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 第四百七十九章 确定方案

第四百七十九章 确定方案

书名: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作者:居凡世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50:38

李昭能这么快回来,还是让苏雅很惊奇的,因为按照李昭的惯例,是会到车间看看的,今天居然回来这么快,显然是没有往车间去的,不然根本回不来。

这时苏雅就问道:「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这可和你平时不一样啊,居然没有到车间去看看,轧钢厂那边显然也没去,今天怎么转性子了?」

听到苏雅问,李昭就将工人已经回去上班的事情以及李昭提议奖励的事情都说了。至于轧钢厂那边,李昭也解释道:「轧钢厂那边现在倒是无所谓了,现在已经将全厂的技术问题和研究所直接关联了起来,三两天不去都没有关系,有事情的话他们会通知我过去一起开会研讨的,问题不大他们自己就能搞定。」

李昭倒不是偷懒,事情还真是这样,李昭现在已经得到了通知,那就是五号开技改项目研讨会,如果内部通过了,那么就可以向上级提交技改申请了,等到上级批准了,资金到位就可以开始改建了,当然如果内部研讨,发现方案有问题,就会打回去继续修改,当然肯定是会提出修改意见的。

现在有了研究所参与,厂里的技术实力是直接上升了好几个等级的,就说一个简单的数据,轧钢厂原来的技术人员里面,也就几个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基本都是搞炼钢的。其他的基本都是中专或者高中生,他们都是跟着厂里的技术人员学习的,知识的储备量是严重不足的,在发展的时候,轧钢厂技术比较缺乏。

但现在则是有了很大的不同,成立了相应小组之后,虽然他们本身还有其他的工作,但哪怕每天去厂里转一下,就能顺手解决一些问题。而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也直接是轧钢厂的十几倍,这就是实力,对于轧钢厂很有好处。

现在技术上其实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李昭操太多心了,只是在创新上可能还有些不足,比如如果上五千方的高炉,估计还是要李昭主持,不然没人敢接。

刚聊了一会,见时间差不多五点了,众人就都撤退了,她们也不好意思总在李昭家里吃饭,一会吃过饭之后,还会过来找苏雅聊天。只是有一个人脸皮比较厚,那就是娜斯佳,她直接赖在了李昭这里,就没有一点打算走的意思都没有。

李昭看着耍赖的娜斯佳,也不好直接赶她回去,就让她和苏雅去做饭了。而李昭则是在一边看着她们在那忙,一边想着心事,他需要想想近期要做的事情。

很快时间来到五号,也是周五,经过这几天,材料厂已经回到了正轨,而且奖励方案也已经讨论完毕,下发了下去,所有奖励会在发工资的时候一并兑现。对于这次的奖励,厂里所有坚守岗位的工人都非常兴奋,厂里给的实在太多了。

由于厂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转业军人,所以他们的工资都普遍比较高,就是一般的操作人员都有四十多的工资,这次又是一次性给他们补了十几天的工资,等于一个工人直接就能多拿二十多块的工资,这个补贴已经高的没边了。….

不过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工人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虽然材料厂一直以来工人的积极性都是相当高的,但现在更加明显了。说一个小的细节,那就是以往如果到了快下班的时候,比如离下班只有一二十分钟了,如果这时生产到刚好换料,那基本都会直接停下来,然后打扫卫生,等待下班。

现在则是会直接备料,然后在交班后再抽出十来分钟打扫卫生。这样等于员工多上了十几分钟的班,但这样就能保证设备运行时间每天都能增加几十分钟。不要小看这几十分钟,放在全年,那就是直接增加几个点的产量,算下来也有几万吨,甚至十几万吨,这样增加的虽然不算太多,但可能就够几个厂的使用了。

而且如果对员工不好,那员工也有的是办法坑厂子,比如有些厂子的产品是论

个或者论根卖的,这种产品有个重量的误差范围,这样的产品,工厂当然希望走负误差,这样就能节约原料了,比如通常会允许三个点的误差,那么重量正好和三个点的负误差,就会导致工厂利润高三个点,还是低三个点。

还有一些工作是加工零件,比如允许正负两微米的误差,工人可以直接给你生产一批正两微米误差的,再给你生产一批负两微米误差的,那你的产品实际误差就会相差四微米,可能就是这个误差,就会让你直接失去一个客户。

再有次品率,一般都会给出一个稍大的范围,比如允许百分之一,那我一百个做一个次品和五百、一千个做一个次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当然这个时代的工人没有那么多的心眼,但未来就真的有工人会这么做,就看老板的态度。

今天李昭来到轧钢厂,先到建设工地看了下工程进度以及质量情况,李昭同样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又在各个车间看了一圈就回到生产部的会议室,准备开会了。李昭来的时候,技术人员以及研究所相关小组的负责人已经到了,很快时间到了九点,杨厂长和安副厂长联袂而来,待他们坐下后,会议开始。

这时安副厂长首先发话:「现在一百吨顶底复吹转炉的设计已经完成,各位也都看了设计方案,各位还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如果有就尽快提出来,如果没有我们这个项目就准备这两天提交上去,等上级审批之后,就准备执行了。这个项目非常重要,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这个也将是三千方高炉的配套炼钢转炉。」

李昭已经反复审查了这个项目,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国内所能达到的顶峰,而且显然是走在了世界前列的技术。这个问题直接让所有技术人员沉默了下来,他们也都看过这个顶底复吹转炉的设计方案,但他们显然说不出来什么,这份设计方案在他们看来,已经能成为标准的教材了。….

见没有人说什么,安副厂长对杨厂长道:「厂长,这个方案现在应该已经达到比较优秀的程度了,这个就先定下来上报吧?我们好尽快开建,然后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试验,赶在高炉投产之前,完成配套转炉的建设,你看怎么样?」

杨厂长听安副厂长这么说,也是说道:「可以,这个是你和李总工共同完成的,应该是全国最优秀的方案了,就按这个上报吧,你接下来可以先完善下建设的方案,把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清楚,争取不出现任何纰漏。」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讨论厂里技改项目的方案,这些方案都是比照着新式高炉建设方案来的,要知道李昭设计三千方高炉的时候,很多都是参照六十年后的高炉来的,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较超前的,所以比照新高炉来改造,绝对是非常合适的,现在所有方案,争论的完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线路问题。

比如说厂里都是小高炉,该怎么设计输送带来实现原料输送,毕竟以前的运输方式实在太落后了。现在算是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分开建设,一种是统一建设。分开建设的话每个都能独立运行,如果合在一起建设,那么就需要分一个转运的中心。然后再输送到相应的高炉,两种方案都算比较合理,可以说都可以。

最后这个问题来到了李昭的手里,李昭想了想说道:「这些都是小高炉,根据我们的发展,我是希望在五到十年内将这些高炉都废弃拆除的,将来大型高炉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所以我的意见是哪种建设起来更快更省钱那就选哪个。」

听了李昭的话,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杨厂长直接发话道:「李总工说的有道理,我们明年三千方高炉投产后,如果一起顺利,达到了设计要求,那么我们将会继续投资建造更大的高炉,所以这些小高炉的淘汰就成了必然。我听你们说了分开建会更快也更省钱吧,那就按照分开来建吧,到时候

拆的时候正好分开拆。」

至此所有的方案算是讨论完成了,有了杨厂长的最后拍板,所有的技改项目也都确定了下来,很快所有方案就已经全部拿了出来,交个杨厂长,由他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就会开始建设。李昭不觉得上级那里会卡脖子,毕竟这些方案都是在增强轧钢厂钢铁的生产能力。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w w w.,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