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增产

第一百二十六章 增产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契丹大军在应州等地肆虐的消息传遍天下,李从燕的预言再次成真。此时李从珂下诏各地藩镇立即整顿兵马,随时听候朝廷的征调,以至于天下动荡,各地藩镇人心浮动。而李从燕正好借此机会,在登州镇掀起了一阵备战风潮。

节度使府衙内,吴从汉、李魏、李任、王祖河、白济汛齐聚一堂,李从燕的声音正在议事堂内回荡着。

“军政部兵仗司立即扩大规模,现有的四处工坊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军政部立即拨款新建工坊,至少要再建四处工坊才行!”

李魏额头有些冒汗,说道:“主上,即便工坊能够新建,百工也可以拼凑齐备,可是铁料和煤炭等各种矿藏的产量有限,无法支撑兵仗局大规模的扩张啊!”

李从燕看向了吴从汉,说道:“通知布政司:命令登州镇境内所有的铁矿、煤矿等与兵仗局相关的矿场扩大产能,两个月内最少要扩张一成。此事由布政司负责监督落实,违令者予以商税加倍的处罚!”

吴从汉这下不干了,急忙说道:“主上万万不可,各地商贾、世家的财力参差不齐,如果统一要求的话,肯定会有人力有不逮,到时候各地商贾、世家会被这道命令弄得怨声载道,主上这几年积累下来的名气将会荡然无存,而且各地也会出现动荡!”

李从燕思索了一下,说道:“以民政部为担保,可以向缺乏资金的商贾、世家免息借贷,具体事宜你们去拟定细则就好。”

吴从汉只好领命,准备回去和布政司司丞褚胥好好商议一番,此事可不敢有任何的瑕疵。

李魏眼见原料的事情谈妥了,稍稍放心下来,可是紧接着就听李从燕说道:“军政部研发司也要忙起来,立即开始将这几款兵备的研发立项。”

李魏急忙接过李从燕递过来的文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铁丝网大规模量产的瓶颈事宜,提高精钢产量的技术难题,明光铠强化防护及重量轻化课题等等。

“这些项目立即组织人手攻克,我这里等着消息,要抓紧时间,即便耗费些钱粮也再所不惜!”

李魏明白钱粮什么的都是小事,自己只怕花费巨大、耗费时日,可是研发司却拿不出成果来。

此时李魏暗暗给自己打起,叉手领命。

接着,李从燕继续说道:“民政部实业司的产能也要扩大,至少要扩大两成,并且加强销售的力度,尽全力为幕府赚取钱粮。”

吴从汉此时也和李魏一样,开始额头冒汗,叉手说道:“启禀主上,如今幕府的开支数额高居不下,从去年接收十万流民开始,幕府的摊子就铺得太大了,各方各面都需要钱粮,以今年幕府的收入来看,如果大规模扩大工坊产量,并且对民间商贾进行扶持,幕府肯定会入不敷出,各地府库会出现大规模清空的情况!”

李从燕微微皱眉,自己也预料到财政支撑不住的情况,毕竟这两年登州镇接连对外用兵,又接纳了十万流民,在登州镇各地大修基建以工代赈,随便哪一项拿出来都是极度耗费钱粮的事情,更何况李从燕还全都干了。

“不管如何,增产之事必须实行,如果幕府的财政实在支撑不住的话,以军政部为先,幕府的钱粮要优先向军政部兵仗司和研发司,以及民间矿藏倾斜,民政部实业司为次,对民间工坊的扶持为最次。”

吴从汉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幕府可保证军政部兵仗司和研发司的需要,只是如此一来,幕府就必须将所有的钱粮都拿出来,如果咱们登州镇再遇到什么事情,短时间内可就拿不出钱粮了。”

李从燕坚定的说道:“这个险必须冒!”

“另外,民间也开办了不少的棉衣工坊,是各地州县的纳税大户,可是民间的棉花产量有些跟不上了。所以我决定扩大棉花的种植范围,不再限定在牟平县一地。”

吴从汉笑着说道:“这可是好消息,估计登州其余几个县的百姓知道后,都要敲锣打鼓以示庆贺了!”

李从燕也是笑了笑,说道:“如今已经是棉花的种植时节了,民政部屯垦司要抓紧时间在登州其余几个县推广棉花,不要误了农事。”

“喏!”

“另外镇抚司那边要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军情司严密关注契丹大军的动向,不得有误。”

李魏和白济汛当即领命。

李从燕长出一口气,对李任和王祖河问道:“野战军各部的兵备充足吗?”

二人都说道:“很充足,军中武库都是满额的。”

“那军政部下辖的各处武库存量如何?”

李魏说道:“大约有七成的武库是满额的,剩下三成基本上是半满的。”

李从燕说道:“有鉴于时局动荡、变化太快,我决定:一个月内,军政部的所有武库都要装满!”

众人闻言心中惊骇。

牟平县,南塘村。

唐涂站在自家几百亩农田的田埂上,四下望去,一片生机盎然。

此时棉花已经播种完毕,唐涂满心欢喜的看着自己农田,眼中的土地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土坷垃了,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是黄灿灿的开元通宝!

“唐老头!”

这边唐涂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之中,忽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回头望去发现是村正。

唐涂笑呵呵的走了过去,问道:“村正有事?”

村正看了看唐涂的地,说道:“家里的棉花都播种好了?”

“都弄好了。”

“那就好!”

唐涂疑惑的看着村正,再次问道:“村正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李帅下令了,要在登州一城四县推广棉花的种植,现在幕府已经将棉花的种子分发下去了,可是眼看着农时就要耽误了,各县还缺少向你这样的种植好手。刚刚县丞派人过来,要从咱们南塘村抽调二十人支援蓬莱县,我想让你也参加过去。”

唐涂闻言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如此一来,今年和明年的棉花价格要大跌啊?哎呀!我这几百亩的棉花啊,这要损失多少钱啊!”

看着火急火燎的唐涂,村正微微皱眉,嘲讽道:“我看你唐老头这两年是赚钱赚蒙了心!现在你唐家建起了三进两跨院的大宅子,家里用度一应俱全,家中还有十几个长工,俨然是南塘村第一大户了,眼里也没有旁的事情,就剩下钱了!”

唐涂被村正说的有些脸颊发烫,讪讪的笑了笑,说道:“村正这是哪里的话,我向来都是支持村正你的事情的。”

村正义正言辞的说道:“唐老头我可告诉你,你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那是李帅带着大军打下来的,是李帅的仁政才让你种上了棉花发家致富,是李帅招兵买马才让你家唐毅、唐铭有了出头之日,在军中赚下了一份产业!”

“如今李帅为了提高棉花产量而大力推广,你唐老头就像是被人割肉了一般,不就是损失几个大钱吗?你也不想想,要是没有李帅,咱们大家连饭都吃不上!更何况,棉花产量增长了,各地工坊也会跟着扩大产量,到时候棉花依然畅销,说不定你老唐头还能大赚一笔呢!”

村正的一番话说得唐涂老脸发红,当即赌咒发誓道:“我这就回去收拾行李,今天咱们就动身!村正你放心,只要是李帅的命令,就算让我贡献自己的身家,我也再所不惜,绝不眨眼!”

村正眼见唐涂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笑着说道:“人家李帅不需要你这点家业,只要咱们大家伙跟着李帅好好干就行。”

“那是自然,今后李帅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绝没二话!”

唐涂犹豫了一下,笑着问道:“村正,不知道这需要去几天啊,要是时间太长,我这地里的棉花苗怎么办?”

村正笑着说道:“大概需要十几、二十天吧。不过老唐头你不用担心,连你在内咱们南塘村一共有二十人要去蓬莱县,你们各家的地不会有事,我已经联系好村中各家,你们各家的地都会有人照看的。如果到了收成的时候,你们谁家的收成受到影响,我拿我自家收获的棉花补给你们!”

唐涂连忙笑着说道:“用不着,用不着!我就是怕地里的秧苗荒废了,心疼东西而已。”

聊完,唐涂急忙返回家中收拾行囊。

此时的唐家宅院俨然是“小地~主”的级别,三进两跨院的院子占地不少,修建得非常规整,与当初刚到南塘村时修建的小院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唐涂收拾完毕,将家中的长工都召集起来,对众人嘱咐了一番,特意嘱咐众人一定要将家中的农田照看好,千万不要误了农事。

众人闻言纷纷保证,嘱咐唐涂要注意休息,毕竟是出远路。

当天,唐涂连同其余十九人在村口集中,县丞派来的几辆马车已经等候在这里,还有一火驻守军将士在此等候,专门护送唐涂等人。

“出发了!”

唐涂坐上舒适的新式马车,护送众人的火长大喊一声,几辆马车便跑了起来,村正和一众长工、村民纷纷赶来欢送,唐涂和同伴探出车窗挥手告别。

马车正经过村外的农田,由于各地的荒地都开垦完毕,此时南塘村和邻近村子的农田几乎连在了一起。唐涂看着一望无尽的农田,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普天之下,也许只有登州镇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阡陌纵横万亩连,这可是当年大唐盛世的景象啊,想不到我唐涂都这把年纪了,还能见到如此盛景!”

唐涂一边看着美景,一边暗暗感叹着,不由得有些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