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亲征?还是算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亲征?还是算了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登州城,天策府。

十几天之后,军情司收到了第二野战军送来的一些情报,其中就包括白双隘一队与契丹铁骑的战报。李魏收到之后不敢怠慢,当即转呈给了李继业。

李继业仔细看过这份战报之后,心中也是凛然,虽然此战的战损比是第二野战军的骑兵营将士占了上风,而且还是以步对骑,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就能知道,这些契丹骑兵都是些轻骑兵,不是专职的斥候也不是精锐的重甲骑兵,战力在契丹大军之中只能算是中下等。

而白双隘等人可是军政部精心操练出来的骑兵营,不但装备豪华而且训练严苛,都是精锐。即便是这样,最后的战损比依然打出了八比十五,这个战果猛地看上去很好,但是已经远远高出李继业的心理预期了。

在李继业看来,这样的战斗最起码也要打出一比三的交换比来,否则就算是败仗。

当然李继业也能明白,骑兵营将士毕竟是初上战阵,而契丹士兵则全都是老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损比率。

于是李继业通知军政部,将此次遭遇战的经过写成战例,作为训练军操练的一个教案。

随后李继业便开始分析第二野战军送来的情报,无一例外都显示出契丹骑兵已经扩散开来,从晋阳一带往东一、二百里的范围内,都能看到契丹人小股铁骑的踪影,数量不在少数,经过军情司的分析,契丹人至少分出了数千兵马在各地为非作歹。

这些契丹小股部队或是打探消息搜集情报,或是劫掠地方杀人越货,已经将晋阳周边大片区域搅得民不聊生,各地藩镇却对此视而不见,只是集结兵马固守城池而已。

李继业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按说张敬达所部拥兵十余万,就算石敬瑭和耶律德光占据优势,可是兵力就摆在那,没理由在这个时候四下分兵啊!”

猛然间,李继业站了起来:“看来历史还是按照既定轨迹发展下来了!张敬达所部完了,所以耶律德光才会放心的分兵!”

于是,李继业当即召集李魏、吴从汉、薛明山、白济汛四人议事,商议时局。

众人赶到议事堂之后,李继业便将自己分析出来的情况通报了一番,然后说道:“张敬达所部已经不可救援,其部被灭,李从珂也就宣告完蛋了!按照这个局势的发展,耶律德光肯定会扶持石敬瑭入主洛阳城,到时候便是改朝换代的局面。届时,我天策府如何自处?”

李魏和白济汛当即表示,天策府拥兵十几万,兵精粮足、民心可用,完全不必理会石敬瑭,到时会割据一方,与石敬瑭分庭抗礼即可。

吴从汉则表示要视局势发展而定,或是与石敬瑭虚与委蛇,或是分庭抗礼,都要从天策府的大局出发,不可认死理。

薛明山看了看几人,随后说道:“主上应该已经心中有数了,不管将来对石敬瑭是战是谈,汉炎社都会做好人心工作,为主上凝聚出万众一心的大好局面来!”

李继业听完众人的看法之后,笑着说道:“诸位说的都很有道理。只不过对于石敬瑭这样的败类,我天策府是绝不会与其同流合污的,这是坚守民族大义,绝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我天策府就要立即与石敬瑭打生打死,我绝不会与石敬瑭同流合污,但这不意味着我不能割据发展以待天时!”

“简单来说,就是对石敬瑭:有停战,无和谈!”

众人闻言顿时精神振奋。

没错!我打累了,或者是不想打了,那就休养生息,但是对于石敬瑭这样的败类,想要和谈,甚至是让天策府与其同流合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众人商议好了基调之后,李继业便说道:“接下来各部都要以今日的基调为准,去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特别是军政部,我天策府暂时不会主动出击,但是并不意味着会任人来攻!不管是契丹人、石敬瑭,还是各地藩镇,只要挑衅、袭扰的,全都给我杀回去,绝不留手!”

“喏!”

就在李继业定下应对时局的基调的同时,耶律察割也率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铁骑来到了石会关。

李从珂征调卢龙节度使赵德钧、耀州防御使潘环支援晋安乡的消息被石敬瑭得知,随即禀告给了耶律德光,于是耶律德光便派耶律察割率领大军驻守石会关,这里是卢龙军等兵马前往晋安乡的必经之路。

可是耶律察割占据了已经空无一人的石会关之后,广派斥候在方圆百里之内探查,却没发现一个援兵,甚至周边藩镇的兵马都偃旗息鼓,驻扎在各处城池中不敢外出半步。

于是耶律察割放下心来,留下一千骑兵驻守石会关,自己率领剩余的一万四千铁骑分兵劫掠各处,一时间石会关周边烽烟四起,短短十几天之内,周边就有八座县城被契丹人攻下,数万百姓被契丹人掳走,从石会关向东、向北,到处都是残垣断壁,那些老弱百姓以及反抗契丹人的青壮,无一例外全都被杀,残破的尸体到处都是,几乎堵塞了官道,怎一个惨字了得!

可即便是这样,周边的藩镇也不敢出兵,哪怕这些藩镇拥兵数万,也不敢出兵截击契丹大军,这让耶律察割更加狂妄,同时也意识到后唐朝廷已经行将就木了。

契丹大军占据石会关之后,卢龙节度使赵德钧、耀州防御使潘环便有了借口,直接上奏李从珂,言道:道路不通,无法驰援晋安乡,大军正在准备夺回石会关,请圣人安心!

安心?

李从珂怎么可能安心!

张敬达所部一旦覆灭,对于后唐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局势将再没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李从珂当即下诏准备亲征,要率领洛阳以及周边仅剩的两万多兵马支援晋安乡。

消息一出,冯道、刘延朗、韩昭胤等一众大臣纷纷表示反对。

冯道直言,如果张敬达所部真的被契丹、石敬瑭联手灭掉了,只要洛阳还在,李从珂还在,就有希望勒令天下藩镇入京勤王,局势就有翻盘的一线希望。

可是一旦李从珂御驾亲征,以现在晋安乡战况来看,多半也是跟着张敬达一起被消灭,到时候李从珂或是战死、或是被俘,都将意味着天下易主,意味着后唐朝廷将就此垮塌,再无希望!

此时刘延朗和韩昭胤非常罕见的与冯道站在了一起,极力反对李从珂亲征,但是此时的李从珂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认为凭借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以及作战的能力,到了晋安乡之后肯定能力挽狂澜。

于是李从珂不顾一众大臣的反对,命冯道留守洛阳城,命刘延朗和韩昭胤继续在洛阳城征召青壮、训练兵马,自己率领两万大军北出洛阳城,开向了晋安乡战场。

可是随着大军出动,李从珂原本坚定的信心也随之动摇。自己率领的两万大军都是临时拼凑的老弱之兵,甚至还有一些本就是临时征召的青壮,不过是装备上兵甲而已,一些基本的训练都没有!

这样的军队就算是有百万之众,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契丹铁骑只要一千人马来个冲锋就可以将其击溃。

久经战阵的李从珂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大军离开洛阳城不远,刚刚开到河阳,李从珂就迟疑不决,下令大军驻扎在河阳,不走了!

两万大军在河阳城内驻扎了两天时间,李从珂也在左右权衡了两天。此时晋安乡的战报不断送来,都是朝廷斥候在战场外围打探到的消息。

张敬达所部已经连续十几天集结兵力向外突击了,可是无一例外全都被契丹大军和石敬瑭所部击溃,伤亡甚重!

通过这些消息,李从珂也想到了契丹铁骑的强悍,畏惧顿时占据了李从珂的心间,将仅剩一点的信心彻底击垮。

于是,李从珂下令大军转向,前往怀州驻扎,并且诏令留在洛阳城的韩昭胤、刘延朗抓紧征召新兵、筹集钱粮,然后全部运到怀州来,竟然是准备在怀州持续驻扎下来了。

此时军中的将领纷纷向李从珂请示,大军是否尽快撤回洛阳城去。可是李从珂身为帝王的自尊心不允许大军撤回洛阳城,于是便严令各部守住怀州,任何敢言撤军者,定斩不赦!

各部将领闻言默然不语,这两万人马的军心士气也随之一落千丈,原本就不怎么高涨的士气彻底被打散了,各部士兵怨声载道,出现了一些逃兵,各部将领也是懒得去管,甚至一些校尉、旅帅都在准备出逃!

冯道和刘延朗、韩昭胤收到诏令后也是瞠目结舌,不明白李从珂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想要与敌军决一死战,那就直接率军赶往晋安乡就好,要是不想打,那就立即撤回洛阳城据守,为何要在怀州停下?难道怀州的城防工事比洛阳城还要坚固?

想不明白,不光是冯道、刘延朗、韩昭胤三人想不明白,满朝文武得知消息之后都是想不明白,甚至还有人传言李从珂是被契丹人给吓坏了,所以现在进退失据,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了。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涣散,一股末世的阴霾弥漫在所有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一连十几天,洛阳城内每天都有大臣弃官而去,带着全家老小离开了京城外出避祸,朝野上下一派树倒猢狲散的凄凉景象。

冯道见状不禁凄然,索性将朝中事务交给了其他人料理,自己也回府,整日闭门谢客做起了自在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