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制改革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军制改革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0 09:23:12

“启禀主上,军政部都督司已经将各军换装后的整编方略拟定完毕,请主上审阅。”

天策府内,军政部部长李魏带着都督司司丞韩进早早的就赶了过来,将一份厚厚的整编方略呈报给李继业。

李继业拿到之后仔细看了起来。

此番军政部的整编方略完全是按照李继业的要求制定的,各兵种的人数重新调整了一番,几乎是颠覆式的调整,军中人数对多的兵种便是鸟铳手。

按照编制,各野战军的整体建制不变,从下至上依次是伍、什、队、旅、团、营、军,整体采用四四制原则,每伍五人,四伍为一什,四什为一队,以此类推,最后到了军一级,便是下辖三个步兵营,外加一个骑兵营,以及辎重团、战车团和勤杂团。

整天上的建制基本上没有调整,此番主要调整的便是兵种的配比。

此番的新军制中,从团一级的建制开始改革,原本的兵种重新调整,改革之后,一个团的兵力由完全的冷兵器士兵整编为火器为主、冷兵器为辅的配置。

一个团下辖四个旅,其中三个旅为鸟铳手,一个旅为近战旅。近战旅下辖四个队,其中包含三个长枪队,装备长枪和横刀、盾牌,以及一个陌刀队。

军部直属的三个配属团的人员属性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其中战车团大幅增加了投石车,每个战车团都装备五十辆新式投石车,用来投掷震天雷和部分装备的火药罐。另外战车团还装备三十辆弩炮、二十辆各式攻城器械。

战车团的一千六百多名将士都是战兵,装备横刀,作为进战护卫,并且在战场上负责操纵各式战车进行作战。

辎重团也增加了大批改良过的新式马车,这种~马车将车体加长加大,以便可以装载更多的物资随军行动。

同时辎重团除了一千六百多名装备长枪、横刀的士兵之外,还会在战时临时招募五千名民夫随军,负责军中的各项物资的搬运和分发等体力活。

勤杂团则是比较复杂。

勤杂团除了一个团的近战兵力之外,还会招募医匠、兽医、铁匠、木匠、泥瓦匠、伙夫等等,以及一部分的民夫。

这些人都需要在战前临时征召,与辎重团的民夫一样,属于“雇佣关系”。

这些调整都是第一到第六野战军的改编方略,而直属军也基本上按照这个方略进行整编,只不过直属军没有配属的战车团、勤杂团和辎重团。

按照军政部此番整编之后,一个野战军的兵力基本上在三万人左右,直属军为将近一万九千人左右。

一个直属军和六个野战军的总兵力约为二十万!

“嗯!不错!”

这份军制改革的方略基本上符合李继业的预想,也达到了李继业预期。

“此番军制改革就按照这份方略进行吧,先从第一、第二野战军和直属军开始。现在这三个军的换装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新战法的操练,待到这三个军军制改革完成之后,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野战军再进行军制改革。”

“喏!”

说到这里,李继业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现在军政部兵仗司的产量如何了,各地武库的储量如何了?”

李魏叉手说道:“启禀主上,兵仗司经过几次扩建工坊,现在已经拥有大型工坊八处,中小型工坊十一处,产量已经算是可观。”

“现在兵仗司各处每月可生产鸟铳一万七千杆,生产震天雷八千五百颗,横刀、陌刀、长枪等兵器一万余把,新式铠甲九千三百领。”

李继业点了点头,这样的产量已经非常强悍了,放眼当今天下,兵仗司的产量如果说是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了!

不要说是现在,就算是盛唐时候,兵仗司的产量也能在朝廷中排上号。不过与盛唐时候朝廷的中央官署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李继业又问道:“现在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和直属军的兵备已经全部到位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野战军换装所需的兵备还差多少?”

这些数据军政部早已经统计出来了,并且每隔十天便会更新一次。李魏早就将这些数据牢记于心,所以此时李继业开口询问起来,李魏直接就答了上来。

“启禀主上,现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野战军所需兵备已经到位了大部分,现在还差六万三千余杆鸟铳、新式铠甲九千四百余领,其余横刀、陌刀、长枪等兵器已经全部齐备了。至于震天雷,现在也基本上足备了。”

李继业算了一下,然后说道:“也就是说,鸟铳还需要将近四个月才能齐备,铠甲需要一个月左右。而且这还是刚刚好的数量,到时候武库里面是没有多余库存的,是吗?”

“是的。”

“那纸壳定装弹呢?现在武库里有多少?”

“纸壳定装弹的制造工艺并不难,而且现在兵仗司生产的火药数量也足够,所以现在兵仗司每个月可以生产纸壳定装弹五万发,现在武库里面的存量已经有七十万发了。”

可是让李魏没想到的是,李继业对于七十万发这样的数字并不是很满意:“七十万发纸壳定装弹虽然听上去数量很充足,但是不要忘了,六个野战军、一个直属军二十万将士,其中鸟铳手至少有十四、五万人,如此平均一下,每名鸟铳手能够分到的纸壳定装弹也就是四、五发而已,这样的数量根本无法应对一场大战的。”

李魏听完之后叉手说道:“喏!这是属下没想到的,回去之后,属下一定安排兵仗司继续生产纸壳定装弹,并且督促兵仗司继续加大产量,尽量将筹集兵备所需的时间缩短。”

“嗯,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火器的生产速度虽然要尽快,但是也不能为了赶时间而引发事故。”

“喏!”

李魏和韩进纷纷领命,为了进一步提高兵仗司的产量,司丞韩进还提议继续兴建两处工坊,并且征召一千五百名百工和人手。

李继业认为此举可行, 兵备制造规模当然要进一步扩大,所需的钱粮虽然会更多一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新建两处工坊、增加百工和人手的事情,军政部要提交一份预算,我审议之后便转交民政部拨款,此事要快,通过之后尽快动工,并开始招募人手。”

“喏!”

然后李魏、韩进二人又与李继业将方略的一些细节商议了一下,确定无误之后,李继业便在这份方略上面签字、盖章,交军政部都督司立即执行。

随后李魏和韩进便一同告辞,这边方略既然已经敲定,二人便急着回去召集军政部各司司丞开会,并且李魏还准备在这两天内,将各军校尉以上的将官召集到兖州城来,向众将宣布军制改革的事情。

忙碌了一上午,李继业饶是身体强健也感到了一丝疲惫,于是起身伸了一个懒腰,眼见天色还早,此时尚没有到正午时分,于是李继业便对旁边执勤的崔琦说道:“派人去镇抚司找一下白济汛。白济汛不是说那个从洛阳来的郭威已经到城内了吗?让白济汛带着郭威来一趟,我要见见此人。”

“喏!”

崔琦领命之后便出了天策府,此时大门外已经有亲卫旅的将士准备好了马匹,崔琦策马直接前往镇抚司。

“现在?”

白济汛听完崔琦传达的命令之后,有些诧异,郭威和柴荣已经到了城内几天了,李继业一直没有见二人的意思。

白济汛也有所听闻,知道李继业这几天都在与军政部商议军制改革的事情。今日李继业忽然要见郭威,应该是军政部的事情已经敲定了。

“郭威和柴荣此时就在镇抚司署衙内,我这就带着他们二人前去天策府。”

“柴荣是何人?主上只是要见郭威的。”

“柴荣是郭威的养子,也是一员少年猛将,此番是跟着郭威一起来投奔主上的。”

“哦,是这样啊。”

白济汛笑着说道:“崔旅帅放心吧,我自会带着他们二人过去,具体的事情我向主上禀报。”

崔琦笑着叉手行礼,然后告了声罪,便先行一步,先回去复命了。

白济汛这边则是立即动身,来到镇抚司后院的一间客房内,此时郭威和柴荣就在这里安顿。

这几天时间,郭威和柴荣始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毕竟二人是初来乍到,在天策府安排二人之前,郭威、柴荣都明白万事要低调。

白济汛来到屋外,敲了敲门,里面的人应了一声,白济汛便推门而入。

“呵呵,郭将军、小柴将军这两日休息得如何?”

郭威笑着叉手说道:“谢白指挥使关爱,我们父子二人已经休息好了。只是不知道天策府如何安排我等?”

白济汛笑着说道:“不着急。刚才我接到主上的命令,主上要见二位,请二位随我来。”

郭威和柴荣闻言猛地站了起来,二人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天策上将竟然要见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