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抗洪救灾

第二百八十一章 抗洪救灾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5 17:10:10

濮州城。

高行周的回信就摆在面前,李继业看完之后却无言以对。

高行周的思维是典型的旧思维,有点非黑即白的意思:只有继续率军与石敬瑭激战,才算是真正的抗击国贼,只要是撤军了,不管原因如何,便是畏战,便是背叛!

李继业非常清楚什么叫做无根之萍,要想在乱世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最终干掉石敬瑭和辽国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要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和地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兵力和财力,才能承受损失,才能夺取最终的胜利。否则再强悍的实力只能是昙花一现,遭到一次重创就会一蹶不振。

所以,李继业不可能放任郓州洪灾不管,而继续在卫州与刘知远所部死磕,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可悲的是,高行周不明白这一点,执拗的认为李继业是在保存实力。

“唉!”

李继业长叹一声,面对高行周的态度,自己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不管高行周怎么想,现在李继业也已经没有机会再进行规劝了。

此番撤军,李继业将第四野战军留在了相州,命令军长汪勇率部在西面建立防线,整合各州县的守军部署防线,防止石敬瑭趁火打劫。

“郓州洪灾的消息会很快传出去,不管是石敬瑭还是辽国,都会不可避免的心生歹念,所以必要的防备是必须要做的!”

李继业给汪勇下达完命令之后,又派人赶往兖州,给军政部送去了命令,命令驻守在北线的第一、第三野战军下令,命令王祖河与武启加强戒备,严防辽军趁机南下。

部署完西面和北面的防务之后,李继业便率领直属军、第五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日夜兼程赶往郓州。

九月,郓州,杨柳镇。

杨柳镇原本叫做杨刘镇,镇子上的百姓多是杨、刘二姓,故此得名。后来镇子上多种杨柳,再加上北面的黄河大堤风景宜人,故而改名为杨柳镇。

此番郓州洪灾,黄河大堤决口最为严重的地方就是杨柳镇,十几里的黄河大堤竟然决口八处,原本繁华的杨柳镇瞬间泯灭在汪洋之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救灾,天策府民政部调集了七万民夫,会同军政部从各地州县调集的四万驻守军将士,一共十一万人马在杨柳镇疏通、封堵,才堪堪稳住了局面,将洪水的水面降了下来,并且将八个决口之处堵住了三处。

李继业一深一浅的走到临时防洪堤上,放眼望去,只见北面一片泽国,无数临时征调过来的各式船只往来穿梭着,将一队队人马和物资运往北面,同时将救下来的灾民和找到的百姓遗体运到南面。

此时李继业的脸色非常凝重,虽然现在郓州的洪灾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但是此番天策府的损失也堪称惨重。根据民政部给出的数据,现在能够统计到的遇难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损失的房屋、财物等更是不计其数,根本无法统计。

李继业心中也明白,以这个时代对基层社会的掌控能力来说,天策府已经堪称是时代最强的了,但是即便是这样,面对如此规模的洪灾,相关数字也只能统计个大概。而郓州等地实际的伤亡数字,肯定远远多于三万多人!

此时民政部部长吴从汉、军政部部长李魏、镇抚司指挥使白济汛也都从兖州赶了过来,几人就站在李继业的身旁。

“赈济灾民的物资,灾后重建的物资,民政部筹集的怎么样了?”

吴从汉的脸色非常憔悴,自从郓州爆发洪灾之后,吴从汉便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只能睡上一两个时辰,而且还要召集不同的人员开会议事,或者奔波于各处,这段时间几乎是凭借惊人的毅力才支撑下来。

“启禀主上,现在最重要的是赈济灾民,民政部已经筹集了三百六十万贯资金,用于购买药物、衣物、食物等必需品,以及征召民夫等各项开支,暂时可够两到三个月之用。”

“至于粮食,民政部已经将郓州周边几个州县的府库全部清空,将附近所有的存粮都调集了过来,不过也只够二十天左右之用。剩下的缺口,民政部已经派出三十七队人马,前往各处不惜工本进行采购。”

李继业点了点头,然后问道:“现在的财力能支撑多久?”

吴从汉显然早就计算过,此时直接回答道:“现在各地的商税以及其他赋税都增长很快,不过民政部需要调配,天策府其余各项开支也不能停下,所以综合算下来,以民政部的财力应对此番洪灾不成问题,只是……”

李继业叹息一声,说道:“只是洪灾过后,咱们就要勒紧腰带过日子了,是吧?”

“正是!”

即便李继业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可是听了吴从汉的话之后,还是有些落差,天策府对外扩张的计划看来要暂时搁置了。

“好,就按照民政部的预案执行吧。我的要求就一样:尽可能的少死人,明白吗?”

“喏!属下一定竭尽全力,请主上放心。”

接着,李继业看向李魏,问道:“灾区这边的兵力够用了,军政部要统一调配,防止灾区出现动荡,对于趁火打劫、哄抬物价、敲诈勒索、掳掠人口等行为,要直接武力镇压,不管是什么人,都绝不姑息!”

“喏!”

李魏叉手说道:“属下已经这样安排了,这段时间来,各处已经抓了一百七十多人,经过民政部律法司派到灾区的法曹官吏现场审问,已经有十九人被处斩。”

“嗯,很好!”

随后李继业在众人的簇拥下沿着防洪堤巡视救灾现场,近处人潮涌动、百舸争流,正在抢运物资、运送人员和尸体。而在远处,黄河大堤就在波涛的尽头,李继业依稀可见有许多人影在大堤上忙碌着,将一块块石头、一袋袋砂石填补到决口处。

可是在湍急的水流中,那些石块和沙袋根本停不下来,刚刚被扔下去便被急速的水流给冲走了。

李继业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眉头紧锁,心中不断思索着对策。这种情况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是比较棘手的,至少需要大型工程车辆上阵,以巨量的土方石块瞬间填补到缺口处,并且还要以钢筋为骨架,在缺口处架设大体的框架,这样才能顺利填补上缺口。

如果还是不行,便要以大型车辆装上土方石块,然后直接将车辆开到缺口中,用这种近乎悲壮的方式来堵住缺口。

可是在眼下这个时代,李继业又到哪里却找这些大型的设备车辆?

面对几乎是无解的局面,李继业只能用最不愿意用的办法了。

只见李继业黑着脸,咬牙说道:“立即在军中组织敢死队,每人身穿重甲,所有敢死队员用铁链绑在一起,然后每人抱上沙袋逐个跳入缺口处,用人墙将缺口堵住!”

此话一出,李任、吴从汉、白济汛都骇然变色,这种办法完全就是用人命去堵住缺口,几人一想到一名名将士纵身跳入洪水之中的场景,心中便如同刀割一般。

“喏!”

李魏叉手领命,转身去部署的时候,每迈出一步都如同千钧一般沉重。

次日一早,三百名敢死队员征召完毕,李继业当着众人的面,说明了此番封堵缺口的重要性,然后定下不论众人生死,每人五千贯的赏格,并且由民政部负责赡养敢死队员的家眷,奉养终身。

“上前,跳!”

随着李魏一声令下,三百名身穿重甲、挂着铁链,怀中抱着沙袋的敢死队员纵身跳入洪水之中,在湍急的水流里奋力挣扎着。

很快便有十几人被水流撕扯着,就连铁链都被巨大的力量扯断,转眼之间那十几名将士便不见了踪影!

李继业看在眼里痛在心间,脸色铁青的看着水中的场景,目不转睛,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

终于,在敢死队员的努力下,第一批五十人奋力聚拢在一起,终于稳定了下来,缺口的水流也小了许多。

“封堵!”

一声令下,堤坝上的大队人马开始奋力向缺口处填补沙袋和石块,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这处缺口才完成了合拢。而第一批五十名敢死队员只有十八人活了下来,剩下的将士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被活活淹死在缺口处,待到被人拉上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就这么办!”

李继业留下一句话,便离开了堤坝。此时李继业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回到郓州城去,调集人手为这些敢死队员修建一处庙宇,就设立在郓州城中,由当地百姓日日供奉。

在返回郓州城的路上,镇抚司指挥使白济汛找了个借口也跟了上来,大队人马行进在泥泞的路上,速度并不是很快。

途中,白济汛策马跟在李继业的身旁,待到一处偏僻的地方,便对护送在左右的亲卫旅旅帅崔琦使了个眼色,崔琦便策马落后了几个身位。

李继业自然看在眼里,便问道:“说吧?”

白济汛低声说道:“主上命属下查的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话音刚落,李继业的双眼便闪过一阵精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