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 第三百四十章 赵姬:满意!

第三百四十章 赵姬:满意!

书名: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作者:一觉睡到下午醒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9-09 01:42:10

第342章 赵姬:满意!

秦军大胜,但国内粮草终究还是有所不足,仅仅是将秦国这段时间以来丢失的城池土地全部占领无力继续进军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张机忽然拿出了整整二十万石粮草解决了秦军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二十万石,其中一半是一年前张机初入新郑时,借罗网之手购买并储存起来的。(见第五章)

当时的他,是按照原着的剧情谋划,打算购买十万石粮草在韩国百姓面临粮荒之时救济灾民,却没想到翡翠虎会成为他的手下。

而饥荒虽然爆发,但却没有爆发粮荒。

没有翡翠虎恶意囤积粮食和抬价,百姓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艰难,但还是能够勉强度日。

这些粮草张机交给了翡翠虎,让其暗中送到秦国所占的桂陵城。

韩国在战败后陷入大乱,百鸟全部被投入对付那些弹劾兵败的姬无夜与白亦非的官员了,根本无暇监察翡翠虎的动向。

而翡翠虎毕竟是夜幕四凶将,韩国除了姬无夜也没有人敢查翡翠虎的商队,因此一路畅行。

另外的十万石,则是让翡翠虎从富庶的齐国购买的低价粮食,根本不需要经过韩国的领地,在秦军的护卫下径直送往了桂陵城。

二十万石粮草加之秦军之中剩余的粮草,足够支撑十万秦军两个月的用度。

两个月的粮草,其实并不算多,但秦国的目标并非韩、魏,也非与秦在东郡接壤的齐国,而是卫国!

对于卫国,秦国的态度是极其矛盾的。

秦人一直感念卫人出身的商鞅对于秦国的贡献,故而哪怕在昭襄王时期就已经有了吞并卫国的能力,却始终没有吞并这个小国,不仅如此还为了卫国而向韩、魏、齐施压,保护着卫国没有被这几个邻国吞并。

但这一次,卫国加入了合纵联盟发兵攻秦,这样忘恩负义的行为实在是让秦国感到了愤怒,所以嬴政下令蒙骜率兵十万攻打帝丘。

结局没有悬念,尽管卫国大将公孙羽作为当年的犀首公孙衍的后人,家中有着鬼谷的兵法传承,但两国实力的差距实在是太过巨大。

五万卫军攻打函谷关时损兵六千,撤退途中又被斩首两万余人,亦是损失过半。

举国之力才凑出这五万大军的卫国,如今全国上下的军卒加在一起都不超过四万人,算上临时征召入伍的青壮,也不到七万人。

蒙骜所率的十万秦军很快便攻破了这座帝丘城,并俘虏了卫国大将军公孙羽,卫君元得知公孙羽被俘而各国又不愿意援救,于是面缚衔璧,在宫门处向蒙骜投降。

蒙骜派快马将卫君元奉上的玉璧送到咸阳,解开了卫君元身上的绳索,并没有为难卫君元及城中官员和百姓,只是派人张贴秦法,要求帝丘从此以后使用秦国文字,使用秦国的度量衡,在留下驻守兵马后便撤军了。

秦国的举动不免令人有些惊讶,因为秦国竟然没有宣布吞并卫国。

按理来说,攻灭一国,需要派出使节向其他各国高调宣布某国为其所灭,是一种类似于盖棺论定的宣称。

但山东各国也不关注这个了,蛮夷之邦,有什么不遵礼节的事情也正常,何况他们如今真的没心思关注一个小小卫国。

哪怕如今的卫国国君是魏王圉的女婿也一样,包括魏国在内的各国眼下能做的只有加紧征募兵丁,然后祈祷秦国不要派兵攻打他们,并派遣使节向秦国乞和。

楚国倒是难得硬气,没有乞和,只是把国都从距离秦国边境只有一百二十里的陈丘迁到了淮南的寿春,并自欺欺人地将寿春改名郢都,仿佛那个秦国南郡的郡治郢城不是楚国昔日的国都似的。

而春申君还为楚王完找了个迁都的借口,淮南有楚国最为茂盛的橘林,尤其是寿春附近,橘林遍于野。

而橘子在楚国又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屈原曾作《橘颂》,言橘之高洁忠贞和不屈不挠,所以迁都寿春是象征着楚国不屈之意。

这一番高情商的说辞,令春申君这个在战败后被楚王完厌恶的令尹稍稍找回了些昔日的宠信,暂时稳住了他的令尹之位。

……

秦国,廷尉狱

作为关押重犯的廷尉狱,一共只有两种监牢。

一种是暗无天日、阴森潮湿的监牢,另一种则是有床榻桌案、整洁清净的监牢。

不同于关押违反治安法的咸阳狱,廷尉狱关押的都不是寻常百姓,基本上都是违反了秦律的文武官员。

而之所以还有整洁清净的监牢,则是为类似公孙羽这种被俘后不愿投降的敌国将领准备的。

“小子,你这样不吃不喝可不行。”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大快朵颐着,往嘴里不停地扒着饭,“这廷尉狱的伙食倒也不错,有肉有酒的,但虽是敌国的粮食,可你这么糟蹋粮食,老天爷知道了你可是要遭天谴的。”

老者口中的小子,实际上也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

不过,他这八十多岁的合纵联军主帅,叫一个不到六十岁的卫国大将军“小子”,绝对够格了。

“庞公,您若是不嫌弃,我的饭食可以给伱。”公孙羽看着毫不客气地隔着牢门将餐盘推向隔壁牢房的庞煖,叹了口气。

都快九十岁了,一顿斗米、肉十斤,外加一坛酒,轻松下肚,饭后还能在牢房里打拳保养身体,这还是正常人么?

而且他作为联军主帅大败后被俘,居然还能有心思吃饭。

“你小子啊,又在念着卫国了。”庞煖也不客气,从牢门的缝隙将公孙羽的餐盘拿了过来,继续大快朵颐着,“不是老夫说你卫国坏话,只是卫国毕竟小国,早晚会灭亡的。”

“若非秦国这些年一直庇佑,卫国根本存续不到今日。”

公孙羽虽然兵法造诣不俗,但在庞煖眼中只能为将,不能为帅。战略目光太过狭隘,根本看不到全局。

卫国的灭亡就是必然的,哪怕秦国不去灭亡卫国,魏国也会去吞并卫国来反哺自身。

公孙羽再次叹了一口气,庞煖这些时日给他分析了一通,其实他早就明白卫国灭亡的必然性了,但终归是守护了一辈子的国家,难免不会让人钻牛角尖。

“庞爷爷,你又在抢我爷爷的饭食了。”

二人正说话间,忽然一名女子步履轻盈,穿着一身朱红色的长裙,淡紫色的长发被一根碧蓝色的水晶发簪穿过,扎起云鬓发髻,透着华贵典雅的气质。

女子面如玉瑕,眉眼间透着一股不谙世事的少女青春气息,却又不失恬静高雅,淡淡的妆容和未曾涂抹胭脂的粉嫩薄唇反而愈发显现出她的纯真秀雅。

“丽儿,你怎么又来送饭了!”公孙羽看着女子纤细的藕臂上挂着一个黑色的食盒,厉声斥责道,“老夫说过了,牢房内的伙食很好,不需要你给老夫送饭。”

公孙羽只有一个儿子,但在与他的儿媳诞下一女后便战死沙场,儿媳也悲伤过度病逝了,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小孙女。

是他亲手将自己在世上唯一血脉相连的小孙女拉扯大,从小到大极尽宠爱,舍不得打骂,就连稍稍大声些训斥都没有,以至于两代卫君为了笼络他都会爱屋及乌地时常赏赐公孙丽不少珠玉饰物。

而自幼失去了父母的公孙丽十分乖巧懂事,也很孝顺,但他现在宁可公孙丽不要这么孝顺。

通常来说,俘虏的家眷是不能随意来探监的,但公孙丽之所以能如此频繁地来探监,实际上都是因为秦国对他们这些俘虏的招揽之心。

家人往往是最能软化这一颗颗坚如铁石的心的,已经有不少卫国的文武因为被迁来咸阳的家中妻小的探视而选择了降秦。

但他不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住,他只是担心孙女的安全。

这些年,若非因为他是卫国大将军,否则美貌动人的公孙丽断然不会过得如此太平。

但如今他是秦国的阶下囚,卫国也亡了,公孙丽一人行走在权贵如云的咸阳城,闹不好真的某天可能被哪个权贵掳走。

公孙丽不声不响地打开食盒,将两份餐食分别放在公孙羽和庞煖的牢门前,美眸微红,一双纤纤玉手紧握着、颤抖着,隐隐有着水雾笼罩着那水润的眸子。

“丽儿明白爷爷的苦心,可是爷爷,你是丽儿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公孙羽握着筷子的右手微微一颤,端着餐盘转过身去强忍着不去看不去管正在垂泪的公孙丽。

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坚定不移的卫国臣子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去,选择了降秦。

“明日起,你若是再来,我便绝食自尽。”

犹豫再三,公孙羽背对着公孙丽,狠下心来说出了决绝的话语。

收拾着餐盘,公孙丽的娇躯微微颤抖,没有言语,只是眼眶愈发红了。

一旁的庞煖看着这爷孙二人,忍不住摇了摇头。

也不知是恶趣味还是什么,庞煖的手穿过牢门轻轻扯了扯孙丽的衣袖,对着公孙丽勾了勾手,坏笑道。

“老夫给你指一条明路,你去见见秦国的卫尉张机,说不定能将你爷爷放出牢狱,届时你爷爷也不用担心秦国想招降他,你也不用担心你爷爷不让你和他见面了。”

庞煖的话让公孙丽的脸颊一片酡红,羞恼地瞪了颇有些为老不尊的庞煖一眼。

她虽然不谙世事,但毕竟是贵族出身,自然明白庞煖话里的意思。

张机……秦国的卫尉,秦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左庶长,那个几乎以一己之力算计了合纵联盟无数英杰的男人……

张机这个名字在合纵联盟败退后,几乎成为了天下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

公孙丽很敬佩这个明明和自己同龄,却收获了当世诸多贤才名士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完成的功业,只可惜他是秦国的臣子。

但听闻张机似乎是魏国人,而且是墨家的统领,也许……也许他会发善心帮助自己也说不定?

也未必需要付出庞煖话里的那个代价说不定就能救出爷爷。

公孙丽犹豫着,但求助张机的这个念头却在心中愈发强烈。

而此时,张机对这些事情浑然不知。

此刻的他正在甘泉宫中,数月未见的赵姬老师正在检查他这段时间没有上学,有没有把课业落下。

(4017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