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二十章 新天地(二)

第一百二十章 新天地(二)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登州城北,实业司造船工坊。

钱学理站在工坊二层的露台上,这里正好可以看到排队进入工坊的人群,那些都是从各地流民中分配过来的人手。

钱学理看了一会儿,便对身边的副手说道:“这些人手一会儿好生安排一下,另外再派人去催促造船木料,十日之内必须,所有木料必须到位!”

“喏!”

钱学理因为祖上曾经是海商的原因,家中藏有许多航海书籍,常年阅读之下,所以对建造海船很有研究。

如今登州镇的财政情况比较好,于是李从燕下令在实业司之下设立造船工坊,征召钱学理为造船工坊主事。

钱学理非常有眼光,当场接受了李从燕的征召,并且将家中的所有航海藏书全部捐献了出来,令李从燕非常高兴,并且称诺给予钱学理两成的造船工坊股份。

钱学理站在二层的露台上看了一会儿,便转身来到后院的书房内,此时书桌上有好几份订单,都是南方各地海商的订单。

此时南方各势力都在互相倾轧,而且南方的造船工坊受到了不少的波及,产量有限,所以是司丞李偲升的运作下,新建的造船工坊在南方也有了一些名声,开始陆续接到了不少的订单。

钱学理审视了这些订单,然后分门别类的整理了一下,按照渔船类、商船类来划分,然后便叫来部下,将这些订单递了过去:“立即送到车间和船坞内,安排各处开始生产,不要耽误了交船时间。”

“喏!”

与此同时,朱杰排队进入了工坊之内,只见偌大的造船工坊内热闹非凡,进入工坊内便是一处大空地,左右两侧是一连串的房间,许多木匠和各式百工在内里忙碌着,众人都是在打造海船的各种零部件,大多是各种木质的配件,还有一小部分的铁质部件。

再往里走,朱杰便跟着众人来到尽头,在这里海船工坊的管理人员开始给众人分配具体的工作。

跟着朱杰一同过来的流民青壮共有二十多人,都是机灵手巧之人,此时众人站在这里等候分配,心中多少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会被分去做什么工作。

“朱杰!”

“喏!”

第一个被叫到的便是朱杰,朱杰激动的叉手行礼,上前一步等候分配。

“工坊设有采购处,那边正缺人手,你去采购处报到吧。”

“采购,处?”

朱杰有些不解,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请问这采购处是做什么的?”

“咱们海船工坊光是各类百工以及民夫、学徒就有六百多人,再加上那些百工的家眷,全算下来有两千多人。你们来的时候也看到咱们海船工坊的规模了,工坊周边还有两处村子大小的居民区,那些便是百工的家眷居住的地方了。这么多人每日都要吃喝拉撒,要消耗大量的各种物资,采购处就是为工坊买进各种物资的。”

朱杰闻言面露喜色,当即说道:“喏!小人愿意去采购处!”

说完,朱杰便被指引着来到旁边,这里采购处的人已经在等候了。

“拿好这些,两身换洗的工服,以及鞋袜、被褥等等。另外你的宿舍也安排好了,剩下的一些东西已经全部放在了宿舍里。等会人手分配完了,你和其他人一同随我来,我带你们去转一转。”

“喏!”

二十多人很快就分配完毕了,除了朱杰之外,还有另外两人也被分到了采购处。

在采购处管事的带领下,朱杰和另外两个同伴在工坊内四下转了转。

当几人来到工坊北侧靠近海边的船坞的时候,朱杰和另外两个同伴都被镇住了,三人从来没见过海船是如何建造的,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是用这种巨大深坑一样的船坞建造出来的!

一艘刚刚铺好龙骨的海船正停靠在船坞之中,十几个百工和学徒正在上面忙碌着,不断有各种木料和配件送上修建中的海船上,一派忙碌的景象。

朱杰好奇的问道:“请问等到这艘海船修建好了之后,这么大的海船怎么运出去?”

采购处的管事指着前面的一道闸门,笑着对众人说道:“你们看那,那里是龙口闸,后面是一条水道,等到海船修建好了之后,将那道龙口闸打开,海水就会流入船坞之中,修建好的海船就会慢慢浮在水面上。到时候只要用绳子拉拽,就能非常容易的将海船拉出船坞,一直通到海上去。”

朱杰等人听完叹为观止,连呼这种设计的巧妙。

管事说道:“这龙口闸的确巧妙,你们不知道,以前造船的时候,用的都是干船坞,就是眼前这样的,海船修建完毕之后,需要在船底铺设滚木,然后需要动用大量的人手拉着海船到海面上。如此不但费事费力,而且一路拖拽下来,海船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后来李帅听闻此事,便设计出了这种龙口闸,以及运用海水浮力拖拽海船的湿船坞,不但可以很好的保护海船在拖拽时不受损伤,而且还可以节省绝大部分的人力,一举多得!”

朱杰等人闻言无不赞叹李从燕的才智。

朱杰暗道:“李帅究竟是什么样子,不但有治军治民之才,而且还懂得造船之术,真乃天人也!”

接着,采购处管事又带着朱杰等人穿过船坞,从工坊北门出去,直接来到了海滩上。

朱杰等三人都是来自内陆州县,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大海,此时三人见到浩瀚的大海,耳边传来阵阵海浪声和海鸟的叫声,顿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心中的一切烦恼都被茫茫大海涤荡一空。

此时正值年末,寒冬之下登州城的海边寒冷刺骨,朱杰等人站在海滩上没多久,便冻得瑟瑟发抖。

采购处管事见状笑着说道:“好了,你们也看到大海了,咱们回去吧,去看看你们的宿舍。”

“喏!”

朱杰三人连忙跟着采购处管事返回了工坊,七转八转之下几人来到了工坊一侧的宿舍内。

“这里便是你们三人的宿舍,这些是分发给你们的东西,每人一套,一会儿你们自己整理一下。”

“喏!”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采购处管事对朱杰等人说道:“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半个时辰之后我来找你们,带你们去食堂吃饭,到时候记得带上你们吃饭的东西。”

“喏!”

待到管事走后,朱杰与两名同伴互相认识了一下,这两个同伴都是同州人,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登州镇。

三人认识了之后,便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朱杰看着整洁的房间,想到今日的所见所闻,觉得这一路走来的辛苦全都是值得的,心中既兴奋又感到幸福。

“朱兄,咱们在工坊落脚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朱杰在三人之中年纪最大,其余两人便都以兄长称呼之。

朱杰满脸期待的说道:“我想跟着管事四处采购物资,到各处去见世面,与各式人等打交道,这样不但可以积累阅历,而且还能够学到经商之道!”

三人都是年少时节,三言两语之间就聊到了一起,其余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便问道:“朱兄要学经商之道?”

朱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学会了经商之道,又在工坊内学到了海船的学识,将来有朝一日也许咱们有机会出海经商,去海外万国去见识一番!”

“去海外经商?!”

朱杰说道:“当然!当年贞观、开元之时,海外万国来朝,各国都有独特的商货,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如果咱们能够乘船周游四海,将各国的货物买进卖出,你们想一想,这期间能赚取多少财富!”

那两人听了朱杰的一番话,也被说得神魂颠倒,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此时朱杰深呼一口气,似乎依然能够闻到海滩上透着海盐味道的寒风,自己也像是被这股海风吹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任由自己闯荡!

转眼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朱文、朱武、朱杰三兄弟在各处忙碌着,都已经适应了各自的生活和工作。

此时已经是清泰二年正月,月初一场大雪过后,李从燕收到了北镇抚司送来的情报:李从珂突然加封枢密使、刑部尚书韩昭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任用宣徽南院使刘延皓为刑部尚书,充任枢密使。

收到消息的李从燕微微皱眉,对身旁的白济汛说道:“这个刘延皓是刘皇后的弟弟,而刘皇后深得李从珂的宠爱,可以说是刘家的定海神针也不为过。”

“去年年底的时候,李从珂已经不顾朝臣反对任用左领军卫大将军刘延朗为本卫上将军、充任宣徽北院使。如此一来刘家的权势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

白济汛赞同的说道:“主上说得很对,如今刘延朗一家的权势已经超过了韩昭胤,成为朝中第一权臣,这样的人对于咱们登州镇来说,是弊大于利的,主上应该早做准备,以防刘延朗之辈对怎么登州镇下手。”

李从燕思索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现在李从珂通过扶持刘延朗和韩昭胤,将朝中权柄把持住了。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接下来李从珂要对咱们登州镇下绊子了。所以刘延朗、韩昭胤之流相比于李从珂,已经不算什么威胁了,顶多算是个烦人的苍蝇而已!”

白济汛则是吃了一惊,自己主持的镇抚司还没收到什么消息,李从燕是从何处得知的消息?难道说李从燕还有别的消息来源?

白济汛唱了一声诺,而后便在心中暗道:“主上雄才大略,一定还有别的消息来源,有可能是军情司,也有可能是别的隐蔽通道。看来镇抚司要子再加把劲了,重大情报一定要快速、准确,绝不可让主上失望!”

此时白济汛的心中有了一丝危机感,暗暗憋了一股劲,准备回去镇抚司衙门给南、北镇抚司上下再加加担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