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新唐 > 第二百八十四章 阵痛过后

第二百八十四章 阵痛过后

书名:新唐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7 09:34:07

兖州城,天策府。

李魏、吴从汉、白济汛三人,以及王祖河、李任、汪勇、徐晖、朱明、种桦甲几名军中主将全都齐聚一堂。

李继业坐在上首,正看着镇抚司和军政部、民政部报上来的各种奏报。

许久之后,李继业开口说道:“现在军政部和民政部已经完成了人员肃清,薛明山一党安插在天策府内的党羽已经全部裁撤掉了。现在我担心的是军中……”

说到这里,李继业便看向了王祖河,只见王祖河起身叉手说道:“启禀主上,现在第三野战军的肃清事务是由末将负责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目前第三野战军队正以上各级将领都已经接受了两轮隔离审查:原第三野战军军长武启承认参与了薛明山的夺权计划,另外还有一营折冲都尉武行也参与了该计划。第三野战军中,参与薛明山计划的将领有十九人,还有四人知情不报,目前也一并被控制了起来。”

李继业点了点头,然后对李魏问道:“其余各军的审查情况如何了?”

李魏说道:“启禀主上,目前军政部军情司会同镇抚司已经对各军进行了全面的审查,除了第三野战军之外,其余各军的情况还算可以,五个野战军之中只有七人参与了薛明山的计划,直属军内部无人参与薛明山的夺权计划。”

李继业长出一口气,然后说道:“将所有参与薛明山计划的将领、官吏立即免职,空缺出来的职位立即由民政部考核司、军政部都督司以及镇抚司三方拟定提拔名单,十日之内报给我。”

“喏!”

接着,李继业继续说道:“将所有看押起来的犯人一并移交镇抚司,由镇抚司议罪。”

李魏和吴从汉闻言吃了一惊,照理说到了审议论罪的缓解,也应该是军政部军情司、民政部律法司以及镇抚司三方合议才对,可是如今……

吴从汉犹豫了一下,说道:“主上,此事是否让军政部和民政部也参与进来?”

李继业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郓州洪灾虽然已经控制住了局面,但是后续赈济灾民、灾后重建的事务还非常繁重,而北面防备辽军、西面防备晋军的压力也很大。所以薛明山一案,民政部和军政部就不要管了,这件事情由镇抚司全权负责!”

吴从汉和李魏闻言叹息一声,白济汛也适时的站了起来,叉手说道:“喏!不过敢问主上,此案的度在哪里?”

李继业盯着白济汛看了许久,白济汛见状也是心中一惊,急忙说道:“是属下失言了!”

李继业说道:“此案照实审议就好,不要漏掉一个,也不要随意扩大化。”

“喏!”

“镇抚司乃是我天策府的耳目,此番之所以能够及时铲除薛明山一党,镇抚司乃是头功。可是白指挥使你也要记住,镇抚司虽然权柄很大,但是也要谨小慎微!”

此时白济汛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难道是刚才自己的询问让主上误会自己想要趁机打击异己?

白济汛急忙叩拜在地,说道:“喏!属下明白,请主上放心,此案镇抚司一定办好。”

“这就好!”

接着,李继业对各军军长说道:“诸位回去之后要注意稳定军心,此番汉炎社的动荡肯定会波及甚大,军队绝不能乱!”

“喏!”

众将一同领命。

“好了,散了吧。”

众人这才散会出了议事堂,而后众人便各自返回署衙办事。

吴从汉与李魏并肩而走,待到出了天策府之后,李魏低声说道:“今日之事,主上似乎太过决断了。”

吴从汉叹息一声,说道:“薛明山一案太大了,稍有不慎便会搅乱天策府上下的人心,一旦人心乱了,那收拾起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咱们天策府的打击绝不亚于一场惨败!所以,主上必须要决断一些。”

李魏微微皱眉,说道:“你是说,主上是刻意的?”

“这是自然。”

吴从汉说道:“主上在赶时间,要赶在薛明山一案发酵之前将这个案子办成铁案!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薛明山一案的涉案之人走脱,不会让这个案子影响人心。所以,主上绝不会让你主管的军政部和我主管的民政部参与审议,否则此案就会迁延日久,不可控的因素就太多了。”

李魏点了点头,然后感叹一声,说道:“是这样。”

“回去吧,尽快将军政部掌握的案宗全部移交给镇抚司,然后便专心北面和西面的防务吧。我回去之后也要尽快移交此案的一切资料,这两日我便赶往郓州去坐镇。”

李魏点头赞同,而吴从汉则是低声继续说道:“你记住,对于咱们来说,薛明山的案子已经结束了,咱们要约束民政部和军政部上下,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有人牵扯其中了,否则必死无疑!”

李魏闻言骇然变色。

六天之后,白济汛向李继业提交了薛明山一案的审议结果。

此案经过镇抚司的全面审查,军政部、民政部、第三野战军等各部军中、各地州县府衙,共查处薛明山党羽三百七十四人。

在这些涉案人员之中,包括原第三野战军军长武启、一营折冲都尉武行在内,有七十八人乃是薛明山心腹,涉案很深,几乎每人都有固定的任务,被镇抚司判处死刑。

剩下的二百九十六名涉案人员已经全部免职,并且被镇抚司判处了三年到二十五年不等的刑期。

至于薛明山本人,镇抚司也判处了死刑,并且还附加了抄家,将薛明山家眷纳入奴籍,全部押往南莱山铁矿服苦役的惩罚。

同时,经过镇抚司的审查,天策府上下、各地州县以及各军之中,还有数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薛明山一党利用,这些人虽然暂时没有被免职、抓捕,但是镇抚司也整理出了一份名单,与薛明山一案审结的案卷一起,呈报给了李继业。

天策府内,李继业看完了所有的案卷,将厚厚的案卷合上,然后看向了白济汛,说道:“薛明山一案审议的很好。”

白济汛心中一松,这几天自己可是一个好觉都没睡过,一直盯在前面,生怕这个案子出什么乱子。

“七十八名主犯和二百九十六名从犯的判罚就这么办吧,不过薛明山的家眷就不要纳入奴籍了,抄了薛明山的家,所有财物一律充入民政部府库。然后将薛明山的家眷逐出天策府境内便好。”

“喏!”

“至于那些不知情的官吏和将领……,俗话说的好,不知者不怪,镇抚司过一遍,只要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就不要追究了。”

“喏!”

随后李继业问道:“死刑什么时候执行?”

白济汛叉手说道:“启禀主上,镇抚司暂定在五天之后。”

“改在后天吧。”

“喏!”

白济汛说道:“主上,薛明山在狱中这段时间,一直在绝食,现在已经倒下了,非常的虚弱,是不是……”

李继业闻言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悲伤,然后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路都是自己选的,随他去吧。”

白济汛神色微变,然后叉手领命。

两天后,武启、武行等七十八名案犯在兖州城外被集体处斩,二百九十六名从犯被镇抚司移交给民政部,全部押解在兖州城内的大牢服刑。

而薛明山在行刑一天之前的夜里,在诏狱中绝食而亡,李继业闻讯之后下令将薛明山葬在兖州城郊。

此时薛明山的府邸已经被镇抚司查抄,所得的财物不少,折合成钱财有八万多贯,全部补充进了民政部的府库。

而薛明山的家眷也都收拾好了行囊,李继业专门批下了一万贯路费,然后从直属军中调集了一旅兵马,将薛明山的家眷“立送出境”。

至此,薛明山夺权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可是此案的善后事宜才刚刚开始。

首先,李继业开始重新整合汉炎社,第一步便是取消了副社长的职位,自此整个汉炎社都由自己直接管辖。

第二步,李继业在汉炎社内宣布了一系列的律令,总结下来就是五个坚持:坚持天策府的执政地位,坚持汉炎社的正确道路,坚持百姓为先的思想,坚持天策上将的绝对领导,坚持重建大唐的宏伟目标。

李继业通过这一系列的律令不但巩固了自己在汉炎社中的地位,而且还准备继续将汉炎社打造成天策府的精神阵地。

李继业心中非常明白精神阵地的重要性,几乎可以与军队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这一系列律令发布出来,汉炎社上下便掀起了一场学习的浪潮,不管是官吏、将领,还是普通的百姓、商贾,只要是汉炎社的成员,几乎是人手一份。

这也得益于现在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使得现在天策府境内的印刷品非常廉价,几乎可以用“泛滥”两个字来形容了。

待到这一切都忙活完毕之后,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了,李继业趁着汉炎社整合完毕,整个天策府上下都在学习“五个坚持”的时候,又抽时间赶到郓州,视察了一下郓州洪灾的事情。

此时有吴从汉的坐镇,郓州的赈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大批的钱粮和物资被运了过来,将近十万的灾民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另外还有大批的民间修缮队进入了郓州境内,这些修缮队受雇于民政部,专门负责郓州各地的灾后重建。

看到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李继业这才返回兖州城。

紧接着,李继业便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