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善后与集资(二)

第二百一十五章 善后与集资(二)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看到李继业眉头紧锁,众人都明白,李继业是心疼伤亡将士了。

李魏更是感同身受,此时之拿出了军政部的分析,说道:“此战,北路军伤亡最大,其中一半的伤亡人数都在北路军。横海镇虽然不是什么天下精锐,可是刘延祚确实有些本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搜刮到了巨量的钱粮,让横海镇兵马的战力和装备都大幅提升。另外横海镇的刘会全、秦宗全两人也都是不出世的人才,虽然此二人的品性不怎么样,但是不可否认,此二人带兵的才能非常强,以至于在对战中将北路军拖了下来,并且在德州城一战给北路军将士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剩下的伤亡基本上都是契丹人造成了,南路军的伤亡人数并不多。”

“契丹铁骑战力强悍,我军即便有铁丝网和震天雷的加持,我军将士在最后的战斗中,也有不少将士被契丹人杀伤,可见契丹人的强悍。”

李魏的一番分析很是到位,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军政部要联合民政部做好战后抚恤和嘉奖。阵亡、负伤将士的抚恤金要增加,阵亡将士按照标准的双倍发放,受伤将士按照一倍半发放。民政部就算再困难,也要挤出钱来,实在不行就先挪用横海镇、归德镇原州县的库藏。”

“喏!”

吴从汉和李魏一同领命。

接着,李继业又询问了各军兵源、兵备的补充计划,李魏都一一作了回答。

“各部将士的奖赏怎么拟定的?”

李魏说道:“各部将领暂不升迁,以钱粮作为赏赐,按照立下军功的多寡来定数……”

李继业思索了一下,说道:“各部旅帅及旅帅以上将领暂不升迁,不过军政部按照朝廷的制度,给所有立下战功的将领加封武勋,以示嘉奖。旅帅以下的有功人等,如果有空缺的,要按照战功进行升迁,没有空缺的,要将战功折合成钱粮发放,不可冷落了将士的军心士气。”

“喏!”

商议了一阵之后,李魏又拿出了一份方略,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请主上定夺。”

“此战我军缴获了一万多匹战马,属下准备将第五、第六野战军的骑兵营装备完毕,将这一万多匹战马全部调拨给第五、第六野战军骑兵营,主上意下如何?”

李继业点头赞同,说道:“有了这一万多匹战马,我军各部的骑兵营就算是全部装备完毕了。只不过经过此番与契丹人对战,我军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其中一点就是骑兵的战力情况。”

“契丹人的骑兵都是一人三马,可以长距离、长时间的机动作战,这是我军骑兵所不具备的,所以军政部还要继续推行马政,并且继续大规模采购战马,继续为各部骑兵营装备战马,就以一人三马为标准,一匹驮马、两匹战马,明白吗?”

“喏!属下明白。”

军政部的事情足足商议了一个时辰。

众人就在李继业这里一起吃了饭食,然后便继续商议事情。

镇抚司的事情比较简单,白济汛将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的一些要事进行了请示和汇报,李继业一一处置便完事了。

而汉炎社的事情也是一样,薛明山只是提出准备在横海镇、归德镇原有州县推行汉炎社的章程,准备在这些地方培养汉炎社的成员,李继业自然是当场同意。

所有的事情都商议完毕之后,天色已经擦黑了,不过李继业却并没有散会的意思,而是又看向了吴从汉。

“对于横海镇、归德镇原有州县官吏的使用,民政部可有方略?”

吴从汉没想到李继业会在这个时候就提出来,先是一愣,紧接着便说道:“民政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略,属下原本准备这个方略整理齐备之后,再向主上禀报的。”

“先说说看吧。”

“喏!”

“民政部准备对横海镇、归德镇原有州县的官吏进行考核,凡是合格者一律降一级使用,不合格者即刻撤职,只有取得优良成绩的官吏,才能原职录用。”

“嗯,很好。那新政之事呢?”

“民政部准备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横海镇、归德镇原有州县官吏的梳理,然后便开始在这些州县推行新政。”

说到这里,吴从汉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只不过推行新政所需要的钱粮数目也是巨大,属下还是有些担心,不知道主上有什么办法筹措钱粮,主上是否能为属下解惑?”

众人也很是期待,只见李继业笑着说道:“咱们天策府现在府库空虚了,可是那些商贾和世家却都很有钱,完全可以向他们赊借啊。”

“赊借?”

“赊借!”

众人都是吃了一惊,吴从汉说道:“可是那些人愿意赊借给咱们吗?”

李继业笑着说道:“大战之前此举也许行不通,但是现在我军一举击溃了一万契丹铁骑,正是我军如日中天的时候,那些商贾和世家会同意的。”

数日之后,各个野战军开始按照军政部都督司的命令各自前往新的驻地,民政部、军政部、汉炎社、镇抚司也开始为迁移做着准备,天策府各项善后事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天策府各地一派忙碌的景象。

李继业命直属军各部先行前往兖州布防,然后自己在亲卫旅的护卫下,返回了登州城。

天策府内,李继业和妻子甄宁夕在府内散步。

“郎君是说,咱们要迁往兖州去?”

看着甄宁夕惊喜的样子,似乎双眼都闪烁着光亮,李继业宠溺的说道:“是的,去兖州!”

“太好了!”

甄宁夕自从嫁过来之后,一次都没回去过,心中一直都很想念兖州。如今李继业要将天策府迁往兖州去,甄宁夕就能守着甄家了。

“谢谢郎君!”

李继业哈哈大笑着,说道:“去兖州,既能安抚夫人的思乡之情,也能方便天策府的发展,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二人说了一阵,李继业话锋一转,说道:“如今天策府钱粮缺口很大,各方各面都在花钱,花费太大了。所以我想向各地的商贾和世家赊借一些,但是此事直接由天策府出面太过突兀了,所以……”

甄宁夕本就是冰雪聪明之人,此时笑着说道:“郎君不必说了,妾身知道怎么办,郎君就等着妾身的好消息吧!”

甄家原本就是兖州的第一大商贾世家,与各地商贾和世家都有所往来,声誉很好、名气也很大。天策府借款之事由甄家出面牵线,那是再好不过了。

十几天之后,甄宁夕在府中张罗了一场宴会,整个天策府都张灯结彩,登州城内外也多了许多亲卫旅的将士,正在各处城门迎接宾客。

来自各地州县的大商贾、名世家都派了人来,不是家主亲自前来,就是派了嫡子嫡孙前来赴宴,一时间登州城内多了许多车队,天策府内外也非常的热闹。

这一天,李继业一身圆领华服,正在中堂内与几名世家家主笑谈着。

这几人都是各地有名的世家,最远的是从相州赶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此人姓杜,刚刚登上了家主的位子,正是要稳固地位的时候,所以对于借钱粮给天策府的事情很是上心,想要与李继业建立关系。

其余几个世家也大多都是类似的想法,此时的天策府威名大震,足足一万契丹精锐铁骑啊,一战就给击溃了,据说还差一点就斩杀契丹的皇太弟、契丹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

这是何等的武功啊!

要是说之前的天策府是依靠不断兼并周边藩镇,以兵马数量众多、装备豪华著称,那今日的天策府就是实打实的强军、强藩,甚至是可以与石敬瑭、契丹人争锋天下的一支强大势力!

面对这样的天策府,面对如此彬彬有礼的李继业,各地世家和商贾在接到了甄家的消息之后,纷纷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纷纷给甄家回了消息,然后便火急火燎的派人赶到了登州城。

“哈哈。”

李继业笑着对几个世家家主说道:“此番我天策府经历了连翻的大战,各部将士都很是辛苦,我本来是想着在兖州那边宴请诸位的,各位前去兖州也方便一些。只是兖州乃是交通要冲,各军将士都要经过兖州南下北上的,很是杂乱,所以只好将宴会安排在登州这边了。”

众人眼见李继业客气着,纷纷叉手寒暄着,还有两个世家的家主还说了许多恭维的话。

这时,亲卫旅旅帅崔琦走了进来,叉手对李继业说道:“启禀主上,各地的宾客来了许多,属下已经按照主上的吩咐将宾客安排在宴会厅了,主母已经过去招待。主母让属下过来问问,主上是不是也一并过去热闹一下?”

李继业点了点头,然后对几个世家家主笑着说道:“好,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咱们也过去好了,一会儿等到宾客来齐了,咱们再把酒言欢,今日咱们不醉不归!”

几个世家家主也是纷纷起身,叉手应和着。

“对,不醉不归,呵呵。”

“呵呵,天策上将豪爽,咱们一定好好亲近一番。”

“咱们就随天策上将一起过去,走。”

众人簇拥着李继业前往宴会厅,片刻之后,众人来到了宴会厅的门口,走进去之后,只见大厅之内摆下了十几桌。

甄宁夕坐在主桌主位上,正在与同桌和邻桌的宾客谈笑风生,另外还有府中的仆人正在往来穿梭,将一盘盘果品补上,为宾客斟茶倒水。

此时众人看到李继业来了,纷纷起身行礼,笑着与李继业打招呼。

李继业也是叉手回礼,然后便大步走到了主桌,坐在了甄宁夕的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