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十八章 分田地

第二十八章 分田地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09:45:32

十二月末,登州各地普降大雪,天气在短短几天内骤然降低,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极寒之中。

李从燕此时已经从登州各地以及周边州县招募了不少流民,登记造册后获得一万六千多户人口。同时,刺史府梳理了登州一城四县的贫苦百姓,也有两万三千多户被登记。而登州各地世家被铲除之后,登州刺史府解放了超过三万户的隐户。

短短时日内,李从燕便治下的登州便增加了七万多户、二十多万口,实力大增!

不过紧随而来的便是巨大的压力,李从燕眼看着寒冬已至心中焦急,立即下令将登州各地府库清空,把所有的粮食和御寒衣物就地分发,命令各地府衙设立赈济处,各地县令为第一责任人,绝不能出现大规模冻死、饿死百姓的事情发生,否则刺史府必将严惩不贷。

牟平县城北,县令陈硕在这里设立了赈济处,几十名衙役、巡城弓兵努力维持着秩序,正在为近千人分发食物和御寒衣物。

此时风雪稍小,但是却依然寒冷,等待赈济的百姓被这样的天气冻得瑟瑟发抖,一些体弱的妇孺更是脸色铁青,身体孱弱得摇摇欲坠。

县令陈硕在巡视的时候吓了一跳,急忙命人将这些体弱的妇孺集中起来,先行送进城去安顿,生怕再拖下去会闹出人命来。

此番李从燕将这七万多户百姓分摊到登州一城四县安顿,牟平县分到了一万一千多户百姓,顿时让牟平县的人口增长了七成,这么多的新增人口顿时给县令陈硕一下所有官吏带来了天大的压力。

再加上李从燕下达了死命令,给每县都规定了“死亡指标”,一旦在规定时间内死亡的百姓人数超标,那自县令陈硕一下所有人都要被罢官,死亡百姓如果再多些,说不定还会有人掉脑袋,所以县令陈硕等一众官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县令陈硕一面倾尽府衙所有,在城内以及城门周围搭设房屋,还在牟平县各地的村落修建房屋,尽可能的容纳新增的百姓,而且还号召牟平县的商贾捐钱捐物,或是出力,协助府衙渡过难关。

有此前各地世家的遭遇摆着,此番众商贾还算积极配合,协助县衙搭建了大量的房屋,解决了燃眉之急。

为此县令陈硕也是将众义商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上报刺史府,李从燕得知之后很是高兴,直接将这些义商的花费全部报销,赢得了内外一片赞誉。

此时在排队的人群中有父子三人,正是当初偶遇李从燕一行的唐毅父子。

自从李从燕放唐毅三人离开后,在唐毅的坚持下,父子三人便南下讨生活,可是三人又没有什么傍身手艺,只会老老实实种地,久而久之便断了顿活不下去了,不得已依附在牟平县的一个小世家做隐户。

可是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没过几个月,李从燕便一举铲除了登州几乎所有的世家,而后便开始在全登州大肆分发土地,这让唐毅父子三人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阿爷,前面人不多了,就快到咱们了!”

唐毅的弟弟名叫唐铭,此时非常兴奋的说着,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东西,看着前方的赈济处,甚至都能闻到烤胡饼的香味。

唐家老父点了点头,想起这几个月的经历,再看看前方就在眼前的赈济处,不禁老泪纵横:“老天终于开眼了,有李刺史在,我等小民终于有活路了!”

周围众多百姓纷纷附和着,甚至几个老者当即跪下,朝着登州城的方向不断磕头,一些妇人也是低声抽泣,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辛酸事,还是为即将获得的温饱喜极而泣。

唐毅听着也看着,心中对刺史李从燕异常的崇拜,认为在如今这个世道里,竟然还有如此一心为民的好官,简直不可思议!

可是唐毅哪里会知道,当初自己“怒斥”之人,就是如今自己心中崇拜的好官。

“阿爷,你说李刺史会给咱们家分多少地?”

“这个……”

唐毅看着一脸憧憬的弟弟,笑着说道:“我听说李刺史是按照人头分地的,家中人口多,分的地便多。咱们家只有三口,应该不会太多,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咱们父子三人可以吃饱饭,不至于再去当隐户、做流民!”

正说话间,唐毅父子三人来到赈济处,县丞给父子三人一人两个胡饼、一碗热汤,以及一件御寒的厚布长衣。

唐毅父子三人接过来之后,一边在衙役的引导下向城内走去,一边风卷残云般吃掉了手中的胡饼,喝掉了热汤,瞬间感到自己像是又活了过来,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来的畅快。

而后父子三人将厚布衣服披在身上,感到了一丝温暖,随着人群进入城池,在城门口的土地分发处开始登记。

“唐毅,家男丁三口,按刺史府法令,分得中等耕地一百亩,农具若干,与另九户邻里共用耕牛一头!”

“一百亩!”

听到这个数字,唐毅父子都愣在当场,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阿爷!阿兄!咱们家有一百亩地了,一百亩啊!”

唐家老父顿时失声痛哭起来,心中感叹着,要是李刺史早些到登州,自己的老伴和一个女儿又何至于被活活饿死!

唐毅激动的控制住自己颤抖的手,在衙役的指示下,重重的按下手印,将属于自家的地契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生怕有所折损。

一旁的衙役看到父子三人激动的样子摆了摆手,说道:“才分到一百亩地就激动成这个样子?你们去那边的募兵处看看,我保准你们会乐疯!”

唐毅问道:“难道在刺史府当兵比分地还好?”

“那是自然!”

衙役说道:“李刺史此番不但为你们这些贫苦百姓分地,而且还大力推行新府兵制。凡是愿意登记为府兵者,刺史府便给予极大的好处,每个人分地一百亩,另外每月有军饷两百钱,家中还会得到刺史府的特别照顾。遇到战事如果战死或者伤残,刺史府会发放抚恤金,还会每月给家中发放供养!你说,这是不是比单单分地要好?”

唐毅闻言顿时动了心,自己和弟弟都二十多岁,但是都未婚配,家中也只有一间早已经塌了一半的老房子。即便如今分到了一百亩地,但是父子三人每年也攒不下多少粮食,兄弟二人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娶妻生子?

想到这里,唐毅当即对父亲说道:“阿爷可听到这位郎君所言?孩儿要去从军,阿爷和弟弟在家中耕作,如此只要几年时间,咱们家定能过上好日子!”

唐家老父和唐铭都有些犹豫,毕竟如今天下动荡,从军虽然待遇更好,但是谁能保证将来登州不会燃起战火?

“儿毅,咱们家中已经分到了百亩良田,就不要再去惦记当兵的那一百亩了。只要咱们父子三人辛苦几年,也能过上好日子。”

“可是如此一年才能攒下多少?如果遇上灾年,或者家中有事,到时候多半又要破家,难道阿爷还想着典卖土地?当今李刺史可是明令禁止土地买卖的,谁人敢买!”

唐毅的话似乎勾起了唐家老父的痛苦回忆,此时只是不住的摇头叹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唐毅又劝了几句,便不顾父亲的反对,直接报名了府兵。

数日后,唐家父子三人分到的两百亩土地相距不远,回到家中很是高兴了一阵。

而唐毅登记之后,也和众多的参加青壮一样,都被报到了刺史府司兵参军薛明团那里,作为新军的预备兵力。

此时李从燕正在筹划为新军全面打造制式装备,而且又因为大举分地,刺史府花重金分发了数量众多的农具,购买了大量的耕牛,所以一时之间花费巨大。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即便府库中有巨额的钱粮,李从燕也不敢把摊子铺太大,生怕一个不留神后劲乏力。于是此番推行新府兵制并不打算直接扩军,而是先储备预备役兵力,待到将来扩军的时候,直接将这些人马补充进新军之中。

当然,分给这些预备役青壮的土地还是要先分下去的,而且刺史府还支付了一个月的军饷,之后的军饷就要等到整编之后才有。

另外刺史府缴获的土地肯定是不足,于是李从燕一面组织百姓开垦荒地补充土地缺口,所需费用由刺史府承担,还会免除新开垦土地两年赋税,同时李从燕还给出“货币化方案”,如果有人选择要钱,刺史府可以将一百亩土地作价,一次性付清。

唐毅选择的是前者,牟平县直接在唐家北面的缓坡划了一片地,足足一百亩荒地,县令陈硕张贴告示,称诺县衙会在明年开春组织人手,帮着唐毅等预备役青壮开垦荒地。

唐毅父子三人花了几天时间将破败的房子修葺了一番,虽然依然破旧,但是好歹可以挡风御寒了。

这一夜,外面再次下起鹅毛大雪,唐毅父子破天荒的买了一些劣质土酒,又买了一些饭食,父子三人就围坐在火盆旁边吃喝,听着外面的风雪,三人心中满足而又幸福,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憧憬。

深夜时分,唐铭和老父都已睡下,唐毅则是激动得睡不着,听着外面的风声,暗道:“不知道李刺史究竟是何等豪杰,如此便是我等小民的再生父母,此番从军,定要闯出一番名堂来,一者为家中富贵,二者也为报李刺史的再造之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