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登州城,刺史衙门的大门外人头攒动,从蓬莱县、黄县等地赶来的县丞、分判众曹、主簿等十几人就堵在这里,不断大声呼喊着,要求面见刺史李从燕,没一会儿便引来大批百姓围观。

吴从汉带着一队巡城弓兵急匆匆的赶来,直接将众人拦住,大声呵斥道:“尔等不在各县处理政务,私自聚集到此所谓何事!”

十几名官吏齐刷刷的看向吴从汉,为首一人乃是文登县的县丞,此人名叫魏从荣,是登州有名的地头蛇,与登州各地世家关系密切,在登州颇有势力,就算当初刘瑜等人主政时,对其也颇为倚重。

“吴参军此话言重了,我等可都是一心为公,是为了李刺史着想,今日才拼着自己的前程汇聚于此!”

魏从荣环视四周,看到周围已经聚集了数百人,嘴角不由微微上扬,而后大声说道:“李刺史受小人蒙蔽,竟然私自制贩海盐,触犯朝廷法度,我等作为李刺史的下属,自当直谏!”

此话一出,周围数百人顿时炸了锅,不少百姓都大声议论起来,吴从汉见状勃然大怒,指着魏从荣大声说道:“大胆!你这番做派,分明就是聚众闹事,那里是直谏?来人,将魏从荣一众拿下!”

“我看谁敢!”

魏从荣指着吴从汉大声说道:“我等一心为公,你凭什么拿人!兹事体大,我等要面见李刺史,你一个参军休要在此阻拦!”

吴从汉根本不予理会,直接指挥一众巡城弓兵蜂拥而上,一面将数百围观百姓隔离开,一面将魏从荣等十几名官吏当场拿下。

魏从荣怡然不惧,招呼十几个各县官吏一同高声呼喊着,大声叫嚷着李从燕的名讳,场面顿时混乱起来。

“刺史来了!”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的时候,李从燕在李任、李魏等人的陪同下从府衙走了出来,刺史府外混乱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李从燕。

李从燕在出来之前已经听得七七八八,此时只见李从燕的脸上挂着一丝冷笑,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了魏从荣的身上,如同锋利的尖刀一般,不断在魏从荣的身上划过,让魏从荣觉得后背发冷,原本高昂的脑袋也微微低垂,刚才还斗志昂扬,此时也消散了不少。

“我听闻有人要当面直谏,可是你!”

李从燕指着魏从荣询问着,魏从荣此时却不敢答话,只是叉手点头,毕竟李从燕前不久还杀了数百人,登州城内的鲜血还没褪去,魏从荣的气势自然先怯了三分。

“哼!”

“登州这些年在刘瑜等人的治理下混乱不堪,百姓贫苦、官府困顿,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吏,都是有目共睹!”

“本刺史的确是筹建了海盐工坊,可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要增加刺史府的收入,用贩卖海盐的办法来减轻百姓的负担,这有什么错!用得着尔等直谏?”

魏从荣想不到李从燕会当众承认海盐工坊之事,要知道之前刺史府内部可是对此事保密的,此时魏从荣有些不知所措,原本准备好的一番说辞也全都用不上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对答是好。

李从燕也没打算给魏从荣继续胡闹的机会,继续说道:“本刺史筹建了海盐工坊,不但刺史府会有收入,百姓也可以吃上廉价的细盐,如此好事,魏县丞,难道你还要反对吗?”

魏从荣咬了咬牙,还是壮着胆子叉手说道:“启禀李刺史,下官等只是尽心尽职而已,毕竟朝廷法度是不允许贩卖私盐的,此事一旦被朝廷知晓……”

“这就不劳你操心了!”

李从燕说道:“既然魏县丞带人前来直谏,本刺史也要尽尽地主之谊,全都进来吧,咱们慢慢聊!”

说完,李从燕大手一挥,一众巡城弓兵便冲了上去,不等魏从荣等人反抗,直接将众人强行带进了刺史府。刺史府的大门轰然关闭,只留下一众百姓还在外面兴奋的议论着,没过多久人群便逐渐散开了。

刺史府后堂。

李从燕冷冷的看着魏从荣等人,问道:“关于海盐工坊之事,我已经下令刺史府内外人等不得外泄,只限于刺史府之内,你们是从何处听说此事的?”

魏从荣等人此时气焰全无,特别是李魏带着一队新军将士全副武装开进后堂,众人更是胆战心惊。

“启、启禀李刺史,我、我们,也是道听途说……”

“仅凭道听途说就敢围堵刺史府?想自己扛!”

李从燕冷笑一声,说道:“难道你们以为,只凭法不责众这四个字,你们就可以将事情扛下来吗?”

说到这里,李从燕从书案上拿起一份文书,说道:“这是与诸位平日往来密切之人的信息,本刺史早已经查得清清楚楚,都是些世家豪强,其中以登州城李家、文登县崔家、牟平县薛家最为密切。依我看,此番你们围堵刺史府,便是与这三家脱不了干系,可对?”

魏从荣闻言骇然变色,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李从燕见状便心中有数,自己原本只是诈一诈魏从荣,这份文书不过是刺史府的日常表单而已,并不是什么调查信息。

“看来是了,这三家甚至是幕后指使者,可对!”

李从燕对这个魏从荣也有所耳闻,像这种地头蛇,肯定会与登州城李家、文登县崔家、牟平县薛家这些本地豪强往来密切,今日之事极有可能是这三家在背后指使。

果然,李从燕只是三言两语之间,便让魏从荣便露了马脚。只是李从燕暂时还想不明白,那三大世家想要干什么,为何突然对自己使绊子?

“怎么,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从燕看着脸色越发难看的魏从荣,冷声喝问着,巨大的压力让魏从荣招架不住,直接噗通叩拜在地,其余十几个各县官吏见状也是纷纷叩首。

“李刺史饶命,我等也是鬼迷心窍,误信了小人之言,我等的本意都是为李刺史考量,绝无二心啊!”

李从燕不置可否,说道:“哼!小人之言?旁人随便几句挑拨离间的话,你们就能冲锋陷阵,给别人当枪使,看来这个小人的势力很大,就连你们都不得不听,如此我要你们何用!”

说完,李从燕便对吴从汉说道:“将这些人除名,全部免除职务!”

魏从荣等人闻言如遭雷击,众人都是登州各地的地头蛇,甚至家中几代人都是登州本地的胥吏,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各自的官职。如今众人被李从燕就地罢免,就相当于被李从燕收了大半条命!

“李刺史,我等冤枉啊!”

“刺史要我等如何活命,难道李刺史不怕登州各地动荡不安吗?”

“哈?”

李从燕大笑一声,说道:“尔等比刘瑜诸人如何?我奉劝你们回去安心做个富家翁罢了,不要乱来,否则后果自负!”

魏从荣等人这才冷静下来,刘瑜等人那血淋淋的首级似乎就在眼前晃荡,纷纷叩拜大呼不敢。

李从燕没有心思再与这些人继续纠缠,挥手将众人轰出去,吴从汉带着一众新军将士连拉带拽,将魏从荣等人赶了出去。

片刻之后,吴从汉、李任、李魏聚在后堂,李从燕看着三人笑言道:“看来这登州境内还有人不服啊!”

吴从汉叉手说道:“主上,那三大世家虽然指使魏从荣等人犯上,但并没有留下铁证,魏从荣等人过了今天肯定也不会再承认,否则他们决活不过三天!”

李从燕自然也想到这些,以三大世家的势力,做到这点并不难,点头说道:“我知道。只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那三大世家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既然出招为难我了,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总要回敬一番才是!”

李任叉手说道:“主上,不如我带兵去三大世家府上搜一搜,总能搜出证据的!”

李魏也附和道:“就是,现在主上手中有五千余精兵,区区三个世家,还能翻出天去?”

吴从汉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沉默下来,显然也是倾向于直接动手的。

李从燕却是摇头,说道:“你们万万不可小看这些世家,这三大世家都是盘踞登州多年、传家十几代的豪族,在朝中以及各地不知有多少门生亲族,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我想到万全之策,或者可以无视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之前,最好不要与之刀兵相见。”

“再者,我估计这三大世家哪一家的人马拉出来,都能集结千八百人,他们可不是刘瑜那样的货色,稍有不慎就会让登州大乱的。”

李从燕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虽然如今世家豪族已经式微,但底蕴仍在,决不可等闲视之。

李任和李魏问道:“既然如此,主上决意如何回击?”

李从燕沉吟了一会儿,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个历史事件。

后唐皇帝李嗣源有感于朝廷财政不明,于是诏令增设三司使,总掌天下金帛财物、钱谷收纳,命前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张延朗充任三司使之职,统管盐铁、户部、度支之事,成为全国最高财政长官,地位仅决于执政,人称“计相“。并开始清查天下税赋、积欠。

这在后唐一代可是一件大事,李从燕对此事记得非常清楚,回忆了一下历史纪年,此事应该就发生在今年,算算时间,估计用不了这道诏令就会传到登州。

想到这里,李从燕拍手大笑起来,对吴从汉、李魏、李任三人说道:“哈哈!我有办法了,这次绝对可以让那三大世家好看!”

“主上有何妙计?”

“那三大世家不是盯着海盐工坊不放吗?他们既然盯住本刺史的钱袋子不放,那本刺史就让他们三家的钱袋子瘪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