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奴便要有觉悟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奴便要有觉悟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1 09:19:49

冯道、刘熙率领使团抵达临潢府之后,便持国书觐见了耶律德光。

皇宫内,耶律德光听完了冯道宣读的《上尊号表文》,心中大悦,中原王朝给外邦胡族君主上尊号,这还是开天辟地的头一次。即便耶律德光看待石敬瑭向来都是俯视,但是中原王朝这四个字也像是大山一般,始终压在耶律德光的心中。

今日石敬瑭来的这么一出,让耶律德光彻底出了一口气。而更让耶律德光高兴的是,石敬瑭在表文中竟然称呼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石敬瑭自称为“儿皇帝”!

此番冯道和刘熙为耶律德光带来了岁输金帛三十万之巨,并且称诺将来辽国有事,吉凶庆吊,岁时赠遗,玩好珍异,相继于道。

耶律德光高兴之余在大殿之外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将石敬瑭为自己上尊号的事情宣扬天下。

随后冯道与刘熙滞留在临潢府几天,二人在这几天也没有闲着,乃至应天太后、元帅太子、伟王、南、北二王、韩延徽、赵延寿等诸大臣皆有赂遗。一时间辽国朝野上下尽皆欢喜。

不过也并不是辽国的所有大臣都对冯道、刘熙和颜悦色,耶律李胡和耶律察割便是如此,二人在与冯道、刘熙见面的时候,态度非常恶劣,几乎将冯道、刘熙当成了奴仆一般,动辄呵斥,让冯道、刘熙颜面扫地,二人恨不得立即返回洛阳,在临潢府一刻也不愿意多呆了。

一个月之后,冯道和刘熙终于回到了洛阳城,此番二人出使辽国的经过也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满朝文武大臣都深以为耻,只有石敬瑭大喜过望,因为冯道、刘熙为自己带来了耶律德光的称诺。

此番耶律德光称诺,大辽将会在适当的时候出兵二十万南下,帮助石敬瑭稳定天下局势!

同时石敬瑭还下诏在宫中大摆宴席,随同使团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名辽国使者,此人便是之前到洛阳出使过的萧望。

宴会上,石敬瑭召集了朝中文武大臣作陪,群臣殷勤的频频敬酒,萧望却始终板着脸,并没有给这些大晋的朝臣太多的面子,只有石敬瑭敬酒的时候,萧望的脸上才挤出一丝笑容。

宴会结束之后,石敬瑭便迫不及待的将萧望请到了偏殿之内,同时一起被叫来的还有冯道和刘熙。

偏殿内,石敬瑭先是和萧望寒暄了几句,然后便问道:“不知父皇帝陛下会何时出兵?朕也好准备钱粮犒军。”

此话一出,萧望便立即变了颜色,说道:“陛下这话就说的不在理了。如今陛下乃是儿皇帝,既然如此就要有儿皇帝的觉悟。我大辽何时出兵,陛下自有章程,还请儿皇帝陛下不要对上国指手画脚!”

此话一出,冯道和刘熙顿时神色大变,二人只觉得脸颊发烫,为官数十年什么风浪没见过,还是第一次感到如此屈辱的。一个辽国的使者竟然就敢当着面羞辱大晋皇帝,这算什么?

此时冯道和刘熙二人齐刷刷的看向石敬瑭,只见石敬瑭也是脸色铁青、牙关紧咬,双眼中透出的杀气不自觉的散了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萧望见状没有一丝畏惧,昂首问道:“如何?陛下以为本使所言不对?”

“哈哈!”

石敬瑭瞬间变脸,刚才还是一副要吃人的样子,转眼间便大笑起来,说道:“上使所言甚是,是朕操之过急了。只不过眼下我大晋正是多事之秋,还望上使回去之后,帮朕多美言几句。”

萧望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行礼,然后便转身离去了。

偏殿内,冯道和刘熙已经感到了来自石敬瑭的威压,二人此时如坐针毡,心中都在想着离开这里的说辞。

忽然冯道和刘熙听到一声冷哼,然后石敬瑭便说道:“我大晋被辽人如此看轻,就是因为各地藩镇不尊王道,是因为天策府在旁肆虐!否则以中原之人力、物力,只要给朕十年时间,只要十年,就一定能让我大晋君临天下!”

冯道和刘熙急忙起身行礼,说道:“陛下英明,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振兴大晋!”

石敬瑭听着冯道、刘熙照本宣科的回答,心中没有一丝波澜,挥了挥手让二人退下。

出了皇宫,冯道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为官几十年的冯道也算是官场上的人精了,早就养成了波澜不惊、面不改色的本事。可是今日,冯道在亲眼见到辽国使者当面训斥石敬瑭的场面时,冯道的心中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如此的皇帝,如此的朝廷,怎么可能兴旺?”

冯道以前还用唐太宗渭水之盟,汉之文景二帝和亲匈奴的事情来说服自己,认为大晋刚刚建立,只要假以时日,石敬瑭肯定会改变对辽国的谄媚态度。

可是经过今天的事情,冯道已经非常清楚这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石敬瑭此人根本不可能与唐太宗、汉之文景相提并论,此人非但没有这样的才干,更没有汉唐的骨气!

回到府中,冯道已经想了一路,心中也随之下定了决心。

等到深夜时分,冯道吩咐自己的心腹,说道:“去将北镇抚司的吴队正请来。”

“喏!”

滑州城外,天策军中军大营。

李继业收到了冯道派人送来的消息,不但知道了石敬瑭派出使团给耶律德光、述律平上尊号的事情,以及石敬瑭向辽国求援,请求辽军南下助阵的事情,而且辽使萧望当面斥责石敬瑭的事情也被李继业知晓了。

这些消息都是白济汛派人日夜兼程送来的,李继业收到消息之后心中也是警惕了几分。

此时天策府的北面有第一、第三野战军这两支主力大军,另外还有各地州县的守军将士在,兵力上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李继业也只是警惕了几分而已,并没有太过惊诧。

两个野战军六万余将士,再加上各地守军,北线防备辽军的兵力至少在八万人以上,就算耶律德光真的率军南下杀来,这八万将士也完全可以挡住辽军的铁蹄。

不过李继业还是派人给北线大军的主将王祖河送去命令,命其广派斥候,并且配合军情司、镇抚司联络相关情报,防止辽军突然南下导致局势被动。

此时滑州这边的战局已经进入尾声,滑州城内的守军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义成节度使皇甫遇两次派人过来,表示要率部投降,但是都被李继业给拒绝了。

笑话!

李继业正准备围点打援,各部将士都已经部署到位了, 你皇甫遇在这个时候想投降了,难道没有身为鱼饵的觉悟吗?

滑州的战局已经被李继业彻底掌控,滑州的几个县全都望风而降,李继业命第二野战军派出了几支小股部队过去,便牢牢的占据住了几个县。至于滑州城,李继业估计此时城中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了,再加上此时天寒地冻,城内百姓和守军已经一个月没有出城砍柴了,没有柴火便不能生火取暖,甚至连吃上一口热饭都已经是一种奢望。

如此局面之下,李继业想要拿下滑州城,随时都可以,甚至只要派出兵马在城外喊一声,估计城中的守军都要开门投降的。

所以李继业才会如此闲庭信步,只等着晋军的援兵赶来。

可是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军情司也已经几次送来的情报,各种信息汇集在一起,都显示石敬瑭已经派出了刘知远率部赶来,但是滑州城方圆百里范围内,根本没有刘知远所部的任何踪迹。

“刘知远不愧是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物,按照军情司的情报,石敬瑭可是给了刘知远至少七、八万人马,如今竟然一点消息都查不到,此人还真是难缠啊!”

李继业思索了一下,便下令各部斥候扩大搜寻范围,从滑州周边一百里的范围,扩大至两百里,搜寻刘知远所部的踪迹。

同时李继业心中也定下了基调,再围困滑州城半个月,如果还没有引来刘知远所部,便立即拿下滑州城,然后全军齐头并进,继续向西推进。

这边李继业正在全力搜寻刘知远所部的踪迹,在滑州以西四百多里之外的卫州,刘知远率领的八万精锐晋军正在这里养精蓄锐。

虽然石敬瑭已经发来诏令催促刘知远尽快进兵,将李继业所部阻挡在滑州一带,尽量减少天策军西征造成的影响。

可是刘知远却对石敬瑭的催促诏令置之不理,在刘知远看来,石敬瑭已经开始动用各种手腕打压、瓦解各地藩镇了,只要假以时日,杨光远、高行周、安重荣等一众节度使的态度很有可能会发生转变。

到时候朝廷便可以集结更多的兵力和资源,等到了那个时候,刘知远便可以向朝廷索要更多的兵力,对阵上天策军胜算也能更大一些。

“命令各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营,否则立斩不赦!”

到了现在还没有滑州城陷落的消息传来,刘知远便已经肯定这是李继业在围点打援,说不定现在天策军的斥候正在疯狂寻找自己所部,刘知远自然不会顺了李继业的意,于是便止步于此,根本没有继续东进的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