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 第六百四十四章 诧异

第六百四十四章 诧异

书名: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作者:居凡世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02-01 19:50:38

对于李昭来说这样的情况不是什么负担,算是一点温馨的烦恼吧,只是他现在每天也是比较累的,而且晚上还需要加班画一段时间的图,对于他来说,还是挺累的。当然需要他带孩子的时间也不长,也就是刚下班这一段时间,而且如果李父或者苏父没有加班,也会过来坐一会,他们比李昭更喜欢带孩子。

很快吃完饭,李昭家里也再次热闹了起来,首先过来的就是娄晓娥,她是抱着孩子过来的,这也是惯例了,她在家里地位那是高的没边,基本上做饭什么的都是何雨柱的活,吃了饭,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过来找苏雅聊天。

看着这样的情况,李昭有盯了一会几个孩子写作业,就去楼上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只是时间过得没有多久,李父以及苏父就一人端着一份饭到了李昭的办公室,今天这样过来,显然是有事情啊,不然他们不会这么急着来找他,而且看这状况,估计是到农场去了,晚饭都没有吃就直接赶回了,这倒是挺少见的。

李昭见到这个情况,也是赶忙将桌子收拾一下,让他们将手里的东西放下,然后又是搬凳子什么的,待两人坐下,苏父就直接说道:「农业研究所将农场的规划全部搞好了,我今天和你爸去进行了审核,你要不要也去看看?」

这应该算是好事啊,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就完成了,看来准备的应该是非常充分的了,毕竟以现在农业研究所的经验来看,完成两个农场的方案是根本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的,但直到现在才完成,显然是下了大力气的。

不过李昭还是比较疑惑的,于是问道:「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我还以为农场那边已经开始建设了呢,以去年他们的速度来说,现在不说多,最少也能完成十个八个农场的规划了吧?到现在才完成,他们究竟搞了个什么样的方案?」

李昭确实是疑惑,虽然当时想法是李父提的,但具体方面还是李昭补充的,所以对于现在项目究竟搞成了什么样,李昭还是挺疑惑的,毕竟这个投资很大。

这时苏父说道:「说有问题吧也算是有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花费太大了,你不是给出了一个多层立体种植模式吗?我感觉他们现在改的有点过多了,感觉有点不靠谱,另外就是大棚的高度,被他们定到了八米左右,造价可不低。」

李昭一听也是点头,确实是不低,要知道一般的大棚有个四五米就已经很高了,现在直接搞成八米的高度,这是准备种什么?有点太高了,虽然他想着搞立体种植,多安排几层作物,但有个四五米也就应该差不多了,这样可以种到三米。

毕竟再高的话,操作也会很困难,而且对于设备需求也会高很多,毕竟菜如果长到六七米高的地方,采摘也是大问题啊,总不可能直接用安装多层的架子吧?那样的话也不怎么方便啊,所以对于这个八米的高度,李昭也是颇为疑惑的。

李昭这时问道:「他们的具体方案有没有带回来?我先看看是什么情况,这个高度我也是感觉很不正常,要是真的将农作物种那么高,那么我们管理成本也会高的离谱,到时候反而可能得不偿失,而且投资的金额也会拔高很多。」

听了李昭的话,苏父说道:「具体方案明天才会交过来,今天讨论的太晚了,不过倒是可以将方案大致的和你说一下。」接着苏父就和李父边吃边介绍起了农业研究所给出的方案,两人也是相互补充,很快就将大致的内容给说的差不多了。

怎么说呢,在李昭的感觉中,就是太激进了,是的真的是太激进了,李昭的打算是加上一个养鱼,差不多搞成大概四到五层的样子,毕竟养鱼对于阳光的需求并不算大,上一层种植蘑菇之类的,算是给大棚提供二氧化碳了,然后上面再来两到三层的作物这样的情况下,差不多在三米以内就可以将所有的作物

种完。

然而让李昭惊讶的是,他们居然还加入了其他的东西,比如发豆芽、韭黄之类的作物层,算是硬生生的给增加了两到三层的种植区,而且为了更好的管理上层的作物,还真的如李昭所想的那样,要直接搞空中的架子,这样的情况下,就直接将李昭设想的四层左右的种植规模,给拓展到七到八层,但这根本没有必要。

就说发豆芽,放在这里基本上算是生搬硬套了,属于为了增加层数而增加了,这样的添加,是根本没有必要要,因为蘑菇种植层,本身也是可以用来发豆芽的到时候根据需要进行安排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搞那么高的暖房。

只是李昭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昏招,要知道农业研究所的专业性还是非常高的,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才对,这里面还有什么是李昭不知道事情?

李昭听完,不由得问道:「农业研究所应该不至于出这样的昏招吧?中间有什么问题吗?我怎么感觉这个主意像是外行提的,有点为了高档而高档的意思。」

听了李昭的话,苏父这时说道:「我们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才会有这个疑惑的,我们还以为这是你授意的,准备给别人挖坑呢,看来不是啊。」

李昭一听也是一愣,他是愿意给别人挖坑,但多花几个亿去挖坑,这事李昭可还做不出来,只是不知道这个是谁想出来的,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很多设施和未来没有办法比,很多的东西在未来都能交给机器,但这个时代是必须要人工来完成的,这样的情况下,显然高空种植是不合时宜的。

李昭这时也说道:「我当时给出的建议是加上一层养鱼,弄成四五层就差不多了,其中一层我还是准备让他们试着养殖菌类,根本没想过要弄那么多层。」

李昭其实也没有见过真正的立体种植,但再怎么没见过,也能明白,搞成七八上十层的种植是不靠谱的,毕竟到了下层之后,阳光基本都会被遮挡住,下层的作物,光合作用绝对是比较差的,而李昭现在显然也没有做好补光的准备,现在的电费太贵了,搞补光根本就不划算,未来倒是可以试试,现在不成。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电费是每度两毛钱,这个价格大概相当于六十年后的十元每度,这样的电费,哪里能用来给作物补光?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自然光了,补光的成本是这个时代根本承受不了的,不过想到这里,李昭突然问道:「他们不会是准备采取人工补光的措施吧?我刚刚没有听你们提到这一块的内容。」

听到李昭说人工补光,这时李父说道:「好像有这么一回事,他们说的是利用科技手段,模仿作物生长条件,达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长的条件。」

李昭一听,好家伙,破案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他们还真的是想出了高大上的东西啊,这时这样做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这个时代的电费太贵了,不合适。

李昭这时也将情况给大致解说了一下,接着说道:「这个方案不行,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可还是处于缺电的状态下的,补光的话,每天一亩地最少也要一二十度电吧,这样的情况下,一年就要六七千度电,仅仅电费就要一千多了,我们还赚哪门子的钱,这计划是谁想出来的?」

李昭也是心累,当时想着不会出问题,就直接没有管了,只是他没有想到,农业研究所现在居然这么会玩了,已经直接准备开始全面人工干预作物生长了,只是他们这次有点操之过急了,现在的国家实力,根本不适合这么搞。就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最少二三十年内都没有什么实行的可能,四五十年后可以试试。

原因也很简单,一则是这个时代的农产品太便宜了,就以各种青菜为例,比较稀缺的,如应季的毛豆,贵一些,毕竟产量低,

但也就一毛钱多一点一斤,正常一点的青菜,基本上都是五分钱以内每斤,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保本,那么每亩地产出的青菜就必须在三万斤以上才能保本,这还有种的必要吗?

当然还有鱼以及其他的一些产出,但如果不使用补光,那么一亩地基本上就能赚最少几百了,好的话,极有可能可以赚一千多,还可以少投资几个亿,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是没有必要搞的那么复杂啊,现在的方案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