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胜券在握

第二百七十九章 胜券在握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4 22:26:45

同月,洛阳城。

石敬瑭先后收到了两个天大的好消息:一个是杨光远的次子杨承信被天策军突袭杀死,杨光远发了怒,率领数万大军南下泽州,加入到围攻高行周的战斗中,一时间将高行周所部死死的压制在泽州城中动弹不得;另一个好消息,便是李继业率领的天策军突然大踏步的后退,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直接从卫州境内撤走,全部退入了相州境内!

对于杨光远的参战,石敬瑭很是高兴了一番,毕竟自己从洛阳调到泽州的十几万大军经不起消耗,这支大军已经是石敬瑭最后的底牌,一旦消耗过大,石敬瑭自己便没有了震慑天下藩镇的本钱。此番有了杨光远的数万大军,不但围歼高行周所部的胜算更大,而且石敬瑭麾下兵马的伤亡也会大幅减少。

不过对于天策军后撤的消息,一开始石敬瑭还是狐疑不定的,认为这是卫州战事胶着下,李继业耍的诡计手段。不但石敬瑭是这么认为的,刘知远也是这个想法,在给石敬瑭送来的军报中,刘知远便建议“全军持重,固守卫州,不宜追击”。

可是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十余万天策军便撤回了相州,这个结果让石敬瑭和刘知远瞠目结舌,不知道李继业在搞什么鬼。

终于在十几天之后,石敬瑭和刘知远先后得知天策府治下的郓州遭了灾,黄河大堤在郓州境内决口,整个郓州已经变成了泽国!

这个消息让石敬瑭狂喜不已,怪不得李继业不顾卫州的有利战局,直接率军快速后撤,据说连无数缴获的物资都就地烧毁了,根本来不及带走,这说明李继业已经无暇他顾,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天策府已经再难有所作为,石敬瑭可以集中精力料理内部事宜,特别是集中所有的兵力围歼高行周所部。

“只要朕歼灭了高行周这个叛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就算彻底平定了,试问天下藩镇还有谁敢对朕不敬!”

石敬瑭那透着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着,满朝文武纷纷行礼称颂着,俨然一副中兴社稷的场景。

冯相站在百官之首,自然也是带头给石敬瑭歌功颂德,不过心中还是暗自说道:“这哪里是朝廷的功劳,分明是上天救了朝廷!要不是黄河决口,说不定天策军已经突破卫州刘知远所部的防线了,朝廷兵马哪里还能围歼高行周所部?”

不过冯道也就是在心中想想罢了,表满上还是满脸春风,一副大喜可贺的表情。

石敬瑭听着群臣的称颂,心中也不自觉的飘飘然了起来,随后看向了枢密院侍郎李崧,问道:“对于围歼高行周的事情,枢密院有什么方略?”

此时桑维翰已死,而刚刚被任命为枢密使的杨光远又在泽州率军参战,所以此时枢密院的事务都是李崧在主持。

只见李崧叉手说道:“启奏陛下,臣已经与枢密院的诸多同僚商议过,认为应该以刘知远所部一分为二,留下部分兵力继续驻守卫州,防止天策军折而复返。同时命刘知远率领所部主力大军立即赶往泽州,朝廷要以全部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围歼高行周所部,以此来震慑天下藩镇,震慑宵小不臣之心!”

李崧的话深得石敬瑭之意,只见石敬瑭大笑起来,指着李崧说道:“李侍郎所言,深得朕意!立即给刘知远下旨,以刘知远为大军统帅,杨光远为副,集中所有兵力围歼高行周所部。朕要在一个月之内,看到高行周的项上人头!”

“喏!”

当刘知远接到石敬瑭的诏令之后,脸上却没有半分的喜色。此时刘知远所部大军经过连番大战,各部将士的伤亡都很大,要不是郓州突然爆发洪灾,以天策军的战力,刘知远心中深知自己是抵挡不了多久的,此番不战而胜乃是侥幸。

经过清点,刘知远麾下的八万大军已经折损过半,调回汲县的兵马只剩下四万三千多人而已,大军士气低落、补给稀缺,各处城池的府库、武库都已经空了,刘知远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参加泽州围歼高行周所部的大战。

“陛下这是在乱命!”

一名部将在大声说道:“我军在卫州与十余万天策军血战许久,八万将士几乎折损一般,现在军中粮草只剩下不到十天之用,可是陛下不但没有送来援兵和补给,反而要咱们即刻赶往泽州参战,这是谁的主意!”

“我看,提出这个主意的人,不是白痴就是奸臣!”

“对,就是奸臣!”

“将军,要向陛下上奏啊,我军继续休整、补充,绝不可仓促参战,否则各部将士还有几人能活着回到洛阳?”

刘知远面无表情的看着一众部将大声鼓噪着,心中也早已经炸开了锅,恨不得直接飞到洛阳城去,面对面的与石敬瑭大吵一番。

可是如今的刘知远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军头,此时刘知远已经看清了石敬瑭的为人,明白不管是上奏还是直接向石敬瑭面陈,都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反而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不利。

于是刘知远说道:“各部将士准备开拔,大军四天之后出发。”

众将闻言大吃一惊,一名部将急忙说道:“将军,现在大军存量只能支撑几天了,还要在这里停留~四天?那样一来,我军能走多远,军中断粮了怎么办?”

刘知远冷笑着说道:“断粮?那岂不是更好!”

众将顿时傻了眼。

四天之后,刘知远率军从汲县出发,四万三千多兵马已经没有了当初从洛阳城出发时的锐气。大军从汲县出发向西北方向行进,只走了三天半,大军便停了下来,在泽州以东两百里的山坳中驻扎了下来。

随后,刘知远派出快马给石敬瑭上奏,声称大军经过大战之后消耗巨大,不但兵力受损严重,而且军中粮草已经彻底中断,继续朝廷立即补充兵力和钱粮,否则刘知远所部四万余将士必将崩溃反叛!

“……臣已下令军中杀马充饥,并且分派军士进山搜索野果。而今军中战马数百,山中野果稀疏,臣只能支撑半月而已,臣恳请陛下立即派发粮草,否则四万余饥兵必将崩溃,届时蔓延州县、荼毒地方,则臣万死不能恕罪!”

刘知远的这道奏疏只用了三天便送到了洛阳城,石敬瑭看完之后脸色非常难看,随即将李崧找了过来。

原本石敬瑭以为天策军已经撤走,只剩下高行周孤掌难鸣,这场大战已经临近尾声,自己也已经胜券在握,可是如今看来,实际情况竟然并不是这样!

“枢密院为何不给刘知远所部运送钱粮!”

见到李崧之后,石敬瑭直接开始质问,语气之严厉,让李崧不禁心中发颤。

“陛、陛下!此话是从何说起啊,臣等即便再粗忽,也不敢短缺了刘将军的钱粮补给,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啊!”

“那这是怎么回事!”

说着,石敬瑭便将刘知远的奏报丢了过去,李崧急忙趴在地上看了起来,随后便猛然一拍前额,说道:“陛下,臣明白了!”

“说!”

“今早枢密院接到奏报,说是天策军在撤走之前,将卫州各地的府库、武库全部清空了,各地焚烧物资的大火冲天蔽日。”

李崧激动的说道:“臣以为,这一定是李继业的奸计,让刘将军无处补充钱粮,以至于现在刘将军所部断了补给。”

石敬瑭闻言脸色逐渐黑了下来,李崧见状心中惊惧,急忙说道:“陛下明鉴,此时枢密院是今日才得到消息!卫州大战之时,即便十余万天策军已经分兵各地全面开战,枢密院也没有短了刘将军的补给,一共往卫州运送了七批补给,分批囤积在卫州各处城池,为的就是防止被天策军一锅端了。可是谁能想到,卫州只剩下一个汲县没丢,谁又能想到李继业会狠毒到焚烧了卫州几乎所有的存粮?”

李崧直接将责任甩给了刘知远:我运去的粮食可是足够的,要不是你守不住城池,又怎么会断粮?

石敬瑭压住心中的怒火,之前几乎是稳操胜券的喜悦心情已经不见了踪影,现在石敬瑭满心担忧刘知远所部四万多战兵会直接反叛,于是大声说道:“枢密院立即送周边调集钱粮过去,限期十日之内运到,不得有误!”

“十日?”

李崧苦着脸说道:“陛下明鉴,现在泽州和卫州一带因为大战,早已经是满目疮痍,臣要调集钱粮的话,只能从更远的州县调集。从调集钱粮,到运送过去,别说十天了,就算是一个月也非常棘手,还请陛下……”

“闭嘴!”

此时石敬瑭也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了,直接站起来怒声说道:“就十天!十天运不过去,你这个枢密院侍郎也不要干了,朕另找他人!”

李崧急忙领命,心中却在不断的叫苦,自己原本还等着升官,谁能想到现在却摊上了这么个棘手的事情,真是世事难预料。

十三天之后,李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的钱粮终于运到了刘知远军中,刘知远清点之后,这才下令大军继续前进。

在这十三天的时间里,刘知远一面命各部将士原地休整,一面派出小股兵马劫掠周边村镇,用这样的办法暂时稳住了军心士气。

与此同时,杨光远也率部抵达了泽州城下,此时泽州城下的晋军经过不断增兵,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余万,高行周所部三万多残兵全部龟缩在城中,最后的决战已经不可避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