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大生产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农业大生产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兖州城。

一支商队从东门入城,一路朝着城中集市走去,周围的行人百姓看到商队的商旗纷纷议论着。

“这就是登州镇的商队?”

“是啊,节度使不是张贴告示了吗,凡是登州镇的商队一律予以照顾,各地府衙不得征收苛捐杂税等等。这些登州镇的商贾可是府衙的座上宾啊!”

“这么厉害?”

“那是当然了!”

“我还以为就是一些商贾呢,登州镇的商贾怎的如此横行,就连咱们泰宁镇的节度使都要予以优待?”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登州镇的商贾有人照应着,登州镇节度使李从燕听说过吧?那可是前朝皇子,跟当今的圣人是兄弟,手中又握有十万精兵,强横的不得了!登州的商贾都是为李刺史上缴商税的,自然要受到保护。”

“难怪登州镇的兵丁那么强悍,原来都是商贾供养的!”

“那是自然,登州镇商事繁盛,各州各县可是繁华似锦的,只恨当初登州兵撤退的时候,我没有举家跟过去,现在想想肠子都悔青了!”

“唉!我也是一样,现在只能盼着咱们兖州早些并入登州镇就好……”

就在周围百姓的议论声中,这支登州镇的商队来到了一处食肆。

只见一个身材修长的中年男子走下马车,大步走进了食肆。与此同时,朱杰和几名同伴从另一驾马车走了下来,小跑着跟着进了食肆。

“掌柜的!”

一个胖墩墩的掌柜见状急忙迎了上去,笑着叉手说道:“哎呦!是登州造船工坊的秦主事,贵客,贵客啊!”

秦主事叉手还礼,笑着说道:“掌柜的收到消息了?”

“收到了,秦主事要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好,咱们看看吧。”

“喏!”

秦主事笑着招呼朱杰等人,跟随掌柜的来到了后院,只见院子中整齐摆着十几个大~麻袋,上面都写着各种货物的名字。

秦主事双眼扫过一遍之后,便对朱杰说道:“去验货吧。”

“喏!”

朱杰在造船工坊采购处苦学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进步飞快,对于各种货品的甄别、鉴赏很有见地,这次来兖州城采购,秦主事特意将朱杰带在身边。

只见朱杰逐个麻袋仔细查看,不时将里面的货物取出一些,或是端详细看,或是放在近处嗅一嗅,或是放在太阳下照一照,非常的仔细。

过了许久,朱杰来到秦主事的跟前,恭敬的叉手说道:“启禀主事,一共十八袋货物,分别是七袋山货、五袋肉脯、三袋木炭、三袋稻米。”

“其中:一袋山货受了潮,部分货品已经有些微霉变,一袋稻米退壳不净,其余货物无恙。”

秦主事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我们还要在城内采购不少货物,后天才离开。这些货物烦劳掌柜的再准备准备,明日送到城北的明镜客栈,辛苦!”

那掌柜的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跟班就将货物查看了出来,自己可是自认隐蔽得很好的,此时只好陪着笑,脸上的汗珠都流了下来:“惭愧啊,真是惭愧,小的老眼昏花,竟然没看出来。”

“无妨的,掌故的经营这么多吃食,难免忙不过来。明日我让朱杰在客栈等候接货,掌柜的早些过来。”

掌柜的看着秦主事指着的朱杰,再也不敢有一点轻视,笑着叉手打招呼。

朱杰赶紧回礼,然后便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这样的赞许和场面自己可算第一次见到,一股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等到秦主事带着朱杰等人走出食肆,便对朱杰说道:“今日事情办的很好,看来这些日子的本事都学到了!”

朱杰叉手说道:“都是主事教的好,小的还有很多要学的。”

“嗯,胜不骄,这很好!”

接着秦主事看了看四周的商铺,便对朱杰几人说道:“明日、后日两天,咱们需要的各种货物就能采购齐备,第三天咱们就要返回登州城了。后天下午我给你们几个放半天的假,你们可以在城中采买一些物品回去。”

“返回登州城的时候,经过你们谁的家,便准许你们在家中休息两日,两日之后自行返回登州城工坊。”

朱杰等人闻言大喜,纷纷叉手行礼致谢。

秦主事笑着说道:“不用谢,再过些时日天气转暖,咱们造船工坊就要忙碌起来了,到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假回家,趁着这次机会你们也都回去看看。你们不知道,现在李帅在各地大力推行化肥和各式新农具。特别是大力扶持各地新定居下来的灾民百姓,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你们的家里应该也是一样,都回去看看吧。”

“喏!”

此时朱杰等人闻言不禁归心似箭,都想回去看看自己的家,看看自己在登州镇重新扎下来的根。

几天后,朱杰途径青州城,与秦主事等人作别,然后搭乘载客马车前往青东村。

此时李从燕改良后的新式马车已经在整个登州镇普及开来,因为车辆厂几次扩大规模,产量连续大幅增长,使得单量马车的造价不断降低,让寻常富裕一点的百姓也能够买上一辆代步。

当然,这也得益于登州镇商事、农事大兴,各地百姓异常富足的缘故。

朱杰乘坐的这辆载客马车就是一户青州百姓自己购买的,所用的马匹则是邻居家的,两家凑在一起招揽生意,每日往返于青州城和附近县城、村镇,每载一人按照远近不同收取三钱到二十钱不等,一个月下来也是收获颇丰!

马车行进在翻新平整过的官道上,平稳而又迅速,朱杰透过车窗看向外面,只见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原本不少的荒地都被开垦了出来,沿途都能看到正在辛勤劳作的百姓,一些各种样式的播~种器、犁耙等等散落在田间,正在土地上运作着。

“这样的生活,真好!”

朱杰幸福的想着,转眼就到了青东村。

朱杰付了五钱的车费,然后拿上给兄长朱文买的糕点和布料,一路小跑的来到家中。

去年年底离开家的时候,朱杰三兄弟的家还没有盖完,只有一个地基和一小段的围墙。

可是此时呈现在朱杰面前的,是一个两进的小院,虽然院墙是土坯建成的,可是前后两间房屋,以及左、右两排厢房却都是砖瓦修建的。这样的小院对于朱杰三兄弟来说,已经是不亚于皇宫的存在。

“阿兄!”

朱杰推了推院门,却发现大门紧锁,连忙在左邻右舍问了一下,才知道朱文正在田间劳作,于是朱杰提着东西找到了自家地头。

“阿兄!”

正在忙碌的朱文听到呼喊声急忙望去,看到一身青色布料的朱杰正在田埂上朝自己挥手,当即大笑着跑了过去,两兄弟紧紧抱在一起,开心的笑声引得周围同村百姓围观,众人都在为两兄弟高兴着。

“兄弟你看,这片都是咱们家的地,除了刺史府分给咱们家的一百亩地之外,还有你二哥从军分得的一百亩地,一共两百亩,一直到远处那处小山包,都是咱家的地!”

“二哥当上野战军了?”

“没有,不过你二哥报名参加新府兵制了,所以刺史府便按照李帅的命令,提前给咱们这样的流民人家分了一百亩地,算是帮着咱们好好过日子。”

朱杰闻言激动得想要大哭一场,三兄弟一路几次差点饿死,如今却能够拥有足足两百亩的土地,这样的反差让朱杰担心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朱文也是唏嘘不已,劝解了朱杰一番,便询问了朱杰的近况。当朱文听说朱杰学到了不少经商的本事之外,开心的像个孩子,说道:“三弟就在工坊内好好干,现在李帅发下的农具都是这些改良过的新式农具,就说这犁耙,不但轻便好用,而且耕过的土地更深、更好,现在一天耕过的土地相当于原来两天的量!还有这播~种器……”

朱文指着自己身边的农具一个一个的介绍着,朱杰也是啧啧称奇,当听说这些新式农具都是李从燕亲自改良的时候,朱杰非常吃惊,惊呼道:“我在工坊的时候,那些造大海船的船坞、阀门等等,都是李帅设计、改良的,现在农具也是李帅改良的,李帅究竟是有多大的才华啊,竟然无所不知!”

朱文也是感叹道:“是啊,有这样的人出任咱们登州镇的节度使,乃是咱们这些小民的福气啊!”

兄弟二人感叹一番之后,朱杰便收拾了一下,跟着朱文一起下地干活,兄弟二人开始给田间的秧苗施肥。

“阿兄,这就是化肥?”

“是啊,这些都是登州镇化肥工坊出产的化肥,据说非常好用,就连长安、洛阳的世家大族都派人过来争抢购买呢!”

“竟然这么神奇?”

“我开始也是不信的,这一袋子化肥就要五十钱,足足五十钱啊!开始的时候我可舍不得买。可是村正带着村中不少人去青州其他村子看了看,那些村子比咱们青东村播种早了一些,现在田间已经长出一些小细秧苗了,都是用了化肥的,长势真的很好,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那样翠绿、坚~挺的秧苗!”

朱杰笑着说道:“所以阿兄就买了化肥回来?”

“是啊。”

朱文一边施肥一边说道:“可是咱们家中没钱啊,虽然有刺史府发下的过渡钱,可是五十钱一袋的化肥也是用不起的,你想想看,两百亩的土地要用多少化肥啊!”

朱杰听了也是焦急,问道:“那结果怎么办的?”

“还是李帅仁义,后来化肥工坊专门派人入村,说是奉了李帅的命令,给咱们这样的流民人家送化肥,每家每户都可以先用后付钱,用多少化肥就记多少帐,等到秋收之后,或是用粮食抵账,或是卖了粮食用钱还账!”

“而且,李帅还专门补款给化肥工坊,咱们用的化肥每袋只要三十钱,剩下的二十钱由各州的刺史府掏钱!”

听了朱文的话,朱杰感激的说道:“要我说,像李帅这样的好官,应该立生祠,咱们百姓人家世代供奉祭拜!”

“说得好!”

朱文笑着说道:“等咱们村的日子过好一些,我就在村中牵头,一定要在咱们青东村为李帅修建一座生祠!”

兄弟二人一边说着一边干活,到了傍晚时分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阿兄,这些都是我从兖州城买来的东西,咱们回去下酒吃喝。”

“好!回家,咱们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