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求救于胡

第二百六十四章 求救于胡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5 09:28:26

洛阳城。

石敬瑭疲惫的靠在卧榻上,冯道和刘知远二人紧张的看着一封封奏报,二人的脸色非常难看,眉头几乎皱到了一起,还不时小声交换着意见,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大难事。

片刻之后,石敬瑭沉声说道:“高行周、杨光远、安重荣等几人已经不再伪装,各地州县的官吏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全家斩杀,他们已经不再听从朝廷号令,几人的地盘也不再是我大晋的疆域了!”

冯道张了张嘴,可是看到石敬瑭脸上以及愤怒到极点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给咽回去了。

刘知远看完手中的一份情报,开口说道:“陛下,现在内部有杨光远、安重荣、高行周等各镇节度使作乱,他们或是阳奉阴违,或是直接公开准备起兵。外部,天策上将李继业已经率领十余万精锐大军西征,如今正在与义成节度使皇甫遇所部激战。眼下朝廷已经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朝廷必须尽快拿出平乱的方略来。”

石敬瑭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北面征讨府州的兵马已经撤回来了,那便由刘将军率军前去抵挡天策军吧。”

“除了撤回来的三万兵马之外,朕再从洛阳周边调集六万精兵,合兵九万。此战不求击退李继业所部,只要挡住天策军西进便可。”

“喏!”

刘知远想了一下,还是问道:“敢问陛下,此战陛下能够接受的底线在哪里?”

石敬瑭想了一下说道:“义成镇丢失已经是定局了,可是现在的消息显示,虽然濮州已经被天策军占据了,但是滑州面对天策军主力大军的围攻,竟然能够坚持下来,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情。李继业在围点打援!”

“所以,此战朕的心里预期是丢失整个义成镇,以及义成镇以外最多三州,再多的话,不管爱卿歼灭了多少天策军士兵,朕也要给爱卿论罪!”

刘知远叉手领命,不过心里还是压力巨大。

一旁,冯道叉手问道:“陛下,那各地藩镇怎么办?如今朝廷必须要施以雷霆手段才行,否则其余藩镇都会有样学样的,我大晋天下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冯相有何高见?”

冯道叹息一声,说道:“臣也没有好办法,现在天下藩镇之中,高行周、杨光远、安重荣都是实力强大者,想要征讨此三人,甚至是更多的反叛藩镇,朝廷就必须集结天下精锐,洛阳的精兵也必须调动。”

石敬瑭显然不太愿意,看了看一旁的奏报,说道:“现在安重荣那边还算好一些,他只是驱逐了一些官吏,并没有将朝廷官吏全部驱逐,也没有杀人,看来安重荣还是有些顾忌的,也算是给他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所以现在朝廷首要对付的就是杨光远和高行周。”

石敬瑭双眼微微眯着,正在权衡着利弊,天下局势也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杨光远此人利己、投机、贪图富贵,此番杨光远反叛便是响应李继业的号召,想要从节度使的位置上更进一步,这边是在赌!所以……”

石敬瑭冷笑着说道:“所以朕以为杨光远此人可以拉拢一下,朕准备下诏重重的封赏杨光远及其家人,到时候再看看杨光远是什么反应。”

冯道闻言很是吃惊,石敬瑭的奸诈和冷静是冯道没有想到的,于是便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而刘知远则是说道:“陛下此举短时间内的行不通的,至少在杨光远如此悖逆的情况下,朝中大臣绝不会同意陛下重赏杨光远及其家人的。臣以为,陛下还需要先做一些铺垫。”

石敬瑭点头说道:“朕自然知道,此事朕自有打算。”

随后石敬瑭从卧榻上走了下来,说道:“朕还有一个想法,想要二位爱卿参详一下。”

“请陛下示下。”

“朕准备向辽国借兵!”

“陛下!”

冯道和刘知远都被石敬瑭此举吓了一跳,此时再去招惹辽国,岂不是与虎谋皮?

石敬瑭看着二人惊愕的表情,笑着说道:“幽云十六州已经注定要割让给辽国了,既然如此,朕为何不能再借用辽国兵马?反正都是用,为何不多用几次!”

冯道闻言不置可否,但是心中却是极度失望,像石敬瑭这样将治国、平天下当成生意和交换的君王,自己熟读史书还是第一次见识到,真是亘古未有的皇帝啊。

而刘知远表现得更加明显,此时眉头紧锁,冷着脸说道:“陛下此举不妥!此番再度引辽军南下,肯定会助涨耶律德光的野心。如果让耶律德光看到我大晋此时的状态,难保耶律德光不会生出别的心思来,一个不好便是引狼入室,恶狼是会吃人的!”

石敬瑭显然不愿意听这些,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刘知远见状也明白了什么,便长叹一声,行礼之后退下了。

数日之后,石敬瑭组建了一支使团北上,准备上尊号于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及太后述律平,并以冯道为太后册礼使,以左仆射刘煦为契丹主册礼使,备卤薄、仪仗、车辂,诣辽国行礼。

在使团出发之前,石敬瑭专门召见了冯道和刘熙二人,说道:“二位爱卿要明白,此番北上出使辽国上尊号,为的就是引辽国大军南下助阵。眼下我大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光靠一己之力已经无法稳定天下,只能依靠辽国的兵马了。”

刘熙谄媚的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辽国乃是我大晋的依靠,岂有遇难而不求靠山之理?此番臣与冯相一起北上辽国,定然不辱使命!”

冯道则是没有说话,眉宇之间闪过了一丝忧虑。石敬瑭看出端倪,便问道:“冯相有话说?”

冯道叹息一声,说道:“臣是有些担心。”

“担心?冯相在担心什么?”

冯道说道:“臣担心辽国君臣贪得无厌,即便辽军南下助阵,但是辽军难保不会顺势而为直接出兵占据幽云十六州,甚至出兵占据幽云十六州之外的州县也不是不可能。陛下,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石敬瑭很是诧异,冯道在朝中向来是老好人一般的存在,不会直接立场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至少不会直接反驳自己的旨意。可是今天冯道这是怎么了?竟然当面反对自己借兵辽军的方略!

石敬瑭想了一下,说道:“辽军不南下,我大晋的天下便会被反叛的藩镇和天策府瓜分殆尽,这是要亡国的。辽军南下,我大晋也就是损失些人口、土地和钱粮,朝廷还在,国体还在!两害权衡取其轻,冯相啊,朕这也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的。”

冯道连连称是,只是心中却还是叹息一阵,对于石敬瑭此番的做法打心里抵触。

“好了,此番出使路途遥远,冯相和刘相回去准备准备吧,这两日使团所需物资便会准备好,三天之后使团出发北上。”

“喏!”

回到府邸之后,冯道便闭门谢客,然后将石敬瑭向辽国求援的事情写好,然后派人联络了北镇抚司在洛阳城内的暗桩。

“这封情报烦请立即报送给天策上将!”

北镇抚司暗桩将情报收好,然后叉手说道:“冯相放心,不会误事的!”

送走了北镇抚司的暗桩,冯道又找来几个心腹家人,说道:“你们传话下去,这两日我便要北上辽国出使了,在这两天内,我谁都不见,不管是谁来了,都给我拦在外面!”

“喏!”

两日后,使团已经准备就绪,冯道和刘熙汇合了使团众人。原本冯道以为使团在清晨尽早出发,以免引起洛阳百姓的瞩目,可是石敬瑭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下诏在洛阳北面的洛水南岸摆下排场,为冯道和刘熙践行。

一时间洛阳百姓纷至沓来,朝廷要以上尊号和进贡重礼为代价,引辽兵南下助阵,朝廷准备联合辽军镇压各地藩镇,抵抗天策府的大军!

这个消息顿时在人群之中炸开了花,毕竟辽兵的凶残和暴虐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如果辽兵真的南下了,那天下百姓还有安生的日子吗?

在场的上千百姓顿时骚动了起来,不少青壮都在大声怒骂着,维持秩序的衙役和兵丁顿时如临大敌,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盯着周围愤怒的人群。

冯道和刘熙见状也是吓了一跳,刘熙此时已经没有了谄媚的样子,反而是一脸的正气,小声说道:“冯相啊,虽然我预料到此行肯定会招来骂名,可是却想不到就连这些百姓的反应也会如此强烈!”

冯道叹息一声,说道:“唉!咱们二人算是声名狼藉了,只希望快些出发,以免引发事端。”

“是啊。”

与此同时,石敬瑭正站在城楼上俯瞰城外的仪式,眼见上千百姓群情激奋,石敬瑭的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冷声对身边的大臣说道:“让冯相和刘相立即出发,仪式不要搞了!”

“喏!”

随后石敬瑭死死地看着城外的百姓,冷声说道:“黔首小民竟然还敢妄议国事,真是该死!”

说完,石敬瑭便怒气冲冲的摆驾回宫了。

而城外的上千百姓则是遭了殃,很快就遭到了衙役和兵丁的驱赶,场面顿时乱成了一团。冯道和刘熙此时已经出发,二人听到后方传来人群的呼喊声,纷纷透着马车车窗看去,只见已经有不少百姓被抓,甚至还能看到有许多百姓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冯道和刘熙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二人的马车并驾齐驱,二人隔着车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恐惧。

“这朝廷,还有希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