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七十章 马政

第一百七十章 马政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马政"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化别群,则萦腾驹,班马政"、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戒,班马政。"注曰:"马政,谓养马之政教也。"

秦汉以降制定了以太仆卿掌舆马,从此亦逐渐树立完备的马政机构及设施。由于掌控皇室、官署用马,以及国家军队的运输用马、骑兵之战马需求,马政负责的官员或集团往往有很强大的政治势力。

李继业有感于天策府缺少战马,于是便召集李魏和吴从汉,准备建立马政制度,为天策府大规模组建骑兵创造条件。

议事堂内,吴从汉正向李继业讲解着历代马政的得失。

“秦王曾说过:"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因此秦朝在边郡地区大力发展官营马场,同时也在内地大建官马厩(秦代养马场一般被称为"厩苑",)。其祖既在渭水之地为周王室养马,精心牧养,繁殖甚多。秦朝颁布《厩苑律》"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 意思是 盗马的人处死,盗牛的人判枷刑,可见对马的重视,秦骑兵天下闻名离不开他的养马业。”

“到了汉朝,皇室仅有"厩马百余匹"。由于缺乏马匹,难以编置一支强有力的骑兵,无法抵抗匈奴的入侵。为此,汉王朝从一开始便致力于马政建设,大力发展养马事业。

汉在建国之初,便着手建立一整套马匹牧养和管理的严格制度。汉高祖时,丞相萧何作汉律九章,创加厩律,制定了有关养马的法律。吕后时,又明令禁止母马外流,以防止军资遗敌。汉文帝即位后,曾因养马费粮,一度限制马匹的发展,晁错发现后,马上建议"令民有车骑马者,复卒三人",鼓励民间养马。汉文帝接受他的建议,下令用免役的办法促使民间养马,史称"马复令",民间养马之风再兴。”

“汉初的马政,基本上包括官马管理制度和民间养马政策两大内容。就官营养马而言,汉初已建立完整的养马机构,形成分布较广的养马管理体系。中央的太仆是国家掌管车马的最高机关。太仆位列九卿,其助手初太仆丞外,还有下属养马厩的令、丞或长、丞。汉景帝时,西北边郡养马范围扩大,又在边郡地区增设了六牧师苑令,每令之下,设三丞为辅助。此外,中央的一些部门如廷尉,也辖有一定数量的牧场。在郡县也设有主持马政的官吏,称马丞,诸侯国则设"仆"官,下领"厩长"及"厩丞",负责马政。中央到地方主持马政的机构和官吏,平时与传驿系统相结合,战时则向军队提供战马。官马场的分布一在京师及近郊,一在边郡地区,尤以后者规模最大。京师的天子六厩,专供皇室专用;边郡六牧师苑令所领三十六所马场,集中在天水、陇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等地,供军马之用。从而为西汉王朝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集团、反击匈奴的进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隋代,胡马质量依然优于内地马匹。隋文帝时期,大宛国献上一匹千里马,鬃毛垂地,捷足先登,"朝发西京,暮至东洛",人称"狮子骢"。但隋朝的马匹主要靠国内繁衍豢养,陇右地区是养马区。”

“唐朝建立后,发展马匹生产成为当务之急。全国府兵共有六十八万人,十人为一火,备六匹驮马,共计四十二万八千匹,加上皇室、文武官僚和各地驿传所需,估计六十万匹国马才能满足供应。于是,政府把赤岸泽的三千匹隋马作为种~马,迁到陇右地区从事繁殖……”

吴从汉不愧是民政部的部长,几年以来博览群书,对于历代马政很有见解,对于一些历代的马政得失也非常熟悉。听完之后,李继业对于马政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最初的马政确实专为了统治阶级所占享有,究因马匹是国防上的利器,所以历代也特别重视它,列它为经国要政之一。在周官里描写着杖人及太濮等职,原是封建主的马弁头目,这也就是中国亦是世界上马政职官制度的嚆矢,那个时候自封建主以下,已有法定的养马制度,而且把马匹别为种、戎、齐(仪仗用)、道(驿马用)、田(佃猎用)、驽(杂役)六种。秦汉以降制定了以太仆卿掌舆马,从此亦逐渐树立完备的马政机构及设施,特别在唐朝,马政建设的规模更是空前的,太仆寺统全国厮牧车马之政,由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组成,辖各地国有牧马场(当时称牧监)多至六十余所,还有驾部掌全国驿马,及官私马的簿籍。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这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据说当年开元盛世之时,大唐帝国的军马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八万匹!

此时李继业与吴从汉、李魏商议了许久,认为天策府虽然只有数镇之地,但是面临军马的短缺,必须要实施马政制度,以缓解眼下的困局。

当然,此时的马政不一定要如同朝廷一般,不过一定的机构还是要设立的。

李继业思索了许久,最后决定在军政部增设马政司,负责军马的搜集、购买、培育等等事务。

“马政司下设三个处,分别是采购处、马场处、兽医处。采购处负责从商贾手中购买种~马和现成的军马,马场处则负责是天策府辖区合适的地方设立马场,饲养军马。兽医处招募各州县的兽医,保证军马的健康。”

李魏叉手领命,而后说道:“主上此举非常好,青州等地也有一些适合养马的地方。只不过采购马匹、设立养马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粮,军政部的财力有限,还需民政部支援一下。”

李继业看向吴从汉,只见吴从汉笑着说道:“这是自然。主上,属下以为可以先划拨三十万贯给马政司,后续每月拨付五十万贯,可否?”

李魏微微皱眉,三十万贯看似很多,但是市面上一匹像样的马匹也要上千贯,三十万贯也只能购买三十来匹马匹而已,根本干不了什么事情。

李继业自然也是知道的,便说道:“三十万贯?是不是太少了!”

吴从汉笑着说道:“主上和李部长可不要误会。开办养马场、采购大量的马匹,三十万贯肯定是不够的,眼下民政部的开销非常大,我也是有困难啊。”

“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注意,可以用最小的花费,买到最多的马匹。”

李继业来了兴趣,说道:“说说看。”

李魏也看了过来,静等下文。

吴从汉说道:“主上可以发布命令,各地商贾、世家出资开办养马场,天策府会出钱向他们收购马匹。不过价格上要略低一些,并且还要接受军政部马政司的管理。”

“当然,这些商贾和世家也是有好处的,他们每饲养一匹军马,可以抵扣一定的商税,并且养马场是免税的,如此各地商贾和世家定会趋之若鹜,军政部也可以节省大批的钱粮。”

“限期三十万贯,加上以后每个月的五十万贯资金,也应该够用了。如果还不够用,民政部也会想尽办法追加资金的。”

李继业思索了起来。

吴从汉的这个办法其实就是以牺牲部分商税为代价,来鼓励民间养马,不过与节省下来的大量投入资金,以及较低的马匹收购价格来比较,牺牲的这部分商税还是合算的。

而且鼓励商贾、世家养马,也可以避免百姓养马造成的破家、赤贫现象。一旦马匹出现死亡,寻常百姓是承受不起这样损失的,而世家和商贾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于是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此法可行!这样,关于抵扣商税的事情,民政部拿出一套方案来,另外采购军马的价格,军政部也要拿出一个意见来。以三日为期,三日后咱们再合计一下,定下一个合适的数额来,再推行下去。”

吴从汉和李魏叉手领命。

接着,李继业叹了一口气,说道:“话又说回来,推行马政扩大养马数量,这是长远之计,解决不了眼下我军马匹缺少的现状。对此,你们二位有什么好办法吗?”

吴从汉说道:“以属下之见,只有不惜重金广泛购买这一个办法了。”

李魏也是赞同,不过还是提出了一点担心:“只是不管是哪里,战马都是非常稀缺和重要的物资,咱们买的少还好,一旦大批量购买,一定会引起各方注意的,那些藩镇绝不会容忍大批战马流入我天策府的。”

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此事就要民政部实业司出手了。”

吴从汉闻言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哦,属下明白了,属下今日就回民政部府衙,与实业司司丞李偲升仔细商议一下,一定办好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