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这是竭泽而渔

第二百四十四章 这是竭泽而渔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6 16:05:35

数日之后,吴从汉便将一份《天策府最低酬劳标准》呈报给了李继业,李继业看过之后当即批准,由民政部布政司下发各地州县执行。一时间各地商社、工坊一度震动,不过在民政部实业司和布政司联合各地州县的督促下,这条法令还是推行了下去,各地百姓深受其益。

随后,实业司司丞李偲升将各地被服工坊扩建的方略也抱了上来,李继业看过之后很是满意,按照这份方略来看,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天策府各地的被服产量就能翻一番。

当然,要达到这个产量,民间生产出来的棉花也要多消耗许多,对于面向民间销售的棉花制品肯定有所影响。

不过李继业也有所打算,这样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将来棉花的产地肯定还会增加,而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这种影响将会逐渐消散。

这一日,李继业又离开了兖州城,开始了为期十几天的巡视,先是前往了郓州,而后又去了德州,对各地的商业和民生进行调研。当李继业返回兖州天策府的时候,整个人都累瘦了一圈。

甄宁夕看着李继业的样子不由有些心疼,一面安排侍女为李继业沐浴梳洗,一面亲自端来了茶汤,说道:“郎君这一走就是十几天,有些事放手让底下人去办就行了,为何还要如此亲力亲为?”

“我可不能画地为牢,必须要时不时的看看各地民生,否则时间一长我可就要变成昏君了。”

甄宁夕笑了笑,说道:“郎君出去的这段时间处理的都是民政部的事情,军政部和镇抚司那边都送来了不少的呈报,现在都放在书房内,昨天李魏还过来询问郎君何时回来呢。”

李继业笑了笑没有说话。

甄宁夕则是问道:“以前郎君都会让人将呈报送到跟前,此番为何不接了,却要积压在府中?”

李继业说道:“我知道军政部和镇抚司奏报的是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急不得,我也需要时间思考一下,所以没必要派人来来回回的折腾。”

“哦?”

甄宁夕问道:“还有什么事情是郎君拿不定主意的?”

李继业笑了起来,说道:“当然有,而且还有很多。”

“妾身不信。”

正说话间,崔琦在门外叉手说道:“启禀主上,李部长和白指挥使求见,二位已经到了前堂等候。”

“我这就来。”

“喏!”

甄宁夕笑着说道:“郎君快去吧。”

李继业佯装叹息着,便直奔前堂而去。

“见过主上!”

“都坐吧。”

“喏!”

白济汛先一步拿出了奏报,说道:“主上,这是北镇抚司呈报过来的情报,现在北疆已经彻底乱套了。”

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有些耳闻了,详细说说看吧。”

“喏!”

白济汛说道:“现在契丹人的五万大军在耶律德光的率领下,肆虐于幽云十六州各地,整个北疆已经被契丹铁骑搅乱,各地守军要么是畏首畏尾按兵不动,要么是收缩兵力力图自保,除了府州刺史折从远之外,根本没人在乎百姓的死活。”

“根据北镇抚司安插在北疆各地的暗桩提供的消息,这段时间以来,契丹人已经掳走百姓不下十万人口,牲畜、财货更是不计其数!”

此时白济汛越说越激动,原本还算是白净的脸色已经被气的红得发紫,整个一个关公的模样。

李继业也是心中愤懑,然后说道:“石敬瑭那边的具体消息如何?”

“石敬瑭这个混蛋!”

白济汛先是怒骂了一句,然后才继续说道:“前段时间,契丹人向石敬瑭索要大批钱粮以资军用,石敬瑭为了满足契丹人的要求,开始在幽云十六州各地横征暴敛,强行向百姓摊牌重赋。根据情报显示,一些地方甚至将赋税收到了一百三十年之后,许多伪晋的地方官也趁机大肆敛财,北疆各地百姓因此破家者不可胜数!”

“而且……”

一旁的李魏补充道:“而且不单是这样,现在北疆的百姓面临石敬瑭的压榨,以及契丹人的劫掠,已经没有生路可言。军情司也不断送回情报,现在北疆各州县的都出现了大批的流民,这些百姓要么是被契丹人驱赶着无家可归,要么是被石敬瑭横征暴敛导致赤贫破家,北疆各州县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

李继业听完二人的禀报之后,陷入了沉思。

李魏和白济汛对视一眼,然后李魏试探着问道:“主上,属下提议,是不是将各军配属的骑兵营集结起来,临时整编为一支铁骑大军,属下亲自率领北上,试着与契丹人打一战,至少也要解救一些百姓回来啊!”

白济汛也在一旁加了把劲,说道:“主上,现在契丹人荼毒天下,石敬瑭人心丧尽,这正是我天策府出手的大好时机,主上不可坐视,这等机遇可是千载难逢啊!”

李继业看着二人一脸急迫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然后问道:“你们的意思是现在集结兵马出兵?”

“正是!”

“那我问问你们。”

李继业伸出手来,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的数着:“第一,现在第一、第二野战军和直属军的换装事宜完成了吗?各部将士把新战法吃透了吗?”

李魏微微一愣,然后便摇了摇头,说道:“这三个军已经完成大约七成的换装任务,新战法的话现在还在推进之中。”

“第二,之前南北大战的时候,军政部的诸多武库几乎消耗殆尽,现在又赶上了换装,各地武库之中的火药、纸壳弹、鸟铳、震天雷,以及铠甲、横刀、陌刀等兵备都充足吗?”

李魏又是摇头,说道:“现在兵仗司正在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的生产,可是跟现实需求相比,生产速度还是有些慢,需要时间。”

“第三,即便没有这次换装的事情,以我天策府的军力和财力,能够同时抗击契丹人与伪晋的夹击吗?即便能,需要多大的代价?”

此时李魏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李继业说的不错,现在的天策府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虽然有击败任何一方敌人的实力,但是相应的也会给天策府内部造成很大的困扰和损失。

更为要命的是,如果天策府在现在这个时候出兵,不管是北上抗击契丹人,还是西进进攻石敬瑭,都会引来二者暗中联络,甚至是要面对契丹铁骑和伪晋大军的联合绞杀,这样的局面对天策府是非常不利的。

李继业看到白济汛和李魏都沉默了,也松了一口气,看来二人还是能够看清楚天下大势的,并没有一条路走到底。

“如今我天策府虽然蒸蒸日上,但是我却经常感到如履薄冰。眼下的基业并不是很牢固,论地盘,我天策府只有山东各州,人口也不过百万,兵力不过二十万,财政收支虽然可观,但是却也只能承受一场短期大战而已。一旦契丹人和石敬瑭下定决心,以优势兵力夹击我天策府,咱们是挡不住的,即便能够侥幸挡下来,也会大伤元气!”

白济汛还是有些不甘心,说道:“主上的意思属下都明白,只是属下一想到契丹人在北疆横行,想到石敬瑭横征暴敛,就无法按下心中的怒火,总想要做些什么。”

李继业安慰道:“石敬瑭如今虽然看上去狂妄,石但却是在竭泽而渔,让本就立国不正的伪晋更加被天下百姓唾弃,这样的局面虽然伴随着百姓的苦难,但是对我天策府来说,却是有利的局面。”

“而契丹人……”

李继业冷哼一声,说道:“契丹人才是我天策府的心腹大患,咱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积蓄实力,为将来出兵北上扫平辽东和万里大漠奠定基础,你们明白吗?”

白济汛和李魏叉手受教。

与此同时,石敬瑭的銮驾从大宁宫北上,经过跋涉之后终于抵达了沁州。

此时的沁州城外遍布军营,石敬瑭手中的三万精锐大军将沁州完全封锁住,就连居住在沁州周边的百姓也被驱赶到了别处,有不少百姓被晋军抢夺了财物,甚至是被杀人劫货,沁州方圆百里范围内的百姓在短短几天之内就销声匿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无人区。

随后,一支庞大的马队出现在沁州城南,这支马队运载了大量的钱粮,而且还有大队的晋军士兵随行护送,在抵达沁州之后,石敬瑭带着一众文武大臣巡视了这支马队。

“数量都足够吗?”

“启禀陛下,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六支马队,一共是七支马队北上运送钱粮,数量很定是足够的,请陛下放心。”

石敬瑭冷冷的看着由上百头骡马组成的庞大马队,其中还有二十多辆马车,停在官道上一眼望不到边。

“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然后直接北上,就不要进城了。”

“臣遵旨!”

随后石敬瑭便带着一众大臣返回了城内。

就在昨天,刘知远也赶到了沁州城。当刘知远得知桑维翰被杀的消息时,也是彻底呆住了,虽然自己与桑维翰非常不合,但也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猛然间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还是多少有些悲凉的。

城中临时行宫内,刘知远拜见了石敬瑭,然后说道:“陛下,此番刺杀肯定是天策府的手笔,天策军在战场上以所谓的震天雷击杀契丹铁骑的事情,已经是天下皆知了,这种犀利之物也只有天策军才有!陛下有何打算,是否集结大军向天策府问罪?”

石敬瑭所问非所答,而是说道:“朕收到情报,契丹主在云州城内也遭到了刺杀,上百契丹精锐战死,而刺客只有数人战死,幸好契丹主无碍。”

刘知远闻言大吃一惊,李继业竟然还敢刺杀契丹主!

“陛下,李继业这是想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