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 第409章 融资完成,财富680亿美刀?

第409章 融资完成,财富680亿美刀?

书名: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作者:520农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2 00:26:30

原本市值只有10亿元的天其锂矿公司,被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强势收购100%股权,然后停牌,增资扩股。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砸了一百亿元买矿和优化技术,重新挂牌上市前估值300亿元,计划融资100亿元。

也就是说,总资本会变成400亿元,流通股比例=100/400=25%。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收购后又重新分配股份,持有95%天其锂矿公司股份,5%是原公司股东股份。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打算把天其锂矿交给原公司管理层管理,5%股份就是原公司股东购买,实际上,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溢价收购,他们已经赚了一些。

他们不卖不行呀,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资本雄厚,可以新建公司,而天其锂矿生产的碳酸锂就没有公司收,股价暴跌是肯定的。

如果被收购后再重新上市,他们相信会大赚。

上市融资后,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持有的天其锂矿公司股份=95%*80%=76%,原公司股东占股=5%*80%=4%。

天其锂矿重新挂牌上市后,连日涨停。

到了如今,如今市值约780亿元,比上市前涨了接近一倍。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控制天其锂矿的75%股份实际价值585亿元,而他们只是投入了一百亿元。

所以,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估值,光从天其锂矿这里就涨了485亿元。

融资前估值是星海投资公司发出的烟雾弹,到底能值多少,还要经过多家机构的再次估值,总不能乱喊,这都是有依据的,肯定有误差,但不会相差太大。

这一次融资的对象是上一次融资的车企和投资机构,还会加入新的合作伙伴。

在这几个月内,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车企,就会获得更多的融资权限。

当然,想要融资,就得掏出真金白银,如果没钱,那原来的股份只能被稀释,比如原来是1%,b轮打算融资600亿元,如果融资前估值达到4400亿元,股份稀释后,就变成=1%*(1-600/(4400 600))=0.88%。

按照协议,曾群等三个合伙人,不需要再掏钱,他们的1%股份不会被稀释,算是奖励他们过去几个月的努力。

而且,沐阳与曾群等人约定,只要公司市值达到两千亿元,同时年利润超过五十亿元,沐阳奖励曾群、黄霖、李评等三人共0.5%股份,拿出0.15%股份奖励其他核心成员;

公司市值达到五千亿元,同时年利润达到一百亿元,再奖励三人共0.5%股份,再拿出0.15%股份奖励其他核心成员。

融资占股稀释问题,其中还要计算公司上市前星海集团的15%技术占股不变,就算一分钱不掏,这15%股份也不会被稀释,这就相当于其他车企、机构多掏钱股份才不被稀释。

5月25日,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所有股东在星海集团总部基地汇聚一堂,商议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估值,哪些公司能增股,哪些公司放弃继续融资。

这点所有股东没有意见,你这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更快,采购锂电池更多,肯定对大家有好处,那就允许增加更多的融资,虽然大家都是竞争对手,但在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这一块,思想是一致的。

最终,经过多家权威机构估值,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融资前估值为4200亿元,相当于各个投资者,投资都涨了一倍。

计划融资800亿元,占股16%,原股份可认购600亿元,有能力的车企和机构认购,认购所剩和另外200亿元留给新的合伙机构和新加入的车企。

星海集团这一招,相当于挖空其他车企的资金,哪怕一份只有0.5%,也是25亿元,不是随随便便拿得出来。

当然,车企资金充裕的话,认购是可以赚钱的。

沐阳打算完全控制住锂电池上下游和锂电池市场的定价权,局势稳定后,再慢慢降价锂电池,如果不降价,新能源车成本会很高,不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

但降价太多,对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来说也不利,赚钱少了。

新能源电池价格影响因素不仅仅是锂矿,锂矿生产所需的碳酸锂只是占一部分成本而已,还有钴、镍等矿资源影响。

除了商谈融资,所有车企高层商议统一充电口,推行统一充电桩。

后世有几个车企做自己的专用充电桩,在停车位上立车锁,好处是买了这个品牌的车主,不用担忧其他品牌车车主占用充电桩,看上去不错,实际上,就是浪费了资源。

如果几十家车企都这样干,就会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新能源车的推广。

专用充电桩会离自己远一些,那还不如多一些公共充电桩,不用跑那么远,只要合理布置,排队现象会少很多。

像这些专用充电桩,没法在偏远地区、小县城或者镇上实现,当这些公共充电桩布满全国各地的时候,用户就不用担忧新能源车充电问题。

全国六百多个城市,2844个县,41636个乡镇,未来十年需求的公共充电桩是两千万根,需要投入的资金是上千亿元,再加上土地租赁和建设费用,一万亿都搞不定,光靠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是不行的。

所以,沐阳认识到这一点,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先带头投资一些公共充电桩,制定充电价格,也让外界看到这行业的赚钱潜力。

星海集团免费公开充电桩的技术和图纸,不管哪个厂家都可以申请制造,要求统一充电口、电缆长度、电芯直径等,符合标准,希望私人都加入充电桩的投资建设,加快新能源车的发展。

在如何布置充电桩上,星海集团已经与guo网商议规划,避免造成充电桩太过于集中,私人充电桩竞争不合理。

6月初,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融资完成,一共融资800亿元。

沐阳财富上升到4600亿元,折合680亿美刀。

过去五个月,埃卢家族财富由660亿美刀上涨到700亿美刀,不过,如今他并不是世界首富。

期间,某软公司股票大涨,比尔阔别四年后重回世界首富宝座,个人财富达到720亿美刀。

所以,沐阳只能是世界第三。

但不同于前两位的是,他并不受股票影响,真要上市,完全吊打榜上所有富豪。

论现金实力,沐阳也是最强悍的。

国内网友们看到这条消息,感觉沐阳才世界第三有些遗憾。

其实,这也是沐阳想要的结果,他还巴不得自己不上榜。

可刚过一天,一个机构统计沐阳的财富,发报道说沐阳的财富肯定不止680亿美刀,那只是明面上的,还不包括星海投资公司。

外界是不清楚星海投资公司的具体情况,如果算上,沐阳的财富可能达到750亿美刀,他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

不管是680亿美刀还是750亿美刀,这个争议也没有什么意义,沐阳的粉丝认为,他登上世界首富是早晚的事,说不定大半年过去,就直接登上了。

对沐阳来说,这个世界富豪排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多了一个枷锁。

他现在对钱不太感兴趣了,对所谓的世界首富兴趣也不大,巴不得低调闷声发大财。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融资600亿元,话说最担忧的,莫于过竞争对手岛国松下、l/g新能源、sk on及四星sdi等几家国际电池厂商。

在后世的2020年,l/g新能源和宁得公司占据全球汽车锂电池的48%市场份额,其余占据市场份额大小依次是岛国的松下、棒子国的四星sdi、华国的桠迪、sk创新等公司瓜分。

与l/g新能源相比,宁得时代虽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其客户主要是来自华国市场,所以在海外市场,宁得时代的市占率并没有l/g新能源高。

一个占据全球25%市场份额的宁得时代,上市估值就有一万亿元,而l/g新能源市值与宁得时代相差不大。

但在这一世,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把这几家公司打趴下了。

占据全球92%的市场份额,太恐怖了。

其实主要还是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技术太先进,另外,新能源车刚刚兴起,这些汽车锂电池厂还没有崛起。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融资之后,棒子国电池产业协会感到危机,首次召集l/g新能源、sk on及四星sdi三家电池厂商开展讨论。

与会者采取一致态度应对星海集团。

协会会长说:“除了本国外的海外市场被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吞占了,就连本国新能源锂电池市场都要被对方瓜分,技术差异太大了,怪不得现代向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采购一大部分锂电池。

如果他们不采购,现代的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力。”

l/g新能源ceo权英寿表示:“这个星海集团太霸道了,我们还在解决安全实验问题和能量密度问题,他们就出量产产品了,并应用在实车上,悍马ev大卖。

我们不得不承认,双方技术差异太大,这是我们意料不到的。

这个市场非常大,但目前来说,我们并不具备占领市场并实现盈利,不仅仅是我们,同行也一直被安全问题困扰。我们在星海集团的锂电池上找到了灵感,可对方已经垄断了这个市场。”

他眼里布满了绝望,等他们能够上场时,人家已经垄断了市场,大量收购原材料,还与各大车企签订了合作协议,入股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

他现在回想十年前,集团关于讨论是否进入电池市场。

在2001年,l/g集团最高经营者(ceo)关于电池业务的会议推进得异常困难。

因为这是一场决定电池业务去留的讨论,内部争议很大。

l/g化学面临的问题是,如果留下电池业务,可能要面临10年的连续投资而不见回报。

锂离子电池项目反对者认为:“要承受大规模赤字,强行推动电池事业吗?”

在他们看来,索泥和四洋这些全球电子公司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电池开发,作为化学企业的 l/g化学是否有必要继续推进此项目?

赞成者认为:“锂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光明,未来会成为l/g化学收入的重要来源。”

双方争执不下。

最终l/g的第二代掌门人具本茂表态:“我认为继续电池事业是正确的。抱着必成的信念重新开始。不放弃,向远看,更专注研发。”

自此,l/g化学的电池业务得以保留,后来才建立了l/g新能源,才有了汽车锂电池业务。

(l/g化学成立于1947年,属于l/g集团旗下子公司,而l/g集团就是一个超级庞然大物,l/g新能源只是l/g化学旗下的子公司而已)

(l/g集团也是成立于1947年,旗下子公司有:l/g电子、l/g display、gs加德士、l/g化学、l/g生活健康等,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讯与服务等领域。

可以说,后世的l/g电子和l/g化学都是世界500强,而l/g化学营收主要还是靠l/g新能源,只是这一世,l/g新能源没法崛起,l/g化学想上世界500强不太可能了)

权英寿的话,让大家感到更加绝望,会场气氛有些压抑。

预计今年,光悍马公司就达到了28gwh装机量,主要是悍马ev销量太高,今年年产量达到20万辆,其装机量相当于40万-50万辆普通新能源车电池用量,而其他车企品牌,只有特丝拉、宝马i3、喆利等新能源车上市了,合计5万辆新能源车,装机量只有3gwh。

这也是因为,星海集团能够占据92%市场份额的原因。

就连本国的现代汽车公司,同样入股了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

全球各大车企都入股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而现代汽车入股不入股也不影响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决定。

欧/美车企想买新能源电池,除了从华国进口,就是棒子国的几家电池厂商,要不就是四星sdi,反正都是进口,肯定选择技术更好、还有入股合作的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已经拥有一个完美的产业链,汽车锂电池需求量大的车企都与星海集团有密切的关系,其它锂电池厂商根本挤不进。

l/g新能源、sk on及四星sdi三家电池厂商发表各自意见,讨论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

就算三家厂商合为一股对外也没用,他们的汽车锂电池能卖给谁?

目前星海集团使用汽车锂电池量最大,难道卖给它?

其次汽车锂电池用量最大是特丝拉公司,星海集团还拥有特丝拉18%的股份。

桠迪汽车使用自主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

算来算去,棒子国的这三家锂电池厂商,能合作的只有国内的现代汽车公司和起亚汽车公司。

问题是,这两家目前刚进入新能源汽车,就算上市新能源车,往哪销?

最终,三家厂商也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会场里都是唉声叹气,要不就是沉默。

开会,就开了一个寂寞,最多能安慰一下自己:反正惨的不止我们公司。

看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首发就记住域名:.w.8.2...m。82中文网手机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