,更是大秦上将军、左庶长,他不该这么去揣测王齮的用心,但很显然……他应该还是……

忽然,一阵簌簌的声响打断了蒙恬的感慨。

那是甲胄上的甲片碰撞时发出的声响,一身黑色重甲,腰悬秦剑,手持大钺走出了帅帐。

他的脸上全然不见方才的颓废之色,而是面色红润,目光之中隐隐有着一抹代表着信念和希望的亮色。

“蒙恬千长,方才大王使者命你传达的军令执行得如何了?”

王齮笑盈盈地看向蒙恬,如今的他已经想通透了。

所以,在看到蒙恬没有如同之前的自己一般做出错误的选择,他很高兴。

“业已整军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王齮一双虎目欣慰地看向蒙恬。

想必这次事后,蒙恬也会因为帮助张机调动平阳重甲军一事而进入那位年轻的秦王的眼中吧。

王齮高举大钺,翻身骑上亲卫牵来的战马,一拉缰绳。

战马前蹄抬起,发出兴奋的马嘶声。

他没有向将校们详细解释前因与后果,王齮从来不觉得军令需要向部属们解释那么多。

或者说,军令从来不需要多么繁杂。

王齮断喝一声:“出发!去接我们的王上回家!”

(4215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